建筑早拆模板主楞用托架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 属于建筑早拆模板主楞用托架。
背景技术 : 目前, 现浇混凝土水平构件的模板工程施工, 一般是用 U 托做支撑, 木 方做主次楞, 次楞上铺设竹胶板而成组合的模板体系, 传统模板体系需要混凝土达到规定 强度后才能拆除。根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规定, 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 除 应满足设计要求外, 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跨度≤ 2m 时, 混凝土达到设计 强度的 50%时, 模板即可拆除。常温下, 一般 3 ~ 4 天即可达到强度。
跨度> 2m, ≤ 8m 时,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时, 模板即可拆除。常温下, 一般 7 ~ 8 天即可达到强度。
跨度> 8m 时,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时, 模板方可拆除。
根据规范在框架结构建筑中应用的传统顶板支模分段流水段施工计算, 需要 2.5 层模板周转材料, 因其大跨度施工时根据规范要求需要全过程支撑, 传统施工方法在此过 程中模板不能拆装, 因此加大了模板周转时间, 模板使用效率低, 加大了施工企业模板材料 的使用量和施工成本费用。
目前市场上的早拆装置虽然解决了上述一些问题, 但这些装置都是以体系供应, 如中国专利 200820300955.9, 铝合金早拆体系, 如果使用, 需要完全上一套新的体系, 造价 较高, 通用性差, 不便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模板支撑数量, 加快混凝土拆模时间, 实现早拆, 增大模板使用效率, 通用性强、 造价低、 可配合现有 U 托一起使用的建筑早拆模 板主楞用托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本发明包括托板, 支撑托架, 支撑头, 套筒, 其特征在 于: 托板的中心开有圆孔, 托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侧立的支撑头, 支撑头的上表面与托板的 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支撑头的两端有向上表面方向弯折的弯折边, 套筒的中心是圆管 形的, 它固定在托板中心位置的下表面上, 在套筒的两侧、 托板的下表面上, 两个支撑托架 分别与固定托板、 套筒及侧立的支撑头固定在一起。本发明建筑早拆模板主楞用托架与传 统的 U 托配合使用, 降低了混凝土拆模计算跨度, 模板主楞可纵横方向同时搭接在模板主 楞托架上, 减少了模板支撑数量, 加快了混凝土拆模时间, 增大了模板使用效率, 可实现早 拆, 施工企业使用本发明支模时, 无需大量更换支模工具。 本发明节约了木材和钢材的使用 量, 降低了企业的施工成本, 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而且保护森林资源。所用部件一次铸造 成型, 工艺简单, 使用方便, 可反复周转使用, 成本低。
附图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1 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1 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2 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2 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 5 是本发明施工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 : 本发明包括托板, 支撑托架 1, 支撑头 2, 套筒 3, 每个侧托板 5 的 另一端都分别一体连接有侧立的支撑头 2, 支撑头 2 的上表面与侧托板 5 的上表面在同一 水平面上, 支撑头 2 的两端有向上弯折的弯折边 7, 套筒 3 的中心是圆管形, 它的内径与中
心托板 4 的圆孔 6 的内径相同, 它固定在中心托板 4 的下表面上, 在两个侧托板 5 的下表面 上, 两个呈近似直角三角板形状的支撑托架 1 的两个直角边面分别与两个侧托板 5、 套筒 3 一体连接固定在一起, 一个顶角与侧立的支撑头 2 一体连接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 2 : 本发明包括托板, 支撑托架 1, 支撑头 2, 套筒 3, 横托架 8, 托板是 由方形的中心托板 4 和侧托板 5 组成, 中心托板 4 的中心开有圆孔 6, 侧托板 5 是前后两侧 带有多对机翼状横托板 9 的长方形板, 中心托板 4 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托板 5 的一端 一体连接, 每个侧托板 5 的另一端都分别一体连接有侧立的支撑头 2, 支撑头 2 的上表面与 侧托板 5 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支撑头 2 的两端有向上弯折的弯折边 7, 套筒 3 的中心 是圆管形的, 它的内径与中心托板 4 的圆孔 6 的内径相同, 它固定在中心托板 4 的下表面 上, 在两个侧托板 5 的下表面上, 两个呈近似直角三角形形状的支撑托架 1 分别与两个侧托 板 5、 套筒 3 及侧立的支撑头 2 一体连接固定在一起, 与机翼状横托板 9 数目相同的横托架 8 与支撑托架 1 垂直相交一体连接, 横托架 8 的上表面固定在侧托板 5 和机翼状横托板 9 上。
使用时, 将间距在 2m 左右的支撑立柱 10 根据设计位置反抵地面, 调节丝帽 11 绕 着丝杆 12 转动, 使得 U 托 13 达到设计标高, 调节丝帽 14 绕着丝杆 12 转动至托板 5 达到设 计标高, 在完成支撑相关架设调整作业后搭设模板, 可在模板上施工浇注混凝土, 支撑立柱 10 上的 U 托 13 为一个可供混凝土固化过程全程支撑点, 待混凝土达到小跨度规定强度的 后, 在保持 U 托支撑不变的情况下, 调节丝帽 14 使得作为梁模板的支撑点的托板 5 向下移 动, 最后拆除混凝土梁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