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483708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71682.2

申请日:

2013.08.23

公开号:

CN103440446A

公开日:

2013.12.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21/32申请公布日:201312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21/32申请日:20130823|||公开

IPC分类号:

G06F21/32(2013.01)I

主分类号:

G06F21/32

申请人: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兴

地址: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雷利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对智能终端私密内容的保护,具体给出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解锁成功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其特征是,进入操作界面之前,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该方法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本发明在保护智能终端中的私密内容的前提下,避免给不知情的使用者带来不愉快的使用感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解锁成功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其特征是,进入操作界面之前,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其特征是,人脸识别在解锁成功后进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其特征是,如果人脸识别匹配,就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且对私密内容不进行所述的隐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解锁是加密式解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解锁非加密式解锁。

6.  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装置,包括解锁成功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的解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入操作界面之前,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的识别装置,包括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的隐藏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识别装置在解锁成功后被触发。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如果人脸识别匹配,就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且对私密内容不进行所述的隐藏的不隐藏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解锁是加密式解锁。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解锁非加密式解锁。

说明书

说明书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智能终端私密内容的保护,具体给出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背景技术
例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智能终端,开机后如果长时间不使用,一般会进入锁屏状态,此时需要使用者在锁屏界面上输入解锁命令解除锁屏,解锁成功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有的智能终端可以设置加密式解锁,解锁时需进行解密操作才能解锁成功,所需的解密操作由使用者预先设定,不知情者将无法成功解锁。有的智能终端在解锁时进行人脸识别,若识别出使用者的人脸与预设的不符,则拒绝解锁,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加密式的解锁。
现实中存在这么一些情形,例如机主的朋友借用智能终端,朋友取走智能终端后,发现智能终端设置了加密式解锁,此时如果机主已经不在朋友身边,将使朋友陷入无法使用智能终端的困境。对于需输入密码的加密式解锁,一般不方便把密码告诉朋友,往往需由机主亲自解锁。对于进行人脸识别解锁的智能终端,就只能由机主亲自来解锁了。朋友如果尝试自行解锁,将会看见智能终端显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或“人脸不符,解锁失败”等提示画面,从而产生不愉快的使用感受,甚至认为机主对其有所防备,这给双方的人际关系造成了潜在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智能终端中可能会存有机主的私密内容,机主帮朋友解锁,朋友使用时,就可能会看到这些私密内容。当然,机主可以预设成需输入密码才能打开私密内容,但这样一来就会如上所述,给朋友带来了不愉快的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保护智能终端中的私密内容的前提下,避免给不知情的使用者带来不愉快的使用感受。
本发明给出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解锁成功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其特征是,进入操作界面之前,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如果人脸识别匹配,就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且对私密内容不进行所述的隐藏。人脸识别优选在解锁成功后进行。所述的解锁是加密式解锁或非加密式解锁。
本发明也进行人脸识别,但在后台进行,故使用者解锁时只知道自己进行普通的解锁操作,不会察觉到智能终端在进行人脸识别;而且,本发明即使人脸识别不匹配,也允许进入操作界面,只是暗中隐藏了私密内容,不会显示解锁失败的提示画面,故不会带来不愉快的使用感受。私密内容的隐藏在朋友察觉不到的情况下进行,朋友既不知道自己被验证设防,又不知道智能终端中存有私密内容,避免了在机主和朋友之间可能造成的尴尬局面。在本发明解锁操作方法中,验证(人脸识别)和对隐藏私密内容这两个操作都非常隐蔽,这是现有技术无法做到的。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在解锁成功后,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脸识别匹配,就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不进行附加操作;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如果解锁失败,就无需进行此人脸识别。
所述的解锁可以是加密式解锁或非加密式解锁。如果是加密式解锁,那么机主可以大方地把解锁密码告诉朋友,朋友用密码解锁成功后,由于人脸识别不匹配,隐藏了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因此朋友并不能看到私密内容,如此则既保护了私密内容,又不会给影响双方的人际关系。如果非加密式解锁,朋友就可以自行解锁成功,不会看到解锁失败的提示画面,因而不会产生不愉快的使用感受。不管是加密式解锁还是非加密式解锁,朋友都察觉不到人脸验证的存在,也完全不知道智能终端中存有私密内容。
本文给出的方法,其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和装置.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40446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2.11CN103440446A*CN103440446A*(21)申请号 201310371682.2(22)申请日 2013.08.23G06F 21/32(2013.01)(71)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地址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72)发明人赵兴(74)专利代理机构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代理人雷利平(54) 发明名称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和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对智能终端私密内容的保护,具体给出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解锁成功。

2、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其特征是,进入操作界面之前,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该方法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本发明在保护智能终端中的私密内容的前提下,避免给不知情的使用者带来不愉快的使用感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40446 ACN 103440446 A1/1页21.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

3、,解锁成功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其特征是,进入操作界面之前,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其特征是,人脸识别在解锁成功后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其特征是,如果人脸识别匹配,就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且对私密内容不进行所述的隐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解锁是加密式解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解锁非加密式解锁。6.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

4、解锁操作装置,包括解锁成功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的解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入操作界面之前,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的识别装置,包括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的隐藏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识别装置在解锁成功后被触发。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如果人脸识别匹配,就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且对私密内容不进行所述的隐藏的不隐藏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解锁是加密式解锁。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私密。

5、内容保护解锁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解锁非加密式解锁。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40446 A1/2页3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对智能终端私密内容的保护,具体给出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背景技术0002 例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智能终端,开机后如果长时间不使用,一般会进入锁屏状态,此时需要使用者在锁屏界面上输入解锁命令解除锁屏,解锁成功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有的智能终端可以设置加密式解锁,解锁时需进行解密操作才能解锁成功,所需。

6、的解密操作由使用者预先设定,不知情者将无法成功解锁。有的智能终端在解锁时进行人脸识别,若识别出使用者的人脸与预设的不符,则拒绝解锁,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加密式的解锁。0003 现实中存在这么一些情形,例如机主的朋友借用智能终端,朋友取走智能终端后,发现智能终端设置了加密式解锁,此时如果机主已经不在朋友身边,将使朋友陷入无法使用智能终端的困境。对于需输入密码的加密式解锁,一般不方便把密码告诉朋友,往往需由机主亲自解锁。对于进行人脸识别解锁的智能终端,就只能由机主亲自来解锁了。朋友如果尝试自行解锁,将会看见智能终端显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或“人脸不符,解锁失败”等提示画面,从而产生不愉快的使用感。

7、受,甚至认为机主对其有所防备,这给双方的人际关系造成了潜在的不利影响。0004 另一方面,智能终端中可能会存有机主的私密内容,机主帮朋友解锁,朋友使用时,就可能会看到这些私密内容。当然,机主可以预设成需输入密码才能打开私密内容,但这样一来就会如上所述,给朋友带来了不愉快的使用感受。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保护智能终端中的私密内容的前提下,避免给不知情的使用者带来不愉快的使用感受。0006 本发明给出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解锁成功后允许进入操作界面,其特征是,进入操作界面之前,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

8、内容,如果人脸识别匹配,就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且对私密内容不进行所述的隐藏。人脸识别优选在解锁成功后进行。所述的解锁是加密式解锁或非加密式解锁。0007 本发明也进行人脸识别,但在后台进行,故使用者解锁时只知道自己进行普通的解锁操作,不会察觉到智能终端在进行人脸识别;而且,本发明即使人脸识别不匹配,也允许进入操作界面,只是暗中隐藏了私密内容,不会显示解锁失败的提示画面,故不会带来不愉快的使用感受。私密内容的隐藏在朋友察觉不到的情况下进行,朋友既不知道自己被验证设防,又不知道智能终端中存有私密内容,避免了在机主和朋友之间可能造成的尴尬局面。在本发明解锁操作方法中,验证(人脸识别)和对隐藏私密内容这。

9、两个操作都非常隐说 明 书CN 103440446 A2/2页4蔽,这是现有技术无法做到的。具体实施方式0008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09 智能终端私密内容保护解锁操作方法在解锁成功后,在后台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脸识别匹配,就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不进行附加操作;如果人脸识别不匹配,就仍允许进入操作界面,但隐藏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如果解锁失败,就无需进行此人脸识别。0010 所述的解锁可以是加密式解锁或非加密式解锁。如果是加密式解锁,那么机主可以大方地把解锁密码告诉朋友,朋友用密码解锁成功后,由于人脸识别不匹配,隐藏了在智能终端中存储的私密内容,因此朋友并不能看。

10、到私密内容,如此则既保护了私密内容,又不会给影响双方的人际关系。如果非加密式解锁,朋友就可以自行解锁成功,不会看到解锁失败的提示画面,因而不会产生不愉快的使用感受。不管是加密式解锁还是非加密式解锁,朋友都察觉不到人脸验证的存在,也完全不知道智能终端中存有私密内容。0011 本文给出的方法,其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001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说 明 书CN 103440446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