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柱.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3897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2CN203938973U(21)申请号 201420399261.0(22)申请日 2014.07.20E01D 21/00(2006.01)E04C 3/04(2006.01)(73)专利权人华巧波地址 314200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城南新村86号(72)发明人华巧波(54) 实用新型名称立柱(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柱,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钢板、加强板和固定板,所述的钢板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的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的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钢。
2、板和第二钢板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中心设有第一加强板通孔和第二加强板通孔,所述的第一加强板通孔和第二加强板通孔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适合用于桥梁挂篮主桁各部件的连接。(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
3、)授权公告号 CN 203938973 UCN 203938973 U1/1页21.立柱,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包括钢板、加强板和固定板,所述的钢板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的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的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中心设有第一加强板通孔和第二加强板通孔,所述的第一加强板通孔和第二加强板通孔分别与第一通孔和。
4、第二通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六块第一固定板和六块第二固定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有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有二块,每块加强板分别设有二个加强板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为“C”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配合固定孔和第二配合固定孔,所述的第一配合固定孔和第二配合固定孔分别有八个。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38973 。
5、U1/2页3立柱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柱,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桥梁建设的挂篮主桁用立柱。技术背景0002 桥梁建设的挂篮主桁是通过立柱、连接杆和连接箱体连接而成,但是目前现有市场上的一些立柱,设计不合理,用于连接挂篮主桁各部件后,如果拆装下来要重新利用的话,其固定孔会破坏,而且立柱多为一根钢体结构,重量重,成本高,固定时候,要多个工人抬起来,组装不方便,而且在安装挂篮主桁时候,都是在高空,重量重的部件,造成安装的工人非常危险,不小心掉下去,就会造成重大安全事。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柱。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市场上的一些立柱,设计不合理,用于连接。
6、挂篮主桁各部件后,如果拆装下来要从新利用的话,其固定孔会破坏,而且立柱多为一根钢体结构,重量重,成本高,固定时候,要多个工人抬起来,组装不方便,而且在安装挂篮主桁时候,都是在高空,重量重的部件,造成安装的工人非常危险,不小心掉下去,就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问题。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钢板、加强板和固定板,所述的钢板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的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的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所述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钢。
7、板和第二钢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中心设有第一加强板通孔和第二加强板通孔,所述的第一加强板通孔和第二加强板通孔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特别适合用于桥梁挂篮主桁各部件的连接,重复利用率高。附图说明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08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09 图3是图1中A-A的剖面结构图。0010 图4是图1中B-B的剖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说 明 书CN 2。
8、03938973 U2/2页4001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钢板、加强板和固定板,所述的钢板包括第一钢板7和第二钢板10,所述的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6和第二加强板1,所述的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11,所述的第一钢板7和第二钢板10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11固定,所述的第一钢板7和第二钢板10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钢板7和第二钢板10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8,所述的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8内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板6和第二加强板1,所述的第一加强板6和第二加强板1中心设有第一加强板通孔5和第二加强板通孔9,所述的第一加强板通孔5和第二加。
9、强板通孔9分别与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8连通。0013 所述的第一钢板7和第二钢板10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六块第一固定板2和六块第二固定板11。0014 所述的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8分别设有四个。0015 所述的第一加强板6和第二加强板1分别有二块,每块加强板分别设有二个加强板通孔。0016 所述的第一钢板7和第二钢板10为“C”型结构。0017 所述的第一钢板7和第二钢板10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配合固定孔3和第二配合固定孔,所述的第一配合固定孔3和第二配合固定孔分别有八个。说 明 书CN 203938973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38973 U2/2页6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3897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