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483704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6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63333.4

申请日:

2014.02.12

公开号:

CN203867162U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5/00申请日:20140212授权公告日:20141008终止日期:20160212|||授权

IPC分类号:

E04G5/00

主分类号:

E04G5/00

申请人:

贵州顺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苏龙庆

地址:

5512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谷脚镇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代理人:

毛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所述钢管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的纵轴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从相邻所述钢管的最小壁厚的位置到最大壁厚的位置的所述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从相邻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到所述最小壁厚位置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之间的间距的10%-30%,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之间的间距为800-1000mm。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专用钢管从最细位置到最粗位置,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利用这样的钢管搭接的脚手架即便发生向下滑动,由于锥度的存在,管接头会随着管径的增大而涨开,摩擦力越来越大,因而可以逐渐卡死,避免滑脱事故,保证了脚手架安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所述钢管(1)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在所述钢管(1)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1)的圆形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11)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1)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从相邻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的所述钢管(1)的外表面呈圆锥状;从相邻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到所述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之间的间距(d)为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的10%-30%,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800-1000m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领域中的一种钢管,特别是一种具有良好摩擦力、并具有特有外形,能更好的用于脚手架的搭建的专用钢管。
背景技术
建筑、建材领域普遍采用钢管作为基础支撑结构,例如利用钢管搭建脚手架,利用钢管搭建简易看台等。普通钢管为直筒状,横竖搭接在一起的钢管主要通过钢管外壁提供的摩擦力作为承载基础,钢管外壁光滑摩擦力不够反倒不安全,因此避免钢管连接结构滑动以保证安全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摩擦力、并具有特有外形的脚手架专用钢管,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所述钢管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的纵轴的方向、在所述钢管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沿所述钢管的纵轴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的纵轴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从相邻所述钢管的最小壁厚的位置到最大壁厚的位置的所述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从相邻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到所述最小壁厚位置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之间的间距的10%-30%,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之间的间距为800-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专用钢管从最细位置到最粗位置,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利用这样的钢管搭接的脚手架即便发生向下滑动,由于锥度的存在,管接头会随着管径的增大而涨开,摩擦力越来越大,因而可以逐渐卡死,避免滑脱事故,保证了脚手架安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经过试验摸索获得的数值范围,亦即钢管的最粗位置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否则脚手架滑脱时惯性很大,滑脱距离过大时冲击力会将管接头破坏,安全得不到保证。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钢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用于轧制图1所示钢管的钢管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的是利用图2所示轧辊类似的结构生产的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钢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管1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1的长度方向的每一个横截面都是圆形的,只是这些截面大小是周期性变化的),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在所述钢管1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1的圆形通孔11,所述圆形通孔11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1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为所述钢管1的最大壁厚h2的80%-50%;相邻所述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和最大壁厚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400-800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可见,由于钢管1的中心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并无改变,对于加工来说影响很小,唯一改变的是轧制的壁厚大小呈周期性变化,这种结构使得钢管1增加了与管接头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可以增加与管接头之间的摩擦力。由于钢管1的表面凸凹不平,管接头可以卡在壁厚最小的部分不至于滑落,大大增强了连接的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最小壁厚与最大壁厚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且考虑到了相邻壁厚变化之间的间距,经过充分的实验与摸索所获得的本实用新型的数值范围,乃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所在。
其一,若凸起或凹陷为其它形状,摩擦力固然能够保证,但是轧辊、成 型、轧制设备的成本和难度均会增大;而设计为内部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不变,无需对现有轧制设备进行改变,只需要提供一种图2所示的轧辊即可(下面将对此详细说明),大大节约了成本。并且,如果最小壁厚与最大壁厚的比值过大,会影响钢管的质量,比值过小则摩擦力不够。
其二,考虑到摩擦力与抗压、承载力的问题,相邻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和最大壁厚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越小越好,但是间距过小等同于直筒,材料消耗大,成本太高,间距太大则容易出现滑脱过载太大,摩擦力不够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进反复试验与摸索,确定了如上所述的钢管表面的形状以及数值范围:钢管1的最小壁厚h1为最大壁厚h2的80%-50%;相邻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和最大壁厚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400-800mm。使得钢管1具有良好摩擦力、抗压能力,能更好的用于摩擦力要求高的工程,并能达到规定的承载力。
图1所示的钢管具有良好的摩擦力,并具有特有的外形,该外形与普通波纹管是显著不同的,因为其中心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是相同的,而波纹管的内外形状是一致的,也就是内部的通孔也是波纹状的,这导致普通波纹管并不能用于建筑、建材领域中用于承受横向或者纵向载荷。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的这种特有外形的钢管其加工手段也是普通钢管实现不了的,具体如图2所示,其显示的是用于轧制图1所示钢管的钢管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钢管轧制设备用于轧制图1所示的特殊形状的钢管1,亦即,所述钢管1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在所述钢管1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1的圆形通孔11,所述圆形通孔11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1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为所述钢管1的最大壁厚h2的80%-50%;相邻所述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和最大壁厚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400-800mm。
其中,所述轧制设备包括一对上下对置的轧辊2和一根设置于钢管毛坯10中的芯棒3;所述芯棒3为等直径的圆柱杆,所述芯棒3的直径等于所述钢管1的中心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所述轧辊2上等间隔分布有多个凸起21和凹陷22,所述凸起21与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的形状相 对应,所述凹陷22与所述钢管1的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的形状相对应。
工作时,上下对置的轧辊2沿着钢管毛坯10的外侧水平相对转动,芯棒3在轧辊2的挤压下保证钢管毛坯10的中心形成上述的圆形通孔11,经过轧制的钢管毛坯10外表面形成图1所示的特殊外形。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轧制钢管的轧制设备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大的改动,只需提供与钢管外形相对应的轧辊即可,大大节约了成本。
通过上述轧制设备的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如何形成如图1所示的特殊外形的钢管,亦即仅需要提供如图2所示的可以与钢管1的外形相对应的轧辊2即可,钢管毛坯10中用芯棒3保证中心直径沿长度方向保持一致。类似的,利用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形成任何类似外形的特殊形状钢管。例如,如图3所示,其中显示的是利用图2所示轧辊类似的结构生产的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类似的原理提供了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1,与图1所示钢管类似,本实施例的脚手架专用钢管1同样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1的长度方向的每一个横截面都是圆形的,只是这些截面大小是周期性变化的),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在所述钢管1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1的圆形通孔11,其中,所述圆形通孔11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1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从相邻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的所述钢管1的外表面呈圆锥状;从相邻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到所述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之间的间距d为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的10%-30%,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800-1000mm。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脚手架专用钢管与图1所示实施例最显著的不同是,从钢管的最细位置到最粗位置,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利用这样的钢管搭接的脚手架即便发生向下滑动,由于锥度的存在,管接头会随着管径的增大而涨开,摩擦力越来越大,因而可以逐渐卡死,避免滑脱事故,保证了脚手架安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经过试验摸索获得的数值范围,亦即钢管的最粗位置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否则脚手架滑脱时惯性很大,滑脱距离过大时冲击力会将管接头破坏,安全得不到保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716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8CN203867162U(21)申请号 201420063333.4(22)申请日 2014.02.12E04G 5/00(2006.01)(73)专利权人贵州顺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5512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谷脚镇工业园区(72)发明人苏龙庆(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代理人毛肖(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57) 摘要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所述钢管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的纵轴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从相邻所述钢管的最小壁厚的位置到最。

2、大壁厚的位置的所述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从相邻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到所述最小壁厚位置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之间的间距的10%-30%,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之间的间距为800-1000mm。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专用钢管从最细位置到最粗位置,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利用这样的钢管搭接的脚手架即便发生向下滑动,由于锥度的存在,管接头会随着管径的增大而涨开,摩擦力越来越大,因而可以逐渐卡死,避免滑脱事故,保证了脚手架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

3、号 CN 203867162 UCN 203867162 U1/1页21.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所述钢管(1)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在所述钢管(1)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1)的圆形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11)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1)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从相邻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的所述钢管(1)的外表面呈圆锥状;从相邻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到所述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之间的间距(d)为相邻两个。

4、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的10%-30%,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800-1000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67162 U1/3页3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领域中的一种钢管,特别是一种具有良好摩擦力、并具有特有外形,能更好的用于脚手架的搭建的专用钢管。背景技术0002 建筑、建材领域普遍采用钢管作为基础支撑结构,例如利用钢管搭建脚手架,利用钢管搭建简易看台等。普通钢管为直筒状,横竖搭接在一起的钢管主要通过钢管外壁提供的摩擦力作为承载基础,钢管外壁光滑摩擦力不够反倒不安全,因此避免钢管连。

5、接结构滑动以保证安全十分重要。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摩擦力、并具有特有外形的脚手架专用钢管,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所述钢管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的纵轴的方向、在所述钢管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沿所述钢管的纵轴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的纵轴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从相邻所述钢管的最小壁厚的位置到最大壁厚的位置的所述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从相邻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到所述最小壁厚位置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之间的间距的10%-。

6、30%,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的位置之间的间距为800-1000mm。0005 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专用钢管从最细位置到最粗位置,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利用这样的钢管搭接的脚手架即便发生向下滑动,由于锥度的存在,管接头会随着管径的增大而涨开,摩擦力越来越大,因而可以逐渐卡死,避免滑脱事故,保证了脚手架安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经过试验摸索获得的数值范围,亦即钢管的最粗位置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否则脚手架滑脱时惯性很大,滑脱距离过大时冲击力会将管接头破坏,安全得不到保证。附图说明0006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0007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

7、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钢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0008 图2显示的是用于轧制图1所示钢管的钢管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3显示的是利用图2所示轧辊类似的结构生产的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203867162 U2/3页40010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0011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钢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管1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1的长度方向的每一个横截面都是圆形的,只是这些截面大小是周。

8、期性变化的),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在所述钢管1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1的圆形通孔11,所述圆形通孔11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1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为所述钢管1的最大壁厚h2的80%-50%;相邻所述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和最大壁厚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400-800mm。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可见,由于钢管1的中心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并无改变,对于加工来说影响很小,唯一改变的是轧制的壁厚大小呈周期性变化,这种结构使得钢管1增加了与管接头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可以增加与管接头之间的摩擦力。由于。

9、钢管1的表面凸凹不平,管接头可以卡在壁厚最小的部分不至于滑落,大大增强了连接的安全性。0013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最小壁厚与最大壁厚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且考虑到了相邻壁厚变化之间的间距,经过充分的实验与摸索所获得的本实用新型的数值范围,乃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所在。0014 其一,若凸起或凹陷为其它形状,摩擦力固然能够保证,但是轧辊、成型、轧制设备的成本和难度均会增大;而设计为内部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不变,无需对现有轧制设备进行改变,只需要提供一种图2所示的轧辊即可(下面将对此详细说明),大大节约了成本。并且,如果最小壁厚与最大壁厚的比值过大,会影响钢管的质量,比值过小则摩擦力。

10、不够。0015 其二,考虑到摩擦力与抗压、承载力的问题,相邻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和最大壁厚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越小越好,但是间距过小等同于直筒,材料消耗大,成本太高,间距太大则容易出现滑脱过载太大,摩擦力不够的问题。0016 因此,本实用新型进反复试验与摸索,确定了如上所述的钢管表面的形状以及数值范围:钢管1的最小壁厚h1为最大壁厚h2的80%-50%;相邻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和最大壁厚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400-800mm。使得钢管1具有良好摩擦力、抗压能力,能更好的用于摩擦力要求高的工程,并能达到规定的承载力。0017 图1所示的钢管具有良好的摩擦力,并具有特有的外形,该外形与普通。

11、波纹管是显著不同的,因为其中心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是相同的,而波纹管的内外形状是一致的,也就是内部的通孔也是波纹状的,这导致普通波纹管并不能用于建筑、建材领域中用于承受横向或者纵向载荷。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的这种特有外形的钢管其加工手段也是普通钢管实现不了的,具体如图2所示,其显示的是用于轧制图1所示钢管的钢管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001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钢管轧制设备用于轧制图1所示的特殊形状的钢管1,亦即,所述钢管1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在所述钢管1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1的圆形通孔11,所述圆形通孔11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1的。

12、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为所述钢管1的最大壁厚h2的80%-50%;相邻所述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和最大壁厚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400-800mm。说 明 书CN 203867162 U3/3页50019 其中,所述轧制设备包括一对上下对置的轧辊2和一根设置于钢管毛坯10中的芯棒3;所述芯棒3为等直径的圆柱杆,所述芯棒3的直径等于所述钢管1的中心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所述轧辊2上等间隔分布有多个凸起21和凹陷22,所述凸起21与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凹陷22与所述钢管1的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的形状相对应。。

13、0020 工作时,上下对置的轧辊2沿着钢管毛坯10的外侧水平相对转动,芯棒3在轧辊2的挤压下保证钢管毛坯10的中心形成上述的圆形通孔11,经过轧制的钢管毛坯10外表面形成图1所示的特殊外形。0021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轧制钢管的轧制设备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大的改动,只需提供与钢管外形相对应的轧辊即可,大大节约了成本。0022 通过上述轧制设备的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如何形成如图1所示的特殊外形的钢管,亦即仅需要提供如图2所示的可以与钢管1的外形相对应的轧辊2即可,钢管毛坯10中用芯棒3保证中心直径沿长度方向保持一致。类似的,利用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形成任何类似外形的特殊形状钢管。例如。

14、,如图3所示,其中显示的是利用图2所示轧辊类似的结构生产的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0023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类似的原理提供了一种脚手架专用钢管1,与图1所示钢管类似,本实施例的脚手架专用钢管1同样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钢管1的长度方向的每一个横截面都是圆形的,只是这些截面大小是周期性变化的),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在所述钢管1的中心具有贯穿整个钢管1的圆形通孔11,其中,所述圆形通孔11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的直径相同,所述钢管1的壁厚大小沿所述钢管1的纵轴x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中,从相邻所述钢管1的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到最大壁厚h2的。

15、位置s2的所述钢管1的外表面呈圆锥状;从相邻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到所述最小壁厚h1的位置s1之间的间距d为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的10%-30%,相邻两个所述最大壁厚h2的位置s2之间的间距D为800-1000mm。0024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脚手架专用钢管与图1所示实施例最显著的不同是,从钢管的最细位置到最粗位置,钢管的外表面呈圆锥状,利用这样的钢管搭接的脚手架即便发生向下滑动,由于锥度的存在,管接头会随着管径的增大而涨开,摩擦力越来越大,因而可以逐渐卡死,避免滑脱事故,保证了脚手架安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经过试验摸索获得的数值范围,亦即钢管的最粗位置之间。

16、的间距不能太大,否则脚手架滑脱时惯性很大,滑脱距离过大时冲击力会将管接头破坏,安全得不到保证。0025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 明 书CN 203867162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67162 U2/2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6716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