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智能锁.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68047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46715.2

申请日:

2014.09.22

公开号:

CN204112874U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5B15/00

主分类号:

E05B15/00

申请人:

卢华升

发明人:

卢华升

地址: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芝英街道前舒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音智能锁,包括壳体,该壳体上部具有上侧板,该上侧板上开有主通孔和副通孔,同时,该壳体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该滑板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主锁舌、该滑板上部位于该主锁舌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副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钩锁装置,每个钩锁装置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和右钩体,该左钩体和该右钩体分别枢接于该滑板上,当该钩锁装置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后,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的左钩体和右钩体的上端分离,所述上侧板的下表面上位于该主通孔和/或该副通孔的根部粘附有减震垫。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锁时声音较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静音智能锁,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上部具有上侧板(11),该上侧板(11)上开有主通孔(12)和副通孔(13),同时,该壳体(10)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20),该滑板(20)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12)而伸出至该壳体(10)外部的主锁舌(21)、该滑板(20)上部位于该主锁舌(21)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副通孔(13)而伸出至该壳体(10)外部的钩锁装置(22),每个钩锁装置(22)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221)和右钩体(222),该左钩体(221)和该右钩体(222)分别枢接于该滑板(20)上,当该钩锁装置(22)伸出至该壳体(10)的外部后,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22)的左钩体(221)和右钩体(222)的上端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11)的下表面上位于该主通孔(12)和/或该副通孔(13)的根部粘附有减震垫(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30)采取牛筋材料制备。

说明书

说明书静音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音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目前较为流行的锁具。通常,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一般的,智能锁包含有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技术,且这些技术日趋完善。比如:采用指纹锁、虹膜识别,属于采用生物识别类,其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损坏;采用磁卡、射频卡识别,其具有非接触性,且安全性较高、携带较方便、价格低廉;采用TM卡技术,其配置携带极为方便,价格较低。智能锁在银行、注重安全性的政府部门,以及酒店、学校宿舍、注重方便管理的居民小区使用较多。
其中的一种智能锁,包括壳体,该壳体上部具有上侧板,该上侧板上开有主通孔和副通孔。同时,该壳体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该滑板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主锁舌、该滑板上部位于该主锁舌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副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钩锁装置,每个钩锁装置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和右钩体,该左钩体和该右钩体分别枢接于该滑板上,当该钩锁装置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后,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的左钩体和右钩体的上端分离。比如,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的左钩体的上部和右钩体的上部之间设有压簧。即,通过钩锁装置的引入,使该智能锁的防撬等安全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然而,这样的智能锁在使用时,当主锁舌和钩锁装置向外伸出时,该滑板的某些部位,更具体的讲,是该主锁舌的根部和该钩锁装置的根部会撞击其上侧板,继而发出极大的金属撞击声,这种声音在夜晚尤为突出,不仅会影响邻居的休息,且易于损坏该智能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音智能锁,它具有上锁时声音较小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静音智能锁,包括壳体,该壳体上部具有上侧板,该上侧板上开有主通孔和副通孔,同时,该壳体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该滑板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主锁舌、该滑板上部位于该主锁舌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副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钩锁装置,每个钩锁装置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和右钩体,该左钩体和该右钩体分别枢接于该滑板上,当该钩锁装置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后,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的左钩体和右钩体的上端分离,所述上侧板的下表面上位于该主通孔和/或该副通孔的根部粘附有减震垫。
所述减震垫采取牛筋材料制备。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上锁时声音较小。本发明的静音智能锁在上锁时,主锁舌的根部和钩锁装置的根部均会受到减震垫的减震,继而不仅在瞬间减缓了弹出速度,且该减震垫避免了主锁舌的根部和钩锁装置的根部与上侧板形成的直接撞击,继而极大降低了上锁声音、延长了锁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音智能锁在开锁状态的主视透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音智能锁在上锁状态的主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静音智能锁,包括通常为金属材料制备的壳体10,该壳体10上部具有上侧板11,该上侧板11上开有主通孔12和副通孔13。该主通孔12位于中间、该副通孔13位于边侧。同时,该壳体10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20,该滑板20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12而伸出至该壳体10外部的主锁舌21、该滑板20上部位于该主锁舌21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副通孔13而伸出至该壳体10外部的钩锁装置22。每个钩锁装置22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221和右钩体222,该左钩体221和该右钩体222分别枢接于滑板20上。当该钩锁装置22伸出至该壳体10的外部后,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22的左钩体221和右钩体222的上端分离。即,上锁后,该主锁舌21插入门框上的主锁孔、该钩锁装置22插进位于门框上的副锁孔且该左钩体221和该右钩体222张开后,有效提升了该智能锁的防撬能力。进一步的讲,该上侧板11的下表面上位于该主通孔12和/或该副通孔13的根部粘附有减震垫30。优化的,该减震垫30采取牛筋材料制备。这样,上锁时,该主锁舌21的根部和该钩锁装置22的根部均会受到该减震垫30的减震,继而不仅在瞬间减缓了弹出速度,且该减震垫30避免了该主锁舌21的根部和该钩锁装置22的根部与该上侧板1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的直接撞击,继而极大降低了上锁时的撞击声,且延长了该智能锁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静音智能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静音智能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静音智能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音智能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音智能锁.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2874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1CN204112874U(21)申请号 201420546715.2(22)申请日 2014.09.22E05B 15/00(2006.01)(73)专利权人卢华升地址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芝英街道前舒村(72)发明人卢华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代理人龚燮英(54) 实用新型名称静音智能锁(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音智能锁,包括壳体,该壳体上部具有上侧板,该上侧板上开有主通孔和副通孔,同时,该壳体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该滑板的上部中间位置设。

2、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主锁舌、该滑板上部位于该主锁舌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副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钩锁装置,每个钩锁装置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和右钩体,该左钩体和该右钩体分别枢接于该滑板上,当该钩锁装置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后,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的左钩体和右钩体的上端分离,所述上侧板的下表面上位于该主通孔和/或该副通孔的根部粘附有减震垫。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锁时声音较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287。

3、4 UCN 204112874 U1/1页21.静音智能锁,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上部具有上侧板(11),该上侧板(11)上开有主通孔(12)和副通孔(13),同时,该壳体(10)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20),该滑板(20)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12)而伸出至该壳体(10)外部的主锁舌(21)、该滑板(20)上部位于该主锁舌(21)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副通孔(13)而伸出至该壳体(10)外部的钩锁装置(22),每个钩锁装置(22)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221)和右钩体(222),该左钩体(221)和该右钩体(222)分别枢接于该滑板(20)上,当。

4、该钩锁装置(22)伸出至该壳体(10)的外部后,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22)的左钩体(221)和右钩体(222)的上端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11)的下表面上位于该主通孔(12)和/或该副通孔(13)的根部粘附有减震垫(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30)采取牛筋材料制备。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12874 U1/2页3静音智能锁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音智能锁。背景技术0002 智能锁是目前较为流行的锁具。通常,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一般的,智能锁包含有。

5、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技术,且这些技术日趋完善。比如:采用指纹锁、虹膜识别,属于采用生物识别类,其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损坏;采用磁卡、射频卡识别,其具有非接触性,且安全性较高、携带较方便、价格低廉;采用TM卡技术,其配置携带极为方便,价格较低。智能锁在银行、注重安全性的政府部门,以及酒店、学校宿舍、注重方便管理的居民小区使用较多。0003 其中的一种智能锁,包括壳体,该壳体上部具有上侧板,该上侧板上开有主通孔和副通孔。同时,该壳体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该滑板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主锁舌、该滑板上部位于该主锁舌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

6、副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钩锁装置,每个钩锁装置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和右钩体,该左钩体和该右钩体分别枢接于该滑板上,当该钩锁装置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后,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的左钩体和右钩体的上端分离。比如,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的左钩体的上部和右钩体的上部之间设有压簧。即,通过钩锁装置的引入,使该智能锁的防撬等安全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0004 然而,这样的智能锁在使用时,当主锁舌和钩锁装置向外伸出时,该滑板的某些部位,更具体的讲,是该主锁舌的根部和该钩锁装置的根部会撞击其上侧板,继而发出极大的金属撞击声,这种声音在夜晚尤为突出,不仅会影响邻居的休息,且易于损坏该智能锁。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

7、目的是提供一种静音智能锁,它具有上锁时声音较小的特点。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静音智能锁,包括壳体,该壳体上部具有上侧板,该上侧板上开有主通孔和副通孔,同时,该壳体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该滑板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主锁舌、该滑板上部位于该主锁舌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副通孔而伸出至该壳体外部的钩锁装置,每个钩锁装置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和右钩体,该左钩体和该右钩体分别枢接于该滑板上,当该钩锁装置伸出至该壳体的外部后,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的左钩体和右钩体的上端分离,所述上侧板的下表面上位于该主通孔和/或该副通孔的根部粘附有减震垫。00。

8、07 所述减震垫采取牛筋材料制备。0008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上锁时声音较小。本发明的静音智能锁在上锁时,主锁舌的根部和钩锁装置的根部均会受到减震垫的减震,继而不仅在瞬间减缓了弹出速度,且该减震垫避免了主锁舌的根部和钩锁装置的根部与上侧板形成的直接撞击,继而极大降低了上锁声音、延长了锁具的使用寿命。说 明 书CN 204112874 U2/2页4附图说明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0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音智能锁在开锁状态的主视透视图;0011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0012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音智能锁在上锁状态的主视透视图。具体实施方。

9、式0013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静音智能锁,包括通常为金属材料制备的壳体10,该壳体10上部具有上侧板11,该上侧板11上开有主通孔12和副通孔13。该主通孔12位于中间、该副通孔13位于边侧。同时,该壳体10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板20,该滑板20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主通孔12而伸出至该壳体10外部的主锁舌21、该滑板20上部位于该主锁舌21的边侧设有向上滑动后能够通过该副通孔13而伸出至该壳体10外部的钩锁装置22。每个钩锁装置22包括相互对称的左钩体221和右钩体222,该左钩体221和该右钩体222分别枢接于滑板20上。当该钩锁装置22伸出至该壳体10的外部后,。

10、隶属于同一个钩锁装置22的左钩体221和右钩体222的上端分离。即,上锁后,该主锁舌21插入门框上的主锁孔、该钩锁装置22插进位于门框上的副锁孔且该左钩体221和该右钩体222张开后,有效提升了该智能锁的防撬能力。进一步的讲,该上侧板11的下表面上位于该主通孔12和/或该副通孔13的根部粘附有减震垫30。优化的,该减震垫30采取牛筋材料制备。这样,上锁时,该主锁舌21的根部和该钩锁装置22的根部均会受到该减震垫30的减震,继而不仅在瞬间减缓了弹出速度,且该减震垫30避免了该主锁舌21的根部和该钩锁装置22的根部与该上侧板1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的直接撞击,继而极大降低了上锁时的撞击声,且延长了该智能锁的使用寿命。00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4112874 U1/3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12874 U2/3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12874 U3/3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1287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