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前基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肥料,尤其涉及在种植作物前施用的基肥,它还涉及该基肥的制备方法。
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农民习惯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基肥施用。这种施肥法既费时、费力,又因基肥配方不够科学、合理而浪费化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另外,近年耒,施用低浓度的氮钾二元复混肥料作基肥的较多,这种肥料的充填料(大多为石灰石粉)含量较高而不含磷元素,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降低,不利于连续耕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科学施肥方法的化肥,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含氮化合物流失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土地连作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植前基肥含有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及其他原材料。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为NH4H2PO4,CaHPO4和SO42-,其主要含量是:
N+P2O5≥13.0%
S ≥4.0%
游离水≤15.0%
所述的氮元素主要以NH4H2PO4形式存在。
所述的磷元素大部分是向溶性磷。
所述的植前基肥含有适量的硫元素。
为了得到植前基肥,其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为:过磷酸钙-破碎-筛分-计量-混合-反应-包装计量-成品。依该工艺流程,将过磷酸钙破碎后,筛分,计量,与碳酸氢铵及其他原材料按配比混合,在反应器中充分反应,得到产品,经检验合格后计量包装,则得成品。
本发明是专供作物在种植前施用的肥料,故称植前基肥。它贮存性能好,优于NH4HCO3和过磷酸钙;养分释放速率适宜,化肥利用率高,既可节约10%,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含多种可供植物生长需要的中、微量元素S、Ca、Mg、Fe等;填充料少,可使土壤疏松,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地的连作能力。
现结合实施例加以描述。
植前基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NH4H2PO4,CaHPO4和SO42-等,其主要技术要求是:N+P2O5≥13.0%,S≥4.0%,游离水≤15.0%。
植前基肥地氮元素主要以NH4H2PO4形式存在,NH4H2PO4的稳定性比NH4HCO3高,故贮存时氮元素的损失较少。施用后氮元素的释放速度比NH4HCO3慢,因而不会烧伤作物的幼苗,可减少氮元素流失。因此它的使用性能和氮元素的利用率都比NH4HCO3高。植前基肥的磷元素大部分是向溶性磷。它不会因水溶性磷过剩而使大量的磷被土壤固定。在华南地区多雨气候及酸性土壤条件中使用,养分释放速率合适,其肥效优于同品位的过磷酸钙。另外,本肥料不含游离的H3PO4,故不会影响种子发芽。
植前基肥含有适量的硫元素,它对作物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及某些酶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增进作物的抗旱,御寒能力。作物缺硫时,植株矮小,茎干细弱,生长速率下降,延迟成熟期,抑制了作物的产量,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
以生产含N≥4.O%,P2O5≥9.0%,S≥6.0%的植前基肥为例,其制备方案如下:经破碎、筛分后的粉状过磷酸钙(含P2O5≥12.0%)90份(重量百分比,下同),碳酸氢铵(含N≥17.0%)30份及其他原材料10份,混合后,在反应器中充分反应,得到产品120份,经检验合格后,计量包装则得成品。
用户购得植前基肥后,不必再加工则可直接施用。以水稻为例,其施用方法如下:在水稻插秧(或抛秧)前,将植前基肥直接施于水田中,耙平水田,使肥料均匀散布,则可插秧(或抛秧)。视各地土壤气候条件和单产水平的不同,每亩施用40-7Kg的植前基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一般不需追施磷肥,但需追施氮肥和钾肥(如尿素、氯化钾或复混肥)1-2次。与传统施用基肥的方法相比,施用“植前基肥”作基肥后,追肥的施用量可酌情减少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