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46458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1912.X

申请日:

2003.10.12

公开号:

CN1605247A

公开日:

2005.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01H4/00

主分类号:

A01H4/00

申请人:

卢万俊;

发明人:

卢万俊

地址:

415700湖南省桃源县漳江镇科技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一是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采用剪接含有野茶基因的桃源大茶叶为母本,采用剪接枝叶无性繁殖而组成。本发明具有提高茶叶品质,茶叶中有效成分茶多酚、儿茶素分别提高2.5倍,3倍。产量高,抗性好,且生产成本低,因而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包括剪接母本的枝叶,采用无性扦插繁殖,剪枝成种苗[2],再育苗[3],再移栽大田[5],其特征:采用了含有野茶基因的桃源大叶茶作为母本。[1],繁育出来的茶叶具有野茶的基因,叶大,并命名为桃源大叶茶。

说明书

一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一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
在本发明做出来以前,一般都采用的不含有野茶基因的非桃源大叶茶的茶树作母本的粒种播种与其枝叶扦插无性繁育茶叶,这两种方法由于其母本不含野茶基因,因此它们都存在以下一些缺陷和弱点:(1)茶叶品质不高,特别是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份:茶多酚,儿茶素含量低,只有7%、5%左右,氨基酸、咖啡因也含量低。口感浓度低,其得分为32.5,鲜爽度低,其得分为32.4,口感明显差。市场价格低,影响茶农收入。(2)抗逆性与适应性差。特别抗寒性与抗旱性比较差。适应性差,移栽难度大,成活率低。(3)产量低,因为珠型矮小,叶片小、薄,因而产量不高。由于以上原因,高品质茶叶品种一直较少,经济效益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繁育茶叶的新的方法与工艺,它主要是用含有野茶基因的桃源的大叶茶作为母本来繁育茶叶。用本发明繁育出来的茶叶与原方法相比,(1)茶叶的质量明显提高:比其他茶叶茶多酚含量提高了2.5倍多,由原来8%,提高到20%;儿茶素提高了3倍,由原来5%,提高到16%。浓强度得分田原来32.5,提高到40.5。鲜爽度得分由原来的30.2,提高到32.4。氨基酸由1501.55mg/100g提高到1584.6mg/100g。茶叶香味等质量明显提高。(2)抗寒抗旱抗病虫害性能增强。本发明培养出来茶叶,在极限温度-15.6℃超低温的情况冻不死,仍然能存活,比其他品种至少低了20℃。在抗高温方面,在温度38℃的高温,不影响产量。其他品种高出10℃左右。在抗病虫害方面基本上不受病虫害侵害。效果特别好。(3)适应性强,移栽时成活率高,其他品种移栽时成活率不到45%,本发明培育出来的茶叶移栽时,成活率高达90%,因而适应性特别强。(4)产量高,由于含有野茶基因,本发明培育出来的茶树株型高大,比其他品种高20cm,枝叶茂盛,叶大、叶厚、芽头肥壮,茸毛较多,持嫩性强,因而产量高。总之本发明繁育出茶叶与其他品种相比,具有品质好,产量高,繁育方法简便,成本低,效益显著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以下方式组成:主要找到一种含有野茶基因的桃源大叶茶作母本,从母本上剪下那些粗壮,无病虫害侵害的枝叶,作为种苗,采用的无性扦插繁殖方法。把种苗移栽入育种苗的种植园将其梗枝埋入土里;将叶面露出地面,苗数可种1.5万株/亩,初期注意防晒,保持充足的水分,当苗长5-6寸之后,再移栽入大田土,按1.5m大行距,0.6m小行距,0.6m间距进行移栽,按照常规培管三年左右就能成为桃源大茶叶茶园进行收获。
本发明的特点:操作简便,繁育出来的茶叶具有茶叶品质好,茶叶中的有效主要成份:茶多酚、儿茶素明显比其他品质高出1-2倍左右,浓强度、鲜爽度、氨基酸、香味分别比其他品种好,口感度比其他品种明显好。茶叶抗性特别好,产量高,因其株型高大,芽头肥壮,茸毛较多,叶嫩、厚、大,成本低,市场竞争优势强,市场前景广阔,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艺示意图。
现结合示意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子。
参照附图,首先优选那些株型粗壮,无病虫害侵害的含有野茶基因地桃源大叶茶树[1]作为母本,在母本上剪接一些留一寸左右株埂带一片叶子枝叶[2]作为育苗的种苗,将种苗通过整形等处理,栽培到专门育苗地里[3],将株埂埋入土,叶面露在地面上,在育苗时,注意防止太阳光直晒,保持水份,长至苗5-6寸之后,再移栽入大田[5],按大行距1.6m,小行距0.6m,株距0.6m规格进行移载,这样在大田里按照常规管理的办法通过三年的[6]培育就可以形成桃源大叶茶园进行收获[7]。这样一来本发明的目的就达到了。
实际生产情况,将株形高大、粗壮无病虫害侵害过的含有野茶基因的桃源大叶茶[1]作为母本,按一定尺寸从母本上剪下株梗长1寸左右,带一片枝叶[2]作为育种的种苗[2],通过整形等处理,栽培到专门育秧苗的地里[3]进行繁育。在栽培时把株梗埋入土中,叶片露在大气中,用既能遮住阳光又能透气透水的遮盖物盖好,注意防晒并保持适合的水分。在育种园[3]里种苗长5-6寸[4]之后再移栽到大田[5]里,在大田[5]里按大行距1.5-1.6m,小行距0.6m,株距0.5m的规格进行栽种,然后按常规管理办法进行培管,这样三年后[6],就能成一个含有野茶基因的大叶茶园[7]。按本发明生产出来茶叶具有茶叶品质好,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好。

一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一是种繁育茶叶的方法与工艺,采用剪接含有野茶基因的桃源大茶叶为母本,采用剪接枝叶无性繁殖而组成。本发明具有提高茶叶品质,茶叶中有效成分茶多酚、儿茶素分别提高2.5倍,3倍。产量高,抗性好,且生产成本低,因而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