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及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46412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23364.6

申请日:

1999.10.26

公开号:

CN1294194A

公开日:

2001.05.09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5/12; C12N15/63; C07K14/435; C12Q1/68; A61K38/17

主分类号:

C12N15/12; C12N15/63; C07K14/435; C12Q1/68; A61K38/17

申请人:

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毛裕民; 谢毅

地址:

200092上海市中山北二路1111号3号楼1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陈文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分离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基因的多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多肽,以及制备这种多肽的方法。并且公开了通过检测该基因核酸水平的突变及多肽水平的改变,检测与该基因的核酸及其编码多肽异常有关的疾病的诊断方法,也公开了利用该基因的多核苷酸序列和多肽治疗与该基因异常有关的疾病的用途和用于上述治疗的药物组合物。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分离的多肽,它包含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多 肽、或其保守性变体或其活性片段或衍生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其是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 的多肽或其氨基酸变异不超过5%的衍生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其是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 的多肽。 4.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其包含一种选自下组的多核苷酸序列或 其变体: (a)编码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肽的多核苷酸; (b)与多核苷酸(a)互补的多核苷酸; (c)与(a)或(b)的多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80%相同性的多核苷 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核苷酸包含编码具 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苷酸,其含有SEQ ID No.1中87-1649 位的序列或SEQ ID No.1中1-2817位的序列。 7.一种含有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体,其是质粒、粘粒或病毒载体。 9.一种含有权利要求4、5或6所述多核苷酸或含有权利要求7或8 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 10.一种具有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活性的多肽的制备方法,该方 法包括: (a)在适合表达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7所 述的宿主细胞; (b)从培养物中分离出具有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活性的多肽。 11.一种能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12.一种筛选模拟、促进、拮抗或抑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活性的 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利用权利要求1的多肽或其活性片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其是SEQ.ID.No:1所示的多核 苷酸或其片段的反义序列。 14.一种检测与权利要求
2: 2或3所述多肽相关的疾病或疾病的易 感性的方法,包括检测生物样品中所述多肽表达的量或者检测所述多 肽的活性,或其检测编码所述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中核苷酸的突变。 15.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多核苷酸或其片段作为引物用于核酸 扩增反应,或者作为探针用于杂交反应,或者用于制造基因芯片或微 阵列。 16.一种药物组合物,它含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肽或其模 拟物、激活剂、拮抗剂或抑制剂或者权利要求4、5或6的多核苷酸, 或者以上各个组分的组合,其还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7.权利要求1、2或3的多肽或权利要求4、5或6的多核苷酸在制 备用于治疗癌症、免疫系统疾病、高血压、肾脏衰竭、肌肉萎缩、营 养不良、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紊乱、病毒和细菌感染或胞外过量肌动蛋 白的存在所引起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说明书


一种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及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以下简称为ABP)及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还涉及所述蛋白质和多核苷酸在诊断、预防和治疗与该蛋白质表达异常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细胞骨架主要由3种蛋白纤维组成:微管、微丝和中间丝,其中微丝是肌动蛋白的多聚体,与大量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和相关蛋白一起构成了肌动蛋白细胞骨架[Ayscough KR,现代细胞生物学观点(Curr Opin Cell Biol)(1998),10(1):102-11]。肌动蛋白基因在进化上相当保守,来源于不同生物的肌动蛋白分子在功能上可以相互替代。肌动蛋白在体内以2种形式存在:单体(G-actin)和多聚体(F-actin)。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对于细胞运动和表面重新建膜来说必不可少,它可以介导有丝分裂中细胞形状的变化;它对一些与收缩有关的活动非常重要,如肌肉收缩或胞质分裂时收缩环作用下的子细胞分离;它控制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底物间以及与粘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它还参与跨膜信号传导、内吞作用、分泌作用、胞浆的组织、胞内机械作用力的产生、胞内运输和神经元形态发生等重要过程。

    迄今为止,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可以根据其功能特性分为肌动蛋白单体结合蛋白、加帽蛋白、交联蛋白、膜相关蛋白等几大类[VanTroys M,Vandekerckhove J & Ampe C,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学报(Biochim Biophys Acta)(1999),1448(3):323-48]。然而,近年来发现一些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如Cofilin、Gelsolin和Profilin等往往同时具有以上多种功能,而且在肌动蛋白地同一位点可能有几大类蛋白同时与之作用,例如外周结合蛋白、肌动蛋白切割蛋白和交联蛋白都可以在相似位点与多聚体肌动蛋白发生作用。各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与肌动蛋白协同作用,在细胞中发挥着多种多样的功能。例如:Mayven Soltysik-Espanola M,Rogers RA,Jiang S,等人,分子细胞生物学(Mol Biol Cell)(1999),10(7):2361-75],一种主要在脑中表达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N端有BTB/POZ结构域,可以自我聚合,可能与其它含此结构域的蛋白相互作用,C端有“kelch重复”,介导其与肌动蛋白的结合,在脑细胞的动态组织和轴突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肌浆球蛋白轻链激酶可以使肌浆球蛋白轻链磷酸化,调控肌浆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结合,是平滑肌收缩的主要调节物,在治疗肌肉失调方面有重要作用[Kohama K,Ye LH,Hayakawa K,等人,药物科学趋势(Trends Pharmacol Sci)(1996),17(8):284-7];Synapsin I也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可以调控突触小泡在神经末端的运输[Greengard P,Benfenati F和Valtora F,高等第二信使磷蛋白研究(Adv Second MessengerPhosphoprotein Res)(1994),29:31-45];Villin是一种钙离子调节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主要产生于负责营养吸收的上皮细胞中,能够在体外调节肌动蛋白微丝的结构与组装,在微绒毛的形态发生中起重要作用[Friederich E,Pringault E,Arpin M,等人,生物检测(Bioessays)(1990),12(9):403-8];IQGAP是一种新认定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被认为是Cdc42和Rac GTP结合蛋白的靶分子,是高尔基体膜细胞骨架复合物的组成部分,介导膜内Cdc42对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McCallum SJ,Erickson JW和Cerione RA,生物化学杂志(J Biol Chem)(1998),273(35):22537-44];在研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对膜的组成的调控时发现,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可以使细胞膜上的粘着受体得到有效表达,且并不是通过与受体的直接作用或与肌动蛋白微丝的交联而起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主要受Rho GTPase信号传导系统的调控,与Rho、Rac和Cdc42等蛋白相关,这也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很多机会,如对肿瘤、高血压和真菌、细菌感染的治疗等[Schmidt A和Hall MN,细胞发育生物学年鉴(Annu Rev Cell Dev Biol)(1998),14:305-38]。

    由于如上所述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调节肌肉和微绒毛等组织器官的运动、在调节神经信号传递、细胞骨架的信号传导调控等机体重要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而且相信这些调节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蛋白,因而本领域中一直需要鉴定更多参与这些过程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特别是鉴定这种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新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编码基因的分离也为确定该蛋白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作用提供了基础。这种蛋白可能构成开发疾病诊断和/或治疗药的基础,因此分离其编码DNA是非常重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及编码它的多核苷酸。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的多肽,它包含: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其保守性变体、生物活性片段或衍生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它包含选自下组的一种核苷酸序列或其变体:

    (a)编码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的多核苷酸;

    (b)与多核苷酸(a)互补的多核苷酸;

    (c)与(a)或(b)的多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80%相同性的多核苷酸。

    本发明另外涉及一种含有本发明多核苷酸的载体,特别是表达载体;一种用该载体遗传工程化的宿主细胞,包括转化、转导或转染的宿主细胞;一种包括培养所述宿主细胞和回收表达产物的制备本发明多肽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能与本发明多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筛选的模拟、激活、拮抗或抑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活性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利用本发明的多肽。本发明还涉及用该方法获得的化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体外检测与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或疾病易感性的方法,包括检测生物样品中所述多肽或其编码多核苷酸序列中的突变,或者检测生物样品中本发明多肽的量或生物活性。

    本发明还涉及利用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或其片段作为引物用于核酸扩增反应,或者作为探针用于杂交反应,或者用于制造基因芯片或微阵列的用途。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它含有本发明多肽或其模拟物、激活剂、拮抗剂或抑制剂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多肽和/或多核苷酸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免疫系统疾病、高血压、肾脏衰竭、肌肉萎缩、营养不良、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紊乱、病毒和细菌感染或胞外过量肌动蛋白的存在所引起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上述的和其它的方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从本文以下的详细描述看应该是很清楚的。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下列术语除非特别说明具有如下的含义:

    “核酸序列”是指寡核苷酸、核苷酸或多核苷酸及其片段或部分,也可以指基因组或合成的DNA或RNA,它们可以是单链或双链的,代表有义链或反义链。类似地,术语“氨基酸序列”是指寡肽、肽、多肽或蛋白质序列及其片段或部分。当本发明中的“氨基酸序列”涉及一种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时,这种“多肽”或“蛋白质”不意味着将氨基酸序列限制为与所述蛋白质分子相关的完整的天然氨基酸。

    蛋白质或多核苷酸“变体”是指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改变的氨基酸序列或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所述改变可包括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中氨基酸或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替换。变体可具有“保守性”改变,其中替换的氨基酸具有与原氨基酸相类似的结构或化学性质,如用亮氨酸替换异亮氨酸。变体也可具有非保守性改变,如用色氨酸替换甘氨酸。

    “缺失”是指在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的缺失。

    “插入”或“添加”是指在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中的改变导致与天然存在的分子相比,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的增加。

    “替换”是指由不同的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换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

    “生物活性”是指具有天然分子的结构、调控或生物化学功能的蛋白质。类似地,术语“免疫学活性”是指天然的、重组的或合成蛋白质及其片段在合适的动物或细胞中诱导特定免疫反应以及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能力。

    “激动剂”是指当与ABP结合时,一种可引起该蛋白质改变从而上调该蛋白质活性的分子。激动剂可以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或任何其它可结合ABP的分子。

    “拮抗剂”或“抑制物”是指当与ABP结合时,一种可封闭或下调ABP的生物学活性或免疫学活性的分子。拮抗剂和抑制物可以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或任何其它可结合ABP的分子。

    “调节”是指ABP的功能发生改变,包括蛋白质活性的升高或降低、结合特性的改变及ABP的任何其它生物学性质、功能或免疫性质的改变。

    ″基本上纯″是指基本上不含天然与其相关的其它蛋白、脂类、糖类或其它物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用标准的蛋白质纯化技术纯化ABP。基本上纯的ABP在非还原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能产生单一的主带。ABP多肽的纯度可用氨基酸序列分析。

    “互补的”或“互补”是指在允许的盐浓度和温度条件下通过碱基配对的多核苷酸天然结合。例如,序列“C-T-G-A”可与互补的序列“G-A-C-T”结合。两个单链分子之间的互补可以是部分的或全部的。核酸链之间的互补程度对于核酸链之间杂交的效率及强度有明显影响。

    “同源性”是指互补的程度,可以是部分同源或完全同源。“部分同源”是指一种部分互补的序列,其至少可部分抑制完全互补的序列与靶核酸的杂交。这种杂交的抑制可通过在严格性程度降低的条件下进行杂交(Southern印迹或Northern印迹等)来检测。基本上同源的序列或杂交探针可竞争和抑制完全同源的序列与靶序列在的严格性程度降低的条件下的结合。这并不意味严格性程度降低的条件允许非特异性结合,因为严格性程度降低的条件要求两条序列相互的结合为特异性或选择性相互作用。

    “相同性百分率”是指在两种或多种氨基酸或核酸序列比较中序列相同或相似的百分率。可用电子方法测定相同性百分率,如通过MEGALIGN程序(Lasergene软件包,DNASTAR,Inc.,MadisonWis.)。MEGALIGN程序可根据不同的方法如Cluster法比较两种或多种序列(Higgins,D.G.和P.M.Sharp(1988)基因73:237-244)。Cluster法通过检查所有配对之间的距离将各组序列排列成簇。然后将各簇以成对或成组分配。两个氨基酸序列如序列A和序列B之间的相同性百分率通过下式计算:

    也可以通过Cluster法或用本领域周知的方法如Jotun Hein测定核酸序列之间的相同性百分率(Hein J.,(1990)酶学方法(Methods inenzymology)183:625-645)。

    “相似性”是指氨基酸序列之间排列对比时相应位置氨基酸残基的相同或保守性取代的程度。用于保守性取代的氨基酸例如,带负电荷的氨基酸可包括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可包括赖氨酸和精氨酸;具有不带电荷的头部基团有相似亲水性的氨基酸可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丝氨酸和苏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反义”是指与特定的DNA或RNA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反义链”是指与“有义链”互补的核酸链。

    “衍生物”是指ABP或编码其的核酸的化学修饰物。这种化学修饰物可以是用烷基、酰基或氨基替换氢原子。核酸衍生物可编码保留天然分子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多肽。

    “抗体”是指完整的抗体分子及其片段,如Fa、F(ab’)2及Fv,其能特异性结合ABP的抗原决定簇。

    “分离的”一词指将物质从它原来的环境(例如,若是自然产生的就指其天然环境)之中移出。比如说,一个自然产生的多核苷酸或多肽存在于活动物中就是没有被分离出来,但同样的多核苷酸或多肽同一些或全部在自然系统中与之共存的物质分开就是分离的。这样的多核苷酸可能是某一载体的一部分,也可能这样的多核苷酸或多肽是某一组合物的一部分。既然载体或组合物不是它天然环境的成分,它们仍然是分离的。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及其具有生物活性的的片段、类似物和衍生物。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编码这些多肽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包括mRNA、DNA、cDNA和基因组DNA,及其具有生物活性的片段、类似物和衍生物。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核酸的探针,它包含足够长度的核酸分子以及与ABP基因序列进行特异性杂交的序列。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这些核苷酸编码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推定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编码ABP的多核苷酸可以从许多成人和胎儿的cDNA文库中分离,如人胎脑cDNA文库。SEQ ID No.1所示的多核苷酸序列全长为2817个碱基,具有编码一个含52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的开放阅读框架。根据氨基酸序列同源比较发现,此多肽与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MAYVEN有33%的相同性,53%的相似性,与果蝇环管蛋白有34%的相同性。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可以RNA或DNA的形式存在,其中DNA包括cDNA、基因组DNA和合成的DNA。DNA可以是双链或者单链的,单链也可以是有义链或者反义链。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可以与SEQID No.1所示的多核苷酸序列相同,或者可以是一个由于遗传密码的冗余或简并性而不同的多核苷酸序列,但它与SEQ ID No.1编码相同的成熟多肽。

    编码SEQ ID No.2的多肽的多核苷酸可以包括:仅仅编码成熟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中87-1649位多核苷酸)、包含编码成熟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和任选的其它编码序列或非编码序列(例如内含子或编码成熟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5’端和/或3’端的非编码序列)的多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中1-2817位多核苷酸)。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上面所描述的多核苷酸的各种变体,它们编码含有SEQ ID No.2所示的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多肽的片段、类似物和衍生物。这些多核苷酸变体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等位基因变体或非天然存在的多核苷酸变体。

    编码本发明多肽的多核苷酸也可能与特定的标记序列在同一读框中相融合,标记序列可帮助本发明多肽的纯化。标记序列在使用细菌宿主时可以是pQE载体的六聚组氨酸标记,以利于融合有标记的成熟多肽的纯化,或者当使用哺乳类宿主(如猴肾成纤维细胞的COS-7细胞系)时,标记序列可以是一种血细胞凝集素(HA)标记。此外,包含编码本发明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还可包含同源或异源的特定信号肽序列,以帮助目的蛋白质分泌到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膜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上述标记序列和信号肽序列也可通过重组方法或化学法添加在用于表达本发明多肽的载体上。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也包括全长cDNA的片段,例如含有SEQID NO 1所示序列中连续的至少10个,优选的至少20个核苷酸,更优选的至少50个核苷酸。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能与上述序列杂交的多核苷酸,这两个序列间至少有70%,较优选至少80%,优选至少90%,更优选至少95%的同源性。本发明特别涉及在严格条件下能与上述多核苷酸杂交的多核苷酸。这里所用的术语“严格条件”意味着两序列之间有95%,优选至少97%同源性才能发生杂交。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与上述多核苷酸互补链杂交的多核苷酸编码的多肽基本保持了与SEQ ID No.2所示多肽相同的生物功能或活性。

    另外,本发明涉及可与本发明的多核苷酸杂交的多核苷酸,其至少含20个碱基,优选至少30个碱基,更优选至少50个碱基并且具有上面所描述的同源性,其可以保留或不保留活性。例如,这样的多核苷酸可以用作为检测SEQ ID No.1所示多核苷酸或其它来源的相似序列的探针;又如,其可以用于本发明多核苷酸的回收或者作为一种诊断探针或PCR引物。

    本发明的DNA序列可用多种方法获得。例如,用本领域熟知的杂交技术分离DNA。这些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1)用探针与基因组或cDNA文库杂交以检出同源性多核苷酸序列,和2)表达文库的抗体筛选以检出具有共同结构特征的克隆的DNA片段。

    编码ABP的特异DNA片段序列也能用下列方法获得:1)从基因组DNA分离双链DNA序列;2)化学合成DNA序列以获得所需多肽的双链DNA。

    分离感兴趣的cDNA的标准方法是从高表达该基因的供体细胞中分离mRNA并进行逆转录,形成质粒或噬菌体cDNA文库。提取mRNA的方法已有多种成熟的技术,试剂盒也可从商业途径获得(Qiagene)。而构建cDNA文库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周知的方法(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Molecular Cloning,A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New York,1989)。还可得到商业供应的cDNA文库,如Clontech公司的不同cDNA文库。当结合使用聚合酶反应技术时,即使极少的表达产物也能克隆。

    可用常规方法从这些cDNA文库中筛选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DNA-DNA或DNA-RNA杂交;(2)标志基因的功能出现或丧失;(3)测定ABP的转录本的水平;(4)应用免疫学技术或测定生物学活性检测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上述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在第(1)种方法中,杂交所用的探针可与本发明多核苷酸的任何一部分具有同源性,其长度至少是15个核苷酸,优选是20-30个核苷酸,更优选是50-60个核苷酸,最优选是100个核苷酸以上。此处所用的探针通常是在本发明的基因DNA序列信息的基础上化学合成的DNA序列。本发明的基因本身或者片段当然可以用做探针。DNA探针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素或酶(如碱性磷酸酶)等标记。第(4)种方法中,检测ABP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可用免疫学技术如Western印迹,放射免疫沉淀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

    由于本申请提供了ABP的全长cDNA序列,应用PCR技术扩增DNA/RNA的方法(Saiki,等人,科学1985;230:1350-1354)优先用于获得本发明的基因。特别是很难从文库中得到全长的cDNA时,可优选使用RACE法(RACE: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在上述PCR方面所用的引物根据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序列信息可适当地选择,并可用常规方法合成。可用常规方法如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和纯化扩增的DNA/RNA片段。

    如上所述得到的本发明的基因,或者各种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可用常规方法如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等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1977,74:5463-5467)。这类核苷酸序列测定也可用商业测序试剂盒等。为了获得全长的cDNA序列,测序需反复进行。有时需要测定多个克隆的cDNA序列,以拼接成全长的cDNA序列。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的全部或部分也可通过本领域周知的化学方法合成(Caruthers,M.H.等人,(1980)Nucl.Acids Res.Symp.Ser.215-223;Horn,T.等人,(1980)Nucl.Acid Res.Symp.Ser.225-232)。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具有SEQ ID No.2所示推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及其活性片段、类似物和衍生物。SEQ ID No.2所示推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为一个含52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SEQ ID No.2所示多肽的“片段”、“衍生物”和“类似物”指能基本保留该多肽的生物学功能或活性的多肽或无活性的前体。由此,本发明的多肽包括了其前原蛋白、前蛋白和蛋白原等形式,其经过加工后(如蛋白质水解或修饰)可被激活,产生一个有活性的成熟多肽。

    本发明的多肽可以是重组多肽、天然存在的多肽或合成的多肽,优选为重组多肽。SEQ ID No.2所示的多肽的片段、衍生物和类似物可以是:(ⅰ)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被保守性或非保守性氨基酸残基所取代(优选是保守性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取代的氨基酸残基是或不是由遗传密码所编码的氨基酸。例如,可以通过氨基酸残基的插入、取代和/或删除,得到ABP的沉默突变体或功能等同物。可基于氨基酸残基之间在极性、电荷、溶解性、疏水性、亲水性和/或两亲性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行保守性氨基酸取代,只要保留ABP的活性;或(ⅱ)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带有取代基团的多肽;或(ⅲ)成熟多肽与其它功能性化合物,如提高多肽半寿期的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融合在一起的多肽;或(ⅳ)成熟多肽与其它氨基酸序列相融合的多肽,其中所述其它氨基酸序列包括诸如帮助纯化成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蛋白原序列等。这些帮助纯化的结构域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鳌合肽,如用于在固定化金属上纯化的组氨酸-色氨酸模块;用于在固定化免疫球蛋白上纯化的蛋白A结构域以及用于FLAGS延伸/亲和纯化系统的结构域(IMMUNEX公司,Seattle,Wash)。特异于因子XA或肠激酶的断裂接头序列也可用于帮助目的蛋白质的纯化(Porath,J.等人(1992),Prot.Exp.Purif.3:263-281)。从这些公开内容看,这样的片段、衍生物和类似物的应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本发明的多肽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多肽(特别指成熟多肽),也包括与SEQ ID No.2多肽至少有70%相似性(优选是70%相同性)的多肽,优选至少有90%相似性(优选是90%的相同性)的多肽,更优选至少有95%相似性(优选是95%相同性)的多肽,也包括这些多肽的一些部分,通常这些多肽部分至少含有30个氨基酸、优选至少50个氨基酸。

    本发明的多肽、其保守性变体和生物活性片段及衍生物可以用常规的肽合成的方法制备,例如固相肽合成(Merrifield J.(1963),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Am.Chem.Soc.)85:2149-2154;Roberge,J.Y.等人,(1995)科学,269:202-204)。蛋白质合成可以手工完成,也可利用肽自动合成仪如Applied Biosystems 431A肽合成仪进行(PerkinElmer)。本发明多肽也可以从天然生物材料中经分离纯化得到,但优选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多核苷酸用重组DNA技术制备。根据重组生产方法中所用的宿主不同,本发明中的多肽可能被糖基化或不被糖基化。该多肽也可能具有起始的甲硫氨酸残基。

    根据普通的重组DNA技术,利用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可表达或制备重组的ABP多肽(科学,1984;224:1431)。本发明因而涉及制备本发明ABP多肽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用本发明编码ABP的多核苷酸(或变体)或含有该多核苷酸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合适的宿主细胞;

    (2).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及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培养宿主细胞;

    (3).从培养基或细胞中分离、纯化目的蛋白质。

    本发明也涉及包含本发明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带有本发明重组载体的遗传工程化宿主细胞和通过重组技术制备本发明多肽的方法。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可以用来经重组技术产生多肽。例如,该多核苷酸可以存在于选自多种用于表达多肽的表达载体中的任一载体上,这些载体包括染色体的、非染色体的及合成的DNA序列,例如,SV40的衍生物、细菌质粒、噬菌体DNA、酵母质粒、衍生于质粒和噬菌体DNA结合的载体、病毒DNA、杆状病毒、牛痘病毒、腺病毒、禽痘病毒及伪狂犬病毒,包括但不限于pQE系列(Qiagen)、pBS、pD10、phagescript、psiX174、pBluescript SK、pBSKS、pNH系列(Stratagene)、pTRC99a、pKK223-3、pDR540、pRIT5(Pharmacia);pWLNEO、pSV2CAT、pOG44、pXT1、pSG(Stratagene)、pSVK3、pBPV、pMSG、pSVL(Pharmacia)。不过,只要是能在宿主中复制和存活,其它质粒或载体也可应用。

    本发明也包括含有本发明多核苷酸的重组构建体。该构建体包括载体,如上述质粒、粘粒或病毒载体,其中可正向或反向插入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构建体中还包含调节序列,例如,有效地连接到本发明多核苷酸序列上的启动子(包括组成型和诱导型启动子),介导下游结构序列的转录。合适的启动子包括但不限于,λ噬菌体的PL启动子、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启动子;细菌启动子如;LacI、LacZ、T3、T7、gpt、λPR、PL和trp;真核启动子如:CMV立即早期启动子、HSV胸苷激酶启动子、早期和晚期SV40启动子、逆转录病毒的LTR和小鼠金属硫蛋白I启动子;还包括衍生自植物细胞基因组中的启动子,如热休克蛋白、RUBISCO启动子。

    表达载体也包含翻译起始所需要的核糖体结合位点和转录终止子,其还可以具有增强表达的合适序列,如增强子。增强子是DNA的顺式作用因子,通常有大约10-300bp,作用于启动子,提高它的转录。例如,SV40中位于复制起点后侧100-270bp处的增强子,巨细胞病毒早期启动子增强子、位于复制起点后侧的多形瘤增强子及腺病毒增强子。此外,表达载体优选还包含能提供表型特征的一种或多种选择性基因、抗性基因和/或标记基因,以便于转化宿主细胞的筛选。选择性基因如帮助细胞利用吲哚或组氨醇的trpB、hisD(Hartman,S.C.,和R.C.Mulligan(198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85:8047-51),用于tk-或aprt-细胞的肝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Wigler,M.等人(1977)细胞11:223-32)和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Lowy,I.等人(1980)细胞22:817-23);抗性基因如赋予氨甲蝶呤抗性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Wigler,M.等人(198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77:3567-70)或赋予新霉素和G-418抗性的npt(Colbere-Garapin,F.等人(1981)生物化学杂志(J.Mol.Biol.),150:1-14),以及四环素或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哺乳类表达载体一般包括复制起点、适当的启动子、增强子及任何必需的核糖体结合位点、多腺苷化位点、拼接供体和受体位点、转录终止序列和5’侧翼非转录序列。衍生于SV40拼接序列的DNA序列和多腺苷化位点可用于提供所需要的非转录遗传元件。此外,包含编码本发明多肽的核苷酸序列的载体还可包含同源或异源的特定信号肽序列,以帮助目的蛋白质分泌到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膜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上述表达载体及构建体中含有的标记序列和信号肽序列也可通过重组方法或化学法添加在编码本发明多肽的多核苷酸上。

    合适载体和启动子的选择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周知。细菌适用的有效表达载体可以这样来构建:将编码目的蛋白的结构DNA序列随同适当的翻译起始和终止信号被插入到带有一个功能启动子的可操纵的阅读框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周知用于构建含有本发明核苷酸序列以及合适的转录及翻译调控元件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体外重组DNA技术、合成技术以及体内遗传重组技术(Sambrook,J.(1989),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Cold Spring Harbor Press;Plainview,N.Y.;Ausubel,F.M.(1989)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John Wiley & Sons,N.Y.)。

    包含上述合适的DNA序列、合适的启动子或控制序列的载体可以用于转化合适的宿主,让宿主表达该蛋白。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根据本发明DNA序列所插入的表达载体或构建体的种类和特性选择合适的宿主以表达目的蛋白质。适于表达本发明的多肽的宿主包括但不限于:原核宿主,诸如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等;真核宿主,诸如:酵母属、曲霉属、昆虫细胞,诸如果蝇S2和草地夜蛾Sf9;动物细胞,如CHO、COS(猴肾成纤维细胞系,Gluzman(细胞23:175,1981)及其它的能表达相容载体的细胞系,例如C127、3T3、CHO、HeLa、BHK、Bowes黑素瘤细胞;植物细胞以及腺病毒等等。各种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系统也能用于表达重组蛋白。从这些讲授看,合适宿主的选择应该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带有如上所述的含有本发明核苷酸序列之载体或构建体能够通过传统的方法导入合适的宿主细胞中以产生重组产物。将构建体导入上述宿主细胞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周知,包括但不限于:氯化钙介导的转化、磷酸钙介导的转染、DEAE-葡聚糖介导的转染、电穿孔、显微注射、粒子轰击法或基因枪方法(Sambrook,J.(1989),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Cold Spring Harbor Press;Plainview,N.Y.;Ausubel,F.M.(1989)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John wiley & Sons,N.Y.;Hobbs,S.等人,McGraw Hill Yearbook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1992),McGraw Hill,N.Y.191-196;Engelhard,E.K.等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91:3224-3227;Logan,J.等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81:3655-3659)。

    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与培养基中培养经转化的宿主菌株或细胞,使其生长到恰当的细胞密度之后,用适当的方法(例如温度转变或化学药品诱导)诱导所选择的启动子,并将细胞再培养一段时间。针对不同的宿主菌株或细胞选择以及所表达的目的蛋白质的性质相应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识范围之内。

    在合适的启动子控制下可以在哺乳类细胞、酵母、细菌或其它细胞中表达成熟蛋白。利用由本发明的DNA构建体衍生的RNA,也可以用无细胞翻译体系产生这种蛋白质(Sambrook,J.(1989),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第18章第4节,Cold Spring Harbor Press;Plainview,N.Y.)。

    通常用离心的方法收获细胞或培养液。对于目的蛋白质保留在胞内的情况,一般可用任何便捷的物理、化学方法或酶法,包括冻融循环、超声波、机械破碎,或使用细胞溶解剂或特定的酶破碎细胞,将粗提物保留以进一步纯化。对于对于目的蛋白质分泌到胞外的情况,可直接回收培养上清液。这些方法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

    多肽可以从重组细胞培养物中回收和纯化出来,回收和纯化的方法有硫酸铵或乙醇沉淀、酸提取、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层析、体积排阻层析、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亲和层析、羟基磷灰石层析和植物凝集素层析。形成成熟蛋白的完整构象还需要蛋白质的重折叠步骤。通常高效液相层析(HPLC)或毛细管电泳可应用于最后的纯化步骤。

    本发明中的多核苷酸和多肽可用作研究试剂和材料,以发现人类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方法。这种多核苷酸和其编码的多肽也可用于体外的相关科学研究、DNA合成和DNA载体的制备,还用于设计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的方法。

    全长ABP基因的片段可以用作cDNA文库的杂交探针,从而分离出全长基因和与之有高度序列相似性或相似生物学活性的其它基因。这种类型的探针一般至少有20个碱基。但是,这些探针优选至少有30个碱基并且一般不超过50个碱基,尽管它们可以具有更多的碱基。该探针也可以用于鉴定相应于全长转录物的cDNA克隆或具有完整基因,包括调节和启动子区域、外显子及内含子的基因组克隆。筛选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已知的DNA序列合成一个寡核苷酸探针,用它去分离出基因的编码区域。与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互补的经标记的寡核苷酸可用于筛选人类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mRNA文库,以确定文库中哪些成员与探针杂交。

    可利用部分核苷酸序列及利用本领域已知方法延伸编码ABP的核酸序列,以检测其上游序列如:启动子和调控元件。例如,可利用通用引物通过限制位点PCR(RESTRICTION-SITE PCR)以找回与已知基因座相邻的未知序列(Sarkar,G.(1993)PCR方法应用(PCRMethod Applic.)2:318-322)。基于已知区域利用不同的引物通过逆转录PCR扩增或延伸序列(Triglia,T.等人,(1988),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16:8186)。其他可用的PCR方法包括捕获PCR(capture PCR),如用邻近人和酵母人工染色体DNA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Lagerstrom,M等人,(1991)PCR方法研究1:111-119)。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通过PCR利用巢式引物(nested primer)及PromoterFinderTM文库进行基因组DNA步行(Clontech,Palo Alto,Calif.)。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对染色体鉴定也有价值。该序列特异性地以单个人染色体的具体位置为靶标,且可以与此染色体杂交。而且,目前需要鉴定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点。现在,很少有基于实际序列数据(重复多型性)的染色体标记试剂可用于标记染色体位置。根据本发明,将DNA作用于染色体上,是将这些序列与相关于疾病的基因相关联的重要的第一步。

    简单地说,通过由cDNA制备PCR引物(优选15-25bp),可以将序列对染色体作图。用cDNA的计算机分析迅速地选择不跨过基因组DNA的一个外显子的引物,由此复杂了扩增程序。然后,将这些引物用于PCR筛选含有单个人染色体的体细胞杂合细胞。只有这些含有相应于引物的人基因的杂合细胞会产生扩增的片段。

    体细胞杂合细胞的PCR作图是将具体的DNA指定到具体的染色体的快捷方法。使用带有相同的寡核苷酸引物的本发明,可以用来自特定染色体片段的一组实验对象或类似方式大量基因组克隆集合体来获得亚定位。可以相似地作用于染色体的其它作用策略包括原位杂交、用标记的流式分选的染色体预筛选和通过杂交到构建体染色体特定cDNA文库的预筛选。

    对扩散的中期染色体的cDNA克隆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以用来在一个步骤中精确的染色体定位。此技术的综述,参见Verma等人,人类染色体基础技术手册(Human Chromosomes:a Manual ofBasic Techniques),Pergamon Press,New York(1988)。

    一旦序列作图到准确的染色体位置,此序列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就可以与基因图数据相关联。这些数据可见于,例如,V.Mckusick,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I(通过与JohnsHopkins University Welch Medical Library联机可以获得)。然后通过关联分析,确定基因与业已作图到一些染色体区域的疾病的关系。

    接着,需要测定患病和未患病个体间的cDNA或基因组序列的不同。如果在一些或所有的患病个体中观察到突变,而在任何正常个体中未观察到,则该突变可能是疾病的动因。

    比较患病和未患病个体,通常涉及首先寻找染色体中结构的变化,如从染色体伸展可见的或用基于cDNA序列的PCR可检测的缺失或易位。最后,几个个体的基因完整排序是确证突变存在和突变与多型区别所需要的。

    本发明还涉及利用ABP基因产物检测与ABP的多核苷酸序列突变相关的疾病或对疾病的易感性的诊断方法。这些疾病与本发明的ABP基因的mRNA及编码的蛋白质表达不足有关,例如肿瘤和癌症。

    可以用各种技术在DNA的水平上检测出ABP基因突变的个体。用于诊断的核酸可以从病人的细胞中获得,例如血液、尿液、唾液、活组织检查和尸体解剖材料。基因组DNA可以直接用于检测,也可以在检测分析前用PCR进行酶法扩增(Saiki等人,自然324:163-166,1986)。RNA或cDNA也可用于同样目的。例如,与编码ABP基因的核酸互补的PCR引物可用来鉴定和分析ABP基因的突变。例如,从扩增产物的大小与正常基因型相比发生的变化中可以检出缺失和/或插入突变。将扩增的DNA与放射性标记的ABP RNA杂交可检测点突变,或者使用放射性标记ABP反义DNA序列来进行杂交。用RNA酶A消化或从解链温度的不同或改变可以区分完全配对的序列与错配的双螺旋。

    通过检测DNA片段在含有或不含有变性剂的凝胶中电泳迁移率的变化,可以进行基于DNA序列差异的遗传学测试。小序列的缺失和插入可以从高分辨率的凝胶电泳中看出。例如,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可以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区别出来。含有点突变的DNA序列与正常的DNA序列分别变性后在不含变性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可因构象的不同(泳动速度不同)而区别开来。

    核酸酶保护实验可以揭示特定位置的序列变化,比如RNA酶和S1酶保护法或者化学断裂法(Cotton等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85:4397-4401,1985)。

    本发明的多核苷酸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作为探针固定在微阵列(Microarray)或DNA芯片(又称为基因芯片)上,用于分析组织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和基因诊断。

    总之,特异DNA序列可以用下述方法检测:杂交、RNA酶保护、化学断裂、直接DNA测序或使用限制性内切酶(例如,限制片段长度的多态性RFLP)及基因组DNA的Southern印迹技术。

    除了较传统的凝胶电泳和DNA测序方法外,突变还可用原位分析检测出来。

    本发明也涉及用于检测各种组织中ABP基因的mRNA表达异常的诊断方法。mRNA水平的变化可用逆转录PCR(RT-PCR)、Northern印迹、点杂交或RNA原位杂交等方法进行检测。这些方法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周知的。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检测各种组织中ABP基因蛋白水平改变的诊断方法,与正常对照组织样品相比,ABP蛋白的减少可检测疾病或对疾病易感性的存在(如肿瘤)。测定宿主样品中ABP基因蛋白水平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包括放射性免疫测定法、竞争性结合测定法、Western印迹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夹心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oligan等人,现代免疫学方法(Current Protocolsin Immunology)卷1,No.2,第6章,1991)要预先准备针对ABP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优选是单克隆抗体。另外,还要准备抗单克隆抗体的报告抗体。报告抗体上连有一个可检测的试剂,诸如放射性同位素、荧光或辣根过氧化物酶等标记。例如,从宿主取得样品并在一个固相载体上温育,例如聚苯乙烯反应板,它能吸附样品中的蛋白。然后用一种非特异性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BSA)温育,覆盖板上任何游离的蛋白结合位点。第二步,加入单克隆抗体在板中温育,这时,单克隆抗体与附着在聚苯乙烯反应板上的ABP基因蛋白结合。所有未结合上的单克隆抗体用缓冲液洗去。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相连的报告抗体此时加入板中,结果报告抗体就与结合在ABP抗原上的单克隆抗体相结合。未结合上的报告抗体也被洗掉。然后加入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颜色的深浅与标准曲线作比较,就能测出一定体积的病人样品中ABP基因蛋白的含量。

    竞争测定法也可用于这项检测。将ABP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连到一个固相载体上,然后让标记的ABP和从宿主获得的样品一起通过固相载体并检测标记物的数量,例如用液相闪烁计数器。标记物的数量与样品中的ABP的数量相关。夹心测定法类似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包括双抗原夹心法和双抗体夹心法。在双抗体夹心测定法中,ABP通过固体载体,与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第二种抗体又结合到ABP上。第三种抗体是被标记的并对第二种抗体有特异性,当它通过固相载体时就结合到第二种抗体上,然后检测它的数量。

    基于本发明ABP与已知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的相似性,ABP表达的改变可能与癌症、免疫系统疾病、高血压、肾脏衰竭、肌肉萎缩、营养不良、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紊乱、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产生有关(P.A.Janmey等人(1995),现代细胞生物学观点7:111-117;M.Uehata,等人(1997),自然389:10月30日:990-994)。此外,本发明的ABP还可通过结合肌动蛋白消除或中和胞外过量存在的肌动蛋白的活性。

    因此,给予包括人和动物受试者治疗有效剂量的ABP、其生物活性衍生物或其拮抗剂、激动剂或抑制剂,可治疗、缓解和/或预防选自下列的疾病:

    癌症,包括但不限于脑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白血病等;免疫系统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高血压;肌肉萎缩;营养不良;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紊乱引起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艾滋病、肝炎、败血症、链球菌感染等;以及由于胞外过量肌动蛋白的存在引起的疾病,如肾脏衰竭等。

    Stossel等人的美国专利5,260,224(1993年11月9日授权)公开了治疗与肌动蛋白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动物组织的损伤导致肌动蛋白释放到胞外(包括血液),从濒死细胞中释放的大量肌动蛋白增加了胞外液体的粘度、捕获细胞和/或产生其它未知的毒副作用。实验表明,注入胞外游离肌动蛋白对动物组织尤其是对肾和血液循环系统有毒害作用(Harper,K.D.等人,临床研究(Clin.Res.)36:625A(1988);Haddad,J.G.等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87:1381-1385(1990))。急性肾脏衰竭是一种肌肉损伤综合征,大鼠中输注肌动蛋白造成BUN和肌酸酐水平的瞬时升高,并发肾脏衰竭。此外,由于每个丝状胞外肌动蛋白分子具有一种与之结合的ADP分子,血液中胞外肌动蛋白的存在可导致或增加对受试者不利的血小板聚集(Lind,S.E.等人,Am.Rev.Respir.Dis 138:429-434(1988);Scarborough等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研究通讯100:1314-1319(1981))。因此,本发明还包括将本发明的多肽或其生物学活性片段及其模拟物、激动剂直接输注到患者的血液中,通过结合肌动蛋白消除或中和胞外过量存在的肌动蛋白的活性,缓解或治疗由于释放到血液中的肌动蛋白引起的疾病。

    ABP多肽及其具有生物活性的片段、类似物和衍生物可以与药学可接受载体一起在组合物中使用,这样的组合物中包括有效治疗剂量的多肽和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这样的载体有-但并不限制于-盐水、缓冲盐水、右旋糖、水、甘油、乙醇及其组合。配制品应该适合给药方式。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包括利用本发明的多肽制备的疫苗,其包括本发明的多肽或其具有生物学活性或免疫学活性的片段,其中任选地还含有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以及其它药学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药物包装或试剂盒,包括一个或多个装有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成分的容器。另外,这些多肽及其具有生物活性的片段、类似物和衍生物也可与其它的治疗化合物组合使用。

    这些药物组合物可用一种方便的方式给药,诸如表皮、静脉内、腹膜内、肌肉内、肿瘤内、皮下、鼻内或真皮内途径。这些药物组合物以治疗和/或预防具体适应症的有效剂量使用。

    本发明的ABP多核苷酸可用于基因治疗,经体内表达ABP或利用反义技术而达到治疗目的。

    基因治疗方法例如包括将病人的细胞在离体情况下用编码ABP多肽的多核苷酸(DNA或RNA)工程化,再将工程化的细胞供给待治疗的病人。这样的方法是本领域中大家所熟悉的。例如,可以用包含编码本发明ABP多肽的RNA的逆转录病毒颗粒进行细胞工程化。

    同样,用本领域所知的方法可以在体内工程化细胞以体内表达多肽。如本领域中所知,用于产生含有编码本发明多肽的RNA的逆转录病毒颗粒的生产细胞可以注入病人体内,使体内细胞工程化并在体内表达该多肽。从本发明的讲授看,这些以及其它的多肽给药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很清楚的。例如除了逆转录病毒外,还有别的用于工程化细胞的表达载体,例如腺病毒,把它与一个合适的运输载体结合后可在体内工程化细胞。

    可以衍生出上述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的逆转录病毒包括但不限于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脾坏死病毒、劳斯氏肉瘤病毒、Harvey肉瘤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长臂猿白血病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腺病毒、骨髓增生性肉瘤病毒和哺乳动物肿瘤病毒。

    上述载体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启动子。可使用的合适启动子包括但不限于逆转录病毒的LTR、SV40启动子、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Miller:生物技术(Biotechniques),卷7,No.9,980-990页,1989)或其它启动子(例如,真核细胞启动子包括但不限制于组蛋白、polⅢ、β-肌动蛋白启动子)。其它可用的病毒启动子包括但不限于腺病毒启动子、胸苷激酶(TK)启动子和B19细小病毒启动子。从这里的讲授,合适启动子的选择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识范围之内。

    编码本发明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应在合适启动子的控制之下。合适的启动子包括但不限于,腺病毒的启动子,比如腺病毒主要晚期启动子;或异源启动子,比如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启动子;可诱导的启动子,比如MMT启动子、金属硫蛋白启动子;热休克启动子;白蛋白启动子;ApoAI启动子;人珠蛋白启动子;病毒胸苷激酶启动子,比如单纯性疱疹胸苷激酶启动子;逆转录病毒的LTR(包括上面所描述的修饰的逆转录病毒的LTR);β-肌动蛋白启动子;及人生长激素启动子。也可以是控制编码该多肽的基因的自身启动子。

    用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转导包装细胞系而形成生产细胞系。用于转染的包装细胞包括,但不限制于,PE501、PA317、ψ-2、ψ-AM、PA12、T19-14X、VT-19-17-H2、ψCRE、ψCRIP、GP+E-86、GP+envAM12和DNA细胞系,如Miller所描述(人类基因治疗(HumanGene Therapy)卷1,5-14页,1990),此处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可用本领域的已知方法用载体转导包装细胞系。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电穿孔、使用脂质体和磷酸钙沉淀。一种可选择的方法是将逆转录质粒载体包裹进脂质体中或与脂类偶联,然后注入宿主中。

    生产细胞系产生具感染性的逆转录病毒颗粒,此病毒颗粒中包含编码这些多肽的核酸序列。这样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颗粒可用于体外或体内转染真核细胞。被转染的真核细胞将表达编码多肽的核酸序列。可用于转染的真核细胞包括但不限于,胚胎干细胞、胚胎癌细胞、造血干细胞、肝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角质细胞、内皮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

    多肽及其片段、衍生物或类似物或表达它们的细胞可用作免疫原以产生其抗体。这些抗体可以是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本发明也包含了嵌和的、单链的和人源化的抗体以及Fab片段、或Fab表达文库的产物。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可用于这样的抗体和片段的产生。

    所产生的针对本发明多肽的抗体可通过直接将本发明的多肽注射给动物或将其导入动物(最好不是人)而获得。所得到的抗体可与多肽本身结合。用这种方法,甚至用只编码本发明多肽的片段序列也能获得结合整个天然多肽的抗体。然后,抗体可用来把多肽从表达它的组织中分离出来。

    制备单克隆抗体可以用连续细胞系培养产生抗体的技术。例如,用杂交瘤技术(Kohle和Milstein:自然256:495-497,1975)、Trioma技术、人B细胞杂交瘤技术(Kozbor等人,今日免疫学(Immunology Today)4:72,1983)和EBV-杂交瘤技术产生人的单克隆抗体(Cole等人,单克隆抗体与癌症治疗(Monoclonal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Alan R.Liss,Inc.,77-96页,1985)。

    单链抗体产生技术(美国专利4,946,778)适用于产生本发明的免疫原性多肽产物的单链抗体。转基因动物也可用来表达本发明的免疫原性多肽产物的人源化抗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筛选ABP的激动剂、拮抗剂及抑制剂的方法,包括使用本发明的多肽或其片段筛选多肽库或药物候选物文库用于寻找有治疗价值的能抑制或刺激ABP功能的分子。本发明多肽的激动剂、拮抗剂以及抑制剂的筛选可利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周知的方法进行。本发明也提供了筛选药物以鉴定提高(激动剂)或阻遏(拮抗剂)ABP活性的药物的方法。激动剂提高ABP刺激细胞增殖等生物功能,而拮抗剂阻止和治疗与细胞过度增殖有关的紊乱如各种癌症。例如,哺乳动物细胞或表达ABP的膜制剂能在药物的存在下与标记的ABP一起培养。然后测定药物提高或阻遏此相互作用的能力。ABP蛋白的拮抗剂可以与人ABP蛋白结合并消除其功能,或是抑制人ABP蛋白的产生,或是与多肽的活性位点结合使多肽不能发挥生物学功能。在筛选化合物作为拮抗剂时,可以将此种新的人ABP蛋白加入生物分析测定中,通过测定此种新的人ABP蛋白此种新的人ABP蛋白化合物影响和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化合物是否是拮抗剂。以上述筛选化合物的同样方法,可以筛选出起拮抗剂作用的分子。这些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ABP或其片段的激动剂、拮抗剂及抑制剂可如上所述配制成药物组合物用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实施例

    本发明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所有的份和量,除非另有说明都按重量计。

    DNA的“消化”指用限制酶对DNA进行催化性切割,限制酶只作用于DNA序列的特定位点。这里所用的各种限制酶可从商业获得,它们的反应条件、辅助因子和其它的要求按照一般技术人员所知的应用。为了分析需要,通常在大约20μl的缓冲溶液中加入1μg质粒或DNA片段和大约2个单位的酶。为了分离DNA片段用于质粒构建,通常在一个较大的的体积中用20到250个单位的酶消化5到50μg的DNA。生产厂家会指明对特异限制酶合适的缓冲液和底物的量。通常所用的温育时间大约是37℃一个小时,但根据厂家的指示可以有所改变。限制性消化之后直接在聚丙烯酰胺胶上进行电泳,分离出想要的片段。

    根据所切割成的片段大小进行分离可用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Goedde等人,核酸研究8:4057,1980)。

    “连接”指在两个双链核酸片段间形成磷酸二酯键的过程。除非提供了别的方法,连接可以在已知的缓冲液和条件下进行,即每0.5mg约等摩尔量的用于连接的DNA片段加10个单位的T4 DNA连接酶(“连接酶”)。

    除非另有说明,转化均用Graham & Van der Eb:病毒学(Virology)52:456-457,1973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实施例1:ABP cDNA的克隆

    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提取人胎脑总RNA。用Quik mRNA分离试剂盒(Qiagene)从总RNA中分离poly(A)mRNA。2μg poly(A)mRNA经逆转录形成cDNA。用Smart cDNA克隆试剂盒(购自Clontech)将cDNA片段定向插入到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用这些质粒转化DH5a细菌形成cDNA文库。共获得3098个克隆。用双脱氧法测定所有克隆的5′和3′末端的序列。将测定的cDNA序列与已有的公共DNA序列数据库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有一个克隆(194a07)的DNA序列为新的DNA。通过合成一系列引物对194a07克隆所含的DNA序列进行双向测定。计算机分析表明,194a07克隆所含的全长cDNA是一个新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从第87bp至1649bp有一个1563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一个新的含52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如Seq ID No 2所示)。我们将此蛋白质命名为ABP。实施例2:用RT-PCR方法克隆ABP

    用胎脑细胞总RNA为模板,以oligo-dT为引物进行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用Qiagen的试剂盒纯化后,用下列引物进行PCR扩增:正向引物F15’GCTCTTTCTTCTGTC 3’(SEQ ID NO 3)位于SEQ IDNO1的起始处;反向引物R15’TTAAAAAATATTTAA 3’(SEQ ID NO 4)位于SEQ IDNO1的2813-2817bp。

    扩增反应的条件:在50μl的反应体积中含有50mmol/L KCl,10mmol/L Tris-Cl,(pH8.5),1.5mmol/L MgCl2,200mmol/L dNTP,25pmol引物,2.5U的Taq DNA聚合酶。在PE9600型DNA热循环仪上按下列条件反应25个循环:94℃ 30秒;55℃,30秒;72℃ 2分钟。在RT-PCR时同时设b-肌动蛋白为阳性对照和模板空白为阴性对照。扩增产物QIAGEN试剂盒纯化后,用TA克隆试剂盒连接到PCR载体上(Invitrogen),并测定DNA序列。结果PCR产物的DNA序列与SEQ ID NO1的1-2817bp完全相同。实施例3:Northern blot分析ABP基因的表达:

    用一步法提取总RNA[Anal.Biochem 1987,162,156-159]。该法包括酸性硫氰酸胍苯酚-氯仿抽提。即用4M异硫氰酸胍-25mM柠檬酸钠,0.2M乙酸钠(pH4.0)对组织进地匀浆,加入1倍体积的苯酚和1/5体积的氯仿-异戊醇(49∶1),混合后离心。吸出水相层,加入异丙醇(0.8体积)并将混合物离心得到RNA沉淀。将得到的RNA沉淀用70%乙醇洗涤,干燥并溶于水中。

    用20mg RNA,在含20mM 3-(N-吗啉代)丙磺酸(pH7.0)-5mM乙酸钠-1mM EDTA-2.2M甲醛的1.2%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然后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用32P-标记的探针(约2×106cpm/ml)在一溶液中于42C杂交过夜,该溶液包含50%甲酰胺-25mM KH2PO4(pH7.4)-5×SSC-5×Denhardt′s溶液和200mg/ml鲑精DNA。用α-32pdATP通过随机引物法制备32P-标记的DNA探针。所用的DNA探针来自PCR扩增的ABP编码区序列的一部分。杂交之后,将滤膜在1×SSC-0.1%SDS中于65℃洗30分钟。然后,用磷成像仪进行分析和定量。实施例4:重组ABP的体外表达、分离和纯化

    分别在ABP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处及终止密码子处设计了如下一对引物,

    正向引物F25’GAATTCACGTTGTGTGACG 3’(SEQ ID NO 5)

    反向引物R25’GGATCCTTAAACTTCTTTTGA3’(SEQ ID NO 6)

    其5′端分别带有EcoR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以质粒194a07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ABP基因编码区。经过酶切将扩增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GEX-2T(购自Pharmacia Biotech),并转化E.coli DH5a,在含氨苄青霉素和IPTG的LB平板上,筛选白色的5个重组转化子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与194a07中的基因编码区序列(SEQ ID NO 2)完全相同。该重组克隆能表达GST-ABP融合蛋白,克隆记为pABP。

    挑一环DH5a(pABP)菌株,接种于20ml LB培养基(含氨苄青霉素100ug/ml),37℃振荡培养过夜作为种子液,取种子液按2%接种量转接于4升LB培养基,37℃振荡培养至菌体A600=0.7时(对数生长期),加入IPTG至终浓度0.4mmol/L,再培养25℃培养12小时,离心收集菌体,用1×PBS洗用缓冲液A(16mM Na2HPO4,4mMNaH2PO4,pH 6.5)按10ml/克菌体溶解,冰浴中超声破碎,离心后收集上清,上清液过谷胱甘肽-Sepharose 4B层析柱,用缓冲液A淋洗后,用含5mM还原型谷胱苷肽的洗脱液进行洗脱。洗脱液经SDS-PAGE显示约57kDa处有GST-ABP融合蛋白产物。实施例5:抗ABP抗体的产生

    用多肽合成仪(PE-ABI)合成下述ABP特异性的多肽:NH2-Met-Val-Gln-Glu-Arg-Lys-Ile-Pro-Ala-His-Arg-Val-Val-Leu-Ala-Ala-Ser-His-COOH(SEQ ID NO 7)。将该多肽分别与血蓝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耦合形成复合,方法参见:Avrameas.Immunochemistry,1969;6:43。用4mg上述血蓝蛋白多肽复合物加上完全弗氏佐剂免疫家兔,15天后再用血蓝蛋白多肽复合物加不完全弗氏佐剂加强免疫一次。采用经15mg/ml牛血清白蛋白多肽复合物包被的滴定板做ELISA测定兔血清中抗体的滴度。用蛋白A-Sepharose从抗体阳性的家兔血清中分离总IgG。将多肽结合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柱上,用亲和层析法从总IgG中分离抗多肽抗体。免疫沉淀法证明纯化的抗体可特异性地与ABP结合。实施例6:酵母双杂交实验

    采用Clontech公司的lexA酵母双杂交系统,选用EcoRⅠ和BamHⅠ两个酶切位点,把ABP-cDNA克隆到含有DNA结合结构域的plexA载体上,同时根据肌动蛋白基因C端序列设计引物从cDNA文库中PCR得到编码肌动蛋白的序列(两端加上酶切位点(EcoRⅠ和XhoⅠ)),将此序列克隆到含有活性结构域的pB42AD载体上。测序验证两个重组子序列正确后,共转化酵母菌EGY48[p80P-lacZ],用含有X-gal的相应营养缺陷型的培养基筛选和鉴定。如果肌动蛋白能和ABP结合,则能筛选到蓝色菌落,否则就不能。但同时也要把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的质粒分别转化到同样的菌株,用同样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和鉴定,如果出现相应的阴性或阳性结果,才可以确定前面的蛋白结合与否的结果并非假象。还可以采用ONPG来定量检测两种蛋白相互作用的强弱。

    另一方案是将ABP基因克隆到plexA载体(BD)中,与构建好的融合有AD的cDNA文库共转化EGY48酵母,用含X-gal的营养缺陷型培养基筛选鉴定,并作假阳性检测。

    序列表(1)一般信息:  (ⅰ)申请人:

    (A)姓名: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B)街道:中山北路1111号3号楼12层

    (C)城市:上海

    (E)国家:中国

    (F)邮政编码:200092  (ⅲ)序列数:2(2)SEQ ID NO:1的信息:  (ⅰ)序列特征:

    (A)长度:2817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类型:线性  (ⅱ)分子类型:cDNA  (ⅸ)特性:

    (A)名称/关键词:CDS

    (B)位置:87..1649  (ⅹⅰ)SEQ ID NO:1的序列描述:  1 GCTCTTTGTTCTGTCCTTGGTGTGTGGTGCATTCGTGAAATTCTGCAGCACATCGGCGAA 61 AGAAAACGTTGTGTGACGTGATCCTCATGGTCCAGGAAAGAAAGATACCTGCTCATCGTG121 TTGTTCTTGCTGCAGCCAGTCATTTTTTTAACTTAATGTTCACAACTAACATGCTTGAAT181 CAAAGTCCTTTGAAGTAGAACTCAAAGATGCTGAACCTGATATTATTGAACAACTGGTGG241 AATTTGCTTATACTGCTAGAATTTCCGTGAATAGCAACAATGTTCAGTCTTTGCTGGATG301 CAGCAAACCAATATCAGATTGAACCTGTGAAGAAAATGTGTGTTGATTTTTTGAAAGAAC361 AAGTTGATGCTTCAAATTGTCTTGGTATAAGTGTGCTAGCGGAGTGTCTAGATTGTCCTG421 AATTGAAAGCAACTGCAGATGACTTTATTCATCAGCACTTTACTGAAGTTTACAAAACTG481 ATGAATTTCTTCAACTTGATGTCAAGCGAGTAACACATCTTCTCAACCAGGACACTCTGA541 CTGTGAGAGCAGAGGATCAGGTTTATGATGCTGCAGTCAGGTGGTTGAAATACGATGAAC 601 CTAATCGCCAGCCATTTATGGTTGATATCCTTGCTAAAGTCAGGTTTCCTCTTATATCAA 661 AGAATTTCTTAAGTAAAACGGTACAAGCTGAACCACTTATTCAAGACAATCCTGAATGCC 721 TTAAGATGGTGATAAGTGGAATGAGGTACCATCTACTGTCTCCAGAGGACCGAGAAGAAC 781 TTGTAGATGGCACAAGACCTAGAAGAAAGAAACATGACTACCGCATAGCCCTATTTGGAG 841 GCTCTCAACCACAGTCTTGTAGATATTTTAACCCAAAGGATTATAGCTGGACAGACATCC 901 GCTGCCCCTTTGAAAAACGAAGAGATGCAGCATGCGTGTTTTGGGACAATGTAGTATACA 961 TTTTGGGAGGCTCTCAGCTTTTCCCAATAAAGCGAATGGACTGCTATAATGTAGTGAAGG1021 ATAGCTGGTATTCGAAACTGGGTCCTCCGACACCTCGAGACAGCCTTGCTGCATGTGCTG1081 CAGAAGGCAAAATTTATACATCTGGAGGTTCAGAAGTAGGAAACTCAGCTCTGTATTTAT1141 TTGAGTGCTATGATACGAGAACTGAAAGCTGGCACACAAAGCCCAGCATGCTGACCCAGC1201 GCTGCAGCCATGGGATGGTGGAAGCCAATGGCCTAATCTATGTTTGTGGTGGAAGTTTAG1261 GGAACAATGTTTCTGGGAGAGTGCTTAATTCCTGTGAAGTTTATGATCCTGCCACAGAAA1321 CATGGACTGAGCTGTGTCCAATGATTGAAGCCAGGAAGAATCATGGGCTGGTATTTGTAA1381 AAGACAAGATATTTGCTGTGGGTGGTCAGAATGGTTTAGGTGGTCTGGACAATGTGGAAT1441 ATTACGATATTAAGTTGAACGAATGGAAGATGGTCTCACCAATGCCATGGAAGGGTGTAA1501 CAGTGAAATGTGCAGCAGTTGGCTCTATAGTTTATGTCTTGGCTGGTTTTCAGGGTGTTG1561 GTCGATTAGGACACATTCTCGAATATAATACCGAAACAGACAAATGGGTTGCCAACTCCA1621 AAGTTCGTGCTTTCCAGTCAAAAGTTGTTTAATTTGTGTTGTCGATACTTGTGGAGCAAA1681 TGAAGAGACCCTTGAAACATGAAAAATGAGTGGACTTCAGACTCATCAGAGACTCTAAAA1741 TATAGCCACCAGTGCTTTGTTCCAGGAGTTTGGTGACAAAGTTTTGGTTTGGTGTTTTGG1801 TAAAGAAAGTTTCAAGTGAAATGAGGTTCCTATAAAATAGATGTTTCTTTTATATGGATT1861 TCCTTAATTCAAAGATCATATTTTAGCTGGCCACAAAACCAAGAACATATCTAGCAAGAA1921 AACTTGAAAAAGTATAAGCATTTGTTAAAAATGTGAATTTCTTGAATGAATTTCACATTT1981 GTAACTATGATTTTGGCAGAATAGAAGATTGGCTCATCAGTGAAGCGCAGTATCTTAGCT2041 CTAGATTCTATTTTCATGCATCACAGAAGTGCTATACGGTTAGGTCTGTTTGTGCTCAGT2101 CAAGAACTAAGAAATAGTATGAATTGTAAGTCAAGATGGCAACTCAGATGGAGCAGCTTA2161 GTCTCACAGTTTGCTTGTCTATTTATTTTATTTAGTGCCAAATGTATTCCATTTTAAAAG2221 TAAGCCAGAGTGAGTCAAGGCATATACACACTTTCTCACAAAACTTCCTAAACAGATTTG2281 GGGGTTTAATATGTCCAACTCCTCATGAAATATATTCAATCCACTTAAATATATTCCATC2341  TTTTTAACATAAAATGTAAAGCTTAGCACCCATCATTAATTTATGTCTCTGTTTTATCCA2401  GTGGTTAAAAAAGGATTCTGCCTCTTTAGTCCTCACTGTTAAATAAAACCCAATCATAGT2461  AAGTGATTAACTAGCAAAAAGTAAAGCTATTTATAGCAAATTTCTAGATCATTAGAAAAG2521  CACTGGTAGTTGTACAATATCAGTGTTGACTTTGAACTTCTTTAACGAGATCATGAATTC2581  TTTTCCCTTAGCCAAAACATGAAATATTTAACCTAGTTGTCTCTAAAAGTTTTGTAATCA2641  TGAGTTAGATATATGTCATCTCCTATTCATTGCTTTTATGTGATCAATAAATCTTTTACA2701  AACCCAACTACTCATTTCCTTCCTAGTAATACTTTGCCTTTTTCACTGTGTATGGAATGA2761  AACATGTAAAGCTGTCACAATCAATGTTTTTATTTGATAATATTAAATATTTTTTAA(2)SEQ ID NO:2的信息:  (ⅰ)序列特征:

    (A)长度:521个氨基酸

    (B)类型:氨基酸

    (D)拓扑类型:线性  (ⅱ)分子类型:蛋白质  (ⅹⅰ)SEQ ID NO:2的序列描述:  1 Met Val Gln Glu Arg Lys Ile Pro Ala His Arg Val Val Leu Ala 16 Ala Ala Ser His Phe Phe Asn Leu Met Phe Thr Thr Asn Met Leu 31 Glu Ser Lys Ser Phe Glu Val Glu Leu Lys Asp Ala Glu Pro Asp 46 Ile Ile Glu Gln Leu Val Glu Phe Ala Tyr Thr Ala Arg Ile Ser 61 Val Asn Ser Asn Asn Val Gln Ser Leu Leu Asp Ala Ala Asn Gln 76 Tyr Gln Ile Glu Pro Val Lys Lys Met Cys Val Asp Phe Leu Lys 91 Glu Gln Val Asp Ala Ser Asn Cys Leu Gly Ile Ser Val Leu Ala106 Glu Cys Leu Asp Cys Pro Glu Leu Lys Ala Thr Ala Asp Asp Phe121 Ile His Gln His Phe Thr Glu Val Tyr Lys Thr Asp Glu Phe Leu136 Gln Leu Asp Val Lys Arg Val Thr His Leu Leu Asn Gln Asp Thr151 Leu Thr Val Arg Ala Glu Asp Gln Val Tyr Asp Ala Ala Val Arg166 Trp Leu Lys Tyr Asp Glu Pro Asn Arg Gln Pro Phe Met Val Asp181 Ile Leu Ala Lys Val Arg Phe Pro Leu Ile Ser Lys Asn Phe Leu196 Ser Lys Thr Val Gln Ala Glu Pro Leu Ile Gln Asp Asn Pro Glu211 Cys Leu Lys Met Val Ile Ser Gly Met Arg Tyr His Leu Leu Ser226 Pro Glu Asp Arg Glu Glu Leu Val Asp Gly Thr Arg Pro Arg Arg241 Lys Lys His Asp Tyr Arg Ile Ala Leu Phe Gly Gly Ser Gln Pro256 Gln Ser Cys Arg Tyr Phe Asn Pro Lys Asp Tyr Ser Trp Thr Asp271 Ile Arg Cys Pro Phe Glu Lys Arg Arg Asp Ala Ala Cys Val Phe286 Trp Asp Asn Val Val Tyr Ile Leu Gly Gly Ser Gln Leu Phe Pro301 Ile Lys Arg Met Asp Cys Tyr Asn Val Val Lys Asp Ser Trp Tyr316 Ser Lys Leu Gly Pro Pro Thr Pro Arg Asp Ser Leu Ala Ala Cys331 Ala Ala Glu Gly Lys Ile Tyr Thr Ser Gly Gly Ser Glu Val Gly346 Asn Ser Ala Leu Tyr Leu Phe Glu Cys Tyr Asp Thr Arg Thr Glu361 Ser Trp His Thr Lys Pro Ser Met Leu Thr Gln Arg Cys Ser His376 Gly Met Val Glu Ala Asn Gly Leu Ile Tyr Val Cys Gly Gly Ser391 Leu Gly Asn Asn Val Ser Gly Arg Val Leu Asn Ser Cys Glu Val406 Tyr Asp Pro Ala Thr Glu Thr Trp Thr Glu Leu Cys Pro Met Ile421 Glu Ala Arg Lys Asn His Gly Leu Val Phe Val Lys Asp Lys Ile436 Phe Ala Val Gly Gly Gln Asn Gly Leu Gly Gly Leu Asp Asn Val451 Glu Tyr Tyr Asp Ile Lys Leu Asn Glu Trp Lys Met Val Ser Pro466 Met Pro Trp Lys Gly Val Thr Val Lys Cys Ala Ala Val Gly Ser481 Ile Val Tyr Val Leu Ala Gly Phe Gln Gly Val Gly Arg Leu Gly496 His Ile Leu Glu Tyr Asn Thr Glu Thr Asp Lys Trp Val Ala Asn511 Ser Lys Val Arg Ala Phe Gln Ser Lys Val Val(2)SEQ ID NO:3的信息:  (ⅰ)序列特征:

    (A)长度:15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类型:线性  (ⅱ)分子类型:寡核苷酸  (ⅹⅰ)SEQ ID NO:3的序列描述:    5′GCTCTTTCTTCTGTC 3′(2)SEQ ID NO:4的信息:  (ⅰ)序列特征:

    (A)长度:15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类型:线性  (ⅱ)分子类型:寡核苷酸  (ⅹⅰ)SEQ ID NO:4的序列描述:

    5′TTAAAAAATATTTAA 3′(2)SEQ ID NO:5的信息:  (ⅰ)序列特征:

    (A)长度:19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类型:线性  (ⅱ)分子类型:寡核苷酸  (ⅹⅰ)SEQ ID NO:5的序列描述:  5’GAATTCACGTTGTGTGACG 3’(2)SEQ ID NO:6的信息:  (ⅰ)序列特征:

    (A)长度:21个碱基对

    (B)类型:核酸

    (C)链型:单链

    (D)拓扑类型:线性  (ⅱ)分子类型:寡核苷酸  (ⅹⅰ)SEQ ID NO:6的序列描述:  5′GGATCCTTAAACTTCTTTTGA 3′(2)SEQ ID NO:7的信息:  (ⅰ)序列特征:

    (A)长度:20个氨基酸

    (B)类型:氨基酸

    (D)拓扑类型:线性  (ⅱ)分子类型:肽  (ⅹⅰ)SEQ ID NO:7的序列描述:   Met-Val-Gln-Glu-Arg-Lys-Ile-Pro-Ala-His-Arg-Val-Val-Leu-Ala-Ala-Ser-His

一种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及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一种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及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一种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及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及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及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分离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基因的多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多肽,以及制备这种多肽的方法。并且公开了通过检测该基因核酸水平的突变及多肽水平的改变,检测与该基因的核酸及其编码多肽异常有关的疾病的诊断方法,也公开了利用该基因的多核苷酸序列和多肽治疗与该基因异常有关的疾病的用途和用于上述治疗的药物组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