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46124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8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55385.3

申请日:

2014.09.25

公开号:

CN204098804U

公开日:

2015.01.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17/10申请日:20140925授权公告日:20150114终止日期:20150925|||授权

IPC分类号:

E21B17/10

主分类号:

E21B17/10

申请人:

李晓宏; 姜自银; 马浩楠; 余文萍; 星占龙

发明人:

李晓宏; 姜自银; 马浩楠; 余文萍; 星占龙

地址:

816499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镇花土沟青海油田采油二厂安全监督站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包括平衡底座、圆柱支杆、伞齿涡轮器、驱动电机、旋转支撑轴承座、连接旋转销轴、调节方台、销孔、固定压环、断连沟槽、圆柱滑孔、方滑槽、夹紧丝杆、过渡斜齿轮、滑动圆柱、夹紧传动杆、电动齿轮箱、斜向平齿板、红外感应器、梯形滑槽、滑动夹块、定位丝杆、正反转电机。本使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原理简单清晰,通过电路控制器远程控制扶正夹的移动位置,使用红外线定中心,三个方向同时调节的转向设置,使得扶正定位快捷方便,省去了人工扶正的工作强度以及承担的安全风险。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底座(1)、圆柱支杆(2)、伞齿涡轮器(3)、驱动电机(4)、旋转支撑轴承座(5)、连接旋转销轴(6)、调节方台(7)、销孔(8)、固定压环(9)、断连沟槽(10)、圆柱滑孔(11)、方滑槽(12)、夹紧丝杆(13)、过渡斜齿轮(14)、滑动圆柱(15)、夹紧传动杆(16)、电动齿轮箱(17)、斜向平齿板(18)、红外感应器(19)、梯形滑槽(20)、滑动夹块(21)、定位丝杆(22)、正反转电机(23);所述的圆柱支杆(2)的一端和平衡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伞齿涡轮器(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4)和伞齿涡轮器(3)的电控装置连接,固定在伞齿涡轮器(3)的侧边上,所述的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一端面和伞齿涡轮器(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调节平台(7)的下端面接触连接,所诉的连接旋转销轴(6)的一端穿过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中心孔和伞齿涡轮器(3)上端内的连轴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8),所述的销孔(8)位于调节方台(7)的下半边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压环(9)和连接旋转销轴(6)上端螺纹连接,下端面压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断连沟槽(10)位于调节方台(7)上半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圆柱滑孔(11)位于调节方台(7)两侧端面的中间位置,两边位置对应连接到断连沟槽(10),所述的方滑槽(12)位于调节方台(7)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连通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12),所述的夹紧丝杆(13)和滑动圆柱(15)中心的螺纹孔连接,所述的过渡斜齿轮(14)的两边端面中心和夹紧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斜齿轮边和电动齿轮箱(17)配合连接,所述的滑动圆柱(15)和圆柱滑孔(11)契合连接,所述的夹紧传动杆(16)的下端面和滑动圆柱(15)的轴向端面固定连接,位于方滑槽(12)内,所述的电动齿轮箱(17)和过渡斜齿轮(14)连接后固定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斜向平齿板(18)位于断连沟槽(10)内,背面和断连沟槽(10)的地端面接触,正面和过渡斜齿轮(14)配合连接,所述的红外感应器(19)位于斜向平齿板(18)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梯形滑槽(20)位于夹紧传动杆(16)内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和滑动夹块(21)外端面上的契合梯形槽连接,所述的定位丝杆(22)和滑动夹块(21)前后的螺纹孔配合连接,一端和正反转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正反转电机(23)和定位丝杆(22)连接后固定在夹紧传动杆(16)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丝杆(13)左右根的螺纹方向一正一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平齿板(18)的两边有一段距离没有齿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夹块(21)的为双侧的直角面。

说明书

说明书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具体说是一种具有精确定位、快速扶持功能的油管起下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作业的过程中,在起始安装或者维护更换管道等过程中,都需要对连接管道进行扶正,使得管道的安装没有歪扭,从而对连接丝扣照成破坏。 
由于连接管道的沉重,当人站在支架平台上进行扶正的时候不经费力,还需要承担一定的安全风险,使得这一作业过程变得艰巨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法是: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包括平衡底座、圆柱支杆、伞齿涡轮器、驱动电机、旋转支撑轴承座、连接旋转销轴、调节方台、销孔、固定压环、断连沟槽、圆柱滑孔、方滑槽、夹紧丝杆、过渡斜齿轮、滑动圆柱、夹紧传动杆、电动齿轮箱、斜向平齿板、红外感应器、梯形滑槽、滑动夹块、定位丝杆、正反转电机;所述的圆柱支杆的一端和平衡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伞齿涡轮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和伞齿涡轮器的电控装置连接,固定在伞齿涡轮器的侧边上,所述的旋转支撑轴承座的一端面和伞齿涡轮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调节平台的下端面接触连接,所诉的连接旋转销轴的一端穿过旋转支撑轴承座的中心孔和伞齿涡轮器上端内的连轴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所述的销孔位于调节方台的下半边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压环和连接旋转销轴上端螺纹连接,下端面压在调节方台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断连沟槽位于调节方台上半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圆柱滑孔位于调节方台两侧端面的中间位置,两边位置对应连接到断连沟槽,所述的方滑槽位于调节方台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连通圆柱滑孔以及方滑槽,所述的夹紧丝杆和滑动圆柱中心的螺纹孔连接,所述的过渡斜齿轮的两边端面中心和夹紧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斜齿轮边和电动齿轮箱配合连接,所述的滑动圆柱和圆柱滑孔契合连接,所述的夹紧传动杆的下端面和滑动圆柱的轴向端面固定连接,位于方滑槽内,所述的电动齿轮箱和过渡斜齿轮连接后固定在调节方台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斜向平齿板位于断连沟槽内,背面和断连沟槽的地端面接触,正面和过渡斜齿轮配合连接,所述的红外感应器位于斜向平齿板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梯形滑槽位于夹紧传动杆内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和滑动夹块外端面上的契合梯形槽连接,所述的定位丝杆和滑动夹块前后的螺纹孔配合连接,一端和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正反转电机和定位丝杆连接后固定在夹紧传动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紧丝杆13左右根的螺纹方向一正一反。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向平齿板的两边有一段距离没有齿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夹块的为双侧的直角面。 
有益效果 
本使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原理简单清晰,通过电路控制器远程控制扶正夹的移动位置,使用红外线定中心,三个方向同时调节的转向设置,使得扶正定位快捷方便,省去了人工扶正的工作强度以及承担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侧面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平衡底座、2-圆柱支杆、3-伞齿涡轮器、4-驱动电机、5-旋转支撑轴承座、6-连接旋转销轴、7-调节方台、8-销孔、9-固定压环、10-断连沟槽、11-圆柱滑孔、12-方滑槽、13-夹紧丝杆、14-过渡斜齿轮、15-滑动圆柱、16-夹紧传动杆、17-电动齿轮箱、18-斜向平齿板、19-红外感应器、20-梯形滑槽、21-滑动夹块、22-定位丝杆、23-正反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到图2所示,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包括平衡底座1、圆柱支杆2、伞齿涡轮器3、驱动电机4、旋转支撑轴承座5、连接旋转销轴6、调节方台7、销孔8、固定压环9、断连沟槽10、圆柱滑孔11、方滑槽12、夹紧丝杆13、过渡斜齿轮14、滑动圆柱15、夹紧传动杆16、电动齿轮箱17、斜向平齿板18、红外感应器19、梯形滑槽20、滑动夹块21、定位丝杆22、正反转电机23。 
圆柱支杆2的一端和平衡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伞齿涡轮器3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支杆2根据井口的高度,采取合适的长度设定,驱动电机4和伞齿涡轮器3的电控装置连接,固定在伞齿涡轮器3的侧边上,平衡底座1同调节方台7对正,为了使得整个装置放置后不会受力倾倒,将平衡底座1的厚度加厚。 
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一端面和伞齿涡轮器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调节平台的下端面接触连接,上端面受到压力压实,由于伞齿涡轮器3的外包壳固定不动,旋转支撑轴承座5为大尺寸的推力轴承,连接旋转销轴6的一端穿过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中心孔和伞齿涡轮器3上端内的连轴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8。 
销孔8位于调节方台7的下半边中间位置,固定压环9和连接旋转销轴6上端螺纹连接,下端面压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为了保证固定压环9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压到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销孔8和连接旋转销轴6的连接键的长度低于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 
断连沟槽10位于调节方台7上半边的中间位置,圆柱滑孔11位于调节方台7两侧端面的中间位置,两边位置对应连接到断连沟槽10,方滑槽12位于调节方台7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连通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12,由于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12为主要的调节端面,为了保证滑动的顺畅,接触面都做光滑处理,表面需要润滑油以减少摩擦。 
夹紧丝杆13和滑动圆柱15中心的螺纹孔连接,为了使得两边的滑动圆柱15同合同分,两边的夹紧丝杆13螺纹一正一反,过渡斜齿轮14的两边端面中心和夹紧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斜齿轮边和电动齿轮箱17配合连接,滑动圆柱15和圆柱滑孔11契合连接,夹紧传动杆16的下端面和滑动圆柱15的轴向端面固定连接,位于方滑槽12内,电动齿轮箱17和过渡斜齿轮14连接后固定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由于过度斜齿轮14安装在断连沟槽10之间,同时带动两边的丝杆旋转,为了使得两边不会偏移,在过度斜齿轮14的两个端面到断连沟槽10左右端面之间个设置一个推力轴承,将过渡斜齿轮14左右固定在中间,但不影响旋转效果。 
斜向平齿板18位于断连沟槽10内,背面和断连沟槽10的地端面接触,正面和过渡斜齿轮14配合连接,红外感应器19位于斜向平齿板18的前端中间位置,斜向平齿板18的两边有一段距离没有齿槽,通过控制中间齿面的长度来控制红外感应器19的前进距离,使得红外感应器19发射的红外线能够正对井口的中心。 
梯形滑槽20位于夹紧传动杆16内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和滑动夹块21外端面上的契合梯形槽连接,定位丝杆22和滑动夹块21前后的螺纹孔配合连接,一端和正反转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23和定位丝杆22连接后固定在夹紧传动杆16上,当红外感应器19对正后,控制正反转电机23旋转,使得滑动夹块21的中间位置和红外感应器19水平,然后控制夹紧丝杆13旋转使得滑动夹块21向中间靠拢,将管道夹住对正。 
实施例2: 
如图1到图2所示,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包括平衡底座1、圆柱支杆2、伞齿涡轮器3、驱动电机4、旋转支撑轴承座5、连接旋转销轴6、调节方台7、销孔8、固定压环9、断连沟槽10、圆柱滑孔11、方滑槽12、夹紧丝杆13、过渡斜齿轮14、滑动圆柱15、夹紧传动杆16、电动齿轮箱17、斜向平齿板18、红外感应器19、梯形滑槽20、滑动夹块21、定位丝杆22、正反转电机23。 
圆柱支杆2的一端和平衡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伞齿涡轮器3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支杆2根据井口的高度,采取合适的长度设定,驱动电机4和伞齿涡轮器3的电控装置连接,固定在伞齿涡轮器3的侧边上,平衡底座1同调节方台7对正,为了使得整个装置放置后不会受力倾倒,将平衡底座1的厚度加厚。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考虑到制造的成本以及成品的重量问题,加厚的平衡底座1将不便于移动,所以可以有另一种实施方式,将平衡底座1的实心块改成后板,四角有固定螺栓孔, 将平衡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油井的作业平台上。 
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一端面和伞齿涡轮器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调节平台的下端面接触连接,上端面受到压力压实,由于伞齿涡轮器3的外包壳固定不动,旋转支撑轴承座5为大尺寸的推力轴承,连接旋转销轴6的一端穿过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中心孔和伞齿涡轮器3上端内的连轴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8。 
销孔8位于调节方台7的下半边中间位置,固定压环9和连接旋转销轴6上端螺纹连接,下端面压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为了保证固定压环9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压到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销孔8和连接旋转销轴6的连接键的长度低于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 
断连沟槽10位于调节方台7上半边的中间位置,圆柱滑孔11位于调节方台7两侧端面的中间位置,两边位置对应连接到断连沟槽10,方滑槽12位于调节方台7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连通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12,由于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12为主要的调节端面,为了保证滑动的顺畅,接触面都做光滑处理,表面需要润滑油以减少摩擦。 
夹紧丝杆13和滑动圆柱15中心的螺纹孔连接,为了使得两边的滑动圆柱15同合同分,两边的夹紧丝杆13螺纹一正一反,过渡斜齿轮14的两边端面中心和夹紧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斜齿轮边和电动齿轮箱17配合连接,滑动圆柱15和圆柱滑孔11契合连接,夹紧传动杆16的下端面和滑动圆柱15的轴向端面固定连接,位于方滑槽12内,电动齿轮箱17和过渡斜齿轮14连接后固定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由于过度斜齿轮14安装在断连沟槽10之间,同时带动两边的丝杆旋转,为了使得两边不会偏移,在过度斜齿轮14的两个端面到断连沟槽10左右端面之间个设置一个推力轴承,将过渡斜齿轮14左右固定在中间,但不影响旋转效果。 
斜向平齿板18位于断连沟槽10内,背面和断连沟槽10的地端面接触,正面和过渡斜齿轮14配合连接,红外感应器19位于斜向平齿板18的前端中间位置,斜向平齿板18的两边有一段距离没有齿槽,通过控制中间齿面的长度来控制红外感应器19的前进距离,使得红外感应器19发射的红外线能够正对井口的中心。 
梯形滑槽20位于夹紧传动杆16内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和滑动夹块21外端面上的契合梯形槽连接,定位丝杆22和滑动夹块21前后的螺纹孔配合连接,一端和正反转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23和定位丝杆22连接后固定在夹紧传动杆16上,当红外感应器19对正后,控制正反转电机23旋转,使得滑动夹块21的中间位置和红外感应器19水平,然后控制夹紧丝杆13旋转使得滑动夹块21向中间靠拢,将管道夹住对正。 

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98804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14CN204098804U(21)申请号 201420555385.3(22)申请日 2014.09.25E21B 17/10(2006.01)(73)专利权人李晓宏地址 816499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镇花土沟青海油田采油二厂安全监督站专利权人姜自银 马浩楠 余文萍星占龙(72)发明人李晓宏 姜自银 马浩楠 余文萍星占龙(54) 实用新型名称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包括平衡底座、圆柱支杆、伞齿涡轮器、驱动电机、旋转支撑轴承座、连接旋转销轴、。

2、调节方台、销孔、固定压环、断连沟槽、圆柱滑孔、方滑槽、夹紧丝杆、过渡斜齿轮、滑动圆柱、夹紧传动杆、电动齿轮箱、斜向平齿板、红外感应器、梯形滑槽、滑动夹块、定位丝杆、正反转电机。本使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原理简单清晰,通过电路控制器远程控制扶正夹的移动位置,使用红外线定中心,三个方向同时调节的转向设置,使得扶正定位快捷方便,省去了人工扶正的工作强度以及承担的安全风险。(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98804 UCN 204098804 U1/1页21。

3、.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底座(1)、圆柱支杆(2)、伞齿涡轮器(3)、驱动电机(4)、旋转支撑轴承座(5)、连接旋转销轴(6)、调节方台(7)、销孔(8)、固定压环(9)、断连沟槽(10)、圆柱滑孔(11)、方滑槽(12)、夹紧丝杆(13)、过渡斜齿轮(14)、滑动圆柱(15)、夹紧传动杆(16)、电动齿轮箱(17)、斜向平齿板(18)、红外感应器(19)、梯形滑槽(20)、滑动夹块(21)、定位丝杆(22)、正反转电机(23);所述的圆柱支杆(2)的一端和平衡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伞齿涡轮器(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4)和伞齿涡轮器(3)的电控装置。

4、连接,固定在伞齿涡轮器(3)的侧边上,所述的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一端面和伞齿涡轮器(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调节平台(7)的下端面接触连接,所诉的连接旋转销轴(6)的一端穿过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中心孔和伞齿涡轮器(3)上端内的连轴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8),所述的销孔(8)位于调节方台(7)的下半边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压环(9)和连接旋转销轴(6)上端螺纹连接,下端面压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断连沟槽(10)位于调节方台(7)上半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圆柱滑孔(11)位于调节方台(7)两侧端面的中间位置,两边位置对应连接到断连沟槽(10),所述的方滑槽(12)位于调节方。

5、台(7)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连通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12),所述的夹紧丝杆(13)和滑动圆柱(15)中心的螺纹孔连接,所述的过渡斜齿轮(14)的两边端面中心和夹紧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斜齿轮边和电动齿轮箱(17)配合连接,所述的滑动圆柱(15)和圆柱滑孔(11)契合连接,所述的夹紧传动杆(16)的下端面和滑动圆柱(15)的轴向端面固定连接,位于方滑槽(12)内,所述的电动齿轮箱(17)和过渡斜齿轮(14)连接后固定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斜向平齿板(18)位于断连沟槽(10)内,背面和断连沟槽(10)的地端面接触,正面和过渡斜齿轮(14)配合连接,所述的红外感应器(1。

6、9)位于斜向平齿板(18)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梯形滑槽(20)位于夹紧传动杆(16)内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和滑动夹块(21)外端面上的契合梯形槽连接,所述的定位丝杆(22)和滑动夹块(21)前后的螺纹孔配合连接,一端和正反转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正反转电机(23)和定位丝杆(22)连接后固定在夹紧传动杆(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丝杆(13)左右根的螺纹方向一正一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平齿板(18)的两边有一段距离没有齿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

7、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夹块(21)的为双侧的直角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98804 U1/4页3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具体说是一种具有精确定位、快速扶持功能的油管起下扶正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石油作业的过程中,在起始安装或者维护更换管道等过程中,都需要对连接管道进行扶正,使得管道的安装没有歪扭,从而对连接丝扣照成破坏。0003 由于连接管道的沉重,当人站在支架平台上进行扶正的时候不经费力,还需要承担一定的安全风险,使得这一作业过程变得艰巨危险。实用新型内容0004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

8、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0005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法是: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包括平衡底座、圆柱支杆、伞齿涡轮器、驱动电机、旋转支撑轴承座、连接旋转销轴、调节方台、销孔、固定压环、断连沟槽、圆柱滑孔、方滑槽、夹紧丝杆、过渡斜齿轮、滑动圆柱、夹紧传动杆、电动齿轮箱、斜向平齿板、红外感应器、梯形滑槽、滑动夹块、定位丝杆、正反转电机;所述的圆柱支杆的一端和平衡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伞齿涡轮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和伞齿涡轮器的电控装置连接,固定在伞齿涡轮器的侧边上,所述的旋转支撑轴承座的一端面和伞齿涡轮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调节平台的下端面接触连接,所诉。

9、的连接旋转销轴的一端穿过旋转支撑轴承座的中心孔和伞齿涡轮器上端内的连轴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所述的销孔位于调节方台的下半边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压环和连接旋转销轴上端螺纹连接,下端面压在调节方台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断连沟槽位于调节方台上半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圆柱滑孔位于调节方台两侧端面的中间位置,两边位置对应连接到断连沟槽,所述的方滑槽位于调节方台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连通圆柱滑孔以及方滑槽,所述的夹紧丝杆和滑动圆柱中心的螺纹孔连接,所述的过渡斜齿轮的两边端面中心和夹紧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斜齿轮边和电动齿轮箱配合连接,所述的滑动圆柱和圆柱滑孔契合连接,所述的夹紧传动杆的下端面和滑动圆柱的轴向。

10、端面固定连接,位于方滑槽内,所述的电动齿轮箱和过渡斜齿轮连接后固定在调节方台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斜向平齿板位于断连沟槽内,背面和断连沟槽的地端面接触,正面和过渡斜齿轮配合连接,所述的红外感应器位于斜向平齿板的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梯形滑槽位于夹紧传动杆内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和滑动夹块外端面上的契合梯形槽连接,所述的定位丝杆和滑动夹块前后的螺纹孔配合连接,一端和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正反转电机和定位丝杆连接后固定在夹紧传动杆上。0006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紧丝杆13左右根的螺纹方向一正一反。0007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向平齿板的两边有一段距离没有齿槽。说 明 书CN 204098804 U。

11、2/4页40008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夹块的为双侧的直角面。0009 有益效果0010 本使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原理简单清晰,通过电路控制器远程控制扶正夹的移动位置,使用红外线定中心,三个方向同时调节的转向设置,使得扶正定位快捷方便,省去了人工扶正的工作强度以及承担的安全风险。附图说明0011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0012 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侧面视结构示意图;0013 其中,1-平衡底座、2-圆柱支杆、3-伞齿涡轮器、4-驱动电机、5-旋转支撑轴承座、6-连接旋转销轴、7-调节方台、8-销孔、9-固定压环、10-断连沟槽、11-圆柱滑孔、12-方滑槽、13-夹紧丝杆、14-过渡斜齿。

12、轮、15-滑动圆柱、16-夹紧传动杆、17-电动齿轮箱、18-斜向平齿板、19-红外感应器、20-梯形滑槽、21-滑动夹块、22-定位丝杆、23-正反转电机。具 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5 实施例1:0016 如图1到图2所示,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包括平衡底座1、圆柱支杆2、伞齿涡轮器3、驱动电机4、旋转支撑轴承座5、连接旋转销轴6、调节方台7、销孔8、固定压环9、断连沟槽10、圆柱滑孔11、方滑槽12、夹紧丝杆13、过渡斜。

13、齿轮14、滑动圆柱15、夹紧传动杆16、电动齿轮箱17、斜向平齿板18、红外感应器19、梯形滑槽20、滑动夹块21、定位丝杆22、正反转电机23。0017 圆柱支杆2的一端和平衡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伞齿涡轮器3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支杆2根据井口的高度,采取合适的长度设定,驱动电机4和伞齿涡轮器3的电控装置连接,固定在伞齿涡轮器3的侧边上,平衡底座1同调节方台7对正,为了使得整个装置放置后不会受力倾倒,将平衡底座1的厚度加厚。0018 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一端面和伞齿涡轮器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调节平台的下端面接触连接,上端面受到压力压实,由于伞齿涡轮器3的外包壳固定不动,旋转支撑轴承座。

14、5为大尺寸的推力轴承,连接旋转销轴6的一端穿过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中心孔和伞齿涡轮器3上端内的连轴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8。0019 销孔8位于调节方台7的下半边中间位置,固定压环9和连接旋转销轴6上端螺纹连接,下端面压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为了保证固定压环9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压到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销孔8和连接旋转销轴6的连接键的长度低于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0020 断连沟槽10位于调节方台7上半边的中间位置,圆柱滑孔11位于调节方台7两侧端面的中间位置,两边位置对应连接到断连沟槽10,方滑槽12位于调节方台7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分别连通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12,由于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

15、12为主要的调节端面,为了保证滑动的顺畅,接触面都做光滑处理,表面需要润滑油以减少摩擦。说 明 书CN 204098804 U3/4页50021 夹紧丝杆13和滑动圆柱15中心的螺纹孔连接,为了使得两边的滑动圆柱15同合同分,两边的夹紧丝杆13螺纹一正一反,过渡斜齿轮14的两边端面中心和夹紧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斜齿轮边和电动齿轮箱17配合连接,滑动圆柱15和圆柱滑孔11契合连接,夹紧传动杆16的下端面和滑动圆柱15的轴向端面固定连接,位于方滑槽12内,电动齿轮箱17和过渡斜齿轮14连接后固定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由于过度斜齿轮14安装在断连沟槽10之间,同时带动两边的丝杆旋转,为了使得两。

16、边不会偏移,在过度斜齿轮14的两个端面到断连沟槽10左右端面之间个设置一个推力轴承,将过渡斜齿轮14左右固定在中间,但不影响旋转效果。0022 斜向平齿板18位于断连沟槽10内,背面和断连沟槽10的地端面接触,正面和过渡斜齿轮14配合连接,红外感应器19位于斜向平齿板18的前端中间位置,斜向平齿板18的两边有一段距离没有齿槽,通过控制中间齿面的长度来控制红外感应器19的前进距离,使得红外感应器19发射的红外线能够正对井口的中心。0023 梯形滑槽20位于夹紧传动杆16内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和滑动夹块21外端面上的契合梯形槽连接,定位丝杆22和滑动夹块21前后的螺纹孔配合连接,一端和正反转电机23。

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23和定位丝杆22连接后固定在夹紧传动杆16上,当红外感应器19对正后,控制正反转电机23旋转,使得滑动夹块21的中间位置和红外感应器19水平,然后控制夹紧丝杆13旋转使得滑动夹块21向中间靠拢,将管道夹住对正。0024 实施例2:0025 如图1到图2所示,一种起下作业井口油管扶正器,包括平衡底座1、圆柱支杆2、伞齿涡轮器3、驱动电机4、旋转支撑轴承座5、连接旋转销轴6、调节方台7、销孔8、固定压环9、断连沟槽10、圆柱滑孔11、方滑槽12、夹紧丝杆13、过渡斜齿轮14、滑动圆柱15、夹紧传动杆16、电动齿轮箱17、斜向平齿板18、红外感应器19、梯形滑槽20、滑。

18、动夹块21、定位丝杆22、正反转电机23。0026 圆柱支杆2的一端和平衡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伞齿涡轮器3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支杆2根据井口的高度,采取合适的长度设定,驱动电机4和伞齿涡轮器3的电控装置连接,固定在伞齿涡轮器3的侧边上,平衡底座1同调节方台7对正,为了使得整个装置放置后不会受力倾倒,将平衡底座1的厚度加厚。0027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考虑到制造的成本以及成品的重量问题,加厚的平衡底座1将不便于移动,所以可以有另一种实施方式,将平衡底座1的实心块改成后板,四角有固定螺栓孔, 将平衡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油井的作业平台上。0028 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一端面和伞齿涡轮器3的上端面。

19、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调节平台的下端面接触连接,上端面受到压力压实,由于伞齿涡轮器3的外包壳固定不动,旋转支撑轴承座5为大尺寸的推力轴承,连接旋转销轴6的一端穿过旋转支撑轴承座5的中心孔和伞齿涡轮器3上端内的连轴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8。0029 销孔8位于调节方台7的下半边中间位置,固定压环9和连接旋转销轴6上端螺纹连接,下端面压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为了保证固定压环9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压到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销孔8和连接旋转销轴6的连接键的长度低于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0030 断连沟槽10位于调节方台7上半边的中间位置,圆柱滑孔11位于调节方台7两侧端面的中间位置,两边位置对应连接到断连沟。

20、槽10,方滑槽12位于调节方台7前端面的说 明 书CN 204098804 U4/4页6中间位置,分别连通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12,由于圆柱滑孔11以及方滑槽12为主要的调节端面,为了保证滑动的顺畅,接触面都做光滑处理,表面需要润滑油以减少摩擦。0031 夹紧丝杆13和滑动圆柱15中心的螺纹孔连接,为了使得两边的滑动圆柱15同合同分,两边的夹紧丝杆13螺纹一正一反,过渡斜齿轮14的两边端面中心和夹紧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斜齿轮边和电动齿轮箱17配合连接,滑动圆柱15和圆柱滑孔11契合连接,夹紧传动杆16的下端面和滑动圆柱15的轴向端面固定连接,位于方滑槽12内,电动齿轮箱17和过渡斜齿轮1。

21、4连接后固定在调节方台7的上端面上,由于过度斜齿轮14安装在断连沟槽10之间,同时带动两边的丝杆旋转,为了使得两边不会偏移,在过度斜齿轮14的两个端面到断连沟槽10左右端面之间个设置一个推力轴承,将过渡斜齿轮14左右固定在中间,但不影响旋转效果。0032 斜向平齿板18位于断连沟槽10内,背面和断连沟槽10的地端面接触,正面和过渡斜齿轮14配合连接,红外感应器19位于斜向平齿板18的前端中间位置,斜向平齿板18的两边有一段距离没有齿槽,通过控制中间齿面的长度来控制红外感应器19的前进距离,使得红外感应器19发射的红外线能够正对井口的中心。0033 梯形滑槽20位于夹紧传动杆16内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和滑动夹块21外端面上的契合梯形槽连接,定位丝杆22和滑动夹块21前后的螺纹孔配合连接,一端和正反转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23和定位丝杆22连接后固定在夹紧传动杆16上,当红外感应器19对正后,控制正反转电机23旋转,使得滑动夹块21的中间位置和红外感应器19水平,然后控制夹紧丝杆13旋转使得滑动夹块21向中间靠拢,将管道夹住对正。说 明 书CN 204098804 U1/2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98804 U2/2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9880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