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超级强化三围立体栽培的方法及其多孔开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免耕、多孔开穴、稀置、小苗、多头、措窝、半旱式三围立体栽培使水稻单产突破1000kg的超级稻超级强化三围立体栽培的方法及其多孔开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究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都在翻耕、稀置、少苗、高肥水方面下功夫,就其如何才能达到亩有效穗20万以上,穗平实粒200粒以上,干粒重25g以上,一直困绕着攻关者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亩有效穗突破20万穗、穗平实粒突破200粒、干粒重25kg以上、水稻单产突破1000kg的超级稻超强化三围立体栽培的方法。
本发明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免耕,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除净田间杂草;
2),多孔撬窝开穴,将水淹上厢面至少2cm,待水自然落于后撬窝开穴,至少三穴组成一窝,施入底肥;
3),稀置小苗、三围立体栽培,根据不同品种植株高度÷3作为行窝距,每穴栽一叶一心的秧苗一粒谷;
4),半旱式:栽秧后保持厢面湿润,厢沟满沟水,施攻蘖肥,待最高苗每窝达到40~50苗时,及时排水施穗粒肥,晒田控苗,保证每窝有效上林稳至少30穗,晒田至叶色退淡、白根翻露、分蘖下降时及时复水满厢沟,待幼穗分化二期未时厢面渗水1~2cm间隙渗灌,水稻物花散籽后厢只保持厢沟有水;
6),收割。
上述的肥料中按含量比氮、磷、钾之比为1∶0.8∶1,按含量百分比计算,在底肥中的氮肥占总氮肥的50%,磷肥占总磷肥的100%,攻蘖肥中氮肥占总氮肥的40%,钾肥占总钾肥的100%,穗粒肥中氮肥占总氮肥的10%。
上述撬窝开穴时,拉绳定位等行平行,窝距等位隔行措窝。
本发明方法中的多孔开穴器包括操纵杆,位于操纵杆下部的与之连接的连接部,至少三个分布在连接部底部周边上的开穴钉。
本发明方法采用了多孔开穴、免耕、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除净田间杂草、不犁田、不翻耕、将水淹上厢面2cm,待水自然落干后开穴、稀置,且用一叶一心的秧苗,多头每窝栽3~4苗,措窝,半旱式,根据水稻生长要求保持田间沟内有水湿润为主,栽培,并大量施肥,本发明对肥料需求大于普通栽培50~70%,狠治纹枯病,巧除田间杂草。本发明采用免耕、多孔开穴,稀置、小苗、多头、措窝、半旱式、三围立体载培,稀中有密、密中有稀,充分利用三围空间使水稻单产突破1000kg,有效地解决了亩有效穗突破20万穗,穗平实粒突破200粒,干粒重稳定在25g。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农牧厅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现场的验收,亩产突破了1066.45kg和1038.23kg,使水稻超高产栽培取得了重大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点式开穴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用三点式开穴器开穴的三孔田间排列图。
图4为四点式开穴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用四点式开穴器开穴地器孔田间排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三点式开穴器1中的操纵杆2下部有连接部3,连接部3底部周边等距离分布有三个开穴钉4。
图3为用三点式开穴器开穴的三孔田间排列图。
参见图4、图5,四点式开穴器5中的操纵杆6下部有连接部7,连接部7底部周边等距离分布有四个开穴钉8。
图4为用四点式开穴器开穴的四孔田间排列图。
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具体步骤如下:
油菜收获后→清除田间杂草→淹水上厢2cm→施入底肥→待田水自然落干后隔一天→用开穴器拉线定位开穴→每小孔栽→叶一心的秧苗—粒谷(即每窝栽3-4粒秧)→栽秧后第二天渗满厢沟水,而不淹厢面,保持七天左右→七天后渗水上厢面1~2cm→亩施攻蘖肥,占氮肥总用量的40%与除草剂混合分厢均匀撒施厢面保持1-2cm水位3~5天→待田间厢面水位自然落干平厢时一直保持厢沟有水厢面不上水→待每窝最高分蘖苗达40~50苗时排干厢沟水及时将全部应施钾肥量一次性分厢均匀撒施厢面进行晒田控苗→晒田至叶色退淡、白根翻露、分蘖下降时及时复水满厢沟,厢面不上水→晒田前后分别亩用井岗霉素200g早上喷施防治纹枯病各一次→待幼穗分化二期未时厢面渗水1~2cm间歇渗灌→水稻扬花散籽后厢面不上水,保持厢沟有水→收割前五天排干厢沟水,以利收割。收割水稻单产突破1000kg。在本实施例中对肥料的需求大于普通栽培50~70%。其中:氮、磷、钾之比为1∶0.8∶1。底肥:氮肥占氮肥总含量50%、磷肥占磷肥总含量100%。攻蘖肥:氮肥占氮肥总含量的40%、钾肥占钾肥总含量100%。穗粒肥:氮肥占氮肥总含量的10%。狠治纹枯病,巧除田间杂草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