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454679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22328.8

申请日:

2014.07.29

公开号:

CN204140049U

公开日:

2015.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47/00(2012.01)I; E21B31/00

主分类号:

E21B47/00

申请人:

西安石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九洲; 赵中宪; 李梓豪; 唐文强; 王坤

地址:

710077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五路2号现代企业中心东区2号楼102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代理人:

徐文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上壳体内为通孔,通孔内依次安装有锁紧钩、止动杆、加热器总成和下壳体,锁紧钩一端连接电缆,下壳体一端连接有测井仪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路控制实现人工控制释放弱点,消除了传统机械弱点释放方式的不确定性,实现了遇卡下井仪器的准确可控释放。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钩(2)、止动杆(4)、上壳体(5)、下壳体(8)和加热器总成(13),所述上壳体(5)内为通孔,通孔内依次安装有锁紧钩(2)、止动杆(4)、加热器总成(13)和下壳体(8),锁紧钩(2)一端连接电缆,下壳体(8)一端连接有测井仪器;
所述锁紧钩(2)内为通孔,锁紧钩(2)的下端向外延伸有凸台,凸台卡接在上壳体(5)内设置的卡槽内;
所述止动杆(4)包括主体部(24)和下端杆(25),所述主体部(24)与上壳体(5)之间设置有已压缩的弹簧(6),所述主体部(24)一端伸入锁紧钩(2)内,所述下端杆(25)的端面为锥面,锥面卡入加热器总成(13)一端面的锥孔内,加热器总成(13)未启动熔断电路,止动杆(4)的主体部(24)与锁紧钩(2)紧密接触,加热器总成(13)启动熔断电路后,止动杆(4)的主体部(24)与锁紧钩(2)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钩(2)设置在上壳体(5)外的端面向内设置有便于第五密封圈(16)装配的两个凹槽台阶及一个挡圈槽,所述凹槽台阶和挡圈槽内分别设置有垫片(17)和挡圈(18),止动杆(4)一端设置有一级杆(26)和二级杆(27),二级杆(27)通过第五密封圈(16)与锁紧钩(2)紧密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钩(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U形槽,当锁紧钩(2)被拉出时,锁紧钩(2)被卡槽向内挤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靠近锁紧钩(2)拉脱口的侧面与底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5)向内延伸有第一固定凸台,止动杆(4)的主体部(24)向外延伸有第二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凸台与第二固定凸台之间压缩有套设在主体部(24)上的弹簧(6)。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13)包括卷制弹簧(19)以及其内包裹的四分块(22)和加热器(20),所述卷制弹簧(19)通过焊料(23)焊接锁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4)与加热器总成(13)之间设置有压紧盖(7),下端杆(25)穿过压紧盖(7)上设置的通孔与加热器总成(13)连接,所述压紧盖(7)上设置的通孔直径小于主体部(24)的直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盖(7)靠近下壳体(8)的一端开设有便于压紧盖(7)装配的一字槽。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13)一端连接下端杆(25),另一端设置有绝缘块(15),绝缘块(15)轴向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是设置有加热器(20)的第一通孔和用于给下端杆(25)让位的第二通孔;绝缘块(15)与加热器总成(13)的连接面为有助于熔断后四分块(22)弹开的锥面。

说明书

说明书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井领域,尤其涉及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可用于电缆式测井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水平井或大斜度井测井作业量的增加,井况越来越复杂,下井仪器串遇卡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目前下井仪器串遇卡时,是通过从马笼头处释放机械弱点并进入打捞作业程序,但由于机械弱点规格多和其自身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下井仪器串每次遇卡都能成功地从马笼头处释放机械弱点,影响测井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通过电路控制实现人工控制释放弱点,消除了传统机械弱点释放方式的不确定性,实现了遇卡下井仪器的准确可控释放。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包括锁紧钩、止动杆、上壳体、下壳体和加热器总成,所述上壳体内为通孔,通孔内依次安装有锁紧钩、止动杆、加热器总成和下壳体,锁紧钩一端连接有电缆,下壳体一端连接有测井仪器; 
所述锁紧钩内为通孔,锁紧钩的下端向外延伸有凸台,凸台卡接在上壳体内设置的卡槽内; 
所述止动杆包括主体部和下端杆,所述主体部与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已压缩的弹簧,所述主体部一端伸入锁紧钩内,所述下端杆的端面为锥面,锥面卡入加热器总成一端面的锥孔内,加热器总成未启动熔断电路,止动杆的主体部与锁紧钩紧密接触,加热器总成启动熔断电路后,止动杆的主体部与锁紧钩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钩设置在上壳体外的端面向内设置有便于第五密封圈装配的两个凹槽台阶及一个挡圈槽,所述凹槽台阶和挡圈槽内分别设置有垫片和挡圈,止动杆一端设置有一级杆和二级杆,二级杆通过第五密封圈与锁紧钩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钩的外壁设置有多个U形槽,当锁紧钩被拉出时,锁紧钩被卡槽向内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靠近锁紧钩拉脱口的侧面与底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向内延伸有第一固定凸台,止动杆的主体部向外延伸有第二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凸台与第二固定凸台之间压缩有套设在主体部上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总成包括卷制弹簧以及其内包裹的四分块和加热器,所述卷制弹簧通过焊料焊接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与加热器总成之间设置有压紧盖,下端杆穿过压紧盖上设置的通孔与加热器总成连接,所述压紧盖上设置的通孔直径小于主体部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盖靠近下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便于压紧盖装配的一字槽。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总成一端连接下端杆,另一端设置有绝缘块,绝缘 块轴向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是设置有加热器的第一通孔和用于给下端杆让位的第二通孔;绝缘块与加热器总成的连接面为有助于熔断后四分块弹开的锥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用于代替传统测井马笼头中的机械弱点,在测井仪器串在遇阻、遇卡时,能够通过人为启动熔断电路,通过加热器融化焊料从而释放出弱点,使锁紧钩从上壳体中脱出,实现遇卡仪器的脱卡;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拉断机械弱点,用很小的力即可将电缆提起,进行后续的打捞工作,与传统机械弱点结构相比,能够更好的保护电缆,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用户不需要更换机械弱点,只需要根据井况及测井要求选择熔断时机,从而实现人工控制弱点释放,更加安全可靠;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可自主控制电子熔断释放装置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比传统的机械弱点更加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A-A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熔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总成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A-A剖视图。 
附图中:1-第一密封圈,2-锁紧钩,3-第二密封圈,4-止动杆,5-上壳体,6-弹簧,7-压紧盖,8-下壳体,9-导电针,10-第三密封圈,11-插孔,12-胶套,13-加热器总成,14-第四密封圈,15-绝缘块,16-第五密封圈,17-垫片,18-挡圈,19-卷制弹簧,20-加热器,21-小插孔,22-四分块,23-焊料,24-主体部,25-下端杆,26-一级杆,27-二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A、图1B、图2和图3所示,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包括锁紧钩2、止动杆4、上壳体5、下壳体8和加热器总成13,所述上壳体5内为通孔,通孔内依次安装有锁紧钩2、止动杆4、加热器总成13和下壳体8,锁紧钩2一端连接有电缆,下壳体8一端连接有测井仪器; 
所述锁紧钩2内为通孔,锁紧钩2的下端向外延伸有凸台,凸台卡接在上壳体5内设置的卡槽内,所述卡槽靠近锁紧钩2拉脱口的侧面与底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锁紧钩2设置在上壳体5外的端面向内设置有便于第五密封圈16装配的两个凹槽台阶及一个挡圈槽,所述凹槽台阶和挡圈槽内分别设置有垫片17和挡圈18;所述锁紧钩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U形槽,当锁紧钩2被拉出时,锁紧钩2被卡槽向内挤压,使锁紧钩2能够从上壳体5内拉脱; 
所述止动杆4包括主体部24和下端杆25,所述上壳体5向内延伸有第一固定凸台,止动杆4的主体部24向外延伸有第二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凸台与第二固定凸台之间压缩有套设在主体部24上的弹簧6,所述主体部24一端伸入锁紧钩2内,所述下端杆25的端面为锥面,锥面卡入加热器总成13一端面的锥孔内,加热器总成13未启动熔断电路,止动杆4的主体部24与锁紧钩2紧密接触,加热器总成13启动熔断电路后,止动杆4的主体部24与锁紧钩2分离;止动杆4一端设置有一级杆26和二级杆27,二级杆27通过第五密封圈16与锁紧钩2紧密接触。 
所述主体部24与加热器总成13之间设置有压紧盖7,下端杆25穿过压紧盖7上设置的通孔与加热器总成13连接,所述压紧盖7上设置的通孔直径小于 主体部24的直径,所述压紧盖7靠近下壳体8的一端开设有便于压紧盖7装配的一字槽,压紧盖7能够防止熔断后止动杆4冲力过大对加热器20等部件造成破坏。 
下壳体8上安装有导电针9,导电针9一端接入小插孔21与加热器20连接,另一端与接入插孔11与胶套12连接。 
如图4A和图4B所示,加热器总成13包括卷制弹簧19以及其内包裹的四分块22和加热器20,卷制弹簧19通过焊料23焊接锁紧,考虑到该装置所使用的环境,外部有很大的压强(P≤140Mpa),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在未释放前,作用于止动杆4左端面的压力不至于使加热器总成13未熔断而顶开;同时在熔断后,可以和弹簧6共同作用确保止动杆4运动到压紧盖7的左端面,此时,止动杆4左端与锁紧钩2内腔形成间隙,将外界压强引入腔内形成内外压力平衡,从而确保拉脱锁紧钩2只需克服其本身弹力及上壳体5内壁的摩擦力;加热器总成13一端连接下端杆25,另一端设置有绝缘块15,绝缘块15轴向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是设置有加热器20的第一通孔和用于给下端杆25让位的第二通孔;绝缘块15与加热器总成13的连接面为有助于熔断后四分块22弹开的锥面。 
进一步的,其中卷制弹簧19采用一种特殊材料,其具有抗高温软化、良好的焊接、导热性能及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弹性性能,考虑到加热器功率及体积的限制,焊料23选用熔点为250℃至280℃的银基焊料。 
进一步的,锁紧钩2通过哈夫轴与电缆连接,锁紧钩2与哈夫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锁紧钩2与上壳体5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导电针9与下壳体8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0,下壳体8与上壳体5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 圈14。 
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导电针9向加热器20供一定功率的电,经过一段时间(S<1min)后,加热器20将卷制弹簧19上设置的焊料23融化,此时锁紧的卷制弹簧19弹开,同时止动杆4在预压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及左端面压力(考虑到使用环境,外界有很大的压强)的作用下推开四分块22直至止动杆4的主体部24右端面被压紧盖7挡住,止动杆4与锁紧钩2内腔之间形成间隙将外界压强引入腔内形成内外压力平衡,此时,锁紧钩2在电缆上提的作用下从上壳体5的凹槽内脱开实现拉脱。 
本装置用于代替传统测井马笼头中的机械弱点,当测井仪器串在遇阻、遇卡时,能够通过人为启动熔断电路,通过加热器20融化焊料23从而释放出弱点,使锁紧钩从上壳体中脱出,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拉断机械弱点,用很小的力即可将电缆提起,进行后续的打捞工作,与传统机械弱点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的保护电缆,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用户不需要更换机械弱点,只需要根据井况及测井要求选择熔断时机,从而实现人工控制弱点释放,更加安全可靠;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可自主控制电子熔断释放装置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比传统的机械弱点更加经济实惠。 

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40049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2.04CN204140049U(21)申请号 201420422328.8(22)申请日 2014.07.29E21B 47/00(2012.01)E21B 31/00(2006.01)(73)专利权人西安石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五路2号现代企业中心东区2号楼10201室(72)发明人刘九洲 赵中宪 李梓豪 唐文强王坤(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代理人徐文权(54) 实用新型名称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

2、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上壳体内为通孔,通孔内依次安装有锁紧钩、止动杆、加热器总成和下壳体,锁紧钩一端连接电缆,下壳体一端连接有测井仪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路控制实现人工控制释放弱点,消除了传统机械弱点释放方式的不确定性,实现了遇卡下井仪器的准确可控释放。(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40049 UCN 204140049 U1/1页21.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钩(2)、止动杆(4)、上壳体(5)、下壳体(8)和加。

3、热器总成(13),所述上壳体(5)内为通孔,通孔内依次安装有锁紧钩(2)、止动杆(4)、加热器总成(13)和下壳体(8),锁紧钩(2)一端连接电缆,下壳体(8)一端连接有测井仪器;所述锁紧钩(2)内为通孔,锁紧钩(2)的下端向外延伸有凸台,凸台卡接在上壳体(5)内设置的卡槽内;所述止动杆(4)包括主体部(24)和下端杆(25),所述主体部(24)与上壳体(5)之间设置有已压缩的弹簧(6),所述主体部(24)一端伸入锁紧钩(2)内,所述下端杆(25)的端面为锥面,锥面卡入加热器总成(13)一端面的锥孔内,加热器总成(13)未启动熔断电路,止动杆(4)的主体部(24)与锁紧钩(2)紧密接触,加热器。

4、总成(13)启动熔断电路后,止动杆(4)的主体部(24)与锁紧钩(2)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钩(2)设置在上壳体(5)外的端面向内设置有便于第五密封圈(16)装配的两个凹槽台阶及一个挡圈槽,所述凹槽台阶和挡圈槽内分别设置有垫片(17)和挡圈(18),止动杆(4)一端设置有一级杆(26)和二级杆(27),二级杆(27)通过第五密封圈(16)与锁紧钩(2)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钩(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U形槽,当锁紧钩(2)被拉出时,锁紧钩(2)被卡槽向内挤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

5、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靠近锁紧钩(2)拉脱口的侧面与底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5)向内延伸有第一固定凸台,止动杆(4)的主体部(24)向外延伸有第二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凸台与第二固定凸台之间压缩有套设在主体部(24)上的弹簧(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13)包括卷制弹簧(19)以及其内包裹的四分块(22)和加热器(20),所述卷制弹簧(19)通过焊料(23)焊接锁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

6、在于,所述主体部(24)与加热器总成(13)之间设置有压紧盖(7),下端杆(25)穿过压紧盖(7)上设置的通孔与加热器总成(13)连接,所述压紧盖(7)上设置的通孔直径小于主体部(24)的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盖(7)靠近下壳体(8)的一端开设有便于压紧盖(7)装配的一字槽。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13)一端连接下端杆(25),另一端设置有绝缘块(15),绝缘块(15)轴向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是设置有加热器(20)的第一通孔和用于给下端杆(25)让位的第二通孔;绝缘块(15。

7、)与加热器总成(13)的连接面为有助于熔断后四分块(22)弹开的锥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40049 U1/3页3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井领域,尤其涉及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其可用于电缆式测井领域。背景技术0002 随着水平井或大斜度井测井作业量的增加,井况越来越复杂,下井仪器串遇卡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目前下井仪器串遇卡时,是通过从马笼头处释放机械弱点并进入打捞作业程序,但由于机械弱点规格多和其自身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下井仪器串每次遇卡都能成功地从马笼头处释放机械弱点,影响测井的顺利进行。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自主控。

8、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通过电路控制实现人工控制释放弱点,消除了传统机械弱点释放方式的不确定性,实现了遇卡下井仪器的准确可控释放。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包括锁紧钩、止动杆、上壳体、下壳体和加热器总成,所述上壳体内为通孔,通孔内依次安装有锁紧钩、止动杆、加热器总成和下壳体,锁紧钩一端连接有电缆,下壳体一端连接有测井仪器;0005 所述锁紧钩内为通孔,锁紧钩的下端向外延伸有凸台,凸台卡接在上壳体内设置的卡槽内;0006 所述止动杆包括主体部和下端杆,所述主体部与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已压缩的弹簧,所述主体部一端伸入锁紧钩内,所述下端杆的端。

9、面为锥面,锥面卡入加热器总成一端面的锥孔内,加热器总成未启动熔断电路,止动杆的主体部与锁紧钩紧密接触,加热器总成启动熔断电路后,止动杆的主体部与锁紧钩分离。0007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钩设置在上壳体外的端面向内设置有便于第五密封圈装配的两个凹槽台阶及一个挡圈槽,所述凹槽台阶和挡圈槽内分别设置有垫片和挡圈,止动杆一端设置有一级杆和二级杆,二级杆通过第五密封圈与锁紧钩紧密接触。0008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钩的外壁设置有多个U形槽,当锁紧钩被拉出时,锁紧钩被卡槽向内挤压。0009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靠近锁紧钩拉脱口的侧面与底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0010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向内延伸有第一固定凸台。

10、,止动杆的主体部向外延伸有第二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凸台与第二固定凸台之间压缩有套设在主体部上的弹簧。0011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总成包括卷制弹簧以及其内包裹的四分块和加热器,所述卷制弹簧通过焊料焊接锁紧。0012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与加热器总成之间设置有压紧盖,下端杆穿过压紧盖上设置的通孔与加热器总成连接,所述压紧盖上设置的通孔直径小于主体部的直径。说 明 书CN 204140049 U2/3页40013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盖靠近下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便于压紧盖装配的一字槽。0014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总成一端连接下端杆,另一端设置有绝缘块,绝缘 块轴向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是设置有加热器的第。

11、一通孔和用于给下端杆让位的第二通孔;绝缘块与加热器总成的连接面为有助于熔断后四分块弹开的锥面。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用于代替传统测井马笼头中的机械弱点,在测井仪器串在遇阻、遇卡时,能够通过人为启动熔断电路,通过加热器融化焊料从而释放出弱点,使锁紧钩从上壳体中脱出,实现遇卡仪器的脱卡;0016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拉断机械弱点,用很小的力即可将电缆提起,进行后续的打捞工作,与传统机械弱点结构相比,能够更好的保护电缆,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用户不需要更换机械弱点,只需要根据井况及测井要求选择熔断时机,从而实现人工控制弱点释放,更加安全可靠;。

12、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可自主控制电子熔断释放装置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比传统的机械弱点更加经济实惠。附图说明0017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A-A剖视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熔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总成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A-A剖视图。0021 附图中:1-第一密封圈,2-锁紧钩,3-第二密封圈,4-止动杆,5-上壳体,6-弹簧,7-压紧盖,8-下壳体,9-导电针,10-第三密封圈,11-插孔,12-胶套,13-加热器总成,14-第四密封圈,15-绝缘块,16-第五密封圈,17-垫。

13、片,18-挡圈,19-卷制弹簧,20-加热器,21-小插孔,22-四分块,23-焊料,24-主体部,25-下端杆,26-一级杆,27-二级杆。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23 如图1A、图1B、图2和图3所示,可自主控制式电子熔断释放装置,包括锁紧钩2、止动杆4、上壳体5、下壳体8和加热器总成13,所述上壳体5内为通孔,通孔内依次安装有锁紧钩2、止动杆4、加热器总成13和下壳体8,锁紧钩2一端连接有电缆,下壳体8一端连接有测井仪器;0024 所述锁紧钩2内为通孔,锁紧钩2的下端向外延伸有凸台,凸台卡接在上壳体5内设置的卡槽内,所述卡槽靠近锁。

14、紧钩2拉脱口的侧面与底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锁紧钩2设置在上壳体5外的端面向内设置有便于第五密封圈16装配的两个凹槽台阶及一个挡圈槽,所述凹槽台阶和挡圈槽内分别设置有垫片17和挡圈18;所述锁紧钩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U形槽,当锁紧钩2被拉出时,锁紧钩2被卡槽向内挤压,使锁紧钩2能够从上壳体5内拉脱;0025 所述止动杆4包括主体部24和下端杆25,所述上壳体5向内延伸有第一固定凸台,止动杆4的主体部24向外延伸有第二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凸台与第二固定凸台之间压缩有套设在主体部24上的弹簧6,所述主体部24一端伸入锁紧钩2内,所述下端杆25的端说 明 书CN 204140049 U3/3页5面。

15、为锥面,锥面卡入加热器总成13一端面的锥孔内,加热器总成13未启动熔断电路,止动杆4的主体部24与锁紧钩2紧密接触,加热器总成13启动熔断电路后,止动杆4的主体部24与锁紧钩2分离;止动杆4一端设置有一级杆26和二级杆27,二级杆27通过第五密封圈16与锁紧钩2紧密接触。0026 所述主体部24与加热器总成13之间设置有压紧盖7,下端杆25穿过压紧盖7上设置的通孔与加热器总成13连接,所述压紧盖7上设置的通孔直径小于 主体部24的直径,所述压紧盖7靠近下壳体8的一端开设有便于压紧盖7装配的一字槽,压紧盖7能够防止熔断后止动杆4冲力过大对加热器20等部件造成破坏。0027 下壳体8上安装有导电针。

16、9,导电针9一端接入小插孔21与加热器20连接,另一端与接入插孔11与胶套12连接。0028 如图4A和图4B所示,加热器总成13包括卷制弹簧19以及其内包裹的四分块22和加热器20,卷制弹簧19通过焊料23焊接锁紧,考虑到该装置所使用的环境,外部有很大的压强(P140Mpa),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在未释放前,作用于止动杆4左端面的压力不至于使加热器总成13未熔断而顶开;同时在熔断后,可以和弹簧6共同作用确保止动杆4运动到压紧盖7的左端面,此时,止动杆4左端与锁紧钩2内腔形成间隙,将外界压强引入腔内形成内外压力平衡,从而确保拉脱锁紧钩2只需克服其本身弹力及上壳体5内壁的摩擦力;加热器总成13一端连。

17、接下端杆25,另一端设置有绝缘块15,绝缘块15轴向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是设置有加热器20的第一通孔和用于给下端杆25让位的第二通孔;绝缘块15与加热器总成13的连接面为有助于熔断后四分块22弹开的锥面。0029 进一步的,其中卷制弹簧19采用一种特殊材料,其具有抗高温软化、良好的焊接、导热性能及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弹性性能,考虑到加热器功率及体积的限制,焊料23选用熔点为250至280的银基焊料。0030 进一步的,锁紧钩2通过哈夫轴与电缆连接,锁紧钩2与哈夫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锁紧钩2与上壳体5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导电针9与下壳体8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0,下壳体8与上壳体5之。

18、间设置有第四密封 圈14。0031 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导电针9向加热器20供一定功率的电,经过一段时间(S1min)后,加热器20将卷制弹簧19上设置的焊料23融化,此时锁紧的卷制弹簧19弹开,同时止动杆4在预压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及左端面压力(考虑到使用环境,外界有很大的压强)的作用下推开四分块22直至止动杆4的主体部24右端面被压紧盖7挡住,止动杆4与锁紧钩2内腔之间形成间隙将外界压强引入腔内形成内外压力平衡,此时,锁紧钩2在电缆上提的作用下从上壳体5的凹槽内脱开实现拉脱。0032 本装置用于代替传统测井马笼头中的机械弱点,当测井仪器串在遇阻、遇卡时,能够通过人为启动熔断电路,通过加热器20融化焊料23从而释放出弱点,使锁紧钩从上壳体中脱出,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拉断机械弱点,用很小的力即可将电缆提起,进行后续的打捞工作,与传统机械弱点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的保护电缆,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用户不需要更换机械弱点,只需要根据井况及测井要求选择熔断时机,从而实现人工控制弱点释放,更加安全可靠;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可自主控制电子熔断释放装置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比传统的机械弱点更加经济实惠。说 明 书CN 204140049 U1/2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40049 U2/2页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4004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