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43748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2659.8

申请日:

2000.01.25

公开号:

CN1306911A

公开日:

2001.08.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9.3|||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1.25

IPC分类号:

B44C5/06

主分类号:

B44C5/06

申请人:

辉朝茂; 谷中明

发明人:

辉朝茂; 谷中明

地址:

650224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西南林学院竹类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金耀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通过模具制作,照预定的形状制成中空模具,选竹定模,在竹笋出土前或出土后,将模具下端准确套在笋尖上,并用牵拉等方法将其固定,由此使竹笋顺中空模具中生长,以及施肥催长,卸模定型等人工措施对活竹进行艺术造型,造型后可用作盆景、观赏、工艺品或装饰性用品用具。本发明创造了一种在竹子生长过程中进行艺术造型的方法,比通直的竹子更具奇特性、趣味性、观赏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开拓了竹子的又一潜在的利用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完成: 1)模具制作,用质地较硬的材料,按照预定的形状制成中空模具; 2)选竹定模,在竹笋出土前或出土后,将模具下端准确套在笋尖上,并用 牵拉等方法将其固定,由此使竹笋顺中空模具中生长; 3)施肥催长,对已套上模具的竹子施用高效肥料并适当浇水以促进生长, 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模具的一端长到另一端,完成造型过程; 4)卸模定型,待幼竹长至模具的另一端后30天内,即可以卸模。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可分段制作,或分为两半扣 合而成,在一定部位须开孔以透光通气。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卸模后用绳子将已造型活竹的关 键部位固定在新设置的支架上。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可对竹秆横截面进行造型,将 模具的中空横截面制成预定的方形、凹形、凸形等,模具的中空直径应略小于预 选竹子秆部直径。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可在竹子造型过程中,用化学 腐蚀等方法控制活竹的表面色泽,使竹杆、竹叶,竹枝、竹箨等表面形成斑状、 点状、纹状等艺术造型。

说明书


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造型,具体地说是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

    竹子是竹亚科植物的总称,全世界约有80属1000余种,它除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外,也是一种文化内涵较高的园艺观赏、盆景、造园和工艺植物。砍伐后的竹子,可用烘烤、机械的方法进行一定的加工造型,但尚未有人对价值更高的活竹造型进行研究和试验。原因是竹子属禾本科一次性生长植物,无论何种竹子,其秆高和直径在发笋后2-3个月即长到最大值,外形也定型,此后就不会再增长增粗或变形。自然生长的竹子,其秆均为圆形、通直且具节,极易折断,在笋期或成竹后都无法象其它树木一样进行弯曲或折叠造型,极大地限制了它的观赏和园艺价值的发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人工措施对活竹进行艺术造型的方法,造型后可用作盆景、观赏、工艺品或装饰性用品用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活竹造型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1)模具制作,用质地较硬的木材、塑料或不锈钢等材料,按照预定的形状(如环形、弧形、弓形、方形等)制成中空模具,其长度、粗细均根据不同的竹种而定,模具中空直径应大于活竹直径,模具可分段制作,或分为两半扣合而成,在一定部位须开孔以透光通气。;

    2)选竹定模,在竹笋出土前或出土后,将模具下端准确套在笋尖上,并用牵拉等方法将其固定,由此使竹笋顺中空模具中生长;

    3)施肥催长,对已套上模具的竹子施用高效肥料并适当浇水以促进生长,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模具地一端长到另一端,完成造型过程,同时,在此过程中,竹杆表面由于受光不同而呈斑状或点状;

    4)卸模定型,待幼竹长至模具的另一端后30天内,即可以卸模,卸模后用绳子将已造型活竹的关键部位固定在新设置的支架上。

    竹秆横切面造型的方法与上述近似,区别在于模具的中空横切面必须制成预定形状,如方形、凹形、凸形等。模具的中空直径应略小于预选竹子秆部直径,使幼竹在模具中生长时因受挤压而长成预定形状。

    表面造形除上述控制透光的方法外,还可在幼竹阶段,用化学腐蚀等方法,如药剂或菌种、生物酶等成斑状、点状、纹状喷洒、涂刷或接种于幼竹的秆、枝、叶或箨表面,使竹杆、竹叶,竹枝、竹箨等表面形成斑状、点状、纹状等艺术造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积极效果是:创造了一种在竹子生长过程中进行艺术造型的方法,开创了一类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园艺产品。艺术造型的活竹,可以用于制作盆景和园林配景,比通直的竹子更具奇特性、趣味性、观赏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开拓了竹子的又一潜在的利用领域。该造型竹砍伐后则可用其秆制作工艺品和装饰性用品用具,也比用烘烤等方法弯曲造型的竹秆更具自然风格。

    实施例1:

    1)模具制作,用质地较硬的木材(塑料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环形形状(也可制成弧形、弓形、方形等)并且中空的模具(其长度、粗细均根据不同的竹种而定),模具中空直径大干活竹直径,模具分段制作,或分为两半扣合而成,在一定部位开孔以透光通气,否则幼竹会在造型阶段枯萎死亡。

    2)选竹定模,在竹笋出土前(或出土后),将模具下端准确套在笋尖上,并用牵拉等方法将其固定,由此使竹笋顺中空模具中生长。

    3)施肥催长,对已套上模具的竹子施用尿素等高效肥料,并适当浇水以促进生长,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模具的一端长到另一端,完成造型过程,同时,在此过程中,竹杆表面由于受光不同而呈斑状或点状;

    4)卸模定型,待幼竹长至模具的另一端后30天内,即可以卸模。卸模分两步进行,先将模具松开,让幼竹适应数天后再卸下模具。卸模后用绳子将巳造型活竹的关键部位固定在新设置的支架上。

    表面造型除上述控制透光的方法外,还可在幼竹阶段,用化学腐蚀等方法,如药剂或菌种、生物酶等成斑状、点状、纹状喷洒、涂刷或接种于幼竹的秆、枝、叶或箨表面,使竹杆、竹叶,竹枝、竹箨等表面形成斑状、点状、纹状等艺术造型。

    实施例2:

    1)模具制作,用质地较硬的材料(木材、硬塑料等)制成中空模具,其横截面制成方形或凹形或凸形,其中空直径略小于预选竹秆直径。模具分段制作或分两半扣合而成。

    2)选竹定模,地竹笋出土前或出土后,将模具下端准确套在竹笋上,并用牵拉等方法将其固定,使竹笋顺中空模具中生长。

    3)施肥催长,同实施例1。

    4)卸模定型,同实施例1。

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活竹造型的方法。通过模具制作,照预定的形状制成中空模具,选竹定模,在竹笋出土前或出土后,将模具下端准确套在笋尖上,并用牵拉等方法将其固定,由此使竹笋顺中空模具中生长,以及施肥催长,卸模定型等人工措施对活竹进行艺术造型,造型后可用作盆景、观赏、工艺品或装饰性用品用具。本发明创造了一种在竹子生长过程中进行艺术造型的方法,比通直的竹子更具奇特性、趣味性、观赏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开拓了竹子的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装饰艺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