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090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0900A21申请号201410391433422申请日20140811A01G16/00200601A01K61/0020060171申请人湖南农业大学地址410128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72发明人黄璜郑华斌谭淑端傅志强陈灿贺慧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代理人马强李发军54发明名称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为了解决传统稻田养泥鳅耗水量大、田间管理和收获难的问题,所述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前处理;2水稻移栽;。
2、3养泥鳅装置;4泥鳅投放和饲养;5田间管理;6适时收获。本发明的优点1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资源养殖泥鳅,有利于扩大泥鳅的养殖面积,增加泥鳅总产量,提高农民收入;2降低稻田水层,减少用水量;3泥鳅的集中养殖,便于田间管理和收获;4利用了水稻对水体净化功能为泥鳅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0900ACN104160900A1/2页21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前处理稻田耕作前除草,除草后对稻田进行起垄或开厢,并施足。
3、基肥,稻田起垄包沟宽度为0306M,起垄高度为010035M;然后在稻田开养泥鳅沟,泥鳅沟的规格宽度为040M060M,深度为040M060M;2水稻移栽;3安置养泥鳅装置水稻移栽后对泥鳅沟进行清理,然后在泥鳅沟内安置宽度040M060M、高度060M080M的网笼,该网笼两端用网封闭,网孔孔径不大于80目;4泥鳅投放与饲养;向网笼内投放泥鳅个体重为30G60G/条,每平米水面投放密度为100200尾,并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食物;5田间管理A肥水管理,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水温达到30时,增加蓄水深度;B对水稻进行病虫害管理;C定期巡查养泥鳅装置,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
4、害情况,同时观察养泥鳅装置有无破损情况,泥鳅有无逃逸现象;D对泥鳅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6适时收获稻谷和泥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鳅沟为开设在稻田中的十字沟或围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笼由多个网笼单元串连而成,每个网笼单元长度为5M10M,相邻两个网笼单元的连接端不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厢的厢面宽50100CM,相邻两厢之间开有厢沟,厢沟宽1030CM,厢沟深1540CM。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鳅投放与饲养步骤中,。
5、选择晴天的早晨投放泥鳅苗,投喂次数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稻田泥鳅体重的百分比46月,35;78月,1015;9月,3545;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质量占6070,动物性饲料质量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质量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质量占3040,动物性饲料质量占6070。6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笼内的底部设置有障碍物。7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泥鳅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步骤中。
6、,当病鳅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则为寄生虫病,稻田中每立方水施用0406G硫酸铜防治;当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出现充血,则为赤鳍病,稻田中每立方米水采用0812G漂白粉全沟泼洒防治;气泡病当病鳅胸中充气而浮于水面,则减少投饵量;若病鳅出现充血,则稻田中每立方米水采用0812G漂白粉全沟泼洒防治。8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权利要求书CN104160900A2/2页3理步骤中关于肥水管理,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不投喂食,增加池水深度,在沟中放入动物粪便、秸秆或稻草,提高水温。。
7、9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移栽为人工移栽、抛秧或机械移栽三种;其中,人工移栽的密度为20蔸/29蔸/、抛秧的密度为25蔸/30蔸/、机械移栽的密度为25蔸/36蔸/。权利要求书CN104160900A1/5页4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泥鳅养殖主要集中在池塘、水库等水源充足的水面养殖为主,然而水面的高密度养殖容易造成水体自净化困难,需要增加水体净化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投入成本。而传统稻田养殖,泥鳅散布在稻田中,虽然可以通过开沟、开挖小池等方法集中泥鳅,但。
8、还是无法有效的、省功省力的抓获泥鳅,如采用打鱼机进行电击收获,容易损伤泥鳅,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原来泥鳅养殖存在养泥鳅耗水量大、田间管理和收获难的问题。0003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出现频繁,使得降雨量季节和年际间变化大,不利于水面养殖或稻田养殖的推广,同时由于我国制定了2020年减排4045的远大目标,稻田甲烷的排放需要进一步减低,改变传统的稻田养泥鳅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需解救的难题。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现有泥鳅养殖技术存在养泥鳅耗水量大、田间管理和收获难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通过在田间开挖泥鳅沟,在泥鳅沟内安置。
9、网笼,可实现泥鳅的集中养殖,同时利用水稻的净化功能净化水体,为泥鳅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实现在不加注新的水源情况下,实现水体的自洁净,最终减少稻田养泥鳅的耗水量,泥鳅捕获容易,降低由于长期淹水的甲烷排放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降低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前处理稻田耕作前除草,除草后对稻田进行起垄或开厢,并施足基肥,稻田起垄包沟宽度为030060M,起垄高度为010035M;然后在稻田开养泥鳅沟,泥鳅沟的规格宽度为040M060M,深度为040M060M;2水稻移栽;3安置养泥鳅装置水。
10、稻移栽后对泥鳅沟进行清理,然后在泥鳅沟内安置宽度040M060M、高度060M080M的网笼,该网笼两端用网封闭,网孔孔径不大于80目;4泥鳅投放与饲养;向网笼内投放泥鳅个体重为30G60G/条,每平米水面投放密度为100200尾,并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食物;5田间管理A肥水管理,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水温达到30时,增加蓄水深度;B对水稻进行病虫害管理;C定期巡查养泥鳅装置,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情况,同时观察养泥鳅装置有无说明书CN104160900A2/5页5破损情况,泥鳅有无逃逸现象;D对泥鳅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6适时收获稻谷和泥鳅。0006以下为本发明的进一。
11、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泥鳅投放与饲养步骤中;定点,优选每隔510M设置一个喂食点;定时,优选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定质即保证饲料品质、定量即按泥鳅体重百分比投喂食物。0007优选地,根据稻田形状,所述泥鳅沟为开设在稻田中的十字沟或围沟。0008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所述网笼由多个网笼单元串连而成,每个网笼单元长度为5M10M,相邻两个网笼单元的连接端不封闭。0009进一步地,所述开厢的厢面宽50100CM,相邻两厢之间开有厢沟,厢沟宽1030CM,厢沟深1540CM。0010所述泥鳅投放与饲养步骤中,选择晴天的早晨投放泥鳅苗,投喂次数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
12、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稻田泥鳅体重的百分比46月,35;78月,1015;9月,3545;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质量占6070,动物性饲料质量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质量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质量占3040,动物性饲料质量占6070。0011选择晴天的早晨投放泥鳅苗,此时田间水体温度与泥鳅体温差异不大,有利于泥鳅适应新的水体环境。0012由于养泥鳅装置整体质量较轻、净化水质的需要,所述网笼内的底部设置有障碍物,一方面为泥鳅休憩和躲避天敌提供场所,另一方面净化水质,为泥鳅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水体环境。0013。
13、所述对泥鳅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步骤中,当病鳅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则为寄生虫病,稻田中每立方水施用0406G硫酸铜防治;当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出现充血,则为赤鳍病,稻田中每立方米水采用0812G漂白粉全沟泼洒防治;气泡病当病鳅胸中充气而浮于水面,则减少投饵量;若病鳅出现充血,则稻田中每立方米水采用0812G漂白粉全沟泼洒防治。0014所述田间管理步骤中关于肥水管理,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不投喂食,增加池水深度,在沟中放入动物粪便、秸秆或稻草,提高水温。0015所述水稻移栽为人工移栽、抛秧或机械移栽三种;其中,人工移栽。
14、的密度为20蔸/29蔸/、抛秧的密度为25蔸/30蔸/、机械移栽的密度为25蔸/36蔸/。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稻田起垄或开厢技术种植水稻,一方面提高稻田蓄积自然降水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沟渠系统增大水体与土壤的接触面,增大两者的养分、氧气及其他物质的交换面积,水稻的自净功能为泥鳅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2通过稻田起垄或开厢后,水蓄积在垄沟或厢沟中,减少水面积,水资源呈条带状分布,即能保证水稻的需水要求,又能因蒸发而损失的水量;说明书CN104160900A3/5页63泥鳅的集中养殖在围沟或十字沟中,一方面便于泥鳅的喂食、防疫等田间管理以及后续的收获。
15、,另一方面集中养殖为水稻的田间管理腾出了空间,便于对水稻追施少量的化学肥料、喷施低毒农药等,以及后续的机械收获和机械移栽等工序,降低劳动强度;4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资源养殖泥鳅,有利于扩大泥鳅的养殖面积,便于将泥鳅养殖推广到千家万户,从而提高农民收入;5稻田养鱼是我国首批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业文化,但随着化肥农药的普及及水资源的限制,其发展受到了抑制,因此本发明从节水、水稻和泥鳅的田间管理对传统稻田养泥鳅做了全新的设计,为该农业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0018图1是本发明所述十字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
16、所述围沟的结构示意图。0019在图中1十字沟;2围沟;3稻田。具体实施方式0020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前处理A稻田杂草的处理。稻田耕作前可选用物理除草或化学除草。物理除草采用人工拔草集中堆放、或稻田放养鸭、鸡等动物,通过食物引诱、人为驱赶等措施,利用鸭、鸡的踩踏、啄食活动达到消灭杂草的目的。0021B稻田耕整。杂草处理后,采用起垄或垄厢技术对稻田进行起垄或开厢。起垄技术参见按发明专利ZL2010102339869公开的“水稻梯式栽培方法”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施足基肥,其起垄宽度包沟为0306M,高度为010035M。0022垄厢技术的厢面宽50100CM;相邻两厢之间开。
17、厢沟,厢沟宽1030CM,厢沟深1540CM;C稻田开养泥鳅沟。按照稻田形状和大小,养泥鳅沟的形状可分为围型、十字型、综合型。沟的规格宽度为040M060M,深度为060M080M。00232水稻移栽水稻移栽可选用人工移栽、抛秧或机械移栽三种。人工移栽的密度为20蔸/29蔸/、抛秧的密度为25蔸/30蔸/、机械移栽的密度为25蔸/36蔸/;3养泥鳅装置A围沟或十字沟清理。水稻移栽后当天或第二天,清理由于水稻移栽等活动导致土壤掉落至沟中的泥土。0024B养泥鳅装置制作和安放。购买孔径为80目0174MM的尼龙网,以长度5M10M、宽度040M060M、高度060M080M为一个养泥鳅装置单元,单。
18、元两端不封闭,按照稻田养泥鳅沟的长度制作若干个单元,备用。说明书CN104160900A4/5页70025围沟或十字沟清理后,安放养泥鳅装置单元,单元与单元间用线缝合形成整体,末端用孔径为80目0174MM的尼龙网封闭。0026C养泥鳅装置底部处理。0027由于养泥鳅装置整体质量较轻、净化水质的需要,因此需要在装置底部设置一些障碍物,一方面为泥鳅休憩和躲避天敌提供场所,另一方面净化水质,为泥鳅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水体环境。00284泥鳅投放和饲养;A,投放泥鳅个体重为3060G/条,每平米水面投放密度为100200尾,投放时间一般选择晴天的早晨投放,此时田间水体温度与泥鳅体温差异不大,有利于泥鳅。
19、适应新的水体环境。0029B,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稻田泥鳅体重的百分比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00305田间管理A肥水管理。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增加蓄水深度,利用水稻的荫蔽、净化。
20、功能净化水质,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沟中放入猪牛粪或稻草,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0031B病虫害管理。水稻病、虫、草害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为辅。0032C养泥鳅装置巡查。每天早晚各巡田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装置有无破损情况,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0033D泥鳅疾病预防与控制。0034寄生虫病病鳅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稻田中可每立方水施用05G硫酸铜防治。0035赤鳍病病鳅。
21、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出现充血,是鱼体受伤或池水恶化所致。稻田中每立方米水用1G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0036气泡病病鳅胸中充气而浮于水面,因肠内氧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所致。防止水质恶化,投饵要适量。充血,是鱼体受伤或池水恶化所致。稻田中每立方水用1G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00376适时收获A,95的稻穗落黄时,进行机械收割。0038B,根据市场对泥鳅的需求,选择在节日等市场需求较大的时期上市,以便获取最佳经济效益。0039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田间开挖围沟或和十字沟,并在沟中设置养泥鳅装说明书CN104160900A5/5页8置,沟中蓄水、降低稻田水层,实现泥鳅的集中养殖,同时采用生物防治水稻病虫害避免农药等化学品污染水体、利用水稻的净化功能净化水体,为泥鳅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实现在不加注新的水源情况下,实现水体的自洁净,最终减少稻田养泥鳅的耗水量,泥鳅捕获容易,降低由于长期淹水的甲烷排放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降低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实现农民增收提供一项新的技术。0040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说明书CN104160900A1/1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09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