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热采井口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2700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786421.7

申请日:

2014.12.11

公开号:

CN204457557U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3/03

主分类号:

E21B33/03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章敬; 窦升军; 纪拥军; 陈仙江; 江洪; 程豪; 谢寿昌; 徐明强; 张俊中; 聂洪力; 胡建平; 赵南; 万丙乾

地址:

100007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 张永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包括:双管四通,双管四通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连接件,第一环形连接件具有第一内孔;连接套管,位于双管四通的下方,连接套管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环形连接件配合的第二环形连接件,第二环形连接件具有第二内孔,第一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内孔的孔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还包括:检测孔,设置在第一环形连接件上,检测孔的上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上表面上,检测孔的下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下表面上,检测孔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位于第二内孔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线传输线路需要设置独立的专用管路,进而会增加成本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包括:
双管四通(10),所述双管四通(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连接件(11),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11)具有第一内孔;
连接套管(20),位于所述双管四通(10)的下方,所述连接套管(20)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11)配合的第二环形连接件(21),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21)具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一内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径;
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管热采井口装置还包括:
检测孔(30),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11)上,所述检测孔(30)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11)的上表面上,所述检测孔(30)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11)的下表面上,所述检测孔(30)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内孔在所述俯视平面内的投影的范围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30)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密封圈(4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0)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所述密封圈(40)的压紧装置(50),所述压紧装置(50)安装在所述检测孔(30)内并且所述压紧装置(50)的下表面和所述密封圈(40)的上表面贴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50)上设置有导线穿设通孔(60),所述导线穿设通孔(60)和所述检测孔(30)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50)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检测孔(3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50)的上部设置有凸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50)为螺塞。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0)为多个,多个所述密封圈(40)沿所述密封圈(40)轴向依次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11)和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21)通过螺栓(70)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3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内孔的轴线平行。

说明书

说明书双管热采井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管热采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井开采过程中,常常需要对井下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安全有效地控制采油过程。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监测方法是:将传感器置于井下,通过导线适时将传感值传送到上位机,以便完成对各参数的实时测量。在上述监测方法中,导线的传输线路通常需要设置独立的专用管路。在油井开采过程中,井口应处于封闭状态。因此,还需要对这种专用管路配置专门的封井设施。专用管路和封井设施的安装费用较高,因此会导致采油成本的进一步增大,不利于在油井开采过程中成本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线传输线路需要设置独立的专用管路,进而会增加成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包括:双管四通,双管四通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连接件,第一环形连接件具有第一内孔;连接套管,位于双管四通的下方,连接套管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环形连接件配合的第二环形连接件,第二环形连接件具有第二内孔,第一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内孔的孔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还包括:检测孔,设置在第一环形连接件上,检测孔的上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上表面上,检测孔的下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下表面上,检测孔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位于第二内孔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检测孔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密封圈的上方设置有压紧密封圈的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安装在检测孔内并且压紧装置的下表面和密封圈的上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压紧装置上设置有导线穿设通孔,导线穿设通孔和检测孔连通。
进一步地,压紧装置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检测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压紧装置的上部设置有凸帽。
进一步地,压紧装置为螺塞。
进一步地,密封圈为多个,多个密封圈沿密封圈轴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环形连接件和第二环形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检测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内孔的轴线平行。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双管四通的底部的第一环形连接件上增加设置了检测孔。检测孔的上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上表面上,检测孔的下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下表面上,检测孔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位于第二内孔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的范围内。在对油井内的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时,连接传感器的导线可以通过上述检测孔从外部进入到油井中,充分利用了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内的管道空间。上述情况下,无需为该导线的传输线路设置独立的专用管路,从而降低了采油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的A向局部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2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的I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双管四通;          11、第一环形连接件;
20、连接套管;          21、第二环形连接件;
30、检测孔;            40、密封圈;
50、压紧装置;          60、导线穿设通孔;
7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包括双管四通10,双管四通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连接件11,第一环形连接件11具有第一内孔。连接套管20,位于双管四通10的下方,连接套管20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环形连接件11配合的第二环形连接件21,第二环形连接件21具有第二内孔。第一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内孔的孔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还包括检测孔30,设置在第一环形连接件11上。检测孔30的上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11的上表面上,检测孔30的下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11的下表面上,检测孔30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位于第二内孔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的范围内。
应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在双管四通10的底部的第一环形连接件11上增加设置了检测孔30。检测孔30的上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11的上表面上,检测孔30的下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11的下表面上,检测孔30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位于第二内孔在俯视平面内的投影的范围内。在对油井内的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时,连接传感器的导线可以通过上述检测孔30进入到油井中,充分利用了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内的管道空间。上述情况下,无需为该导线的传输线路设置独立的专用管路,从而降低了采油成本。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检测孔30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密封圈40。在将导线穿设在检测孔30内时,位于导线和检测孔30内壁之间的密封圈40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油井内的有害气体通过检测孔跑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密封圈40的上方设置有压紧密封圈40的压紧装置50,压紧装置50安装在检测孔30内并且压紧装置50的下表面和密封圈40的上表面贴合。上述结构可以压紧密封圈40,减小密封圈40与导线之间的缝隙,进而增强密封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压紧装置50上设置有导线穿设通孔60,导线穿设通孔60和检测孔30连通。导线通过导线穿设通孔60进入到检测孔30内,上述结构为导线传输线路的设置提供了必要条件。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压紧装置50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检测孔3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上述内外螺纹的设置使压紧装置50与检测孔30的内壁连接的更加紧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压紧装置50的上部设置有凸帽。在压紧装置50对密封圈40进行压紧时,凸帽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在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工作过程中,凸帽也可以起到防止灰尘进入检测孔30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压紧装置50为螺塞。螺塞为标准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密封圈40为多个,多个密封圈40沿密封圈40轴向依次设置。通过压紧装置50的压紧,上述多个密封圈40之间更加紧实,同时多个密封圈40与导线之间的缝隙减小。上述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效果。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密封圈40可以选用盘根密封圈。盘根密封圈由盘根经模压而成,尺寸精密。一般情况下,盘根密封圈的填料环截面为方形,密封性能稳定,可靠性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第一环形连接件11和第二环形连接件21通过螺栓70连接。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中,检测孔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内孔的轴线平行。检测孔30的上述设置方向能够使检测孔30的上下端之间的距离最短,因此加工相对简单,容易实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可以使连接传感器的导线穿设在检测孔中,导线的上部延伸到双管热采井口装置的外部,导线的下部延伸到连接套管的孔内,充分利用了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内的管道空间,无需为该导线的传输线路设置独立的专用管路,降低了采油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双管热采井口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管热采井口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管热采井口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管热采井口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管热采井口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包括:双管四通,双管四通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连接件,第一环形连接件具有第一内孔;连接套管,位于双管四通的下方,连接套管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环形连接件配合的第二环形连接件,第二环形连接件具有第二内孔,第一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内孔的孔径;双管热采井口装置还包括:检测孔,设置在第一环形连接件上,检测孔的上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上表面上,检测孔的下端位于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