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抽油机及其液压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抽油机及其液压支架.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6973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13CN203769731U(21)申请号 201420042691.7(22)申请日 2014.01.23E21B 43/00(2006.01)(73)专利权人吴文巍地址 473132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测井家属区四号楼一单元一楼东(72)发明人吴文巍(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代理人赵敏(54) 实用新型名称液压抽油机及其液压支架(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抽油机及其液压支架,液压支架主要由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构成,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为下油腔。
2、相互连通的单作用液压缸,抽油杆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与抽油杆连接,配重油缸的活塞杆上固设有搭载配重块的配重梁,配重梁和底座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中液压抽油机的液压支架相比,将用于驱动配重块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与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分离,而使其独立完成配重梁的升降,再通过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的下油腔连通而形成连通器,通过该连通器内液压油的流动来牵引抽油杆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简化了液压支架的结构,降低了液压支架的控制难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3、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69731 UCN 203769731 U1/1页21.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其上竖向设置的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为下油腔相互连通的单作用液压缸,抽油杆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连接结构,配重油缸的活塞杆上固设有用于承载配重块的配重梁,配重梁和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驱动配重梁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配重驱动机构相对于配重承载油缸独立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驱动油缸和连接在油缸动作上的泵站,驱动油缸与配重承载油缸间隔设置,驱动油。
4、缸的活塞杆固连在配重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驱动油缸的速度比为1至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的缸体顶部通过支撑架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包括固连在抽油杆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上的抽油杆梁,抽油杆梁和配重梁平行间隔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均有至少两个。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各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分别对应设置而组成至少两对承载油缸。
5、,每对承载油缸中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的下油腔通过连通管连通,两两连通管通过连管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连管上设有用于控制相邻两连通管相连或隔断的控制阀和/或外接油口。9.液压抽油机,包括液压支架及其上设置的抽油杆和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及其上竖向设置的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为下油腔相互连通的单作用液压缸,抽油杆承载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结构与抽油杆连接,配重油缸的活塞杆上固设有用于承载配重块的配重梁,配重梁和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驱动配重梁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配重驱动机构相对于配重承载油缸独立工作。
6、。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驱动油缸和连接在油缸动作上的泵站,驱动油缸与配重承载油缸间隔设置,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固连在配重梁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69731 U1/4页3液压抽油机及其液压支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抽油机及其液压支架。背景技术0002 目前,虽然市售的抽油机依然以游梁式抽油机为主,不同类型的异型抽油机也在断涌现,尤其是异形抽油机中的液压抽油机,但因游梁式抽油机和除液压抽油机以外的其他异形抽油机多采用变频的方式达到慢下快上的速度比调节要求,所以在抽油过程中,抽油机对电网稳。
7、定性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变频调节需要采用变频电机、控制柜等辅设备,从而造成了抽油成本过高的问题。0003 液压抽油机中液压缸具有往复运动速度比和近乎全程匀速的运动方式的天然特性,尤其是液压缸的速度比,该特性提高抽油机工作效率和降低了采油成本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实现了抽油杆的慢下快上,提高抽油泵的充满效率,在抽油杆上冲程时减少油泵的泄漏时间,进一步提高抽油泵效率,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900191U公开了所公开的一种液压抽油机,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的一个抽油杆举升油缸和至少两个配重举升油缸、传动连接在各个配重举升油缸活塞杆上的配重块,其中配重液压缸和抽油杆举升油缸均为双作用液压缸,各个配重举。
8、升油缸的下油腔连通在抽油杆举升油缸的下油腔上,抽油杆举升油缸的上油腔通过第一油路连通在泵站上,各个配重举升油缸的上油腔通过第二油路交汇连通在泵站上,在使用时,泵站先通过第二油路向各个配重举升油缸的上油腔供油,各个配重举升油缸的活塞杆下行,配重举升油缸的下油腔中液压油被压入抽油杆举升油缸的下油腔中,以使抽油杆举升油缸的活塞杆带动抽油杆上行,同时抽油杆举升油缸的上油腔中液压油经由第一油路回流至泵站中;在抽油杆上行结束后,泵站内换向阀工位切换,将通过第一油路向抽油杆举升油缸的上油腔供油,抽油杆举升油缸的活塞杆带动抽油杆下行,同时抽油杆举升油缸的下油腔中液压油被压入配重举升油缸的下油腔中,配重举升油缸。
9、的活塞杆带动配重上行,且配重举升油缸的上油腔中液压油经由第二油路回流至泵站中。但配重块在上下往复移动时,需要各个配重举升油缸同步协调动作,这就要求第二油路上需专门安装进行油量分配的液压油分配装置,从而使得整个液压抽油机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而且第二油路上液压油很难均匀分配到各个配重举升油缸的上油腔中,以致各个配重举升油缸的举升动作协调程度很难控制。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的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同时还提供了使用该液压支架的液压抽油机。0005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 液压抽油机用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及其。
10、上竖向设置的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为下油腔相互连通的单作用液压缸,抽油杆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连接结构,配重油缸的活塞杆上固设有用于承载配重说 明 书CN 203769731 U2/4页4块的配重梁,配重梁和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驱动配重梁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配重驱动机构相对于配重承载油缸独立工作。0007 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驱动油缸和连接在油缸动作上的泵站,驱动油缸与配重承载油缸间隔设置,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固连在配重梁上。0008 驱动油缸的速度比为1至4。0009 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的缸体顶部通过支撑架固连。0010。
11、 连接结构包括固连在抽油杆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上的抽油杆梁,抽油杆梁和配重梁平行间隔布置。0011 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均有至少两个。0012 各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分别对应设置而组成至少两对承载油缸,每对承载油缸中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的下油腔通过连通管连通,两两连通管通过连管连通。0013 连管上设有用于控制相邻两连通管相连或隔断的控制阀和/或外接油口。0014 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抽油机的技术方案如下:0015 液压抽油机,包括液压支架及其上设置的抽油杆和配重块,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及其上竖向设置的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为下油腔相互连通的单作。
12、用液压缸,抽油杆承载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结构与抽油杆连接,配重油缸的活塞杆上固设有用于承载配重块的配重梁,配重梁和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驱动配重梁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配重驱动机构相对于配重承载油缸独立工作。0016 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驱动油缸和连接在油缸动作上的泵站,驱动油缸与配重承载油缸间隔设置,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固连在配重梁上。0017 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支架主要由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构成,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为下油腔相互连通的单作用液压缸,抽油杆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与抽油杆连接,配重油缸的活塞杆上固设有搭载配重块的配重梁,配重梁和底座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在使用时,。
13、升降驱动机构驱动配重梁下行,配重梁在升降驱动机构的牵引和配重块的自重作用下,压动配重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下行,配重承载油缸的下油腔中液压油在活塞杆的压动下被压入抽油杆承载油缸的下油腔中,抽油杆承载油缸中活塞杆在下油腔中液压油推动下上行,同时带动抽油杆上行;在抽油杆上行到结束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配重梁上行,配重梁会带动配重块和配重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上行,同时配重承载油缸的下油腔压力降低,以使抽油杆承载油缸的下油腔中液压油流入配重承载油缸的下油腔中,抽油杆承载油缸的下油腔中压力下降,抽油杆承载油缸的活塞杆带动抽油杆下行,从而与现有技术中液压抽油机的液压支架相比,将用于驱动配重块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
14、与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分离,而使其独立完成配重梁的升降,再通过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的下油腔连通而形成连通器,通过该连通器内液压油的流动来牵引抽油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支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的独立工作来实现动力输入,避免了多个动力输入源协调难度大的问题,从而简化了液压支架的结构,降低了液压支架的控制难度。0018 进一步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驱动油缸和连接在油缸动作上的泵站,驱动油缸与配重承载油缸间隔设置,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固连在配重梁上,在使用时,抽说 明 书CN 203769731 U3/4页5油杆承载油缸和配重承载油缸通过下油腔连通形成的连通器,该连。
15、通器内液压油使得配重块和抽油杆在对应梁上相互平衡,且同步反向动作,在抽油杆的上下行程中,驱动油缸输出较小的作用力来打破连通器两侧的平衡状态,就能实现抽油杆的上下动作,从而降低了驱动油缸动作时的压力,减少了泵站的负荷,也对应节省了泵站上能源的消耗。附图说明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抽油机实施例在去除配重后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抽油机实施例在去除配重后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抽油机实施例在去除配重后第三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抽油机实施例在配重梁上行结束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3 图5。
16、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抽油机实施例在配重梁下行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4 图6是图5中液压抽油机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 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抽油机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该液压抽油机包括液压支架及其上设置的抽油杆1和配重块2,每个配重块2均为T型块体,液压支架包括底座3及其上竖向设置的配重承载油缸4和抽油杆承载油缸5,配重承载油缸4和抽油杆承载油缸5为下油腔相互连通的单作用液压缸,抽油杆承载油缸5的活塞杆上设有与抽油杆1连接的连接结构,配重承载油缸4的活塞杆上固设有搭载配重块2的配重梁6,配重梁6和底座3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3上的驱动油缸7。
17、和连接在油缸动作上的泵站,驱动油缸7为与配重承载油缸4间隔设置的双作用液压缸,驱动油缸7的活塞杆固连在配重梁6上,驱动油缸7的速度比(下行速度比上行速度)为1-4。0026 配重承载油缸4和抽油杆承载油缸5均有两个,各配重承载油缸4和抽油杆承载油缸5分别对应设置而组成两对承载油缸,每对承载油缸中配重承载油缸4和抽油杆承载油缸5的下油腔通过连通管8连通,两连通管8通过连管9连通,并在连管9上设置有控制通断的控制阀和连通外接油路的外接油口。驱动油缸7处于两个配重承载油缸4的几何中间位置处。0027 连接结构包括桥接固连在两个抽油杆承载油缸5的活塞杆上的抽油杆梁10和抽油杆梁10中间部位固连的U型的。
18、承载架11,其中抽油杆梁10和配重梁6平行间隔布置,抽油杆1的顶部固连在承载架11底部中间位置处。0028 液压支架通过底座3固定砼基12上,配重承载油缸4、抽油杆承载油缸5和驱动油缸7的缸体底部均固定在底座3的下支撑架13上,配重承载油缸4、抽油杆承载油缸5和驱动油缸7的缸体顶部通过上支撑架14固定,作用是保持配重承载油缸4、抽油杆承载油缸5和驱动油缸7的缸体相对位置的稳定;两对承载油缸分别用于支撑抽油杆1的重量和配重块2的重量;控制阀可根据需要将两根连通管8相连或隔断,外接油口用于每对承载油缸所形成的连通器结构内工作介质的填装与排泄。说 明 书CN 203769731 U4/4页60029。
19、 液压抽油机在安装完成之后,调节配重块2、配重梁6和抽油杆梁10的比例关系,当达到运行要求的平衡标准后,向驱动油缸7的无杆腔供油,驱动活塞杆对配重梁6产生上推的作用力,此时油缸上升的速度为V,配重与驱动油缸7同步、同向运动,而连通器另一端的抽油杆1以V的速度下降;下降到达预设行程之后,供油路线有驱动油缸7的无杆腔变为有杆腔,此时驱动活塞杆带着配重梁6以V乘以速度比的速度下降,而连通器另一端的抽油杆1则以V乘以速度比的速度上升(如驱动油缸的速度比为1.3,则配重块下降的速度等于抽油杆1上升的速度等于1.3V,其他速度比同理), 如上为一个运行周期。0030 在上述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主要由驱动。
20、油缸和泵站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升降驱动机构也可以是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牵引绳卷绕升降机构、气缸升降机构等升降驱动机构。0031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对承载油缸中连通管相互并联,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也可以依次串联,即各个配重承载油缸的下油腔其中一个连通在一个抽油杆承载油缸的下油腔上,其余的依次串联,其他的抽油杆承载油缸也依次串联。0032 在上述实施例中,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各有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配重承载油缸和抽油杆承载油缸的个数也可以不相等,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求决定。0033 在上述实施例中,抽油杆梁和配重梁平行间隔设置,以使抽油机可置于油井一侧处工作,便于安装施工,在其他实施例中,抽油杆梁也可以置于配重梁下方或相互交错设置。0034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支架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液压支架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液压支架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说 明 书CN 203769731 U1/6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69731 U2/6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69731 U3/6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69731 U4/6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69731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