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4200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23977.7

申请日:

2008.05.30

公开号:

CN101591968A

公开日:

2009.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F 15/04公开日:2009120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5/04; B27M3/04

主分类号:

E04F15/04

申请人:

苏州德胜住宅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聂圣哲

地址:

21512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镇淞江路三号德胜公寓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忠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物的装修工程技术领域。该竹地板包括自上而下相互排列的多层竹片单板,竹片单板之间相互压合构成单元块,四个单元块拼合构成竹地板块,且竹片单板均采用竹地板余料。其制造方法包括备料、切割、打磨、压合、拼接成形。采用本发明后能将在家装过程中原本充当废弃物的竹地板余料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竹地板。并且,这样的加工免去从竹子原料到成品的繁琐加工。同时,新制成的竹地板不仅对于铺设的适应能力更高,还有拼花美观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地板块至少由两块单元块构成,单元块由多层竹片单板垂直压合构成,相邻两个单元块的竹纹方向互相垂直,且竹片单板均采用竹地板余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单元块的竹片单板,其相邻各层的竹纹方向互相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竹片单板的长度、厚度、宽度均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片单板厚度为0.3~0.6c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片单板宽度为1.5~2.5c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片单板长度为15~17c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地板块相邻两边为公榫或是母榫。

8、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质地相同的竹地板余料,切割成所需长度的竹片单板;
步骤二: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外表面上的切割毛刺部分削除,令竹片单板宽度达到要求;
步骤三: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刨至所需厚度;
步骤四:将长度、厚度、宽度一致的竹片单板按照竹纹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垂直堆叠三层,加热至180~220℃,用双辊辗压机,在14~21MPa的压力下,将其垂直辗压成单元块;
步骤五:将单元块依照竹纹方向互相垂直拼接,通过加压粘合成形,构成竹地板块。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在堆叠时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竹片单板为4~7片。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在竹片单板的堆叠结合面和所述步骤五中单元块拼接面上涂有环氧树脂或脲醛树脂粘合剂。

说明书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装业内的竹地板,尤其涉及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物的装修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日前,随着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强,原木地板的制造日益减少。相对的,竹子由于生长速度较快,利用竹子不会破坏森林资源,因此,采用竹材料制成的地板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木地板替代品。在现有的家装市场中,竹地板的应用也较为普及。但是,由于家居面积的差异,竹地板在安装铺设中,会产生一定的地板余料,而这些地板余料往往被作为废料而直接浪费了,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是以地板为主料的家装材料的价格日益水涨船高的重要原因。并且,不符合现在家装业内的绿色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中:所述的竹地板块至少由两块单元块构成,单元块由多层竹片单板垂直压合构成,相邻两个单元块的竹纹方向互相垂直,且竹片单板均采用竹地板余料。
上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中:所述构成单元块的竹片单板,其相邻各层的竹纹方向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中:所述的各竹片单板的长度、厚度、宽度均一致。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中:所述的竹片单板厚度为0.3~0.6cm。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中:所述的竹片单板宽度为1.5~2.5cm。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中:所述的竹片单板长度为15~17cm。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中:所述竹地板块相邻两边为公榫或是母榫。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质地相同的竹地板余料,切割成所需长度的竹片单板;
步骤二: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外表面上的切割毛刺部分削除,令竹片单板宽度达到要求;
步骤三: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刨至所需厚度;
步骤四:将长度、厚度、宽度一致的竹片单板按照竹纹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垂直堆叠三层,加热至180~220℃,用双辊辗压机,在14~21MPa的压力下,将其垂直辗压成单元块;
步骤五:将单元块依照竹纹方向互相垂直拼接,通过加压粘合成形,构成竹地板块。
上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四中在堆叠时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竹片单板为4~7片。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四中在竹片单板的堆叠结合面和所述步骤五中单元块拼接面上涂有环氧树脂或脲醛树脂粘合剂。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能将在家装过程中原本充当废弃物的竹地板余料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竹地板。并且,这样的加工免去从竹子原料到成品的筛选、去竹青、去竹黄、烘烤工艺,加工制作过程简便。同时,新制成的竹地板对于铺设的适应能力更高,不仅防滑耐磨,更有目前竹地板多达不到的拼花美观效果。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
图1是竹地板块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竹地板块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竹片单板        2公榫
3母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竹地板块至少由两块单元块构成,单元块由多层竹片单板1垂直压合构成,相邻两个单元块的竹纹方向互相垂直,且竹片单板1均采用竹地板余料。进一步来看,为了让成形后的地板达到使用所需要的强度,所述的多层竹片单板1,相邻各层的质地相同,单元块之间的竹纹方向互相垂直。同时,为了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多层竹片单板1相邻各层的竹纹方向互相平行。考虑到现有的家装竹地板款式,以及竹地板余料的大致规格,竹片单板1厚度为0.3~0.6cm,宽度为1.5~2.5cm,长度为15~17cm。当然,构成单元块的竹片单板1的长度、厚度、宽度一致。为了便于竹地板之间的拼接,所述的竹地板边缘是平头。当然,考虑到竹地板之间的结合稳定,竹地板块相邻两边为公榫2或是母榫3。也就是说,在组装时,将公榫2嵌入母榫3即可。
再进一步来看,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方法包含下述步骤:首先,将质地相同的竹地板余料,切割成所需长度的竹片单板1。随后,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1外表面上的切割毛刺部分削除,令竹片单板1宽度达到要求。接着,同样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1刨至所需厚度。然后,将4~7片竹片单板1按照竹纹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堆叠三层,竹片单板1之间涂有粘合剂,将其加热至180~220℃后,用双辊辗压机施加14~21MPa的压力,辗压成单元块。最后,将单元块依照竹纹方向互相垂直拼接,采用环氧树脂或是脲醛树脂作为粘合剂,通过加压粘合成形,构成竹地板块。当然,考虑到竹地板块最终的美观程度,可以在其表面进行刷漆。
〖实施例一〗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的制造方法,其大致过程如下:首先,将质地相同的竹地板余料,切割成长度为15cm的竹片单板1。随后,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1外表面上的切割毛刺部分削除,令竹片单板1的宽度统一为1.5cm。接着,同样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1刨至0.3cm的厚度。
然后,将4片规格一致的竹地板余料构成的竹片单板1按照竹纹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堆叠,共三层,即一共12片。在此期间,可在竹片单板1上涂抹环氧树脂或是脲醛树脂来帮助竹片单板1之间能顺利粘合成形。
随后,将堆叠后的竹片单板1加热至180℃,用双辊辗压机对其施加14MPa的压力进行辗压,构成单元块。待制成多组单元块后,将单元块之间依照竹纹方向互相垂直拼接。为了令单元块之间拼接后结合得更稳固,在拼接面上涂有环氧树脂或是脲醛树脂作为粘合剂。并且,在拼接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压合,令由单元块构成的竹地板块成形为一体。
由于本工艺制成的竹地板来源于竹地板的余料,因此能在加工过程中让竹地板的面积趋向于小巧化,能适合用在面积较小的居室进行铺设,不会再产生二次余料。
〖实施例二〗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的制造方法,其过程如下:首先,将质地相同的竹地板余料,切割成长度为16cm的竹片单板1。随后,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1外表面上的切割毛刺部分削除,令竹片单板1的宽度统一为2cm。接着,同样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1刨至0.4cm的厚度。
然后,将5片规格一致的竹地板余料构成的竹片单板1按照竹纹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分别各堆叠三层,即共计采用15片竹片单板1。在此期间,可在竹片单板1上涂抹环氧树脂或是脲醛树脂来帮助竹片单板1之间能顺利粘合成形。
随后,将堆叠后的竹片单板1加热至200℃,用双辊辗压机对其施加MPa的压力进行辗压,构成单元块。待制成多组单元块后,将单元块之间依照竹纹方向互相垂直拼接。为了令单元块之间拼接后结合得更稳固,在拼接面上涂有环氧树脂或是脲醛树脂作为粘合剂。并且,在拼接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压合,令由单元块构成的竹地板块稳固成形。
采用此工艺制成后的竹地板有较大的面积,能适用于较大的铺设区域,比如客厅等。
〖实施例三〗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的制造方法,其大致过程如下:首先,将质地相同的竹地板余料,切割成长度为17cm的竹片单板1。随后,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1外表面上的切割毛刺部分削除,令竹片单板1的宽度统一为2.5cm。接着,同样用刨平机将上述竹片单板1刨至0.6cm的厚度。
然后,将7片规格一致的竹地板余料构成的竹片单板1按照竹纹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分别各堆叠三层,即共计采用21片竹片单板1。在此期间,可在竹片单板1上涂抹环氧树脂或是脲醛树脂来帮助竹片单板1之间能顺利粘合成形。
随后,将堆叠后的竹片单板1加热至220℃,用双辊辗压机对其施加17MPa的压力进行辗压,构成单元块。待制成多组单元块后,将单元块之间依照竹纹方向互相垂直拼接。为了令单元块之间拼接后结合得更稳固,在拼接面上涂有环氧树脂或是脲醛树脂作为粘合剂。并且,在拼接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压合,令由单元块构成的竹地板块稳固成形。最后,在地板块相邻两边开设公榫2或是母榫3。
通过上述工艺制成的竹地板,其面积比较适中,能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家装的各个地点,与室内面积的匹配度较高。
通过上述文字描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能将在家装过程中原本充当废弃物的竹地板余料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竹地板。并且,这样的加工免去从竹子原料到成品的筛选、去竹青、去竹黄、烘烤工艺,加工制作过程简便。同时,新制成的竹地板对于铺设的适应能力更高,不仅防滑耐磨,更有目前竹地板多达不到的拼花美观效果。由此,本发明为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拓展了空间,实施效果好。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余料构成的竹地板块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物的装修工程技术领域。该竹地板包括自上而下相互排列的多层竹片单板,竹片单板之间相互压合构成单元块,四个单元块拼合构成竹地板块,且竹片单板均采用竹地板余料。其制造方法包括备料、切割、打磨、压合、拼接成形。采用本发明后能将在家装过程中原本充当废弃物的竹地板余料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竹地板。并且,这样的加工免去从竹子原料到成品的繁琐加工。同时,新制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