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钻具扶正器.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141663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692569.X

申请日:

2013.11.05

公开号:

CN203640626U

公开日:

2014.06.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17/10申请日:20131105授权公告日:20140611终止日期:20151105|||授权

IPC分类号:

E21B17/10; E21B7/28

主分类号:

E21B17/10

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发明人:

王玉山; 朱益辉; 刘禹铭; 姬广奇; 王晓松; 闫园园

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海洋石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代理人:

朱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钻具扶正器,包括上颈部、螺旋扶正翼和下颈部,特征在于;上颈部轴向长度为50-58cm,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为48-52cm,所述下颈部轴向长度为42-47cm,螺旋扶正翼采用闭式右旋螺旋结构,在螺旋凹槽处各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弧,且螺旋扶正翼冠部上端螺旋面右侧法线方向均装有至少2个PDC复合片。优点是:不仅可解决常规扶正器钻井过程中难以进行倒划眼的问题及弊端,通过减小螺旋面的包角,增大返出液体通道面积,避免钻进时和倒划眼时抬钻具的情况;而且还可在正常钻井作业过程中,可随时进行倒划眼作业,保持井壁的光滑和韧性,降低井壁缩颈塌陷概率,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节省钻井作业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井下钻具扶正器,包括上颈部、螺旋扶正翼和下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颈部轴向长度为50-58cm,所述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为48-52cm,所述下颈部轴向长度为42-47cm,所述螺旋扶正翼采用闭式右旋螺旋结构,在所述螺旋凹槽处各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弧,且螺旋扶正翼冠部上端螺旋面右侧法线方向均装有至少2个PDC复合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具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扶正翼的螺旋角度采用加大环空液体流道面积的设计结构,其螺旋角度为48-5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具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扶正翼冠部采用长28-35cm、宽60-68cm的窄短结构。

说明书

井下钻具扶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钻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下钻具扶正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井过程中,扶正器是下部钻具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保持井径和井壁光滑,减少井壁对钻具的磨损,根据扶正器在钻柱中的位置不同分别起到防斜、纠斜和稳斜的作用。为了保持井眼尺寸、井壁稳定和造斜需要,钻井作业时需要在钻柱上连接扶正器。当几千米钻具在井内工作时,常因井眼缩径、变形等原因,导致钻具无法自由活动,出现不能上提、下放或转动的现象,这也是钻井作业中最常见、最易发生的井下工程事故,造成钻井工期延长,加大作业成本。因此,常规的钻井过程中,需要倒划眼作业,用以保持井壁稳定,井眼轨迹圆滑。传统的钻具扶正器缺少倒划眼齿,倒划眼作业时对井壁修整能力有限,容易造成岩屑堆积在扶正器上端。此外,由于扶正器外侧的泥浆通道面积小,容易抬钻具,进而影响倒划眼作业。现有扶正器倒划眼作业造成的井下事故,轻则卡钻,重则钻具落井,井眼填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大幅度提高钻井作业效率、减少作业风险且可降低倒划眼作业成本的井下钻具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井下钻具扶正器,包括上颈部、螺旋扶正翼和下颈部,所述上颈部轴向长度为50-58cm,所述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为48-52cm,所述下颈部轴向长度为42-47cm,所述螺旋扶正翼采用闭式右旋螺旋结构,在所述螺旋凹槽处各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弧,且螺旋扶正翼冠部上端螺旋面右侧法线方向均装有至少2个PDC复合片。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螺旋扶正翼的螺旋角度采用加大环空液体流道面积的设计结构,其螺旋角度为48-55°。
所述螺旋扶正翼冠部采用长28-35cm、宽60-68cm窄短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扶正器不仅可解决常规扶正器钻井过程中难以进行倒划眼的问题及弊端,通过采用较小的螺旋角度,减小了螺旋面的包角,从而增大返出液体通道面积,不仅可避免钻进时和倒划眼时抬钻具的情况;而且还可在正常钻井作业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倒划眼作业,并可保持井壁的光滑和韧性,降低井壁缩颈塌陷概率,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节省钻井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锥面硬质合金柱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螺纹;2、上颈部;3、PDC复合片;4、硬质合金柱;5、下颈部;6、标记槽;7、螺旋扶正翼;8、公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4,井下钻具扶正器,包括由上颈部2、螺旋扶正翼7和下颈部5构成的整体结构。所述上颈部端扣型为6-5/8”REG的母螺纹1,母扣螺纹根部制有一道宽20mm的标记槽6;所述下颈部端制有扣型为6-5/8”REG的公螺纹8,公扣螺纹根部制有一道宽20mm的标记槽6。
所述上颈部轴向长度为50-58cm,所述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为48-52cm,所述下颈部轴向长度为42-47cm,所述螺旋扶正翼采用闭式右旋螺旋小包角结构,在所述螺旋凹槽处各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弧,且螺旋扶正翼冠部上端螺旋面右侧法线方向均装有至少2个PDC复合片3,所述PDC复合片规格为Φ11×8(mm),每个螺旋扶正翼上端30度斜面均分布5个PDC复合片3,保证其覆盖径向一周。PDC复合片切削齿与螺旋扶正翼本体凹入0~3mm且齿柱后端要焊有托体。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颈部轴向长度优选为52.5cm,所述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优选为51cm,下颈部轴向长度优选为46.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扶正翼下锥面上镶嵌有硬质合金柱4,所述硬质合金柱硬度不应低于HRC55,且硬质合金柱采用大密度、整齐排列方式布局。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扶正翼的螺旋角度采用加大环空液体流道面积的设计结构,其螺旋角度为48-55°。
所述螺旋扶正翼冠部采用长28-35cm、宽60-68cm窄短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扶正翼冠部的长度优选为32cm,宽度优选为66cm。
本扶正器不仅可解决常规扶正器钻井过程中难以倒划眼的难点及弊端,螺旋扶正翼通过采用较小的螺旋角度,减小了螺旋面的包角,增加返出的流道面积,避免钻进时抬钻具的情况;同样的钻具组合,不仅保障了钻井时的安全,倒划眼齿也可在倒划眼时修理井壁,减少倒划眼作业风险,因此该工具的研制和开发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

井下钻具扶正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井下钻具扶正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井下钻具扶正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钻具扶正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钻具扶正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4062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6.11CN203640626U(21)申请号 201320692569.X(22)申请日 2013.11.05E21B 17/10(2006.01)E21B 7/28(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海洋石油大厦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72)发明人王玉山 朱益辉 刘禹铭 姬广奇王晓松 闫园园(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代理人朱瑜(54) 实用新型名称井下钻具。

2、扶正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钻具扶正器,包括上颈部、螺旋扶正翼和下颈部,特征在于;上颈部轴向长度为50-58cm,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为48-52cm,所述下颈部轴向长度为42-47cm,螺旋扶正翼采用闭式右旋螺旋结构,在螺旋凹槽处各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弧,且螺旋扶正翼冠部上端螺旋面右侧法线方向均装有至少2个PDC复合片。优点是:不仅可解决常规扶正器钻井过程中难以进行倒划眼的问题及弊端,通过减小螺旋面的包角,增大返出液体通道面积,避免钻进时和倒划眼时抬钻具的情况;而且还可在正常钻井作业过程中,可随时进行倒划眼作业,保持井壁的光滑和韧性,降低井壁缩颈塌陷概率,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节省钻。

3、井作业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40626 UCN 203640626 U1/1页21.一种井下钻具扶正器,包括上颈部、螺旋扶正翼和下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颈部轴向长度为50-58cm,所述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为48-52cm,所述下颈部轴向长度为42-47cm,所述螺旋扶正翼采用闭式右旋螺旋结构,在所述螺旋凹槽处各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弧,且螺旋扶正翼冠部上端螺旋面右侧法线方向均装有至少2个PDC复合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

4、具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扶正翼的螺旋角度采用加大环空液体流道面积的设计结构,其螺旋角度为48-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具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扶正翼冠部采用长28-35cm、宽60-68cm的窄短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640626 U1/2页3井下钻具扶正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钻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下钻具扶正器。背景技术0002 在油田钻井过程中,扶正器是下部钻具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保持井径和井壁光滑,减少井壁对钻具的磨损,根据扶正器在钻柱中的位置不同分别起到防斜、纠斜和稳斜的作用。为了保持井眼尺寸、井壁稳定和造斜需要,钻井作。

5、业时需要在钻柱上连接扶正器。当几千米钻具在井内工作时,常因井眼缩径、变形等原因,导致钻具无法自由活动,出现不能上提、下放或转动的现象,这也是钻井作业中最常见、最易发生的井下工程事故,造成钻井工期延长,加大作业成本。因此,常规的钻井过程中,需要倒划眼作业,用以保持井壁稳定,井眼轨迹圆滑。传统的钻具扶正器缺少倒划眼齿,倒划眼作业时对井壁修整能力有限,容易造成岩屑堆积在扶正器上端。此外,由于扶正器外侧的泥浆通道面积小,容易抬钻具,进而影响倒划眼作业。现有扶正器倒划眼作业造成的井下事故,轻则卡钻,重则钻具落井,井眼填埋。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大。

6、幅度提高钻井作业效率、减少作业风险且可降低倒划眼作业成本的井下钻具扶正器。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5 井下钻具扶正器,包括上颈部、螺旋扶正翼和下颈部,所述上颈部轴向长度为50-58cm,所述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为48-52cm,所述下颈部轴向长度为42-47cm,所述螺旋扶正翼采用闭式右旋螺旋结构,在所述螺旋凹槽处各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弧,且螺旋扶正翼冠部上端螺旋面右侧法线方向均装有至少2个PDC复合片。0006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 所述螺旋扶正翼的螺旋角度采用加大环空液体流道面积的设计结构,其螺旋角度为48-55。000。

7、8 所述螺旋扶正翼冠部采用长28-35cm、宽60-68cm窄短结构。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扶正器不仅可解决常规扶正器钻井过程中难以进行倒划眼的问题及弊端,通过采用较小的螺旋角度,减小了螺旋面的包角,从而增大返出液体通道面积,不仅可避免钻进时和倒划眼时抬钻具的情况;而且还可在正常钻井作业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倒划眼作业,并可保持井壁的光滑和韧性,降低井壁缩颈塌陷概率,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节省钻井作业成本。附图说明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说 明 书CN 203640626 U2/2页4001。

8、2 图3是图1的I部放大图;0013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锥面硬质合金柱布局结构示意图。0014 图中:1、母螺纹;2、上颈部;3、PDC复合片;4、硬质合金柱;5、下颈部;6、标记槽;7、螺旋扶正翼;8、公螺纹。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0016 请参阅图1-图4,井下钻具扶正器,包括由上颈部2、螺旋扶正翼7和下颈部5构成的整体结构。所述上颈部端扣型为6-5/8”REG的母螺纹1,母扣螺纹根部制有一道宽20mm的标记槽6;所述下颈部端制有扣型为6-5/8”REG的公螺纹8,公扣螺纹根部制有一道宽20mm的标记。

9、槽6。0017 所述上颈部轴向长度为50-58cm,所述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为48-52cm,所述下颈部轴向长度为42-47cm,所述螺旋扶正翼采用闭式右旋螺旋小包角结构,在所述螺旋凹槽处各设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弧,且螺旋扶正翼冠部上端螺旋面右侧法线方向均装有至少2个PDC复合片3,所述PDC复合片规格为118(mm),每个螺旋扶正翼上端30度斜面均分布5个PDC复合片3,保证其覆盖径向一周。PDC复合片切削齿与螺旋扶正翼本体凹入03mm且齿柱后端要焊有托体。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颈部轴向长度优选为52.5cm,所述螺旋扶正翼轴向长度优选为51cm,下颈部轴向长度优选为46.5cm。0018 本实施例中。

10、,所述螺旋扶正翼下锥面上镶嵌有硬质合金柱4,所述硬质合金柱硬度不应低于HRC55,且硬质合金柱采用大密度、整齐排列方式布局。0019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扶正翼的螺旋角度采用加大环空液体流道面积的设计结构,其螺旋角度为48-55。0020 所述螺旋扶正翼冠部采用长28-35cm、宽60-68cm窄短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扶正翼冠部的长度优选为32cm,宽度优选为66cm。0021 本扶正器不仅可解决常规扶正器钻井过程中难以倒划眼的难点及弊端,螺旋扶正翼通过采用较小的螺旋角度,减小了螺旋面的包角,增加返出的流道面积,避免钻进时抬钻具的情况;同样的钻具组合,不仅保障了钻井时的安全,倒划眼齿也可在倒划眼时修理井壁,减少倒划眼作业风险,因此该工具的研制和开发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说 明 书CN 203640626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40626 U2/2页6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4062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