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03497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23926.8

申请日:

2014.01.15

公开号:

CN203640745U

公开日:

2014.06.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D 11/10申请日:20140115授权公告日:20140611终止日期:20150115|||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1/10

主分类号:

E21D11/10

申请人:

惠兴田

发明人:

惠兴田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58号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该模袋包括主体模袋以及主体模袋顶部设置的弹性接顶模袋,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分别为封闭型,主体模袋包括有横向套筒、竖向套筒、灌注口和拉筋,弹性接顶模袋包括灌注口,所述拉筋置于主体模袋内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模袋布上,这种结构模袋能够适应混凝土隔离墙针对凹凸不平顶板的需要,适应煤矿沿空留巷砌筑隔离墙混凝土浇筑用,接顶效果好并且达到平整快速固定施工速度快,可广泛用于煤矿,冶金矿山,水利,地下建筑,国防等土木工程行业,尤其适合煤矿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施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体模袋,主体模袋顶部设置的弹性接顶模袋,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分别为封闭型结构,主体模袋结构上设有横向套筒、竖向套筒、灌注口和拉筋,弹性接顶模袋设置袖套式灌注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用布料或纤维材料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布置在主体模袋内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模袋布上,所述拉筋间排距100-1000m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顶模袋厚度小于主体模袋,弹性接顶模袋宽度比主体模袋小100-500mm,厚度为100-600m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袋灌注口是贯通主体模袋内外的一个筒形软布接口,所述筒形软布接口直径为100-200mm,在主体模袋外长度为200-1000mm,在主体模袋内长度为200-600m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顶模袋灌注口直径为80-200mm,弹性接顶模袋外长度为200-1000mm,弹性接顶模袋内长度为200-600mm。

说明书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模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
背景技术
利用混凝土浇筑进行沿空留巷,其工艺机械化程度高,留巷效果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常见因井下工作面顶板条件比较复杂,顶板凹凸不平,利用刚性模板,刚性模板有时候存在漏浆,尤其是在砌筑位于顶板之间的隔离墙体时,不能够实现在模板的顶部浇灌,连接可靠性不佳造成不能接顶,造成墙体支撑受力不合理并且容易产生顶部接顶不严密而产生与采空区漏风,不利于沿空留巷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简单,平整快速固定、接顶效果好的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体模袋,主体模袋顶部设置的弹性接顶模袋,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分别为封闭型结构,主体模袋结构上设有横向套筒、竖向套筒、灌注口和拉筋,弹性接顶模袋设置袖套式灌注口。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用布料或纤维材料制成。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布置在主体模袋内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模袋布上,所述拉筋间排距100-1000mm。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顶模袋厚度小于主体模袋,宽度比主体模袋小100-500mm,弹性接顶模袋厚度为100-600mm。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袋灌注口是贯通主体模袋内外的一个筒形软布接口,所述筒形软布接口直径为100-200mm,在主体模袋外长度为200-1000mm,在主体模袋内长度为200-600mm。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顶模袋灌注口直径为80-200mm,弹性接顶模袋外长度为200-1000mm,弹性接顶模袋内长度为200-60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筒形固定结构简单,制袋方便,能够达到快速固定,模袋边缘能够很好的接顶,保证混凝土在顶底板之间密封,弹性接顶模袋便于二次泵注严密接顶。
2) 筒形灌注口结构内外预留能够实现自密封防止漏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模袋;2—弹性接顶模袋,3—横向套筒,4—竖向套筒,
5—拉筋;6—主体模袋灌注口;7—弹性接顶模袋灌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主要特征是:
该模袋包括主体模袋1,主体模袋1顶部设置的弹性接顶模袋2,主体模袋1与弹性接顶模袋2分别为封闭型结构,主体模袋1结构上设有横向套筒3、竖向套筒4、灌注口6和拉筋5,弹性接顶模袋2设置袖套式灌注口7。
主体模袋1与弹性接顶模袋2用布料或纤维材料制成。
拉筋5布置在主体模袋1内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模袋布上,拉筋5间排距100-1000mm。
弹性接顶模袋2厚度小于主体模袋1,弹性接顶模袋宽度比主体模袋1小100-500mm,厚度为100-600mm。
主体模袋1灌注口6是贯通主体模袋1内外的一个筒形软布接口,筒形软布接口直径为100-200mm,在主体模袋1外长度为200-1000mm,在主体模袋1内长度为200-600mm。
弹性接顶模袋2灌注口7直径为80-200mm,弹性接顶模袋2外长度为200-1000mm,弹性接顶模袋2内长度为200-600mm。
采用上述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进行施工步骤如下:
1、首先将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放置在煤层顶底板之间设计位置;
2、采空侧用锚柱挡矸;
3、将模袋顶部横向筒形3通过锚柱固定在顶板上,接着前后两个模袋的竖向布筒4内穿入钢筋后相连接;
4、固定拉筋5于模袋1内;
5、连接混凝土泵到主体模袋的灌注孔6,泵注混凝土,至饱满状态;
6、拉出混凝土灌注管,连接混凝土泵到弹性接顶模袋的灌注孔7,至完全接顶;
7、拉出混凝土灌注管,完成施工。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结构制袋方便,而且能够达到快速固定、接顶效果好。适应煤矿沿空留巷砌筑隔离墙混凝土浇筑用,其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可广泛用于煤矿,建筑,冶金矿山,水利,地下建筑,国防等土木工程行业,尤其适合煤矿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施工。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4074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6.11CN203640745U(21)申请号 201420023926.8(22)申请日 2014.01.15E21D 11/10(2006.01)(73)专利权人惠兴田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58号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72)发明人惠兴田(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该模袋包括主体模袋以及主体模袋顶部设置的弹性接顶模袋,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分别为封闭型,主体模袋包括有横向套筒、竖向套筒、灌注口。

2、和拉筋,弹性接顶模袋包括灌注口,所述拉筋置于主体模袋内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模袋布上,这种结构模袋能够适应混凝土隔离墙针对凹凸不平顶板的需要,适应煤矿沿空留巷砌筑隔离墙混凝土浇筑用,接顶效果好并且达到平整快速固定施工速度快,可广泛用于煤矿,冶金矿山,水利,地下建筑,国防等土木工程行业,尤其适合煤矿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施工。(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40745 UCN 203640745 U1/1页21.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

3、在于:它包括主体模袋,主体模袋顶部设置的弹性接顶模袋,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分别为封闭型结构,主体模袋结构上设有横向套筒、竖向套筒、灌注口和拉筋,弹性接顶模袋设置袖套式灌注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用布料或纤维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布置在主体模袋内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模袋布上,所述拉筋间排距100-10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顶模袋厚度小于主体模袋,弹性接顶模袋宽度比主体模袋小100-500mm,。

4、厚度为100-60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袋灌注口是贯通主体模袋内外的一个筒形软布接口,所述筒形软布接口直径为100-200mm,在主体模袋外长度为200-1000mm,在主体模袋内长度为200-60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顶模袋灌注口直径为80-200mm,弹性接顶模袋外长度为200-1000mm,弹性接顶模袋内长度为200-600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640745 U1/2页3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

5、模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背景技术0002 利用混凝土浇筑进行沿空留巷,其工艺机械化程度高,留巷效果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常见因井下工作面顶板条件比较复杂,顶板凹凸不平,利用刚性模板,刚性模板有时候存在漏浆,尤其是在砌筑位于顶板之间的隔离墙体时,不能够实现在模板的顶部浇灌,连接可靠性不佳造成不能接顶,造成墙体支撑受力不合理并且容易产生顶部接顶不严密而产生与采空区漏风,不利于沿空留巷安全。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简单,平整快速固定、接顶效果好的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0004 本实用新型解。

6、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体模袋,主体模袋顶部设置的弹性接顶模袋,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分别为封闭型结构,主体模袋结构上设有横向套筒、竖向套筒、灌注口和拉筋,弹性接顶模袋设置袖套式灌注口。0006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袋与弹性接顶模袋用布料或纤维材料制成。0007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布置在主体模袋内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模袋布上,所述拉筋间排距100-1000mm。0008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顶模袋厚。

7、度小于主体模袋,宽度比主体模袋小100-500mm,弹性接顶模袋厚度为100-600mm。0009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袋灌注口是贯通主体模袋内外的一个筒形软布接口,所述筒形软布接口直径为100-200mm,在主体模袋外长度为200-1000mm,在主体模袋内长度为200-600mm。0010 所述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顶模袋灌注口直径为80-200mm,弹性接顶模袋外长度为200-1000mm,弹性接顶模袋内长度为200-600mm。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12 1) 筒形固定结构简单,。

8、制袋方便,能够达到快速固定,模袋边缘能够很好的接顶,保证混凝土在顶底板之间密封,弹性接顶模袋便于二次泵注严密接顶。0013 2) 筒形灌注口结构内外预留能够实现自密封防止漏浆。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203640745 U2/2页4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结构示意图。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剖面图。 0017 附图标记说明:0018 1主体模袋;2弹性接顶模袋,3横向套筒,4竖向套筒,0019 5拉筋;6主体模袋灌注口;7弹性接顶模袋灌注口。具体实施方式0020 现在结合附。

9、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1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主要特征是:0022 该模袋包括主体模袋1,主体模袋1顶部设置的弹性接顶模袋2,主体模袋1与弹性接顶模袋2分别为封闭型结构,主体模袋1结构上设有横向套筒3、竖向套筒4、灌注口6和拉筋5,弹性接顶模袋2设置袖套式灌注口7。0023 主体模袋1与弹性接顶模袋2用布料或纤维材料制成。0024 拉筋5布置在主体模袋1内侧分别固定在两侧模袋布上,拉筋5间排距100-1000mm。0025 弹性接顶模袋2厚度小于主体模袋1,弹性接顶模袋宽度比主体模袋1小100-500mm,厚度为100-600mm。0026 主体。

10、模袋1灌注口6是贯通主体模袋1内外的一个筒形软布接口,筒形软布接口直径为100-200mm,在主体模袋1外长度为200-1000mm,在主体模袋1内长度为200-600mm。0027 弹性接顶模袋2灌注口7直径为80-200mm,弹性接顶模袋2外长度为200-1000mm,弹性接顶模袋2内长度为200-600mm。0028 采用上述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进行施工步骤如下:0029 1、首先将沿空留巷混凝土隔离墙施工模袋放置在煤层顶底板之间设计位置;0030 2、采空侧用锚柱挡矸;0031 3、将模袋顶部横向筒形3通过锚柱固定在顶板上,接着前后两个模袋的竖向布筒4内穿入钢筋后相连接;0032 4、固定拉筋5于模袋1内;0033 5、连接混凝土泵到主体模袋的灌注孔6,泵注混凝土,至饱满状态;0034 6、拉出混凝土灌注管,连接混凝土泵到弹性接顶模袋的灌注孔7,至完全接顶;0035 7、拉出混凝土灌注管,完成施工。0036 一种具有接顶功能的沿空留巷混凝土模袋结构制袋方便,而且能够达到快速固定、接顶效果好。适应煤矿沿空留巷砌筑隔离墙混凝土浇筑用,其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可广泛用于煤矿,建筑,冶金矿山,水利,地下建筑,国防等土木工程行业,尤其适合煤矿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施工。说 明 书CN 203640745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4074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