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履带.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385200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2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25502.8

申请日:

2007.07.06

公开号:

CN101484348A

公开日:

2009.07.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2D55/253; B62D55/08

主分类号:

B62D55/253

申请人: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发明人:

下薗靖夫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6.7.6 JP 187054/200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新宇;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履带。该橡胶履带由于与易于产生外伤、裂缝的凸起的啮合部位对应地在外周面上形成有橡胶板齿,因此以往的缺点都能得到减少,提高了橡胶履带的耐久性。该橡胶履带沿着橡胶弹性体的长度方向以恒定间距埋设前后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芯骨,并使相邻芯骨的上述防止脱轮凸起啮合,其中,在与防止脱轮凸起的啮合部相对应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橡胶板齿。(1)是芯骨,(2、3)是防止脱轮凸起,(5a、5b)是橡胶板齿,(6)是链轮卡合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橡胶履带,该橡胶履带沿着橡胶弹性体的长度方向以恒定间距埋设前后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芯骨,并使相邻芯骨的上述防止脱轮凸起相啮合,其特征在于,
在与防止脱轮凸起的啮合部相对应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橡胶板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
1个上述橡胶板齿的大小是与前后的2个上述啮合部相对应的大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上述橡胶板齿交替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橡胶板齿利用裙部来覆盖上述啮合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橡胶板齿覆盖上述芯骨的前后方向上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上述橡胶板齿之间的板齿底部与前后的上述橡胶板齿之间的板齿底部在同一平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止脱轮凸起相对于上述芯骨的中心线轴对称地设置、或相对于该芯骨的中心点点对称地设置。

说明书

橡胶履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履带的改良,特别是目的在于提高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橡胶履带的耐久性。
背景技术
在建筑机械用橡胶履带等中,采用带防止脱轮机构的芯骨的情况较多。即、橡胶履带的脱轮主要是由以恒定间距埋设在橡胶履带中的芯骨受到来自横向的外力而在橡胶中移动而引起的。因此,为了限制该芯骨的动作,在橡胶履带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使埋设在橡胶履带中的相邻的芯骨彼此进行啮合的构造的凸起。从而,通过它们(凸起)的啮合来阻止芯骨的活动自如(专利文献1)。
图1是仅取出的芯骨的俯视图,在芯骨1上形成有向橡胶履带5的周向突出的凸起2、3,使一凸起2的顶端形成尖头部,使另一凸起3的顶端形成与上述尖头部啮合的两岔状,从而使相邻的芯骨1、1彼此啮合。因此,例如具有如下特征:即使自横向施加有外力,由于凸起2、3彼此是啮合的,所以不会发生较大的横向错位。当然,凸起的构造不只如此、自不必说可是各种各样的构造。
图2是保持图1的芯骨1的本来状态直接应用而得到的橡胶履带5的外周俯视图,橡胶板齿5a、5b形成在该橡胶履带5的外周面上,考虑到振动方面通常使橡胶板齿5a、5b在宽度方向上呈交替状左右排列。在该例中,由于是建筑机械用的橡胶履带,因此橡胶板齿5a、5b基本上横跨相邻的2个芯骨地排列,上述防止脱轮凸起2、3的一部分(A)未被橡胶板齿5a、5b覆盖。
图3也是与图2同样的橡胶履带5的外周俯视图,防止脱轮凸起2、3的一部分(A)也同样未被橡胶板齿5a、5b覆盖。另外,6是与链轮卡合的卡合孔。
在将上述橡胶履带5卷挂在链轮、惰轮上时,该防止脱轮凸起2、3的顶端向外周侧突出很多,未被橡胶板齿5a、5b覆盖的防止脱轮凸起2、3的外周侧只以形成橡胶履带5的基体(板齿底部)的橡胶厚度覆盖,相比被橡胶板齿5a、5b覆盖的部位,橡胶量极薄。因此,因该部位的橡胶出现较大变形而易于产生因弯曲疲劳所导致的裂缝,也易于产生外伤。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26639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高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橡胶履带的耐久性。
技术方案1所述的橡胶履带是沿着橡胶弹性体的长度方向以恒定间距埋设前后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芯骨,并使相邻芯骨的上述防止脱轮凸起相啮合,其特征在于,在与防止脱轮凸起的啮合部相对应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橡胶板齿。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橡胶履带中,由于特别是与易于产生外伤、裂缝的凸起的啮合部位相对应地在外周表面上形成橡胶板齿,因此能降低以往产生的裂缝、外伤等缺点。因而,显著提高橡胶履带的耐久性。
技术方案2所述的橡胶履带的特征在于,1个上述橡胶板齿的大小是与前后的2个上述啮合部相对应的大小。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橡胶履带中,由于通过降低作用于橡胶板齿上的表面压力而提高橡胶板齿的耐久性,因此特别适合用于负荷较大的建筑机械领域中。
技术方案3所述的橡胶履带的特征在于,左右的上述橡胶板齿交替配置。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橡胶履带中,同时建立了在防止振动方面的对策。
技术方案4所述的橡胶履带的特征在于,上述橡胶板齿利用裙部来覆盖上述啮合部。
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橡胶履带中,由于利用比板齿底部橡胶厚度厚且离开接地面的裙部来覆盖啮合部,因此橡胶板齿难以产生外伤,且外伤难以到达芯骨。
技术方案5所述的橡胶履带的特征在于,上述橡胶板齿覆盖上述芯骨的前后方向上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橡胶履带中,使橡胶板齿介于芯骨的端部和接地面之间,从而在橡胶履带的端部接触到路边石等时难以产生裂纹。
技术方案6所述的橡胶履带的特征在于,左右的上述橡胶板齿之间的板齿底部与前后的上述橡胶板齿之间的板齿底部在同一平面上。
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橡胶履带中,由于未在板齿底部形成台阶,因此能够抑制板齿底部的损坏。
技术方案7所述的橡胶履带的特征在于,上述防止脱轮凸起相对于上述芯骨的中心线轴对称地设置、或相对于该芯骨的中心点点对称地设置。
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橡胶履带中,由于作用于橡胶板齿的面压分布是均等的,因此减少在橡胶板齿上产生外伤、磨损、振动。
提高了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橡胶履带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取出的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芯骨的俯视图。
图2是应用了图1的芯骨的以往的橡胶履带的外周俯视图。
图3是与图2同样的以往的橡胶履带的外周俯视图。
图4是采用了图1所示的芯骨的本发明的橡胶履带的第1实施例的外周面俯视图。
图5是采用了图1所示的芯骨的本发明的橡胶履带的第2实施例的外周面俯视图。
图6是另一采用了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芯骨的本发明的橡胶履带的第3实施例的外周面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芯骨;2、3、防止脱轮凸起;5a、5b、橡胶板齿;6、链轮卡合孔;7a、7b、橡胶板齿;7c、裙部;7d、7e、板齿底部;A、防止脱轮凸起的未被橡胶板齿覆盖的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橡胶履带7。图4是采用了图1所示的芯骨1的橡胶履带7的第1实施例的外周面俯视图,附图是上下连续的。附图标记1~6如上所述。另外,在图例中,橡胶板齿7a、7b基本上大致类似于图2所示的橡胶板齿5a、5b,但是使该橡胶板齿7a、7b向上方(前侧)错开大约一半的间距量地配置橡胶板齿7a、7b。
即、橡胶板齿7a、7b上下(前后)错开地交替配置,夹着链轮卡合孔6形成前后稍宽的形状。
并且,配置成左侧的橡胶板齿7a覆盖芯骨1的左侧的前后的凸起2、3(即、啮合部),右侧的橡胶板齿7b覆盖错开一个的芯骨1的右侧的凸起3、2。另外,啮合另一侧的凸起2、3也被橡胶板齿7a、7b覆盖。
这样,通过利用橡胶板齿7a、7b覆盖橡胶履带7中的所有的凸起2、3的啮合部,能够对凸起2、3向外侧突出起到较大效果。因而,能够显著降低该部位产生裂缝等、凸起突出等,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橡胶履带7的耐久性。
另外,橡胶板齿7a、7b的大小是与前后的2个凸起3、2的啮合部相对应的大小。从而,能够降低作用在橡胶板齿7a、7b上的表面压力,因此提高橡胶板齿7a、7b的耐久性。因而,能够获得特别适合用于负荷较大的建筑机械领域中的橡胶履带7。
并且,通过使左右的橡胶板齿7a、7b上下(前后)错开地交替配置,能够同时建立在防止振动方面的对策。
另外,芯骨1的凸起2、3相对于芯骨1的中心点P点对称地设置。然后,覆盖芯骨1的凸起2、3的啮合部地配置橡胶板齿7a、7b。从而,使作用在橡胶板齿7a、7b上的表面压力的分布均等。因而,减少在橡胶板齿7a、7b上产生的外伤、磨损、振动。
图5是采用了图1所示的芯骨1的橡胶履带7的第2实施例的外周面俯视图,附图是上下连续的。另外,在图例中,橡胶板齿7a、7b基本上大致类似于图3所示的橡胶板齿5a、5b,但是使该橡胶板齿7a、7b向上方(前侧)错开大约一半的间距量地配置橡胶板齿7a、7b。
即、橡胶板齿7a、7b上下(前后)错开地交替配置,夹着链轮卡合孔6形成前后稍宽的形状。并且,配置成利用左侧的橡胶板齿7a的裙部7c(倾斜的橡胶板齿的侧壁)覆盖芯骨1a的左侧的前后的凸起2、3(即、啮合部),右侧的橡胶板齿7b的裙部7c覆盖错开一个的芯骨1b的右侧的凸起3、2。另外,啮合另一侧的凸起2、3也被橡胶板齿7a、7b的裙部7c覆盖。
这样,利用比板齿底部7d橡胶厚度厚且离开接地面的裙部7c来覆盖凸起2、3的啮合部,因此橡胶板齿7a、7b难以产生外伤,而且外伤难以到达芯骨1。
另外,橡胶板齿7a、7b覆盖芯骨1的前后方向上的端部的一部分。这样,通过使橡胶板齿7a、7b介于芯骨1的端部和接地面之间,从而在橡胶履带7的端部接触到路边石等时难以产生切边。另外,最好利用橡胶板齿7a、7b覆盖芯骨1的前后方向上的端部整体。
但是,通常前后的橡胶板齿7a-7a、7b-7b之间的板齿底部7d的位置(基体的橡胶厚度)由与未图示的钢丝帘线的距离决定。另外,左右的橡胶板齿7a-7b之间的板齿底部7e的位置由与芯骨1的距离决定。因此,在前后的橡胶板齿7a-7a、7b-7b之间的板齿底部7d、和左右的橡胶板齿7a-7b之间的板齿底部7e的边界部分产生台阶,在该台阶上易于产生龟裂。
因此,第2实施例的橡胶履带7的前后的橡胶板齿7a-7a、7b-7b之间的板齿底部7d、和左右的橡胶板齿7a-7b之间的板齿底部7e在同一平面上。从而,由于在前后的橡胶板齿7a-7a、7b-7b之间的板齿底部7d、和左右的橡胶板齿7a-7b之间的板齿底部7e的边界部分未产生台阶,因此能够抑制板齿底部7d、7e的损坏。
图6是另一采用了具有防止脱轮凸起2、3的芯骨1a的例子。在芯骨1a的上侧的端部上设有2个凸起2,该2个凸起2相对于芯骨1a的中心线M轴对称,该中心线M与橡胶履带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另外,在芯骨1a的下侧的端部上,在比凸起2靠近外侧的位置上设有2个凸起3,该2个凸起3相对于中心线M轴对称。即、凸起3夹着下一个芯骨1a的凸起2。并且,所形成的橡胶板齿7a、7b与图4是同样的形状,使该橡胶板齿7a、7b向上方(前侧)错开大约一半的间距量地配置橡胶板齿7a、7b。
即、橡胶板齿7a、7b上下(前后)错开地交替配置,夹着链轮卡合孔6形成前后稍宽的形状。并且,配置成左侧的橡胶板齿7a覆盖芯骨1a的左侧的前后的凸起2、3(即、啮合部),右侧的橡胶板齿7b覆盖错开一个的芯骨1a的右侧的凸起3、2。另外,啮合另一侧的凸起2、3也被橡胶板齿7a、7b的裙部7c覆盖。
这样,芯骨1a的凸起2、3相对于芯骨1a的中心线M轴对称地设置,覆盖凸起2、3的啮合部地配置橡胶板齿7a、7b,从而使作用在橡胶板齿7a、7b上的表面压力的分布均等。因而,减少在橡胶板齿7a、7b上产生外伤、磨损、振动。
工业上可利用性
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适用于所有采用了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芯骨的橡胶履带,并且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耐久性的橡胶履带。

橡胶履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橡胶履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橡胶履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橡胶履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橡胶履带.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履带。该橡胶履带由于与易于产生外伤、裂缝的凸起的啮合部位对应地在外周面上形成有橡胶板齿,因此以往的缺点都能得到减少,提高了橡胶履带的耐久性。该橡胶履带沿着橡胶弹性体的长度方向以恒定间距埋设前后具有防止脱轮凸起的芯骨,并使相邻芯骨的上述防止脱轮凸起啮合,其中,在与防止脱轮凸起的啮合部相对应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橡胶板齿。(1)是芯骨,(2、3)是防止脱轮凸起,(5a、5b)是橡胶板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