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655676.9
2015.10.12
CN105168198A
2015.12.23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1/34申请日:20151012|||公开
A61K31/34; A61P35/00; A61P1/00; A61P1/04
A61K31/34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叶嗣懋; 王亦霞; 魏青杰; 刘树林; 刘英华; 郭慧娟; 王燕燕; 魏金利; 潘伟; 张娴
052165 河北省石家庄市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南路115号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宋义兴
本发明公开了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在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在制备治疗慢性胃炎发展过程中胃黏膜正常腺体萎缩的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在制备治疗代偿性增生的肠上皮化生的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在制备治疗潜在癌变的胃表面黏膜及化生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药品中的应用。
1. 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2. 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品中的应用。3. 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慢性胃炎发展过程中胃黏膜正常腺体萎缩的药品中的应用。4. 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代偿性增生的肠上皮化生的药品中的应用。5. 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潜在癌变的胃表面黏膜及化生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药品中的应用。
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男性肺癌、女性乳腺癌发生率急剧上升,导致胃癌发病率从首位降至第三,但实际的死亡人数未减,年死亡率已占到世界总数的40%,更令人不安的是发病年龄从过去的50岁以上降至25~35岁人群,该组人群发病率还正在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从组织发生学上胃癌可分为胃型与肠型两大类,以上由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发展至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粘膜表面及腺上皮增生与肠化生(IM)、不典型或异型增生(ATP,DYS.),直至癌变的过程为典型的肠型胃癌也是我国最常见的类型。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会议正式将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癌变率为10%。但这个领域的治疗几乎为空白,医生在面对这样的患者的时候只能在诊断书上写下“定期复查”。据报道,国外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是8.6%~13.8%,国内报道是1.2%~7.1%,肠上皮化生随访10年的癌变率为1.7%,轻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是2.53%;中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是4%~8%;重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是10%~83%。胃癌癌前疾病的有效治疗可以减少胃癌的可能发生,提高早期癌的发现率,从而大大提高胃癌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期。 去甲斑蝥素是斑蝥类的抗癌药,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来源于中医药的新型化疗药。目前去甲斑蝥素说明书批准的适应症包括: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白细胞低下症;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去甲斑蝥素有独特的升高白细胞,提升免疫力的功效,经过20多年的临床应用,其在肿瘤和肝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去甲斑蝥素是否具有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作用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去甲斑蝥素的新用途,即在制药中的新应用。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还涉及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品中的应用。 还涉及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慢性胃炎发展过程中胃黏膜正常腺体萎缩的药 品中的应用。 还涉及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代偿性增生的肠上皮化生的药品中的应用。 还涉及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潜在癌变的胃表面黏膜及化生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药品中的应用。 通过多年的临床用药观察,对368名慢性萎缩性胃炎、代偿性增生的肠上皮化生、潜在癌变的胃表面黏膜及化生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等病人观察,其癌变率为3.2%,发现异型增生的减轻,改善。尤其是对于萎缩性胃炎中病情严重的患者,除异型增生的消失外,食欲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表明这部分病人的癌变率在12%,充分印证了去甲斑蝥素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发展过程中胃黏膜正常腺体萎缩、代偿性增生的肠上皮化生、潜在癌变的胃表面黏膜及化生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等胃癌癌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去甲斑蝥素治疗胃癌癌前疾病,口服去甲斑蝥素片剂,用法用量为:每次服用0.2、1或2片,每日3次,先服用2周,无任何副作用后改为每日1、2或3片;一般在服药半年后复查(胃镜活检)。 去甲斑蝥素治疗胃癌前疾病个案病例介绍: 1、邹**:男,75岁,退休工人,患血吸虫性肝硬化伴大量腹水、肝功C级、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自发性腹膜炎、腹痛难忍住院抽腹水治疗,当地县医院认为存活期小于半年,经三个月去甲斑蝥素口服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可起床行动。 2、程**:男,84岁,退休人员,患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异型增生,久治不愈合,服去甲斑蝥素半年后症状消失,2011、2014年胃镜复查胃窦粘膜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体重食欲良好,体检基本阴性。 3、贾**:女,60岁,医生,多年胃病,胃镜病理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两处异型增生,服去甲斑素半年后复查异型增生消失,自觉症状明显减轻,退休后健康生活,现保持长期间断服药。 4、朱**:男,北京邮电大学教师,胃镜病理证实癌变后在我科作双胃镜下切除癌变粘膜,自愿在专业门诊服用去甲斑蝥素,半年后胃镜复查证实恢复健康。 5、杨**:女,北京石化院科研人员,胃镜病理重度萎缩伴肠化及两处轻度异型,在专业门诊服去甲斑蝥素半年后恢复,随访至今未复发。 6、戚*,女,64石化院工作,十二年前胃镜病理发现窦小弯、体后壁两处重度萎缩及肠化,异型增生轻至中度,服去甲斑蝥素后,病理证实胃间质瘤,继续服该药至今,病情稳定,未作手术。 7、吴**:男,现年75岁,十多年前胃镜病理证实多处萎缩性胃炎伴轻度异型 增生,服去甲斑蝥素一年余,症状减轻,胃镜病理仅一处轻度异型。 8、叶**:女80岁,医生,十多岁开始患十二指肠球溃疡及胃炎,30岁后患胆嚢炎伴结石,经常疼痛发作,多种中西医药Fred治疗无效,胃镜病理:多处重度萎缩性胃炎、重度肠化、胆汁返流性胃炎伴糜烂,2012年开始服去甲斑蝥素,一年半后胃镜胃粘膜重度萎缩、肠化范围减少,角切迹轻度异型,全身情况见好,胆固醇、高血压及冠心病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9、贾**:女,60岁,医生,多年胃病,胃镜病理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两处异型增生,服去甲斑蝥素半年后复查异型增生消失,自觉症状明显减轻,退休后健康生活,现保持长期间断服药。 10、叶**:女80岁,医生,十多岁开始患十二指肠球溃疡及胃炎,30岁后患胆囊炎伴结石,经常疼痛发作,多种中西医药Fred治疗无效,胃镜病理:多处重度萎缩性胃炎、重度肠化、胆汁返流性胃炎伴糜烂,2012年开始服去甲斑蝥素,一年半后胃镜胃粘膜重度萎缩、肠化范围减少,角切迹轻度异型,全身情况见好,胆固醇、高血压及冠心病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11、程**:男,84岁,退休人员,患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异型增生,久治不愈,服去甲斑蝥素半年后症状消失,2011、2014年胃镜复查胃窦粘膜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体重食欲良好,体检基本阴性。 通过在临床医院每周两次有专职医生负责的"萎缩性胃炎专业门诊",选择经胃镜病理证实患CAG+++、IM+++、ATP+以上的患者共304人,分为两组,第一组220人,口服去甲斑蝥素,第二组41人,口服临床常用胃药如增生平、猴头菌等。最后统计第一组中3人癌变,癌变率为1.35%,且术后病理均为早期胃癌;第二组中2人癌变,癌变率为4.65%。统计数据表明萎缩性胃炎伴中至重度异型增生的病人癌变率在12%。 以上数据充分印证了去甲斑蝥素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正常腺体萎缩、代偿性增生的肠上皮化生、潜在癌变的胃表面黏膜及化生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等胃癌癌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去甲斑蝥素在制备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在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在制备治疗慢性胃炎发展过程中胃黏膜正常腺体萎缩的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在制备治疗代偿性增生的肠上皮化生的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在制备治疗潜在癌变的胃表面黏膜及化生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药品中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