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34375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1368.7

申请日:

2014.08.06

公开号:

CN104147564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4080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29/00; A61K31/045(2006.01)N; A61K35/5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刘庆芳

发明人:

刘庆芳

地址:

241200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政务中心601知识产权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属于镇痛治疗技术领域。该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冰片、锁阳、卢巴子、肉桂。本药方诸药综合协同作用,直达病处通气血,祛腐止痛,杀虫止痒,排浊解毒,从而达到除湿、解毒、止痒消痛、散瘀洁肤的目的,适用于各种类型镇痛炎症。同时本发明具有治疗方法简便,造价低廉,疗效显著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其特征在于:该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0~20份,山慈菇12~30份,儿茶10~30 份,土贝母5~10份,小茴香3~8份, 枸橘20~40份,猫爪草5~10份,苏木3~8份,乌贼骨60~90份,炮姜20~40份,野菊花20~30份,血竭20~60份,乌药5~20 份,蚤休20~50份,巴戟天30~60份,苦参20~50份,冰片5~15 份,锁阳10~50份,卢巴子20~40份,肉桂5~1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3~1:15的比例加冷水浸泡0.5~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40~8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剂型,分装后即为成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制备的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的用法用量为外用,每5 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

说明书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属于镇痛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镇痛疾病又称镇痛病, 是常见领域系统常见病的统称,主要的镇痛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镇痛病是常见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统计,约有80% 的成年常见一生中要患上一至两次镇痛炎症,除了疾病本身给常见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还有给常见身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镇痛病不及时治疗,会对常见的身体带来许多的危害,一方面除可能导致炎症在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外,还会带来许多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治疗镇痛炎症主要采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有时还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使得耐药性、并发症等抗生素副作用的临床症状日趋明显,对患者危害较大。而采用口服消炎药物治疗镇痛炎症的,由于口服消炎药物需要经人体吸收后才作用在患者病灶部位,使得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差,而且还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也不能达到彻底治愈镇痛炎症的目的。对此,需要采用中药治疗,主要是因为中药几千年悠久历史,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较小。在中药外用制剂中,同一种药物治疗多种镇痛疾病,并且治愈率高、疗效快,无毒副作用的品种较少。因此,无论是从治疗病种、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来说,都迫切需要一种治疗病种多、效果好、更为安全的治疗镇痛疾病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用以除湿、解毒、止痒消痛、散瘀洁肤起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以适用各种类型镇痛炎症的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0~20份,山慈菇12~30份,儿茶10~30 份,土贝母5~10份,小茴香3~8份, 枸橘20~40份,猫爪草5~10份,苏木3~8份,乌贼骨60~90份,炮姜20~40份,野菊花20~30份,血竭20~60份,乌药5~20 份,蚤休20~50份,巴戟天30~60份,苦参20~50份,冰片5~15 份,锁阳10~50份,卢巴子20~40份,肉桂5~10份。
本发明中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3~1:15的比例加冷水浸泡0.5~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40~8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等剂型,分装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用法用量:外用,每5 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的作用进行详细剖析:
(1)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又名末药;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待用;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
(2)山慈菇:兰科植物;别名毛慈菇、冰球子;性甘、微辛,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作用;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等杂质,水浸约1 小时,切薄片,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3)儿茶:豆科植物,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粘性。无臭,味涩、苦,略回甜。具有收湿生肌敛疮的功效。
(4)土贝母:土贝、大贝母,药性微寒,药味苦,归肺、脾经;有散结,消肿,解毒的功效;其药用部位为块茎,洗净,掰开,煮后取出,阴干,用时捣碎。
(5)小茴香: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气主要来自茴香脑、茴香醛等香味物质。小茴香味辛、性温,主要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在医学上有温肝肾、暖胃、散寒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
(6)明矾:明矾又称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明矾广泛用于医药,食品业和化工行业。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爆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
(7)金银花: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器药用功效:一是抗菌及抗病毒。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二是有增强免疫的功能。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三是抗炎、解热。金银花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8)醋柴胡:以根入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备用。
(9)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种子,性味温,甘、微苦;能够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肿痛;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阴干备用。
(10)蛇床子:蛇床子辛味散寒,苦味燥湿,性温助阳,独入肾经,作用重在下焦,能除下焦寒湿之邪而助肾阳。功效:温肾助阳,燥湿杀虫,祛风散寒。
(11)枸橘: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性味辛、苦、温;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的功效,主治睾丸肿痛,跌打损伤,食积,便秘等症状。炮制方法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烘干,研末备用。
(12)猫爪草:别名猫爪儿草、三散草,性味甘、辛,微温;归肝、肺经;是养阴药,具有解毒散结、抗癌等功效;挖回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备用。
(13)苏木: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性味甘、咸、平;入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功效;除去粗皮,结成小段,重捣,拌细条梅枝蒸2 个小时,阴干备用。
(14)乌贼骨: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15)炮姜: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冬季采挖,去净茎叶、须根及泥沙,晒干后,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性味苦、辛、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
(16)野菊花: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主要成分为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黄酮苷等,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抗感染、抗病毒的功效。中医认为,野菊花性凉,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健脑明目等功效,可治疗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风热感冒、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目赤模糊、淋巴腺炎、湿疹、皮肤瘙痒、口疮、丹毒等症。具有:1)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具有清热、抗炎功能;3)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17)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性味甘咸、平,入心、肝、脾经;内服活血散瘀,定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冷却凝固成块状,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干燥,然后乘脆研末备用。
(18)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后趁鲜切片,晒干备用。
(19)蚤休:别名重楼、白甘遂、草河车、金线重楼,药用部位为根茎。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性味苦辛、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息风定惊的作用;挖取根茎,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20)巴戟天: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性味辛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栽种6-7 年即可采收,在秋冬季采挖,挖出后,摘下肉质根,洗去泥沙,在阳光下晒至五六成干后打扁,再晒至全干,备用。
(21)苦参:药性特点:苦参味苦性寒,沉降下行,善清下焦湿热,兼通利小便。主治下焦湿热。又杀虫,治疗疥癣、皮肤瘙痒等。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22)冰片:药性特点:冰片,清热止痛止痒。因它还具备较好的防腐作用,既利用它的药用功效,又利用它的防腐特点,在药液中免加其它防腐剂。
(23)锁阳:又名不老药,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性味甘,温;归脾、肾、大肠经;具有壮阳固精,养血强筋的功效;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后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备用。
(24)卢巴子:种子入药,味苦,辛,性温;具有补肾阳,祛寒湿,止痛的功效;秋季荚果成熟时,采收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25)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性大热,味辛、甘,为止痛、助阳药,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于秋季剥取栽培5 ~ 10 年的树皮和枝皮,晒干或阴干,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基于祖国中医学对镇痛炎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治疗原则,参考现代中医药理论,按中医理论组方,打破传统用药禁忌,使药剂中所含有效成分具有极强的杀菌、止痒、消炎作用,具有快速杀灭白色念珠菌、阴道滴虫、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的功能和消炎作用以及具有麻醉神经末梢,进而达到止痒的作用。该治疗镇痛炎症的外用药可制成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等剂型,直接外用于患处。通过上述诸药的综合协同作用,内病外治,直达病处,通气血,祛腐止痛,杀虫止痒,排浊解毒,可使气血流通,邪毒逸散,代谢旺盛,从而达到除湿、解毒、止痒消痛、散瘀洁肤、不易复发之目的,起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适用于各种类型镇痛炎症。同时本发明具有治疗方法简便,造价低廉,疗效显著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0份,山慈菇12份,儿茶10份,土贝母5份,小茴香3份,明矾50份、金银花80份,醋柴胡5份,荔枝核15份,蛇床子10份,枸橘20份,猫爪草5份,苏木3份,乌贼骨60份,炮姜20份,野菊花20份,血竭20份,乌药5份,蚤休20份,巴戟天30份,苦参20份,冰片5份,锁阳10份,卢巴子20份,肉桂5份。
本发明中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3的比例加冷水浸泡0.5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8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洗剂,分装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洗剂用法用量:外用,每5 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20份,山慈菇30份,儿茶30 份,土贝母10份,小茴香8份,明矾80份、金银花100 份,醋柴胡10份,荔枝核50 份,蛇床子50份,枸橘40份,猫爪草10份,苏木8份,乌贼骨90份,炮姜40份,野菊花30份,血竭60份,乌药20 份,蚤休50份,巴戟天60份,苦参50份,冰片15 份,锁阳50份,卢巴子40份,肉桂10份。
本发明中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15的比例加冷水浸泡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4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喷剂,分装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喷剂用法用量:外用,每5 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5份,山慈菇16份,儿茶20份,土贝母8份,小茴香6份,明矾65份、金银花90 份,醋柴胡8份,荔枝核32 份,蛇床子30份,枸橘30份,猫爪草8份,苏木6份,乌贼骨75份,炮姜30份,野菊花25份,血竭40份,乌药13份,蚤休35份,巴戟天45份,苦参35份,冰片8份,锁阳30份,卢巴子30份,肉桂8份。
本发明中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10的比例加冷水浸泡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6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栓剂,分装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栓剂用法用量:外用,每5 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564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564A21申请号201410381368722申请日20140806A61K36/9068200601A61P29/00200601A61K31/045200601A61K35/5620060171申请人刘庆芳地址241200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政务中心601知识产权科72发明人刘庆芳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属于镇痛治疗技术领域。该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

2、冰片、锁阳、卢巴子、肉桂。本药方诸药综合协同作用,直达病处通气血,祛腐止痛,杀虫止痒,排浊解毒,从而达到除湿、解毒、止痒消痛、散瘀洁肤的目的,适用于各种类型镇痛炎症。同时本发明具有治疗方法简便,造价低廉,疗效显著的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564ACN104147564A1/1页21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其特征在于该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020份,山慈菇1230份,儿茶1030份,土贝母510份,小茴香38份,枸橘2040份,猫爪草510份,苏木38份,乌贼骨6090份。

3、,炮姜2040份,野菊花2030份,血竭2060份,乌药520份,蚤休2050份,巴戟天3060份,苦参2050份,冰片515份,锁阳1050份,卢巴子2040份,肉桂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3115的比例加冷水浸泡05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408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

4、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剂型,分装后即为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制备的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的用法用量为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权利要求书CN104147564A1/5页3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属于镇痛治疗领域。背景技术0002镇痛疾病又称镇痛病,是常见领域系统常见病的统称,主要的镇痛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镇痛病是常见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约有80的成年常见一生中要患上一至两。

5、次镇痛炎症,除了疾病本身给常见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还有给常见身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镇痛病不及时治疗,会对常见的身体带来许多的危害,一方面除可能导致炎症在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外,还会带来许多并发症。0003目前,临床上治疗镇痛炎症主要采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有时还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使得耐药性、并发症等抗生素副作用的临床症状日趋明显,对患者危害较大。而采用口服消炎药物治疗镇痛炎症的,由于口服消炎药物需要经人体吸收后才作用在患者病灶部位,使得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差,而且还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也不能达到彻底治愈镇痛炎症的目的。对此,需要采用中药治疗,主要是因为中药几千年悠久历。

6、史,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较小。在中药外用制剂中,同一种药物治疗多种镇痛疾病,并且治愈率高、疗效快,无毒副作用的品种较少。因此,无论是从治疗病种、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来说,都迫切需要一种治疗病种多、效果好、更为安全的治疗镇痛疾病药物。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用以除湿、解毒、止痒消痛、散瘀洁肤起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以适用各种类型镇痛炎症的治疗。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020份,山慈菇1230份,儿茶1030份,土贝母510份,小茴香38份,枸橘2040份,猫爪草510份,苏。

7、木38份,乌贼骨6090份,炮姜2040份,野菊花2030份,血竭2060份,乌药520份,蚤休2050份,巴戟天3060份,苦参2050份,冰片515份,锁阳1050份,卢巴子2040份,肉桂510份。0006本发明中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3115的比例加冷水浸泡05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408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

8、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等剂型,分装后即为成品。0007本发明提供的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用法用量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说明书CN104147564A2/5页4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0008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的作用进行详细剖析(1)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又名末药;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待用;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0009(2)山慈菇兰科植物;别名毛慈菇、冰球子;性甘、微辛,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作用;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等杂质。

9、,水浸约1小时,切薄片,洗净干燥,用时捣碎。0010(3)儿茶豆科植物,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粘性。无臭,味涩、苦,略回甜。具有收湿生肌敛疮的功效。0011(4)土贝母土贝、大贝母,药性微寒,药味苦,归肺、脾经;有散结,消肿,解毒的功效;其药用部位为块茎,洗净,掰开,煮后取出,阴干,用时捣碎。0012(5)小茴香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气主要来自茴香脑、茴香醛等香味物质。小茴香味辛、性温,主要有散寒止痛。

10、、和胃理气的功效,在医学上有温肝肾、暖胃、散寒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0013(6)明矾明矾又称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明矾广泛用于医药,食品业和化工行业。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爆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0014(7)金银花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

11、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器药用功效一是抗菌及抗病毒。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二是有增强免疫的功能。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三是抗炎、解热。金银花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0015(8)醋柴胡以根入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备用。0016(9)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种子,性味温,甘、微苦;能够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

12、痛、肿痛;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阴干备用。0017(10)蛇床子蛇床子辛味散寒,苦味燥湿,性温助阳,独入肾经,作用重在下焦,能除下焦寒湿之邪而助肾阳。功效温肾助阳,燥湿杀虫,祛风散寒。0018(11)枸橘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性味辛、苦、温;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的功效,主治睾丸肿痛,跌打损伤,食积,便秘等症状。炮制方法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烘干,研末备用。0019(12)猫爪草别名猫爪儿草、三散草,性味甘、辛,微温;归肝、肺经;是养阴药,具说明书CN104147564A3/5页5有解毒散结、抗癌等功效;挖回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备。

13、用。0020(13)苏木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性味甘、咸、平;入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功效;除去粗皮,结成小段,重捣,拌细条梅枝蒸2个小时,阴干备用。0021(14)乌贼骨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0022(15)炮姜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冬季采挖,去净茎叶、须根及泥沙,晒干后,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性味苦、辛、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0023(16)野菊花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

14、菊的头状花序,主要成分为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黄酮苷等,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抗感染、抗病毒的功效。中医认为,野菊花性凉,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健脑明目等功效,可治疗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风热感冒、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目赤模糊、淋巴腺炎、湿疹、皮肤瘙痒、口疮、丹毒等症。具有1)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具有清热、抗炎功能;3)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0024(17)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性味甘咸、平,入心、肝、脾经;内服活血散瘀,定痛,。

15、外用止血生肌,敛疮;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冷却凝固成块状,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干燥,然后乘脆研末备用。0025(18)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后趁鲜切片,晒干备用。0026(19)蚤休别名重楼、白甘遂、草河车、金线重楼,药用部位为根茎。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性味苦辛、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息风定惊的作用;挖取根茎,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0027(20)巴戟天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性味辛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

16、风除湿的功效;栽种67年即可采收,在秋冬季采挖,挖出后,摘下肉质根,洗去泥沙,在阳光下晒至五六成干后打扁,再晒至全干,备用。0028(21)苦参药性特点苦参味苦性寒,沉降下行,善清下焦湿热,兼通利小便。主治下焦湿热。又杀虫,治疗疥癣、皮肤瘙痒等。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0029(22)冰片药性特点冰片,清热止痛止痒。因它还具备较好的防腐作用,既利用它的药用功效,又利用它的防腐特点,在药液中免加其它防腐剂。0030(23)锁阳又名不老药,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性味甘,温;归脾、肾、大肠经;具有壮阳固精,养血强筋的功效;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后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备用。003。

17、1(24)卢巴子种子入药,味苦,辛,性温;具有补肾阳,祛寒湿,止痛的功效;秋季荚果成熟时,采收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备用。0032(25)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性大热,味辛、甘,为止痛、助阳药,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于秋季剥取栽培510年的树皮和枝皮,晒干或阴干,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说明书CN104147564A4/5页600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基于祖国中医学对镇痛炎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治疗原则,参考现代中医药理论,按中医理论组方,打破传统用药禁忌,使药剂中所含有效成分具有极强的杀菌、止痒、消炎作用,具有快速杀灭白色念珠菌、阴道滴虫、大肠杆菌、。

18、金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的功能和消炎作用以及具有麻醉神经末梢,进而达到止痒的作用。该治疗镇痛炎症的外用药可制成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等剂型,直接外用于患处。通过上述诸药的综合协同作用,内病外治,直达病处,通气血,祛腐止痛,杀虫止痒,排浊解毒,可使气血流通,邪毒逸散,代谢旺盛,从而达到除湿、解毒、止痒消痛、散瘀洁肤、不易复发之目的,起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适用于各种类型镇痛炎症。同时本发明具有治疗方法简便,造价低廉,疗效显著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003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0035实施例一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0份,山慈菇12份,儿茶10份,土贝母5份,小茴。

19、香3份,明矾50份、金银花80份,醋柴胡5份,荔枝核15份,蛇床子10份,枸橘20份,猫爪草5份,苏木3份,乌贼骨60份,炮姜20份,野菊花20份,血竭20份,乌药5份,蚤休20份,巴戟天30份,苦参20份,冰片5份,锁阳10份,卢巴子20份,肉桂5份。0036本发明中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3的比例加冷水浸泡05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8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

20、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洗剂,分装后即为成品。0037本发明提供的洗剂用法用量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0038实施例二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20份,山慈菇30份,儿茶30份,土贝母10份,小茴香8份,明矾80份、金银花100份,醋柴胡10份,荔枝核50份,蛇床子50份,枸橘40份,猫爪草10份,苏木8份,乌贼骨90份,炮姜40份,野菊花30份,血竭60份,乌药20份,蚤休50份,巴戟天60份,苦参50份,冰片15份,锁阳50份,卢巴子40份,肉桂10份。0039本发明中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具体制备。

21、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15的比例加冷水浸泡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4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喷剂,分装后即为成品。0040本发明提供的喷剂用法用量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说明书CN104147564A5/5页70041实施例三一种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5份,山慈菇16份。

22、,儿茶20份,土贝母8份,小茴香6份,明矾65份、金银花90份,醋柴胡8份,荔枝核32份,蛇床子30份,枸橘30份,猫爪草8份,苏木6份,乌贼骨75份,炮姜30份,野菊花25份,血竭40份,乌药13份,蚤休35份,巴戟天45份,苦参35份,冰片8份,锁阳30份,卢巴子30份,肉桂8份。0042本发明中的用于消炎镇痛的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10的比例加冷水浸泡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6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栓剂,分装后即为成品。0043本发明提供的栓剂用法用量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说明书CN10414756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