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5125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6117.0

申请日:

2014.07.04

公开号:

CN104206795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K 1/18申请日:20140704|||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18; A23K1/16

主分类号:

A23K1/18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胡隐昌; 宋红梅; 牟希东; 汪学杰; 杨叶欣; 刘奕; 刘超; 罗渡; 顾党恩; 徐猛; 罗建仁

地址:

51038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郑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该着色增效剂的有效成分为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本发明的着色增效剂可明显提高鱼类对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吸收利用和转化效率,增强鱼类的着色效果,并加快了着色速度,具有技术集合度高、植物源、转化效率高、着色增效好的技术优势,且还能增强鱼类的免疫力、均衡营养,保证了鱼体健康;在满足了鱼类着色增效的同时也满足鱼类的营养需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  竹青素在制备鱼类着色饲料中的应用。

2.
  竹青素在制备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中的应用。

3.
  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其特征在于:该着色增效剂的有效成分为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20~100):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40~80):3。

6.
  根据权利要求3 、4或5所述的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为虾青素。

说明书

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鱼的着色增效剂,具体涉及到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
背景技术
许多鱼类的市场价值主要由外部形态和体色决定。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在饲料中增加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以增加或保持其体色。然而鱼类对于类胡萝卜素的消化利用能力较低,其中大部分的着色剂不能被鱼体所吸收,而随着粪便又排出体外,造成经济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的价格一直非常昂贵,这也导致着色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提高虾青素的消化利用率,节约虾青素用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影响鱼类着色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鱼类的种类、年龄、体重和生理生长阶段等自身因素,以及光照、水温、投饲率等外部因素都会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和利用,虾青素被吸收、沉积和代谢转化的效率决定其对鱼体的着色程度。目前,已有一些提高着色剂利用率的方法。如,由于类胡萝卜素是通过脂质代谢途径被吸收利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脂肪,可增加类胡萝卜素与脂蛋白的结合效率,但脂肪添加也有一定限额、且脂肪过多易导致饲料腐败等。另外,由于类胡萝卜素易被氧化,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则可保护类胡萝卜素着色剂,提高其利用率。但,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0倍,在类胡萝卜素存在情况下,维生素E发挥其抗氧化能力的空间有限。且维生素E价格本身比较昂贵,饲料成本会上升,价值维生素E也有它的添加限量,过高也会对鱼体产生毒性作用。此外,有研究采用雄激素甲基睾酮来促进色素沉积,但这是国家明令禁止食用的添加剂。为此,开发出绿色、安全、环保且行之有效的促进类胡萝卜素着色剂利用率的着色增效剂成为当下之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将竹青素添加至含类胡萝卜素的着色饲料中进行鱼类投喂试验,结果发现既能提高鱼类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效率,又能促进鱼类免疫力,保证鱼体健康,是一种满足鱼类营养需求的新型绿色环保的着色增效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该着色增效剂的有效成分为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
进一步的,上述着色增效剂中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20~100):3。
进一步的,上述着色增效剂中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40~80):3。
进一步的,上述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为虾青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利用竹青素成功提高了鱼体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率,由竹青素他类胡萝卜素为原料制成的着色增效剂是一种新型、安全、绿色环保的着色增效剂。竹青素为竹子的提取物,容易获取。本发明的着色增效持久稳定,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重要的实际推广应用意义。
2)本发明可明显提高鱼类对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利用率和着色效果,又能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均衡营养,保证了鱼体健康;在满足了鱼类着色增效的同时也满足鱼类的营养需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发明的着色增效剂无化学药物残留,具有技术集合度高、使用安全、生物利用率高、着色效果好的技术优势,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3)本发明的着色效果持久,价格低廉,通过提高着色剂的转化利用率,可减少未利用着色剂流失排放到其他水体,减轻鱼类养殖环境的污染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该着色增效剂的有效成分为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
优选的,上述着色增效剂中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20~100):3。
更优选的,上述着色增效剂的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40~80):3。
优选的,上述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为虾青素。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并不局限于此。
从市场上购买所需的虾青素,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市场上大多的虾青素产品并不是纯的,本发明中购买的虾青素产品纯度为10%(下文所述虾青素的纯度均为10%)
实施例1~5:
将取竹青素和虾青素(纯度为10%)搅拌混匀即可获得着色增效剂,实施例1~5的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
表1为实施例1~5的原料配比

下面对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作进一步的效果检测。
取54尾15cm长的血鹦鹉鱼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重复3次实验。各处理组分别为:
A组:空白组,只喂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 
B组:每千克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加入300mg虾青素,进行投喂;
C组:每千克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加入700mg实施例2制备的饲料添加剂(400mg竹青素和300mg虾青素),进行投喂;
投喂40天后,测定各组血鹦鹉鱼的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处理组在第40天时血鹦鹉鱼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通过SPSS Statistics 17.0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发现投喂实施例2制备的着色增效剂的血鹦鹉鱼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只投喂商品虾青素的B组和空白对照组A组,说明通过投喂本发明配制的饲料的血鹦鹉鱼,着色效果明显高于只投喂商品虾青素的血鹦鹉鱼。 
另取54尾15cm长的血鹦鹉鱼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重复3次实验。各处理组分别为:
A组:空白组,只喂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 
B组:每千克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加入300mg虾青素,进行投喂;
C组:每千克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加入1100mg实施例4制备的饲料添加剂(800mg竹青素和300mg虾青素),进行投喂;
投喂15天后,观察发现C组着色明显快于B组。并测定各组中血鹦鹉鱼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处理组在第15天时血鹦鹉鱼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从表3中可以看出,投喂实施例4制备的着色增效剂的血鹦鹉鱼尾鳍、鳞片、皮肤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组,说明本发明的着色增效剂可明显促进血鹦鹉鱼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和转化,促进其着色;获得颜色更纯正的观赏鱼。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主要实施方案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其他若干技术精确、美化的推演或替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6795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06795A21申请号201410316117022申请日20140704A23K1/18200601A23K1/1620060171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地址510380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朗兴渔路1号72发明人胡隐昌宋红梅牟希东汪学杰杨叶欣刘奕刘超罗渡顾党恩徐猛罗建仁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代理人郑莹54发明名称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该着色增效剂的有效成分为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本。

2、发明的着色增效剂可明显提高鱼类对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吸收利用和转化效率,增强鱼类的着色效果,并加快了着色速度,具有技术集合度高、植物源、转化效率高、着色增效好的技术优势,且还能增强鱼类的免疫力、均衡营养,保证了鱼体健康;在满足了鱼类着色增效的同时也满足鱼类的营养需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6795ACN104206795A1/1页21竹青素在制备鱼类着色饲料中的应用。2竹青素在制备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中的应用。3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

3、增效剂,其特征在于该着色增效剂的有效成分为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2010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4080)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为虾青素。权利要求书CN104206795A1/4页3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鱼的着色增效剂,具体涉及到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

4、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背景技术0002许多鱼类的市场价值主要由外部形态和体色决定。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在饲料中增加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以增加或保持其体色。然而鱼类对于类胡萝卜素的消化利用能力较低,其中大部分的着色剂不能被鱼体所吸收,而随着粪便又排出体外,造成经济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的价格一直非常昂贵,这也导致着色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提高虾青素的消化利用率,节约虾青素用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0003影响鱼类着色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鱼类的种类、年龄、体重和生理生长阶段等自身因素,以及光照、水温、投饲率等外部因素都会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和利用,虾青素被吸收、沉积和代谢。

5、转化的效率决定其对鱼体的着色程度。目前,已有一些提高着色剂利用率的方法。如,由于类胡萝卜素是通过脂质代谢途径被吸收利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脂肪,可增加类胡萝卜素与脂蛋白的结合效率,但脂肪添加也有一定限额、且脂肪过多易导致饲料腐败等。另外,由于类胡萝卜素易被氧化,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则可保护类胡萝卜素着色剂,提高其利用率。但,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0倍,在类胡萝卜素存在情况下,维生素E发挥其抗氧化能力的空间有限。且维生素E价格本身比较昂贵,饲料成本会上升,价值维生素E也有它的添加限量,过高也会对鱼体产生毒性作用。此外,有研究采用雄激素甲基睾酮来促进色素沉积,但这是。

6、国家明令禁止食用的添加剂。为此,开发出绿色、安全、环保且行之有效的促进类胡萝卜素着色剂利用率的着色增效剂成为当下之急。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将竹青素添加至含类胡萝卜素的着色饲料中进行鱼类投喂试验,结果发现既能提高鱼类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效率,又能促进鱼类免疫力,保证鱼体健康,是一种满足鱼类营养需求的新型绿色环保的着色增效剂。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0006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该着色增效剂的有效成分为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0007进一步的,上述着色增效剂中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

7、剂的质量比为(20100)3。0008进一步的,上述着色增效剂中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4080)3。0009进一步的,上述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为虾青素。说明书CN104206795A2/4页4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利用竹青素成功提高了鱼体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率,由竹青素他类胡萝卜素为原料制成的着色增效剂是一种新型、安全、绿色环保的着色增效剂。竹青素为竹子的提取物,容易获取。本发明的着色增效持久稳定,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重要的实际推广应用意义。00112)本发明可明显提高鱼类对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利用率和着色效果,又能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均衡营养,保证了鱼体健。

8、康;在满足了鱼类着色增效的同时也满足鱼类的营养需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发明的着色增效剂无化学药物残留,具有技术集合度高、使用安全、生物利用率高、着色效果好的技术优势,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00123)本发明的着色效果持久,价格低廉,通过提高着色剂的转化利用率,可减少未利用着色剂流失排放到其他水体,减轻鱼类养殖环境的污染状况。具体实施方式0013一种促进鱼类对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着色增效剂,该着色增效剂的有效成分为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0014优选的,上述着色增效剂中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20100)3。0015更优选的,上述着色增效剂的竹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质量比为(408。

9、0)3。0016优选的,上述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为虾青素。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0018从市场上购买所需的虾青素,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市场上大多的虾青素产品并不是纯的,本发明中购买的虾青素产品纯度为10(下文所述虾青素的纯度均为10)实施例15将取竹青素和虾青素(纯度为10)搅拌混匀即可获得着色增效剂,实施例15的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0019表1为实施例15的原料配比下面对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作进一步的效果检测。0020取54尾15CM长的血鹦鹉鱼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重复3次实验。各处理组分别说明书CN104206795A3/4页5为A组空白组,只喂基。

10、础饲料(脂肪含量8);B组每千克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加入300MG虾青素,进行投喂;C组每千克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加入700MG实施例2制备的饲料添加剂(400MG竹青素和300MG虾青素),进行投喂;投喂40天后,测定各组血鹦鹉鱼的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0021表2不同处理组在第40天时血鹦鹉鱼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通过SPSSSTATISTICS170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发现投喂实施例2制备的着色增效剂的血鹦鹉鱼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只投喂商品虾青素的B组和空白对照组A组,说明通过投喂本发明配制的饲料的血鹦鹉鱼,着色效果。

11、明显高于只投喂商品虾青素的血鹦鹉鱼。0022另取54尾15CM长的血鹦鹉鱼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重复3次实验。各处理组分别为A组空白组,只喂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B组每千克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加入300MG虾青素,进行投喂;C组每千克基础饲料(脂肪含量8)加入1100MG实施例4制备的饲料添加剂(800MG竹青素和300MG虾青素),进行投喂;投喂15天后,观察发现C组着色明显快于B组。并测定各组中血鹦鹉鱼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0023表3不同处理组在第15天时血鹦鹉鱼皮肤、鳞片和尾鳍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从表3中可以看出,投喂实施例4制备的着色增效剂的血鹦鹉鱼尾鳍、鳞片、皮肤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组,说明本发明的着色增效剂可明显促进血鹦鹉鱼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和转化,促进其着色;获得颜色更纯正的观赏鱼。002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主要实施方案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说明书CN104206795A4/4页6具体实施只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其他若干技术精确、美化的推演或替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20679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