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血糖的药剂.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35091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6.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39412.0

申请日:

2014.05.30

公开号:

CN104208080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1/7032申请日:201405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7032; A61K36/64; A61P3/10

主分类号:

A61K31/7032

申请人:

杏辉天力(杭州)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龚瑞林; 柯汎其; 叶艾灵

地址: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红丰路599号

优先权:

2013.05.30 US 61/828,72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代理人:

陈晓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使用一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尤其可用于调节血糖,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以及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使用一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调节血糖,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

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

2.
  一种使用一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增加SIRT1(sirtuin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mRNA表现量,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

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R1、R2及R3的二者为OH。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X为C1-C3烷基。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式(I)化合物是具下式(A):

其中,Xa为H或C1-C3烷基;R1a至R13a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a至R3a不同时为H;R8a及R9a不同时为H。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途,其特征是,Xa为C1-C3烷基,且R1a、R2a及R3a的二者为OH。

7.
  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途,其特征是,该式(I)化合物是如下化合物(1):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式(I)化合物是具下式(C):

其中,Xc为H或C1-C3烷基;Yc为H、OH或以及R1c至R13c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c至R3c不同时为H;R8c及R9c不同时为H。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特征是,Xc为C1-C3烷基,且R1c至R3c的二者为OH。

10.
  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特征是,该式(I)化合物是如下化合物(2):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化合物(1)、化合物(1)的医药可接受盐、化合物(2)、化合物(2)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


12.
  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用途,其特征是,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 群组:化合物(1)、化合物(2)、及前述的组合。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活性成分是以萃取物的形式使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萃取物是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萃取物。

15.
  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用途,其特征是,该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是以包含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a)使用一极性溶剂萃取管花肉苁蓉,以获得一萃取液;以及
(b)视需要干燥该萃取液,
其中该极性溶剂是选自以下群组:水、C1-C4醇类、及前述的组合。

16.
  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途,其特征是,该极性溶剂是选自以下群组:水、甲醇、乙醇、及前述的组合。

1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是用于治疗第一型糖尿病。

1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是用于治疗第二型糖尿病。

19.
  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是经由增加SIRT1mRNA表现量以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

20.
  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是经由降低SOCS3mRNA表现量以用于治疗糖尿病。

2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的用量,以式(I)化合物计,为每天约0.5毫克/千克体重至100毫克/千克体重。

22.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的用量,以式(I)化合物计,为每天约1毫克/千克体重至55毫克/千克体重。

说明书

调节血糖的药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的药剂,尤其关于调节血糖以及该调节血糖用的药剂的提供,特别是使用可以由例如管花肉苁蓉萃取物取得的活性成分于制造供前述应用的药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慢性新陈代谢失调疾病,主要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生物体的组织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而造成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已知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β细胞所分泌,其具有调节血糖的功效,可刺激脂肪及肌肉细胞进行葡萄糖运输(glucose transport)。当生物体由于肥胖、老化等因素而造成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对胰岛素敏感性不佳时,血糖浓度会升高,造成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例如口渴、多尿、视力模糊、体重减轻等症状,且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各种器官的功能障碍及衰竭。
根据致病原因,糖尿病主要可分为第一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及第二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第一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其可能病因是因感染或环境毒素引发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脏β细胞,使患者的胰脏β细胞受到损坏,造成绝对性的胰岛素不足,致使患者血糖上升。第一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的约5%至10%。大部分 患者会在30岁前被诊断出来,故又被称为少年型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 mellitus)。
第二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一般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故又称为成年型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第二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人口约90%至95%,其病因是病患体内细胞对胰岛素发生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因而逐渐造成胰脏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变少,接着出现糖尿病代谢异常,这类患者经常会合并高脂血症、肥胖等病征。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包括,基因异常、糖尿病家族史、老年人、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身体活动量少、曾患有妊娠糖尿病、及葡萄糖恒定异常(impaired glucose homeostasis)等。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型态改变,糖尿病的盛行率也逐年增加。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预计在2030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将超过3亿人。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运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等方式,其中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血糖药物,例如磺酰尿素类药物(sufonylureas)、双胍类药物(biguanides)、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er)等。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下式(I)化合物可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且具有优异的降血糖功效,故可用于调节血糖,且尤其可用于治疗第一型糖尿病及/或第二型糖尿病:

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以及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较佳地,该式(I)化合物为以下化合物(1)或(2)的至少一者,可取自植物萃取物中,如管花肉苁蓉萃取物,

管花肉苁蓉来源于肉苁蓉属植物,其活性成分主要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包含松果菊苷、类叶升麻苷及异类叶升麻苷。其中,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团队利用肝细胞体外葡萄萄消耗试验及不同药物诱导的第一型糖尿病或第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体内降糖药效试验,结果发现来源于车前子的类叶升麻苷具有促进葡萄消耗作用并可藉由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能降低空腹血糖量(参见中国专利申请案公开号第CN102283854A号,该文献全文并于此处以供参考)。故本研究是利用糖尿病动物模型以及肝细胞葡萄糖消耗试验,以确认管花肉苁蓉萃取物的主要作用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一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增加SIRT1(sirtuin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mRNA表现量,且可用于调节血糖,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

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 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以及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一个体中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或者用于调节血糖的方法,其是包含对该个体施用一有效量的活性成分,其中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
本发明的技术及较佳实施态样,将描述于以下内容中,以供本发明所属领域具通常知识者据以明了本发明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的体重曲线图;
图2所示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的摄食热量曲线图;
图3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曲线图;
图4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曲线下面积的长条图;
图5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曲线图;
图6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TNF-α浓度的曲线图;
图7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IL-6浓度的曲线图;
图8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大脑下视丘组织的SIRT1mRNA表现量的曲线图;以及
图9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大脑下视丘组织的SOCS3mRNA表现量的曲线图;
图10所示为经不同条件处理的肝细胞的醣类消耗试验结果;以及
图11所示为经不同条件处理(浓度依存)的肝细胞的醣类消耗试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态样;但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下,本发明尚可以多种不同形式的态样来实践,不应将本发明保护范围解释为限于说明书所陈述者。此外,除非文中有另外说明,于本申请文件中所使用的「一」、「该」及类似用语应理解为包含单数及复数形式;所谓「有效量」或「治疗有效量」,是指投予至个体时,可有效至少部分改善怀疑个体的病情的化合物数量;所谓「个体」是指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可为人类或非人动物;所谓「治疗」是包括预防特定疾病或症状、减轻特定的疾病或症状、及/或防止或消除该病症;所谓「调节血糖」乙语是指朝正常值的方向改变血中葡萄糖浓度;单位「毫克/千克体重」是指每千克体重个体所须的投药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或者用于调节血糖,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

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以及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
于式(I)中,较佳地,X为C1-C3烷基(例如:甲基、乙基、直链或支链丙基);Y及Z皆不为H;及/或R1至R3中的二者为OH。更佳地,X为甲基。
于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态样中,该式(I)化合物是具下式(A):

其中,Xa为H或C1-C3烷基;R1a至R13a是各自独立为H 或OH,且其中,R1a至R3a不同时为H;R8a及R9a不同时为H。
于式(A)中,较佳地,Xa为C1-C3烷基(例如:甲基、乙基、直链或支链丙基),且R1a至R3a的二者为OH;更佳地,Xa为甲基;特别较佳为Xa为甲基,R1a至R3a的二者为OH,且R8a及R9a皆为OH。于一具体实施态样中,该式(A)化合物是如下化合物(1)(即,松果菊苷(echinacoside)):

于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态样中,该式(I)化合物是具下式(C):

其中,Xc为H或C1-C3烷基;Yc为H、OH或以及R1c至R13c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c至R3c不同时为H;R8c及R9c不同时为H。
于式(C)中,较佳地,Xc为C1-C3烷基(例如:甲基、乙基、直链或支链丙基),且R1c至R3c的二者为OH;更佳地,Xc为甲基; 特别较佳为,Xc为甲基,R1c至R3c的二者为OH,且R8c至R9c皆为OH。于一具体实施态样中,该式(C)化合物是如下化合物(2)(即,异类叶升麻苷(isoacteoside)):

因此,于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态样中,是使用选自以下群组的活性成分以制备该用以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或者用以调节血糖的药剂:化合物(1)、化合物(1)的医药可接受盐、化合物(2)、化合物(2)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


适用于本发明的上述活性成分的医药可接受盐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碱金属盐,如钠盐、钾盐。
于本发明中,可使用选自以下群组的活性成分,以制备该用以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或者用于调节血糖的药剂:化合物(1)、化合物(2)、及前述的组合。于此等态样中,该等活性成分可由例如管花肉苁蓉的植物萃取而提供,因此,可以萃取物的形式使用。
可使用包含如下步骤的方法,以提供含有化合物(1)及/或化合物(2)的管花肉苁蓉萃取物:(a)使用一极性溶剂以萃取管花肉苁蓉,获得一萃取液;以及(b)视需要干燥该萃取液。其中,该极性溶剂可为水及/或C1-C4醇类,例如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异丙醇、丙二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丁二醇及前述的组合。
较佳地,该极性溶剂是选自以下群组:水、甲醇、乙醇、及前述的组合。更佳地,是使用水、乙醇、或其组合作为该极性溶剂。可视需要调整用于萃取的极性溶剂与管花肉苁蓉的用量比率,一般而言,极性溶剂与管花肉苁蓉的体积比可为约1:1至约50:1,较 佳是约5:1至20:1。
可使用管花肉苁蓉的任何部位作为制备管花肉苁蓉萃取物的原料。举例言之,可使用管花肉苁蓉的茎部、花、或全株植物作为萃取原料。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态样,是使用管花肉苁蓉的肉质茎部分作为萃取原料。
于上述步骤(a)中,是进行该萃取一段时间以达到所欲的萃取程度。以采用水作为该极性溶剂为例,通常为至少15分钟,较佳为至少30分钟,更佳为至少60分钟,且可视需要辅以其它合适的萃取手段,例如煎煮、冷却、过滤、减压浓缩、树脂管柱层析等方式,以提高萃取效果。另外,可视需要于步骤(b)之前,以相同或不同极性溶剂重复进行多次萃取步骤(a),并合并该多次萃取所得的萃取液以进行步骤(b),从而尽可能萃得全部有效成分。此外,可重复萃取步骤(a)与萃取步骤(b)的循环,以尽可能纯化分离移除无效成分。
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态样中,是将管花肉苁蓉以水进行浸泡及煎煮,过滤收集滤液,重复前述步骤三次。接着,进行减压浓缩至比重1.10后,添加乙醇至浓度为60%,冷藏12小时,倾出上淸液,减压浓缩并回收乙醇至比重1.10,以获得一粗萃取物。接着,以1倍重量的水加热溶解粗萃取物,以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纯化,依序以水及4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即可获得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所提供的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是包含相对大量的化合物(1)以及相对少量的化合物(2)。
本发明使用式(I)化合物、其医药可接受盐、或前述的组合所制备的药剂,是可用于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且尤其可用于调节血糖(例如,治疗第一型糖尿病及/或第二型糖尿病)。已知SIRT1可促进胰脏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且能调控造成胰岛素阻抗的相关因子,如自由基及发炎因子等,进而改善胰岛素阻抗的情形;此外,SOCS-3表现量可作为瘦素阻抗指标。因此,于不受理论限制下,咸信本发明所提供的药剂可透过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而调节血糖,且可进一步用于治疗其他与SIRT1表现量相关的疾病,例如神经病变(例如阿尔兹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氏症(Huntinton’s disease,HD)、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等)、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脏病、低血压、高血压、高血糖症、中风、心肌梗塞、血栓、动脉硬化等)、以及肥胖。
可以任何合宜的用量施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剂,端视投予个体的需求而异。举例言之,当使用于人体以调节血糖时,药剂的用量,以式(I)化合物计,为每天约0.5毫克/千克体重至约100毫克/千克体重,较佳为每天约1毫克/千克体重至约55毫克/千克体重。惟,对于急性患者而言,其用量可视实际需要而酌增,例如增加至数倍或数十倍。
于本发明中,所提供的药剂可呈任何形式,并以任何合宜的方式施用。举例言之,但不以此为限,可经由口服、鼻腔给药、静脉 注射、腹腔注射、及/或皮下注射等方式施用至一需要的个体。其中,由于口服投药剂型便于病人按时自行服用,故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态样中,是以口服剂型提供该药剂,例如:锭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流浸膏剂、溶液剂、糖浆剂、悬液剂、乳剂、及酊剂等。视使用形式及用途而定,该药剂可更包含一医药可接受的载剂。
以制备适于口服投药的剂型为例,该药剂中可含有任何不会不利影响所含活性成分(即,式(I)化合物及/或其医药可接受盐)的活性的医药可接受载剂,例如:溶剂、油性溶剂、稀释剂、安定剂、吸收延迟剂、崩散剂、乳化剂、抗氧化剂、粘合剂、润滑剂、吸湿剂等。可利用任何合宜的方法,将该组合物制成适于口服投药的剂型。
至于制备适于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剂型,该药剂可例如包含一或多种等张溶液、盐类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或柠檬酸盐缓冲液)、助溶剂(solubilizer)、乳化剂、以及其他载剂等成分,以制成一静脉输注液、乳剂静脉输注液、干粉注射剂、悬液注射剂、或干粉悬液注射剂等。
除了上述佐剂外,该药剂可视需要另含有调味剂、调色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以提高所得药剂服用时的口适感及视觉感受;另可添加合宜用量的保存剂、防腐剂、抗菌剂、抗真菌剂等,以改善药剂的储存性。此外,视需要地,可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药剂中并含一或多种其他活性成分,例如抗氧化剂(如维他命E)、胰岛素增敏剂 等,以进一步加强本发明药剂的功效或增加制剂配方的运用灵活性与调配度,只要该其他活性成分对药剂内所含的式(I)化合物及/或其医药可接受盐的所欲功效没有不利的影响即可。
此外,可以一日一次、一日多次、或数日一次等不同投药频率施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剂,端视投予个体的需求而异。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于一个体中调节血糖的方法,其是包含对该个体施用一有效量的活性成分,其中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其医药可接受的盐、及前述的组合。其中,有关该活性成分的选用以及其性质、施用型态与剂量,均如上述的说明。
兹以下列实施例进一步例示说明本发明。其中该等实施例仅提供作为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保护范围是如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示。
实施例1:管花肉苁蓉萃取物的制备
取管花肉苁蓉的肉质茎部分10千克,切片后浸泡于8倍体积的水中1小时后,煎煮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加6倍体积的水煎煮药渣二次,每次1小时,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于50℃减压浓缩至比重1.10,添加乙醇至浓度60%,冷藏12小时,倾出上淸液,于50℃减压浓缩并回收乙醇至比重1.10,获得粗萃取物6千克。接着,以1倍体积的水加热溶解粗萃取物,注入大孔吸附树脂柱内,依序以4倍体积的水及5倍体积的40%乙醇进行洗脱,再将水洗脱液注入大孔吸附树脂柱中,先用3倍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脱液,再以4倍体积的40%乙醇洗脱,收集两次40%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 即可获得管花肉苁蓉萃取物1107克。
实施例2:管花肉苁蓉萃取物的活性试验
(1)实验动物饲养
训养4周龄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1周后,将大鼠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组10只,其中5组为实验组,进行腹腔注射230毫克/千克体重的烟碱酰胺(nicotinamide),再进行腹腔注射65毫克/千克体重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以诱导大鼠罹患糖尿病(DM组);而控制组则施打同体积柠檬酸缓冲液(pH4.5)。一周后,测定经诱导成糖尿病的实验组别的大鼠的禁食血糖,确认禁食血糖>126毫克/公升后,再投予糖尿病大鼠45%高脂肪饮食(high fat diet,HFD)6周,接着以如下表1所示的剂量,口服投予0.571毫克/千克体重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为一糖尿病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er))(DMR组)或80毫克/千克体重的管花肉苁蓉萃取物(CTE)(DME1组)、160毫克/千克体重的CTE(DME2组)、或320毫克/千克体重的CTE(DME4组),而控制组与DM组则投予二次水,每日一次,投药6周,每周测量大鼠体重并计算摄食热量,测定结果显示于图1(体重)及图2(摄食热量),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之间的体重及摄食热量并无显著差异。
表1

组别实验条件及投予药剂控制组45%HFDDMDM+45%HFDDMRDM+0.571毫克/千克体重罗格列酮+45%HFDDME1DM+80毫克/千克体重CTE+45%HFDDME2DM+160毫克/千克体重CTE+45%HFDDME4DM+320毫克/千克体重CTE+45%HFD

(2)葡萄糖耐受性试验
大鼠经如上述投药6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对大鼠投予2克/千克体重的葡萄糖,并在0、30、90及120分钟后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以分析CTE对于对于大鼠在摄取葡萄糖后,对于葡萄糖的耐受性情况。实验数据显示于图3。进一步针对图3所示数据计算各取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显示于图4。
如图3及图4所示,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的大鼠(DME1、DME2、及DME4组)以及DMR的大鼠,在0、30、90及120分钟的血浆葡萄糖浓度皆较低。此实验结果显示CTE可有效增加大鼠对于血糖的摄取率,调降血糖。
(3)血浆样品分析
在上述葡萄糖耐受性试验结束后,牺牲大鼠,由腹腔动脉抽血,于3000rpm在4℃下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液,即为血浆,并同时取出大鼠组织,称重后保存于-80℃,以进行以下生化数据分析。
(3-1)葡萄糖含量测定
取20微升血浆,利用葡萄糖酵素套组(glucose enzymatic kit,极东GL-V,极东制药,日本)分析血浆中禁食葡萄糖含量。以如下公式计算血浆禁食葡萄糖含量:
血浆禁食葡萄糖含量(毫克/分升)=(Es-空白值)/(Estd-空白值)×200
其中,Es:血液样品的吸光值;空白值:未加样品的套组溶剂 的吸光值;Estd:标准试剂的吸光值;200:标准试剂浓度为200毫克/分升。实验结果显示于表2。
(3-2)总三酸甘油酯(total triglyceride)浓度测定
取10微升血浆,利用三酸甘油酯酵素套组(triglyceride enzymatic kit,Audit Diagnostics,Cork,爱尔兰)分析血浆中总三酸甘油酯含量。以如下公式计算血浆总三酸甘油酯含量:
血浆中总三酸甘油酯含量(毫克/分升)=(Es-空白值)/(Estd-空白值)×200
其中,Es:血液样品的吸光值;空白值:未加样品的套组溶剂的吸光值;Estd:标准试剂的吸光值;200:标准试剂浓度为200毫克/分升。实验结果显示于表2。
(3-3)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浓度测定
取10微升血浆,利用胆固醇酵素套组(cholesterol enzymatic kit,Audit Diagnostics,Cork,爱尔兰)分析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以如下公式计算血浆总胆固醇含量:
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毫克/分升)=(Es-空白值)/(Estd-空白值)×200
其中,Es:血液样品的吸光值;空白值:未加样品的套组溶剂的吸光值;Estd:标准试剂的吸光值;200:标准试剂浓度为200毫克/分升。实验结果显示于表2。
表2

*One way 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 test检定,「a」、「b」、「ab」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
如表2所示,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DME1、DME2、DME4组)的禁食血糖皆有显著下降,且DMR组及DME4组的三酸甘油酯皆有显著下降的现象。已知糖尿病患者会因胰岛素浓度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不佳而使周边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调控异常,导致脂肪细胞内的三酸甘油酯大量分解,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导致周边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另一方面,胰岛素阻抗亦会导致脂肪组织对三酸甘油酯的利用减少,造成三酸甘油酯堆积在血液中。本实验结果显示,CTE具有调降糖尿病大鼠的禁食血糖以及三酸甘油酯含量的功效。
(3-4)胰岛素含量测定
取25微升血浆,利用胰岛素ELISA套组(Mercodia AB Inc.,Sylveniusgatan8A,瑞典)分析,并以ELISA分析仪于波长450纳米测吸光值,并对照标准曲线换算其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于表3。
(3-5)瘦素含量测定
瘦素(lepti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已知在生物体内瘦素浓度失衡的情况下,会引发肥胖、以及造成胰岛素失衡。本实验取100微升血浆,利用瘦素酶免疫分析套组(Assay Designs,Ins.,Ann Arbor,美国USA)分析,并以ELISA分析仪于波长450纳米测吸光值,并对照标准曲线换算其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于表3。
(3-6)胰岛素阻抗指标值计算
以如下公式计算胰岛素阻抗指标(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equation,HOMA-IR),实验结果显示于表3:
HOMA-IR=禁食血浆胰岛素浓度(毫单位/毫升)×禁食血浆葡萄糖浓度(毫莫耳/公升)÷22.5。
表3

*One way 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 test检定,「a」、「b」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
如表3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具有较高的血浆胰岛素、血浆瘦素含量、及HOMA-IR。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内胰岛素、瘦素、及HOMA-IR皆有显著回复(下降) 的效果,且在DME4组浓度与控制组相当。此实验结果显示,CTE可提高大鼠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瘦素及胰岛素阻抗。
(3-7)尿素、肌酸酐、丙氨酸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测定
已知糖尿病会导致许多并发症,本实验以尿素(urea)检测套组(UR221,Randox,UK)、肌酸酐(creatinine)检测套组(CR510,Randox,U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套组(AS1267,Randox,UK)、及丙氨酸基转移酶(ALT)检测套组(AL1268,Randox,UK)分别测定大鼠的血浆中的尿素、肌酸酐、丙氨酸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肾功能指标的含量。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One way 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 test检定,「a」、「b」、「ab」、「c」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
如表4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具有较高的尿素、肌 酸酐、及ALT/AST比值。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内尿素、肌酸酐、ALT/AST比值皆有显著改善(下降)的效果。
(3-8)血浆抗氧化酵素含量测定
已知第一型糖尿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皆会引起会造成体内抗氧化酵素的表现量降低,提高氧化压力。本实验分别以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及麸胱甘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检测套组(Eugene-Chen CO.,LTD,台湾)验检测大鼠血浆内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麸胱甘过氧化酶的活性,以分析检测CTE对于抗氧化酵素表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One way 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 test检定,「a」、「b」、「ab」、「c」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
如表5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血浆内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麸胱甘过氧化酶的活性皆降低。相较于DM组,DMR以及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内的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 及麸胱甘过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显示CTE具有抗氧化酵素表现量的功效,可改善糖尿病所引起的氧化压力。
(3-9)血浆的脂质过氧化测定
已知糖尿病会引起会增加血浆的脂质过氧的程度,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可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本实验测定血浆中丙二醛,以分析CTE对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取0.5毫升血浆,加入1毫升反应试剂(15重量/体积%三氯乙酸,溶于0.25NHCl;以及及0.375重量/体积%硫代巴比妥酸,溶于0.25N HCl)混合均匀,置于100℃水浴15分钟,冷却后再加入1毫升的正丁醇,剧烈震荡混合,离心(1500x g,10分钟),取上层液以分光光度计测量532纳米的吸光值,以PBS作为空白值,并利用标准品(5纳莫耳浓度1,1,3,3-四甲氧基丙烷)的吸光值以下式计算血清浆丙二醛的浓度,结果显示于表6:
血浆中丙二醛浓度(纳莫耳浓度/毫升)=[(样品吸光值–空白值)/(标准品吸光值–空白值)]×5
表6

*One way 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 test检定,「a」、「b」、「c」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
如表6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血浆内丙二醛浓度升 高。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内的丙二醛浓度浓度下降,显示CTE具有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功效。
(3-10)血浆发炎指标测定
已知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最终糖化蛋白(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浓度会上升,当游离的AGEs与其受体RAGE结合,会产生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s),并引发下游的NF-κB转录因子活化,导致一连串的发炎反应。本实验检测大鼠血浆内发炎指标,一氧化氮(NO)、TNF-α、及IL-6的浓度,以分析CTE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发炎反应的影响。取100微升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或待测血清样本,分别加入经捕捉抗体(capture antibody)涂覆的微量盘孔洞中,于室温培养2小时,去除溶液并添加400微升清洗缓冲液(1倍PBS、0.05%Tween20)冲洗5次。添加100微升的NO、TNF-α、IL-6检测抗体,置于室温培养1小时。接着,吸掉上清液,以清洗缓冲液冲洗5次,添加480微升卵白素-辣根过氧化物酶(enzyme avidan-HRP)至每个孔洞,置于室温培养30分钟后,吸掉上清液,以清洗缓冲液冲洗5次,再添加100微升基质溶液(substrate solution)至每个孔洞,室温培养15分钟。添加50微升终止溶液(stop solution)至每个孔洞,以微量盘分析仪测定波长450纳米的读值,并换算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于图5至图7。其中,图5至图7中的「a」、「b」、「c」表示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 test检定,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
如图5至图7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血浆内NO(图 5)、TNF-α(图6)、及IL-6(图7)的浓度皆升高,显示发炎情况较严重。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内的NO、TNF-α、及IL-6浓度皆会下降,显示CTE具有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发炎反应的功效。
(4)大鼠肝脏、肾脏、心脏、及腹部脂肪重量测定
本实验测定经如上述投药6周后,各实验组别的大鼠的肝脏、肾脏、心脏、及腹部脂肪重量。结果如表7所示,各实验组别的大鼠其肝脏、肾脏、心脏、及腹部脂肪的重量并无明显差异。
表7

*One way 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 test检定,「a」、「b」、「ab」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
(5)SIRT1及SOCS-3的表现量测定
如前述,已知SIRT1可改善胰岛素阻抗的情形,且已知SOCS-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表现量可作为瘦素阻抗指标。本实验进一步探讨CTE对于大鼠体内SIRT1mRNA及SOCS-3 mRNA的表现量的影响。利用RNeasy Lipid Tissue Mini套组(QIAGEN)萃取大鼠大脑下视丘组织的总RNA。混合1微克总RNA、1微升0.5微克/微升的寡聚核苷酸(dT),及DEPC-H2O定量到12微升,于65℃作用5分钟,随后置于冰上5分钟,加入4微升5X第一标准缓冲液(First-Strand Buffer)、1微升10毫莫耳浓度dNTP、及1微升HiScript I反转录酶,于30℃下反应10分钟,再于48℃反应60分钟,70℃反应15分钟。接着,取1微升DNA、0.5微升10毫莫耳浓度dNTPs、2.5微升10X PCR缓冲液、各0.5微升专一性引子(gene specific primer,GSP)及0.25微升Taq聚合酶、二次水至总体积25微升。以下列条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94℃解离5分钟;94℃解离30秒;55℃黏合30秒;72℃合成30秒;重复40个循环。实验结果显示于图8及图9。
如图8所示,相较于控制组,糖尿病大鼠(DM组)的SIRT1mRNA表现量明显降低,而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的DME1、DME2、及DME4的SIRT1mRNA表现量增加,显示CTE可增加大鼠的SIRT1mRNA的表现量,进而改善胰岛素阻抗的情形。此外,如图9所示,相较于控制组,糖尿病大鼠(DM组)的SOCS-3mRNA表现量显著增加,显示瘦素阻抗的情况较为严重,而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的DME1、DME2、及DME4的SOCS-3mRNA表现量较低,显示CTE可降低大鼠的SOCS-3mRNA的表现量,改善糖尿病所引起的瘦素阻抗。
实施例3: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成分分析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所含成分,实验条件如下:管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1x150毫米,5微米;流动相为溶剂A:含0.1%甲酸的乙腈(acetonitrile,ACN)、溶剂B:含0.1%甲酸的MQ-H2O;流速为0.3毫升/分钟;检测波长为333纳米。分别吸取松果菊苷(ChromaDex,美国)、类叶升麻苷(ChromaDex,美国)、以及异类叶升麻苷(ChromaDex,美国)标准品及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溶液各5微升(溶于50%甲醇),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各个样本的峰面积,并以峰面积计算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所含的松果菊苷、类叶升麻苷、以及异类叶升麻苷的含量。分析结果显示于下表8。
表8
成分松果菊苷类叶升麻苷异类叶升麻苷比例26.2重量%2.6重量%4.4重量%

如表8所示,管花肉苁蓉萃取物中包含约26.2重量%的松果菊苷、2.6重量%的类叶升麻苷、以及约4.4重量%异类叶升麻苷。
根据表8结果,换算实施例2中DME1、DME2、DME4组别所投予的CTE剂量中所含各活性成分的含量如下表9所示:
表9
剂量(毫克/千克)松果菊苷类叶升麻苷异类叶升麻苷80(DME1组)20.962.083.52160(DME2组)41.924.167.04320(DME4组)83.848.3214.08

实施例4:松果菊苷及异类叶升麻苷的活性试验
上述分析试验显示本发明的管花肉苁蓉萃取物中含有松果菊 苷、类叶升麻苷、以及异类叶升麻苷。本实验进一步确认松果菊苷、类叶升麻苷、以及异类叶升麻苷于调节血糖的功效。
(1)细胞试验
本实验以肝细胞进行醣类消耗试验,以1000微克/毫升的葡萄糖处理肝细胞(人类肝癌细胞(Human hepatocellular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HepG2,购自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Bioresource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Center,BCRC);BCRC号码:60025),再分别以100纳莫耳浓度的胰岛素、50微克/毫升管花肉苁蓉萃取物(CTE)、以及依照各活性成分在萃取物中的含量,以对应量的活性成分(即,12.5微克/毫升的松果菊苷、1.25微克/毫升的类叶升麻苷、以及2.25微克/毫升的异类叶升麻苷)处理细胞,经1小时后,测定肝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程度。结果显示于图10。其中,图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n=3);***P<0.001(相较于控制组)。
如图10所示,相较于控制组,50微克/毫升管花肉苁蓉萃取物、12.5微克/毫升的松果菊苷、以及2.25微克/毫升的异类叶升麻苷均可有效提高肝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而1.25微克/毫升的类叶升麻苷处理的功效则不明显,推测可能是因比例过低所致。
(2)浓度依存试验
为进一步了解管花肉苁蓉萃取物中的活性成分是否具有加速肝细胞汲取血糖的效果,本实验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松果菊苷、类叶升麻苷、以及异类叶升麻苷进行如上述的醣类消耗试验。结果显示于图11。其中,图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 (n=3);**P<0.01;***P<0.001compared to control;#P<0.05(相较于胰岛素处理组)。
如图11所示,相较于控制组,5微克/毫升、及50微克/毫升的管花肉苁蓉萃取物(CTE)、松果菊苷、类叶升麻苷、以及异类叶升麻苷皆可有效提高肝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且实验结果呈现浓度依存性(dose dependence);其中类叶升麻苷与先前的研究结果类似,具有提高肝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的功效。同时,发现松果菊苷及异类叶升麻苷在极低浓度(5微克/毫升)对于提高肝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有显著功效。此实验结果显示,管花肉苁蓉萃取物可提高肝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主要是所含的活性成分松果菊苷及异类叶升麻苷的贡献,而非由类叶升麻苷所致。
以上实验结果显示,管花肉苁蓉萃取物及其所含的松果菊苷及异类叶升麻苷,具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的作用,可用于调节血糖,且尤其可治疗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

调节血糖的药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调节血糖的药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调节血糖的药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节血糖的药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节血糖的药剂.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808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08080A21申请号201410239412022申请日2014053061/828,72420130530USA61K31/7032200601A61K36/64200601A61P3/1020060171申请人杏辉天力杭州药业有限公司地址311100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红丰路599号72发明人龚瑞林柯汎其叶艾灵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代理人陈晓娟54发明名称调节血糖的药剂57摘要一种使用一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

2、SOCS3MRNA表现量,尤其可用于调节血糖,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以及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6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6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8080ACN104208080A1/4页21一种使用一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调节血糖,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

3、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2一种使用一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增加SIRT1SIRTUIN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SUPPRESSOROFCYTOKINESIGNALING3MRNA表现量,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

4、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R1、R2及R3的二者为OH。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X为C1C3烷基。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式I化合物是具下式A权利要求书CN104208080A2/4页3其中,XA为H或C1C3烷基;R1A至R13A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A至R3A不同时为H;R8A及R9A不同时为H。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途,其特征是,XA为C1C3烷基,且R1A、R2A及R3A的二者为OH。7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途,其特征是,该式I化合物是如下化合物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式。

5、I化合物是具下式C其中,XC为H或C1C3烷基;YC为H、OH或以及R1C至R13C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C至R3C不同时为H;R8C及R9C不同时为H。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特征是,XC为C1C3烷基,且R1C至R3C的二者为OH。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特征是,该式I化合物是如下化合物2权利要求书CN104208080A3/4页4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化合物1、化合物1的医药可接受盐、化合物2、化合物2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用途,其特征是,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化合物1、化合物2、及前述的组合。1。

6、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活性成分是以萃取物的形式使用。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萃取物是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萃取物。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用途,其特征是,该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是以包含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A使用一极性溶剂萃取管花肉苁蓉,以获得一萃取液;以及B视需要干燥该萃取液,权利要求书CN104208080A4/4页5其中该极性溶剂是选自以下群组水、C1C4醇类、及前述的组合。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途,其特征是,该极性溶剂是选自以下群组水、甲醇、乙醇、及前述的组合。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是用于治疗第一型糖尿病。18根据权。

7、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是用于治疗第二型糖尿病。19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是经由增加SIRT1MRNA表现量以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20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是经由降低SOCS3MRNA表现量以用于治疗糖尿病。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的用量,以式I化合物计,为每天约05毫克/千克体重至100毫克/千克体重。22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是,该药剂的用量,以式I化合物计,为每天约1毫克/千克体重至55毫克/千克体重。权利要求书CN104208080A1/16页6调节血糖的药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

8、关于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的药剂,尤其关于调节血糖以及该调节血糖用的药剂的提供,特别是使用可以由例如管花肉苁蓉萃取物取得的活性成分于制造供前述应用的药剂的用途。背景技术0002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种慢性新陈代谢失调疾病,主要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生物体的组织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而造成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已知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细胞所分泌,其具有调节血糖的功效,可刺激脂肪及肌肉细胞进行葡萄糖运输GLUCOSETRANSPORT。当生物体由于肥胖、老化等因素而造成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对胰岛素敏感性不佳时,血糖浓度会升高,造成糖尿病。糖。

9、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例如口渴、多尿、视力模糊、体重减轻等症状,且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各种器官的功能障碍及衰竭。0003根据致病原因,糖尿病主要可分为第一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及第二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第一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其可能病因是因感染或环境毒素引发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脏细胞,使患者的胰脏细胞受到损坏,造成绝对性的胰岛素不足,致使患者血糖上升。第一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的约5至10。大部分患者会在30岁前被诊断出来,故又被称为少年型糖尿病JUVENILEDIABETESMELLITUS。。

10、0004第二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一般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故又称为成年型糖尿病ADULTONSETDIABETES。第二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人口约90至95,其病因是病患体内细胞对胰岛素发生阻抗INSULINRESISTANCE,因而逐渐造成胰脏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变少,接着出现糖尿病代谢异常,这类患者经常会合并高脂血症、肥胖等病征。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包括,基因异常、糖尿病家族史、老年人、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身体活动量少、曾患有妊娠糖尿病、及葡萄糖恒定异常IMPAIREDGLUCOSEHOMEOSTASIS等。

11、。0005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型态改变,糖尿病的盛行率也逐年增加。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预计在2030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将超过3亿人。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运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等方式,其中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血糖药物,例如磺酰尿素类药物SUFONYLUREAS、双胍类药物BIGUANIDES、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LPHAGLUCOSIDASEINHIBITORS、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SENSITIZER等。0006本发明人研究发现,下式I化合物可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且具有优异的降血糖功效,故可用于调节血。

12、糖,且尤其可用于治疗第一型糖尿病及/或第二型糖尿病0007说明书CN104208080A2/16页70008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以及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较佳地,该式I化合物为以下化合物1或2的至少一者,可取自植物萃取物中,如管花肉苁蓉萃取物,00090010管花肉苁蓉来源于肉苁蓉属植物,其活性成分主要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PHENYLETHANOIDGLYCOSIDES,包含松果菊苷、类叶升麻苷及异类叶升麻苷。其中,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团队利用肝细胞体外葡萄萄消耗试验及不同药。

13、物诱导的第一型糖尿病或第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体内降糖药效试验,结果发现来源于车前子的类叶升麻苷具有促进葡萄消耗作用并可藉由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能降低空腹血糖量参见中国专利申请案公开号第CN102283854A号,该文献全文并于此处以供参考。故本研究是利用糖尿病动说明书CN104208080A3/16页8物模型以及肝细胞葡萄糖消耗试验,以确认管花肉苁蓉萃取物的主要作用成分。发明内容001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一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增加SIRT1SIRTUIN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SUPPRESSOROFCYTOKINESIGNALING3MRNA。

14、表现量,且可用于调节血糖,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00120013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以及R1至R13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0014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一个体中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或者用于调节血糖的方法,其是包含对该个体施用一有效量的活性成分,其中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0015本发明的技术及较佳实施态样,将描述于以下内容中,。

15、以供本发明所属领域具通常知识者据以明了本发明的特征。附图说明0016图1所示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的体重曲线图;0017图2所示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的摄食热量曲线图;0018图3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曲线图;0019图4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曲线下面积的长条图;0020图5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曲线图;0021图6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TNF浓度的曲线图;0022图7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血浆IL6浓度的曲线图;0023图8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大脑下视丘组织的SIRT1MRNA表现量的曲线。

16、图;以及0024图9为经不同药物处理后,SD大鼠大脑下视丘组织的SOCS3MRNA表现量的曲线说明书CN104208080A4/16页9图;0025图10所示为经不同条件处理的肝细胞的醣类消耗试验结果;以及0026图11所示为经不同条件处理浓度依存的肝细胞的醣类消耗试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0027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态样;但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下,本发明尚可以多种不同形式的态样来实践,不应将本发明保护范围解释为限于说明书所陈述者。此外,除非文中有另外说明,于本申请文件中所使用的一、该及类似用语应理解为包含单数及复数形式;所谓有效量或治疗有效量,是指投予至个体时,可有效至少部分改善。

17、怀疑个体的病情的化合物数量;所谓个体是指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可为人类或非人动物;所谓治疗是包括预防特定疾病或症状、减轻特定的疾病或症状、及/或防止或消除该病症;所谓调节血糖乙语是指朝正常值的方向改变血中葡萄糖浓度;单位毫克/千克体重是指每千克体重个体所须的投药量。0028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活性成分于制备药剂的用途,其中该药剂是用于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或者用于调节血糖,且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00290030其中,X为H或C1C3烷基;Y及Z的一者为另一者为H、OH或其中当Y为时,Z为以及R1至R13。

18、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至R3不同时为H;R8及R9不同时为H。0031于式I中,较佳地,X为C1C3烷基例如甲基、乙基、直链或支链丙基;Y及Z皆不为H;及/或R1至R3中的二者为OH。更佳地,X为甲基。0032于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态样中,该式I化合物是具下式A0033说明书CN104208080A5/16页100034其中,XA为H或C1C3烷基;R1A至R13A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A至R3A不同时为H;R8A及R9A不同时为H。0035于式A中,较佳地,XA为C1C3烷基例如甲基、乙基、直链或支链丙基,且R1A至R3A的二者为OH;更佳地,XA为甲基;特别较佳为XA为。

19、甲基,R1A至R3A的二者为OH,且R8A及R9A皆为OH。于一具体实施态样中,该式A化合物是如下化合物1即,松果菊苷ECHINACOSIDE00360037于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态样中,该式I化合物是具下式C00380039其中,XC为H或C1C3烷基;YC为H、OH或以及R1C至R13C是各自独立为H或OH,且其中,R1C至R3C不同时为H;R8C及R9C不同时为H。0040于式C中,较佳地,XC为C1C3烷基例如甲基、乙基、直链或支链丙基,且R1C至R3C的二者为OH;更佳地,XC为甲基;特别较佳为,XC为甲基,R1C至R3C的二者为OH,且R8C至R9C皆为OH。于一具体实施态样中,该式。

20、C化合物是如下化合物2即,异类叶升麻苷ISOACTEOSIDE说明书CN104208080A106/16页1100410042因此,于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态样中,是使用选自以下群组的活性成分以制备该用以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或者用以调节血糖的药剂化合物1、化合物1的医药可接受盐、化合物2、化合物2的医药可接受盐、及前述的组合,004300440045适用于本发明的上述活性成分的医药可接受盐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碱金属盐,如钠盐、钾盐。0046于本发明中,可使用选自以下群组的活性成分,以制备该用以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

21、现量,或者用于调节血糖的药剂化合物1、化合物2、及前述的组合。于此等态样中,该等活性成分可由例如管花肉苁蓉的植物萃取而提供,因此,可以萃取物的形式使用。说明书CN104208080A117/16页120047可使用包含如下步骤的方法,以提供含有化合物1及/或化合物2的管花肉苁蓉萃取物A使用一极性溶剂以萃取管花肉苁蓉,获得一萃取液;以及B视需要干燥该萃取液。其中,该极性溶剂可为水及/或C1C4醇类,例如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异丙醇、丙二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丁二醇及前述的组合。0048较佳地,该极性溶剂是选自以下群组水、甲醇、乙醇、及前述的组合。更佳地,是使用水、乙醇、或其组合作为该极。

22、性溶剂。可视需要调整用于萃取的极性溶剂与管花肉苁蓉的用量比率,一般而言,极性溶剂与管花肉苁蓉的体积比可为约11至约501,较佳是约51至201。0049可使用管花肉苁蓉的任何部位作为制备管花肉苁蓉萃取物的原料。举例言之,可使用管花肉苁蓉的茎部、花、或全株植物作为萃取原料。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态样,是使用管花肉苁蓉的肉质茎部分作为萃取原料。0050于上述步骤A中,是进行该萃取一段时间以达到所欲的萃取程度。以采用水作为该极性溶剂为例,通常为至少15分钟,较佳为至少30分钟,更佳为至少60分钟,且可视需要辅以其它合适的萃取手段,例如煎煮、冷却、过滤、减压浓缩、树脂管柱层析等方式,以提高萃取效果。另外,。

23、可视需要于步骤B之前,以相同或不同极性溶剂重复进行多次萃取步骤A,并合并该多次萃取所得的萃取液以进行步骤B,从而尽可能萃得全部有效成分。此外,可重复萃取步骤A与萃取步骤B的循环,以尽可能纯化分离移除无效成分。0051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态样中,是将管花肉苁蓉以水进行浸泡及煎煮,过滤收集滤液,重复前述步骤三次。接着,进行减压浓缩至比重110后,添加乙醇至浓度为60,冷藏12小时,倾出上淸液,减压浓缩并回收乙醇至比重110,以获得一粗萃取物。接着,以1倍重量的水加热溶解粗萃取物,以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纯化,依序以水及4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即可获得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所提供的管花肉。

24、苁蓉萃取物是包含相对大量的化合物1以及相对少量的化合物2。0052本发明使用式I化合物、其医药可接受盐、或前述的组合所制备的药剂,是可用于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且尤其可用于调节血糖例如,治疗第一型糖尿病及/或第二型糖尿病。已知SIRT1可促进胰脏细胞分泌胰岛素,且能调控造成胰岛素阻抗的相关因子,如自由基及发炎因子等,进而改善胰岛素阻抗的情形;此外,SOCS3表现量可作为瘦素阻抗指标。因此,于不受理论限制下,咸信本发明所提供的药剂可透过增加SIRT1MRNA表现量及/或降低SOCS3MRNA表现量而调节血糖,且可进一步用于治疗其他与SIRT1表现量相关的。

25、疾病,例如神经病变例如阿尔兹海默氏症ALZHEIMERSDISEASE,AD、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DISEASE,PD、亨廷顿氏症HUNTINTONSDISEASE,HD、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等、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脏病、低血压、高血压、高血糖症、中风、心肌梗塞、血栓、动脉硬化等、以及肥胖。0053可以任何合宜的用量施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剂,端视投予个体的需求而异。举例言之,当使用于人体以调节血糖时,药剂的用量,以式I化合物计,为每天约05毫克/千克体重至约100毫克/千克体重,较佳为每天约1毫克/千克体重至约55毫克/千克体。

26、重。惟,对于急性患者而言,其用量可视实际需要而酌增,例如增加至数倍或数十倍。0054于本发明中,所提供的药剂可呈任何形式,并以任何合宜的方式施用。举例言之,说明书CN104208080A128/16页13但不以此为限,可经由口服、鼻腔给药、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及/或皮下注射等方式施用至一需要的个体。其中,由于口服投药剂型便于病人按时自行服用,故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态样中,是以口服剂型提供该药剂,例如锭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流浸膏剂、溶液剂、糖浆剂、悬液剂、乳剂、及酊剂等。视使用形式及用途而定,该药剂可更包含一医药可接受的载剂。0055以制备适于口服投药的剂型为例,该药剂中可含有任何不会不利。

27、影响所含活性成分即,式I化合物及/或其医药可接受盐的活性的医药可接受载剂,例如溶剂、油性溶剂、稀释剂、安定剂、吸收延迟剂、崩散剂、乳化剂、抗氧化剂、粘合剂、润滑剂、吸湿剂等。可利用任何合宜的方法,将该组合物制成适于口服投药的剂型。0056至于制备适于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剂型,该药剂可例如包含一或多种等张溶液、盐类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或柠檬酸盐缓冲液、助溶剂SOLUBILIZER、乳化剂、以及其他载剂等成分,以制成一静脉输注液、乳剂静脉输注液、干粉注射剂、悬液注射剂、或干粉悬液注射剂等。0057除了上述佐剂外,该药剂可视需要另含有调味剂、调色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以提高所得药剂服用时的口适感及视觉。

28、感受;另可添加合宜用量的保存剂、防腐剂、抗菌剂、抗真菌剂等,以改善药剂的储存性。此外,视需要地,可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药剂中并含一或多种其他活性成分,例如抗氧化剂如维他命E、胰岛素增敏剂等,以进一步加强本发明药剂的功效或增加制剂配方的运用灵活性与调配度,只要该其他活性成分对药剂内所含的式I化合物及/或其医药可接受盐的所欲功效没有不利的影响即可。0058此外,可以一日一次、一日多次、或数日一次等不同投药频率施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剂,端视投予个体的需求而异。0059本发明亦提供一种于一个体中调节血糖的方法,其是包含对该个体施用一有效量的活性成分,其中该活性成分是选自以下群组式I化合物、其医药可接受的盐、。

29、及前述的组合。其中,有关该活性成分的选用以及其性质、施用型态与剂量,均如上述的说明。0060兹以下列实施例进一步例示说明本发明。其中该等实施例仅提供作为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保护范围是如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示。0061实施例1管花肉苁蓉萃取物的制备0062取管花肉苁蓉的肉质茎部分10千克,切片后浸泡于8倍体积的水中1小时后,煎煮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加6倍体积的水煎煮药渣二次,每次1小时,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于50减压浓缩至比重110,添加乙醇至浓度60,冷藏12小时,倾出上淸液,于50减压浓缩并回收乙醇至比重110,获得粗萃取物6千克。接着,以1倍体积的水加热溶解粗萃取物。

30、,注入大孔吸附树脂柱内,依序以4倍体积的水及5倍体积的40乙醇进行洗脱,再将水洗脱液注入大孔吸附树脂柱中,先用3倍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脱液,再以4倍体积的40乙醇洗脱,收集两次40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即可获得管花肉苁蓉萃取物1107克。0063实施例2管花肉苁蓉萃取物的活性试验00641实验动物饲养0065训养4周龄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1周后,将大鼠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组10只,其中5组为实验组,进行腹腔注射230毫克/千克体重的烟碱酰胺说明书CN104208080A139/16页14NICOTINAMIDE,再进行腹腔注射65毫克/千克体重链脲佐菌素STREPTOZ。

31、OCIN,以诱导大鼠罹患糖尿病DM组;而控制组则施打同体积柠檬酸缓冲液PH45。一周后,测定经诱导成糖尿病的实验组别的大鼠的禁食血糖,确认禁食血糖126毫克/公升后,再投予糖尿病大鼠45高脂肪饮食HIGHFATDIET,HFD6周,接着以如下表1所示的剂量,口服投予0571毫克/千克体重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为一糖尿病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SENSITIZERDMR组或80毫克/千克体重的管花肉苁蓉萃取物CTEDME1组、160毫克/千克体重的CTEDME2组、或320毫克/千克体重的CTEDME4组,而控制组与DM组则投予二次水,每日一次,投药6周,每周测量大鼠体。

32、重并计算摄食热量,测定结果显示于图1体重及图2摄食热量,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之间的体重及摄食热量并无显著差异。0066表10067组别实验条件及投予药剂控制组45HFDDMDM45HFDDMRDM0571毫克/千克体重罗格列酮45HFDDME1DM80毫克/千克体重CTE45HFDDME2DM160毫克/千克体重CTE45HFDDME4DM320毫克/千克体重CTE45HFD00682葡萄糖耐受性试验0069大鼠经如上述投药6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对大鼠投予2克/千克体重的葡萄糖,并在0、30、90及120分钟后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

33、浓度,以分析CTE对于对于大鼠在摄取葡萄糖后,对于葡萄糖的耐受性情况。实验数据显示于图3。进一步针对图3所示数据计算各取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结果显示于图4。0070如图3及图4所示,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的大鼠DME1、DME2、及DME4组以及DMR的大鼠,在0、30、90及120分钟的血浆葡萄糖浓度皆较低。此实验结果显示CTE可有效增加大鼠对于血糖的摄取率,调降血糖。00713血浆样品分析0072在上述葡萄糖耐受性试验结束后,牺牲大鼠,由腹腔动脉抽血,于3000RPM在4下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液,即为血浆,并同时取出大鼠组织,称重后保存于80,以进。

34、行以下生化数据分析。007331葡萄糖含量测定0074取20微升血浆,利用葡萄糖酵素套组GLUCOSEENZYMATICKIT,极东GLV,极东制药,日本分析血浆中禁食葡萄糖含量。以如下公式计算血浆禁食葡萄糖含量说明书CN104208080A1410/16页150075血浆禁食葡萄糖含量毫克/分升ES空白值/ESTD空白值2000076其中,ES血液样品的吸光值;空白值未加样品的套组溶剂的吸光值;ESTD标准试剂的吸光值;200标准试剂浓度为200毫克/分升。实验结果显示于表2。007732总三酸甘油酯TOTALTRIGLYCERIDE浓度测定0078取10微升血浆,利用三酸甘油酯酵素套组TR。

35、IGLYCERIDEENZYMATICKIT,AUDITDIAGNOSTICS,CORK,爱尔兰分析血浆中总三酸甘油酯含量。以如下公式计算血浆总三酸甘油酯含量0079血浆中总三酸甘油酯含量毫克/分升ES空白值/ESTD空白值2000080其中,ES血液样品的吸光值;空白值未加样品的套组溶剂的吸光值;ESTD标准试剂的吸光值;200标准试剂浓度为200毫克/分升。实验结果显示于表2。008133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浓度测定0082取10微升血浆,利用胆固醇酵素套组CHOLESTEROLENZYMATICKIT,AUDITDIAGNOSTICS,CORK,爱尔兰分析血浆中总胆固。

36、醇含量。以如下公式计算血浆总胆固醇含量0083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毫克/分升ES空白值/ESTD空白值2000084其中,ES血液样品的吸光值;空白值未加样品的套组溶剂的吸光值;ESTD标准试剂的吸光值;200标准试剂浓度为200毫克/分升。实验结果显示于表2。0085表200860087ONEWAY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TEST检定,A、B、AB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0088如表2所示,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DME1、DME2、DME4组的禁食血糖皆有显著下降,且DMR组及DME4组的三酸甘油酯皆有显著下降的现象。已知糖尿病。

37、患者会因胰岛素浓度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不佳而使周边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LIPASE调控异常,导致脂肪细胞内的三酸甘油酯大量分解,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导致周边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另一方面,胰岛素阻抗亦会导致脂肪组织对三酸甘油酯的利用减少,造成三酸甘油酯堆积在血液中。本实验结果显示,CTE具有调降糖尿病大鼠的禁食血糖以及三酸甘油酯含量的功效。008934胰岛素含量测定说明书CN104208080A1511/16页160090取25微升血浆,利用胰岛素ELISA套组MERCODIAABINC,SYLVENIUSGATAN8A,瑞典分析,并以ELISA分析。

38、仪于波长450纳米测吸光值,并对照标准曲线换算其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于表3。009135瘦素含量测定0092瘦素LEPTI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已知在生物体内瘦素浓度失衡的情况下,会引发肥胖、以及造成胰岛素失衡。本实验取100微升血浆,利用瘦素酶免疫分析套组ASSAYDESIGNS,INS,ANNARBOR,美国USA分析,并以ELISA分析仪于波长450纳米测吸光值,并对照标准曲线换算其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于表3。009336胰岛素阻抗指标值计算0094以如下公式计算胰岛素阻抗指标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EQUATION,HOMAIR,实验结果显示于表30。

39、095HOMAIR禁食血浆胰岛素浓度毫单位/毫升禁食血浆葡萄糖浓度毫莫耳/公升225。0096表300970098ONEWAY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TEST检定,A、B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0099如表3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具有较高的血浆胰岛素、血浆瘦素含量、及HOMAIR。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内胰岛素、瘦素、及HOMAIR皆有显著回复下降的效果,且在DME4组浓度与控制组相当。此实验结果显示,CTE可提高大鼠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瘦素及胰岛素阻抗。010037尿素、肌酸酐、丙氨酸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

40、转移酶含量测定0101已知糖尿病会导致许多并发症,本实验以尿素UREA检测套组UR221,RANDOX,UK、肌酸酐CREATININE检测套组CR510,RANDOX,U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套组AS1267,RANDOX,UK、及丙氨酸基转移酶ALT检测套组AL1268,RANDOX,UK分别测定大鼠的血浆中的尿素、肌酸酐、丙氨酸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肾功能指标的含量。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0102表40103说明书CN104208080A1612/16页170104ONEWAY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TEST检定,A、B、AB、C不同。

41、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0105如表4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具有较高的尿素、肌酸酐、及ALT/AST比值。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内尿素、肌酸酐、ALT/AST比值皆有显著改善下降的效果。010638血浆抗氧化酵素含量测定0107已知第一型糖尿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皆会引起会造成体内抗氧化酵素的表现量降低,提高氧化压力。本实验分别以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及麸胱甘过氧化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PX检测套组EUGENECHENCO,LTD,台湾验检测大鼠血浆内超氧化歧化酶、过氧。

42、化氢酶及麸胱甘过氧化酶的活性,以分析检测CTE对于抗氧化酵素表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0108表501090110ONEWAY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TEST检定,A、B、AB、C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0111如表5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血浆内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麸胱甘过氧化酶的活性皆降低。相较于DM组,DMR以及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内的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麸胱甘过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显示CTE具有抗氧化酵素表现量的功效,可改善糖尿病所引起的氧化压力。011239血浆的脂质过氧化测定说明书CN10420。

43、8080A1713/16页180113已知糖尿病会引起会增加血浆的脂质过氧的程度,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可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本实验测定血浆中丙二醛,以分析CTE对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取05毫升血浆,加入1毫升反应试剂15重量/体积三氯乙酸,溶于025NHCL;以及及0375重量/体积硫代巴比妥酸,溶于025NHCL混合均匀,置于100水浴15分钟,冷却后再加入1毫升的正丁醇,剧烈震荡混合,离心1500XG,10分钟,取上层液以分光光度计测量532纳米的吸光值,以PBS作为空白值,并利用标准品5纳莫耳浓度1,1,3,3四甲氧基丙烷的吸光值以下式计算血清浆丙二醛的浓。

44、度,结果显示于表60114血浆中丙二醛浓度纳莫耳浓度/毫升样品吸光值空白值/标准品吸光值空白值50115表601160117ONEWAY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TEST检定,A、B、C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0118如表6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血浆内丙二醛浓度升高。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内的丙二醛浓度浓度下降,显示CTE具有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功效。0119310血浆发炎指标测定0120已知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最终糖化蛋白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浓度会上升,当游离的A。

45、GES与其受体RAGE结合,会产生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RADICALS,并引发下游的NFB转录因子活化,导致一连串的发炎反应。本实验检测大鼠血浆内发炎指标,一氧化氮NO、TNF、及IL6的浓度,以分析CTE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发炎反应的影响。取100微升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或待测血清样本,分别加入经捕捉抗体CAPTUREANTIBODY涂覆的微量盘孔洞中,于室温培养2小时,去除溶液并添加400微升清洗缓冲液1倍PBS、005TWEEN20冲洗5次。添加100微升的NO、TNF、IL6检测抗体,置于室温培养1小时。接着,吸掉上清液,以清洗缓冲液冲洗5次,添加480微升卵白素辣根过氧化物酶ENZ。

46、YMEAVIDANHRP至每个孔洞,置于室温培养30分钟后,吸掉上清液,以清洗缓冲液冲洗5次,再添加100微升基质溶液SUBSTRATESOLUTION至每个孔洞,室温培养15分钟。添加50微升终止溶液STOPSOLUTION至每个孔洞,以微量盘分析仪测定波长450纳米的读值,并换算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于图5至图7。其中,图5至图7中的A、B、C表示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TEST检定,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0121如图5至图7所示,相较于控制组,DM组的大鼠血浆内NO图5、TNF图6、及IL6图7的浓度皆升高,显示发炎情况较严重。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6周后的大鼠血浆。

47、内的NO、TNF、及IL6浓度皆会下降,显示CTE具有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发炎反应的功效。说明书CN104208080A1814/16页1901224大鼠肝脏、肾脏、心脏、及腹部脂肪重量测定0123本实验测定经如上述投药6周后,各实验组别的大鼠的肝脏、肾脏、心脏、及腹部脂肪重量。结果如表7所示,各实验组别的大鼠其肝脏、肾脏、心脏、及腹部脂肪的重量并无明显差异。0124表701250126ONEWAYANOVA以P005为显著值,经过事后比较DUNNETTSTEST检定,A、B、AB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组间统计量达显著差异。01275SIRT1及SOCS3的表现量测定0128如前述,已知SIRT1可改。

48、善胰岛素阻抗的情形,且已知SOCS3SUPPRESSOROFCYTOKINESIGNALING3表现量可作为瘦素阻抗指标。本实验进一步探讨CTE对于大鼠体内SIRT1MRNA及SOCS3MRNA的表现量的影响。利用RNEASYLIPIDTISSUEMINI套组QIAGEN萃取大鼠大脑下视丘组织的总RNA。混合1微克总RNA、1微升05微克/微升的寡聚核苷酸DT,及DEPCH2O定量到12微升,于65作用5分钟,随后置于冰上5分钟,加入4微升5X第一标准缓冲液FIRSTSTRANDBUFFER、1微升10毫莫耳浓度DNTP、及1微升HISCRIPTI反转录酶,于30下反应10分钟,再于48反应6。

49、0分钟,70反应15分钟。接着,取1微升DNA、05微升10毫莫耳浓度DNTPS、25微升10XPCR缓冲液、各05微升专一性引子GENESPECICPRIMER,GSP及025微升TAQ聚合酶、二次水至总体积25微升。以下列条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94解离5分钟;94解离30秒;55黏合30秒;72合成30秒;重复40个循环。实验结果显示于图8及图9。0129如图8所示,相较于控制组,糖尿病大鼠DM组的SIRT1MRNA表现量明显降低,而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的DME1、DME2、及DME4的SIRT1MRNA表现量增加,显示CTE可增加大鼠的SIRT1MRNA的表现量,进而改善胰岛素阻抗的情形。此外,如图9所示,相较于控制组,糖尿病大鼠DM组的SOCS3MRNA表现量显著增加,显示瘦素阻抗的情况较为严重,而相较于DM组,经CTE喂食的DME1、DME2、及DME4的SOCS3MRNA表现量较低,显示CTE可降低大鼠的SOCS3MRNA的表现量,改善糖尿病所引起的瘦素阻抗。0130实施例3管花肉苁蓉萃取物成分分析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