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3478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0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2237.1

申请日:

2015.03.02

公开号:

CN104740592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8/00申请日:2015030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8/00; A61K35/64(2015.01)I; A61P35/00; C07K1/36; C07K1/34; C07K1/16

主分类号:

A61K38/00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徐华民; 赵荣华

地址:

15000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代理人:

高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将斑蝥蛆虫在常温膨化装置中膨化粉碎;然后加入到膨胀溶剂体系提取装置中提取出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收集含有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的溶液并用微孔过滤器过滤去掉杂质;用超滤机超滤处理,收集斑蝥蛆虫蛋白质超滤溶液;超滤液溶解在乙腈中用固相萃取柱分离,收集洗脱成分;将洗脱成分溶解在溶剂体系中,用超声驻波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制备成冻干蛋白粉,可用于制备抗膀胱癌药品。本发明制备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制剂质量稳定,结构清楚,药理明晰,疗效明显,含量可检可测,剂型多样,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斑蝥蛆虫蛋白质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1000g斑蝥蛆虫在常温膨化装置中常温条件下膨化粉碎;
(2)膨化粉碎后的物料加入到膨胀溶剂体系提取装置中,加入由1~10Kg液态二氧化碳、100~500mL甲醇及100~300gNH3·H2O组成或由1~10Kg液态二氧化碳、100~500mL乙醇及100~300g氯化铵组成的膨胀溶剂并加压至2~10MPa,形成膨胀溶剂体系,提取出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
(3)收集含有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的溶液并且用微孔过滤器过滤去掉杂质;
(4)用超滤机超滤处理,收集斑蝥蛆虫蛋白质超滤溶液;
(5)超滤液溶解在乙腈中用固相萃取柱分离,收集洗脱成分;
(6)将洗脱成分溶解在由正丁醇-乙酸乙酯-水按体积比1.25:3.75:5组成或由聚乙二醇-葡聚糖T500按重量比4.5:7组成的溶剂体系中,用超声驻波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
(7)纯化后的斑蝥蛆虫蛋白质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制备成冻干蛋白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膀胱癌药品的剂型为栓剂,制备方法如下:
取斑蝥蛆虫冻干蛋白粉100~150g、卵磷脂1~15g、液体石蜡200~350g,将三者搅拌均匀,用研磨机以30~60r/min研匀成糊状,另取乌桕脂100~200g在水浴上加热40~60℃熔化后,冷却至25~38℃,倒入研匀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卵磷脂-液体石蜡混合物中迅速搅拌均匀,趁热浇注于栓剂模具中,冷凝到10~20℃,从栓剂模具中取出即为成型的斑蝥蛆虫蛋白质栓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膀胱癌药品的剂型为脂质体注射剂,制备方法如下:
(1)1mol磷脂酰丝氨酸用玻璃平面成型法制成薄膜后,加入1000~3000L生理盐水水合处理,再用超声波在频率500~2000KHz、功率0.01~5KW处理1~5min;
(2)取上述溶液1~100mL加入到含量0.001~0.01mol/L的0.1~1000mLCaCl2溶液中,在转速30~75r/min条件下搅拌10~30min,然后在25~50℃条件下静置30~120min;
(3)将生成物放置离心机中,在转速1500~3000r/min离心分离5~30min,将离心物从离心机中取出后加入2~50g斑蝥蛆虫蛋白质混合均匀,在10~25℃条件下静置10~120min;
(4)上述物体加入含有0.01~10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的生理盐水溶液0.1~10L中,混合均匀静置30~180min,得到单层脂质体;
(5)取1~10mg单层脂质体与10~200mL生理盐水溶液混合,制备成为注射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膀胱癌药品的剂型为肠溶胶囊,制备方法如下:
取10~100g斑蝥蛆虫蛋白质、500~2000g预凝胶淀粉及5-50g乳糖充分混合,填充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肠溶胶囊中,制备成为斑蝥蛆虫蛋白质肠溶胶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膀胱癌药品的剂型为外用软膏剂,制备方法如下:
取10~20g斑蝥蛆虫蛋白质置于灭菌研钵中,加入预先用120~150℃干热灭菌30~60min并放冷的10~20mL液体石蜡,研磨成糊状,再加入预先用150~160℃干热灭菌60~90min并放冷的2~5g凡士林研匀,即得软膏剂。

说明书

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斑蝥蛆虫蛋白质的新用途,尤其是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膀胱癌是指发生于膀胱壁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膀胱癌可分为两大类:(1)在间叶组织发生的肿瘤(淋巴瘤、肉瘤、类癌等);(2)在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膀胱移行上皮癌、鳞状上皮癌及腺癌)。
现在一般认为膀胱癌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环境因素,长期接触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橡胶、制革、染料、油漆、造纸、纺织等行业人群;(2)吸烟族人群;(3)药物副作用影响;(4)慢性膀胱炎、结石、血吸虫;(5)体内色氨酸的代谢异常。
CN103857796A公开了膀胱癌细胞的检测方法,用于膀胱癌细胞的检测方法的引物及膀胱癌标记物。该发明提供一种对膀胱癌的特异度高且能够检测出恶性度低的膀胱癌组织的检测方法及膀胱癌标记物。
CN103975078A公开了治疗和诊断膀胱癌的方法和组合物,该发明提供用于检测和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组合物和试剂盒。
CN103857796A公开了治疗膀胱癌的方法,该发明通过施用包括纳米颗粒的组合物提供用于治疗包括转移性膀胱癌和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在内的方法和组合物。所述的纳米颗粒包括紫衫烷和白蛋白制备而成。
CN103800842A公开了一种治疗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金银花、半枝莲、肉桂、木通、泽泻、牡丹皮、当归、黄柏、莪术、山药等27种中草药组成,药效具有协同作用。
CN102372773A公开了人膀胱癌肿瘤标志物及其抗体和应用,该发明中的人膀胱癌肿瘤标志物为异常糖基化的整合素和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及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
CN103908581A公开了一种治疗膀胱癌的药物及制备方法,该发明的药物由浮萍、长杆兰、苦菜、滑石、石苇、车前草、木通和磨盘草等16种中草药组成。
CN102793725B公开了人工培育斑蝥蛆虫的工艺,本工艺充分利用昆虫生长特性、生物学特性,批量培育生成奇特成分的昆虫,这种成分是一种专门抗膀胱癌的蛋白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工艺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分离斑蝥蛆虫蛋白质,并根据斑蝥蛆虫蛋白质的特性辅以相应的材料至制备成不同剂型的药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将1000g斑蝥蛆虫在常温膨化装置(200520108339.X)中常温条件下膨化粉碎。
本步骤中,所述膨化压力为0.1~5MPa,时间为10~60min。
(2)膨化粉碎后的物料加入到膨胀溶剂体系提取装置(201210179076.6)中,加入膨胀溶剂并加压至2~10MPa,形成膨胀溶剂体系,提取出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
本步骤中,所述膨胀溶剂由1~10Kg液态二氧化碳、100~500mL甲醇及100~300gNH3·H2O组成或由1~10Kg液态二氧化碳、100~500mL乙醇及100~300g氯化铵组成。
本步骤中,所述提取温度为10~20℃,时间为10~30min。
(3)收集含有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的溶液并且用微孔过滤器过滤去掉杂质。
本步骤中,所述微孔过滤器的孔径为0.5~50μm。
(4)用超滤机超滤处理,收集含有相应分子量的斑蝥蛆虫蛋白质超滤溶液。
本步骤中,所述超滤机的孔径为50~100nm。
(5)超滤液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用固相萃取柱分离,收集洗脱成分。
本步骤中,所述溶剂为乙腈。
(6)将洗脱成分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体系中,用超声驻波液相制备色谱(200920274485.8)分离纯化。
本步骤中,所述溶剂体系由正丁醇-乙酸乙酯-水(体积比1.25:3.75:5)组成或4.5%聚乙二醇-7%葡聚糖T500(重量比)组成。
(7)纯化后的斑蝥蛆虫蛋白质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制备成冻干蛋白粉。
本步骤中,所述真空冷冻干燥温度为-30~50℃、时间为18~26h。
(8)赋予不同的药用辅助材料,分别制备成注射剂、口服剂、栓剂等,可用于制备抗膀胱癌药品。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本发明分离纯化的斑蝥蛆虫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及葡聚糖凝胶G-75凝胶过滤法测得相对分子量为11.8~12.6KPa;用等电聚焦法测定其等电点为pH9.6~10.7;常规化学法分析结果表明其不含糖类和磷酸基团;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在260nm和280nm测定纯化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含量为98.2%;分子结构属非典型、非单一的昆虫蛋白质,链内与链间不含二硫键,其三级结构构象单元以无规卷曲为主,α螺旋与β折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当。本发明制备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制剂质量稳定,结构清楚,药理明晰,疗效明显,含量可检可测,剂型多样,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如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
(1)将1000g斑蝥蛆虫干燥品装入常温膨化装置(200520108339.X)中,对膨化装置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并加压至0.1~5MPa,时间10~60min,然后迅速释放压力至常压,斑蝥蛆虫被膨化成粉体;
(2)膨化粉碎后的斑蝥蛆虫粉体加入到膨胀溶剂体系提取装置(201210179076.6)中,加入1~10Kg液态二氧化碳、100~500mL甲醇及100~300gNH3·H2O,加压至2~10MPa,形成膨胀溶剂体系,保持温度10~20℃,时间10~30min,斑蝥蛆虫粉体中的蛋白质溶解,然后降压至常压,生成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与甲醇-NH3·H2O的混合液;
(3)收集含有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的溶液,用孔径0.5~50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去处固体杂质;
(4)溶液用孔径50~100nm的超滤机超滤处理,压力0.3~0.8MPa,温度为常温,收集含有相应分子量的斑蝥蛆虫蛋白质超滤溶液;
(5)超滤溶液用20%乙腈溶解,C18固相萃取柱用50~100%乙腈活化预处理,加0.02~0.1%三氟乙酸-水平衡,用10%乙腈溶液溶解的超滤溶液上柱,常温下用10~80%的乙腈梯度脱洗,流速1~10mL/min,收集相关梯度的洗脱成分;
(6)将洗脱成分溶解在4.5%聚乙二醇-7%葡聚糖T500(重量比)溶剂体系中,用超声驻波液相制备色谱(200920274485.8)分离纯化,超声波功率0.2~3.0KW,频率500~1000KHz,流速50~50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60~280nm;
(7)纯化后的斑蝥蛆虫蛋白质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在温度-30~50℃、时间18~26h干燥制备成冻干蛋白粉。
实施例2:
(1)将1000g斑蝥蛆虫干燥品装入常温膨化装置(200520108339.X)中,对膨化装置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并加压至0.1~5MPa,时间10~60min,然后迅速释放压力至常压,斑蝥蛆虫被膨化成粉体;
(2)膨化粉碎后的斑蝥蛆虫粉体加入到膨胀溶剂体系提取装置(201210179076.6)中,加入5Kg液态二氧化碳、300mL甲醇及200gNH3·H2O,加压至5MPa,形成膨胀溶剂体系,保持温度15℃,时间20min,斑蝥蛆虫粉体中的蛋白质溶解,然后降压至常压,生成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与甲醇-NH3·H2O的混合液;
(3)收集含有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的溶液,用孔径30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去处固体杂质;
(4)溶液用孔径100nm的超滤机超滤处理,压力0.5MPa,温度为常温,收集含有相应分子量的斑蝥蛆虫蛋白质超滤溶液;
(5)超滤溶液用20%乙腈溶解,C18固相萃取柱用80%乙腈活化预处理,加0.05%三氟乙酸-水平衡,用10%乙腈溶液溶解的超滤溶液上柱,常温下用10~80%的乙腈梯度脱洗,流速5mL/min,收集相关梯度的洗脱成分;
(6)将洗脱成分溶解在4.5%聚乙二醇-7%葡聚糖T500(重量比)溶剂体系中,用超声驻波液相制备色谱(200920274485.8)分离纯化,超声波功率1.0KW,频率500KHz,流速20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60nm;
(7)纯化后的斑蝥蛆虫蛋白质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在温度-30~40℃、时间20h干燥制备成冻干蛋白粉。
实施例3:
(1)将1000g斑蝥蛆虫干燥品装入常温膨化装置(200520108339.X)中,对膨化装置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并加压至0.1~5MPa,时间10~60min,然后迅速释放压力至常压,斑蝥蛆虫被膨化成粉体;
(2)膨化粉碎后的斑蝥蛆虫粉体加入到膨胀溶剂体系提取装置(201210179076.6)中,加入1~10Kg液态二氧化碳、100~500mL乙醇及100~300g氯化铵,加压至2~10MPa,形成膨胀溶剂体系,保持温度10~20℃,时间10~30min,斑蝥蛆虫粉体中的蛋白质溶解,然后降压至常压,生成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与乙醇-氯化铵的混合液;
(3)收集含有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的溶液,用孔径0.5~50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去处固体杂质;
(4)溶液用孔径50~100nm的超滤机超滤处理,压力0.3~0.8MPa,温度为常温,收集含有相应分子量的斑蝥蛆虫蛋白质超滤溶液;
(5)超滤溶液用20%乙腈溶解,C18固相萃取柱用50~100%乙腈活化预处理,加0.02~0.1%三氟乙酸-水平衡,用10%乙腈溶液溶解的超滤溶液上柱,常温下用10~80%的乙腈梯度脱洗,流速1~10mL/min,收集相关梯度的洗脱成分;
(6)将洗脱成分溶解在正丁醇-乙酸乙酯-水(体积比1.25:3.75:5)溶剂体系中,用超声驻波液相制备色谱(200920274485.8)分离纯化,超声波功率0.2~3.0KW,频率500~1000KHz,流速50~50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60~280nm;
(7)纯化后的斑蝥蛆虫蛋白质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在温度-30~50℃、时间18~26h干燥制备成冻干蛋白粉。
实施例4:
(1)将1000g斑蝥蛆虫干燥品装入常温膨化装置(200520108339.X)中,对膨化装置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并加压至2MPa,时间40min,然后迅速释放压力至常压,斑蝥蛆虫被膨化成粉体;
(2)膨化粉碎后的斑蝥蛆虫粉体加入到膨胀溶剂体系提取装置(201210179076.6)中,加入6Kg液态二氧化碳、200mL乙醇及150g氯化铵,加压至6MPa,形成膨胀溶剂体系,保持温度20℃,时间10min,斑蝥蛆虫粉体中的蛋白质溶解,然后降压至常压,生成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与乙醇-氯化铵的混合液;
(3)收集含有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的溶液,用孔径50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去处固体杂质;
(4)溶液用孔径100nm的超滤机超滤处理,压力0.5MPa,温度为常温,收集含有相应分子量的斑蝥蛆虫蛋白质超滤溶液;
(5)超滤溶液用20%乙腈溶解,C18固相萃取柱用60%乙腈活化预处理,加0.08%三氟乙酸-水平衡,用10%乙腈溶液溶解的超滤溶液上柱,常温下用10~80%的乙腈梯度脱洗,流速8mL/min,收集相关梯度的洗脱成分;
(6)将洗脱成分溶解在正丁醇-乙酸乙酯-水(体积比1.25:3.75:5)溶剂体系中,用超声驻波液相制备色谱(200920274485.8)分离纯化,超声波功率2.0KW,频率1000KHz,流速30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80nm;
(7)纯化后的斑蝥蛆虫蛋白质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在温度-30~50℃、时间18h干燥制备成冻干蛋白粉。
实施例5:
取斑蝥蛆虫冻干蛋白粉100~150g、卵磷脂1~15g、液体石蜡200~350g,将三者搅拌均匀,用研磨机以30~60r/min研匀成糊状,另取乌桕脂100~200g在水浴上加热40~60℃熔化后,冷却至25~38℃,倒入研匀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卵磷脂-液体石蜡混合物中迅速搅拌均匀,趁热浇注于栓剂模具中,冷凝到10~20℃,从栓剂模具中取出即为成型的斑蝥蛆虫蛋白质栓剂,整理光滑后包装成品。
实施例6:
取斑蝥蛆虫冻干蛋白粉120g、卵磷脂10g、液体石蜡250g,将三者搅拌均匀,用研磨机以60r/min研匀成糊状,另取乌桕脂150g在水浴上加热60℃熔化后,冷却至30℃,倒入研匀的斑蝥蛆虫蛋白质-卵磷脂-液体石蜡混合物中迅速搅拌均匀,趁热浇注于栓剂模具中,冷凝到15℃,从栓剂模具中取出即为成型的斑蝥蛆虫蛋白质栓剂,整理光滑后包装成品。
实施例7:
脂质体注射剂制备:
(1)1mol磷脂酰丝氨酸用玻璃平面成型法制成薄膜后,加入1000~3000L生理盐水水合处理,再用超声波在频率500~2000KHz、功率0.01~5KW处理1~5min。
(2)取上述溶液1~100mL加入到含量0.001~0.01mol/L的0.1~1000mLCaCl2溶液中,在转速30~75r/min条件下搅拌10~30min,然后在25~50℃条件下静置30~120min。
(3)将生成物放置离心机中,在转速1500~3000r/min离心分离5~30min,将离心物从离心机中取出后加入2~50g斑蝥蛆虫蛋白质混合均匀,在10~25℃条件下静置10~120min。
(4)上述物体加入含有0.01~10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的生理盐水溶液0.1~10L中,混合均匀静置30~180min,得到单层脂质体。
(5)取1~10mg单层脂质体与10~200mL生理盐水溶液混合,制备成为注射剂。
实施例8:
脂质体注射剂制备:
(1)1mol磷脂酰丝氨酸用玻璃平面成型法制成薄膜后,加入2000L生理盐水水合处理,再用超声波在频率1000KHz、功率2KW处理5min。
(2)取上述溶液50mL加入到含量0.005mol/L的1000mLCaCl2溶液中,在转速45r/min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在30℃条件下静置60min。
(3)将生成物放置离心机中,在转速2000r/min离心分离20min,将离心物从离心机中取出后加入20g斑蝥蛆虫蛋白质混合均匀,在15℃条件下静置60min。
(4)上述物体加入含有1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的生理盐水溶液5L中,混合均匀静置80min,得到单层脂质体。
(5)取5mg单层脂质体与100mL生理盐水溶液混合,制备成为注射剂。
实施例9:
肠溶胶囊的制备:
取10~100g斑蝥蛆虫蛋白质、500~2000g预凝胶淀粉及5-50g乳糖充分混合,填充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肠溶胶囊中制备成为斑蝥蛆虫蛋白质肠溶胶囊。
实施例10:
肠溶胶囊的制备:
取50g斑蝥蛆虫蛋白质、1000g预凝胶淀粉及30g乳糖充分混合,填充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肠溶胶囊中制备成为斑蝥蛆虫蛋白质肠溶胶囊。
实施例11:
外用软膏剂的制备:
取10~20g斑蝥蛆虫蛋白质置于灭菌研钵中,加入预先用120~150℃干热灭菌30~60min并放冷的10~20mL液体石蜡,研磨成糊状,再加入预先用150~160℃干热灭菌60~90min并放冷的2~5g凡士林研匀,即得软膏剂。
实施例12:
外用软膏剂的制备:
取150g斑蝥蛆虫蛋白质置于灭菌研钵中,加入预先用130℃干热灭菌40min并放冷的15mL液体石蜡,研磨成糊状,再加入预先用155℃干热灭菌80min并放冷的4g凡士林研匀,即得软膏剂
实施例13:
膀胱癌疾病分期:
0期:癌灶局限于粘膜层,无淋巴结转移;
期:肿瘤局限于固有肌层以内,无淋巴结转移;
期:肿瘤浸润超过固有肌层,但无淋巴结转移;
期:淋巴结转移;
期:远处转移(脑、肝、肺等)或腹膜转移。
治疗方法:
患者需严格戒掉烟、酒、辛辣食物,患者按体重70Kg计,每天注射脂质体药剂1次,每次300μg;或每天服用肠溶胶囊2次,每次3粒;或栓剂治疗,每日1次,每次1支;或外用软膏剂,每天3次,每次0.2g。
治疗结果分级标准:
、近期疗效(40天末与治疗前比较)
(1)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无新的病灶出现;
(2)部分缓解:病灶缩小到治疗前的50%或更小,无新的病灶出现,多灶性病变时没有一个病灶增大;
(3)稳定期:轻度缓解:病灶缩小面积30%或增大面积25%,自觉症状改善,体力基本状况上升;基本稳定:病灶缩小不到25%或增大面积不超过25%以上,自觉症状改善,体力基本状况上升。
(4)扩展:单个面积或多个病灶总面积比治疗前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变,临床症状加重,体力基本状况下降。
、中期疗效(7周~1年)
(1)完全缓解:无瘤生存;
(2)部分缓解:癌体回变到治疗前的面积50%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癌体无增大或缩小,病症改善或消失;体力基本状况上升。
(3)转移或扩展:病原灶扩大发展,出现新的转移灶,临床症状加重,体力状况下降。
、远期疗效(1~5年)
(1)无瘤生存;
(2)带瘤生存;
(3)死亡。
治疗结果:

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斑蝥蛆虫蛋白质在制备抗膀胱癌药品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将斑蝥蛆虫在常温膨化装置中膨化粉碎;然后加入到膨胀溶剂体系提取装置中提取出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收集含有斑蝥蛆虫蛋白质粗品的溶液并用微孔过滤器过滤去掉杂质;用超滤机超滤处理,收集斑蝥蛆虫蛋白质超滤溶液;超滤液溶解在乙腈中用固相萃取柱分离,收集洗脱成分;将洗脱成分溶解在溶剂体系中,用超声驻波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用真空冷冻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