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34643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5033.X

申请日:

2014.07.18

公开号:

CN104147509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4071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15/00; 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甘保明

发明人:

甘保明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淝河村王郢组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领域,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香附10-14份、熟地10-15份、桃仁10-15份、元胡10-14份、灵脂10-15份、肉桂10-15份、红花10-15份、大黄7-11份、丹参10-14份、丹皮10-15份、郁金10-14份、白芍10-15份、赤芍10-15份、吴芋7-11份、三棱10-15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痛经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活血调经,调理气机、祛瘀止痛之功效,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香附10-14份、熟地10-15份、桃仁10-15份、元胡10-14份、灵脂10-15份、肉桂10-15份、红花10-15份、大黄7-11份、丹参10-14份、丹皮10-15份、郁金10-14份、白芍10-15份、赤芍10-15份、吴芋7-11份、三棱10-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2份、川芎12份、香附12份、熟地12份、桃仁12份、元胡12份、灵脂12份、肉桂12份、红花12份、大黄9份、丹参12份、丹皮12份、郁金12份、白芍12份、赤芍12份、吴芋9份、三棱12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经为当今妇科常见病种,中医认为,妇女每逢经前或月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晕厥,恶心呕吐,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主要病机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者多因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所谓“不通则痛”,临床多表现为实证;虚证多因肝肾亏损、气血虚弱,冲任血虚,胞脉失养,是为“不荣则痛”,临床多表现为虚证,但临床以寒凝血瘀最为多见。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夏日居于空调房内,冬日为展示身材而薄衣加身,更兼常食冷饮,或为减肥而少食,又因社会竞争激烈,常导致情志不畅,因此,当今临床常见痛经的病机以肝郁气滞为主,妇女素禀肝旺,稍有抑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气血瘀滞,加之经期常涉水饮冷,致气滞寒凝,血瘀更甚,不通则痛。寒凝气滞型痛经者在经期往往腹痛连绵,有些还伴有腰酸背痛,喜温怕冷;重者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冰凉,坐卧不宁。在治疗痛经的诸多方法中,大多效果不理想,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痛经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当归、川芎、香附、熟地、桃仁、元胡、灵脂、肉桂、红花、大黄、三林、丹参、丹皮、郁金、白芍、赤芍、吴芋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 成: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香附10-14份、熟地10-15份、桃仁10-15份、元胡10-14份、灵脂10-15份、肉桂10-15份、红花10-15份、大黄7-11份、丹参10-14份、丹皮10-15份、郁金10-14份、白芍10-15份、赤芍10-15份、吴芋7-11份、三棱10-15份。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2份、川芎12份、香附12份、熟地12份、桃仁12份、元胡12份、灵脂12份、肉桂12份、红花12份、大黄9份、丹参12份、丹皮12份、郁金12份、白芍12份、赤芍12份、吴芋9份、三棱12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桃仁:性平,味苦、甘;有活血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元胡:味辛、苦,性温;心、脾、肝、肺;具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
灵脂:即五灵脂,为寒号虫的粪便;甘,温;有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的功效;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行气化瘀,有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吴芋:辛,苦,热,小毒;肝经;归胃经,脾经,大肠经,肾经;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痛经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活血调经,调理气机、祛瘀止痛之功效,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10g、香附10g、熟地10g、桃仁10g、元胡10g、灵脂10g、肉桂10g、红花10g、大黄7g、丹参10g、丹皮10g、郁金10g、白芍10g、赤芍10g、吴芋7g、三棱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当归15g、川芎15g、香附14g、熟地15g、桃仁15g、元胡14g、灵脂15g、肉桂15g、红花15g、大黄11g、丹参14g、丹皮15g、郁金14g、白芍15g、赤芍15g、吴芋11g、三棱1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2g、川芎12g、香附12g、熟地12g、桃仁12g、元胡12g、灵脂12g、肉桂12g、红花12g、大黄9g、丹参12g、丹皮12g、郁金12g、白芍12g、赤芍12g、吴芋9g、三棱12g。
本发明中药于2010年至2014年临床观察痛经10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年龄17-30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2年,平均年龄23岁。
2.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
(1)发于青春期的未婚女子;(2)小腹疼痛,可痛及腰骶,或向会阴、肛门放射,且发生于经期或行经前后,经后疼痛自行消失,呈周期性反复发作;(3)排除器质性病变。
3.治疗方法
3.1处方:当归12g、川芎12g、香附12g、熟地12g、桃仁12g、元胡12g、灵脂12g、肉桂12g、红花12g、大黄9g、丹参12g、丹皮12g、郁金12g、白芍12g、赤芍12g、吴芋9g。
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次于行经前3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4、治疗结果:
4.1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
痊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
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无效:疼痛未见改善。
4.2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83例(83%),好转15例(15%),无效2例(2%),总有效率为98%。
典型病例
1、陈某,17岁,学生。患者自13岁月经初潮即痛经,经期小腹绞痛,面白,汗出,畏寒肢冷,小腹空坠,腰酸。妇科及B超检查未见生殖器异常。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每次行经都不能上课,只有口服止痛药方能坚持,且长期服用导致药物性胃炎。经前连续服用本发明中药,经前3天服至经净痛止,每日1剂,治疗2个月经周期而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2、李某,25岁,2009年就诊。经前至经期少腹胀痛,经期后延,量少色暗,伴有血块,胁肋及乳房胀痛,烦躁,舌质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经妇科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服用本发明中药,经前3天服至经净痛止,每日1剂。经治疗3个月经周期,月经正常,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509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509A21申请号201410345033X22申请日20140718A61K36/9066200601A61P15/00200601A61P29/0020060171申请人甘保明地址233000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淝河村王郢组5号72发明人甘保明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代理人娄尔玉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领域,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香附1014份、熟地1015份、桃仁1015份、元胡1014份、。

2、灵脂1015份、肉桂1015份、红花1015份、大黄711份、丹参1014份、丹皮1015份、郁金1014份、白芍1015份、赤芍1015份、吴芋711份、三棱1015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痛经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活血调经,调理气机、祛瘀止痛之功效,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509ACN104147509A1/1页21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

3、归1015份、川芎1015份、香附1014份、熟地1015份、桃仁1015份、元胡1014份、灵脂1015份、肉桂1015份、红花1015份、大黄711份、丹参1014份、丹皮1015份、郁金1014份、白芍1015份、赤芍1015份、吴芋711份、三棱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2份、川芎12份、香附12份、熟地12份、桃仁12份、元胡12份、灵脂12份、肉桂12份、红花12份、大黄9份、丹参12份、丹皮12份、郁金12份、白芍12份、赤芍12份、吴芋9份、三棱12份。权利要求书CN104147509A1/4页3一种治疗痛。

4、经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痛经为当今妇科常见病种,中医认为,妇女每逢经前或月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晕厥,恶心呕吐,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主要病机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者多因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所谓“不通则痛”,临床多表现为实证;虚证多因肝肾亏损、气血虚弱,冲任血虚,胞脉失养,是为“不荣则痛”,临床多表现为虚证,但临床以寒凝血瘀最为多见。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夏日居于空调房内,冬日为展示身材而薄衣加身,更兼常食冷饮,或为减肥而少食,又因社会。

5、竞争激烈,常导致情志不畅,因此,当今临床常见痛经的病机以肝郁气滞为主,妇女素禀肝旺,稍有抑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气血瘀滞,加之经期常涉水饮冷,致气滞寒凝,血瘀更甚,不通则痛。寒凝气滞型痛经者在经期往往腹痛连绵,有些还伴有腰酸背痛,喜温怕冷;重者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冰凉,坐卧不宁。在治疗痛经的诸多方法中,大多效果不理想,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痛经的药物。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当归、川芎、香附、熟地、桃仁、元胡、灵脂、肉桂、红花、大黄、三林、丹参、丹皮、郁金、白芍、赤芍、吴芋按照。

6、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5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香附1014份、熟地1015份、桃仁1015份、元胡1014份、灵脂1015份、肉桂1015份、红花1015份、大黄711份、丹参1014份、丹皮1015份、郁金1014份、白芍1015份、赤芍1015份、吴芋711份、三棱1015份。0006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2份、川芎12份、香附12份、熟地12份、桃仁12份、元胡12份、灵脂12份、肉桂12份、红花12份、。

7、大黄9份、丹参12份、丹皮12份、郁金12份、白芍12份、赤芍12份、吴芋9份、三棱12份。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0008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0009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0010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说明书CN104147509A2/4页4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

8、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0011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0012桃仁性平,味苦、甘;有活血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0013元胡味辛、苦,性温;心、脾、肝、肺;具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0014灵脂即五灵脂,为寒号虫的粪便;甘,温;有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的功效;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

9、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0015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0016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0017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0018丹参苦,微寒;归心。

10、、肝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0019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0020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行气化瘀,有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0021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0022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有清热。

11、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0023吴芋辛,苦,热,小毒;肝经;归胃经,脾经,大肠经,肾经;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0024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0026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痛经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活血调经,调理气机、祛瘀止痛之功效,达到治疗痛。

12、经的目的。说明书CN104147509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7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28实施例10029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0G、川芎10G、香附10G、熟地10G、桃仁10G、元胡10G、灵脂10G、肉桂10G、红花10G、大黄7G、丹参10G、丹皮10G、郁金10G、白芍10G、赤芍10G、吴芋7G、三棱10G。0030实施例20031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当归15G、川芎15G、香附14G、熟地15G、桃仁15G、元胡14G、灵脂15G、肉桂15G、红花15G、大。

13、黄11G、丹参14G、丹皮15G、郁金14G、白芍15G、赤芍15G、吴芋11G、三棱15G。0032实施例3003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2G、川芎12G、香附12G、熟地12G、桃仁12G、元胡12G、灵脂12G、肉桂12G、红花12G、大黄9G、丹参12G、丹皮12G、郁金12G、白芍12G、赤芍12G、吴芋9G、三棱12G。0034本发明中药于2010年至2014年临床观察痛经10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00351一般资料0036100例患者中,年龄1730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2年,平均年龄23岁。00372诊断标准0038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

14、临床诊断00391发于青春期的未婚女子;2小腹疼痛,可痛及腰骶,或向会阴、肛门放射,且发生于经期或行经前后,经后疼痛自行消失,呈周期性反复发作;3排除器质性病变。00403治疗方法004131处方当归12G、川芎12G、香附12G、熟地12G、桃仁12G、元胡12G、灵脂12G、肉桂12G、红花12G、大黄9G、丹参12G、丹皮12G、郁金12G、白芍12G、赤芍12G、吴芋9G。0042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次于行经前3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每日2次,7天为1疗程。00434、治疗结果004441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004。

15、5痊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0046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0047无效疼痛未见改善。004842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83例83,好转15例15,无效2例2,总有效率为98。0049典型病例00501、陈某,17岁,学生。患者自13岁月经初潮即痛经,经期小腹绞痛,面白,汗出,畏寒肢冷,小腹空坠,腰酸。妇科及B超检查未见生殖器异常。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每次行说明书CN104147509A4/4页6经都不能上课,只有口服止痛药方能坚持,且长期服用导致药物性胃炎。经前连续服用本发明中药,经前3天服至经净痛止,每日1剂,治疗2个月经周期而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16、。00512、李某,25岁,2009年就诊。经前至经期少腹胀痛,经期后延,量少色暗,伴有血块,胁肋及乳房胀痛,烦躁,舌质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经妇科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服用本发明中药,经前3天服至经净痛止,每日1剂。经治疗3个月经周期,月经正常,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005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414750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