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34420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5545.9

申请日:

2014.08.07

公开号:

CN104147366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日:2014080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 A61K9/06; A61P17/02; A61P31/22; A61P31/04; A61K35/64(2006.01)N; A61K33/26(2006.01)N; A61K35/5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8

申请人:

谢琳

发明人:

谢琳; 赛林霖; 满兆鹏; 满兆举; 贾强; 戴亮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8877号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毒理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纪艳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3)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 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刺五加20-40g,赤石脂15-30g,牡蛎15-30g,地榆15-30g。

3.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
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
3)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

4.
   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
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
3)将刺五加,赤石脂,牡蛎,地榆磨成药粉;
4)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及药粉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

说明书

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褥疮、带状疱疹外用酊剂及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汽、强酸强碱等引起的烧烫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对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结果;痈疮是指葡萄球菌侵害多个毛囊和皮脂腺而发生的感染。常发于头颈后面及背部,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病。初起时如粟,麻痒不适,拖延数日,即肿如拳大,约20 余日,即溃烂出黄,赤脓血许,就会丧生。
目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多种多样,一般使用具有消炎、止痛、生肌功能的药物,如消炎粉、药膏、药散或抗生素等药物,或进行打针、输液等治疗,这种治疗周期较长,对于大面积烧烫伤和重度烧烫伤的情况需要注意预防创伤面的感染,有时需要植皮,治疗操作繁杂,患者极容易感染,导致患者极为痛苦,并且疗程长,费用高,经济负担重,治愈后皮肤表面经常留疤痕,使患者精神受到压抑。国际上常用的磺胺嘧啶银,主要用于治疗烧伤干燥创面,择机植皮,无生肌功能;西医治疗烧烫伤时常采用封闭疗法,即用纱布包扎,这样使创面不透气,特别是闷热的夏天,更容易感染。
目前对于痈疮治疗存在以下问题:治疗时间长、效果不好,且有副作用。
总之目前没有一种没有副作用,且能治疗烧烫伤、疮痈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治疗时间短、效果好,且无副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 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
上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还包括,刺五加20-40g,赤石脂15-30g,牡蛎15-30g,地榆15-30g。
一种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
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
3)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
一种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
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
3)将刺五加,赤石脂,牡蛎,地榆磨成药粉;
4)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及药粉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
本发明的药理分析如下:
白檀香: 外敷治疗,可以消炎去肿,调理肤质.
白芨: 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当归:具有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升麻:功能主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痱子热痒,喉痛,突发肿毒,胃热牙痛,口舌疮,斑疹不透;中气下 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羌活: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香油:具有有消炎、滋养作用。
刺五加:《名医别录》认为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
赤石脂;能使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缩短。
牡蛎: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
地榆: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治: 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血痢不止,大便下血,小儿湿疮,小儿面疮。
本发明依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施治为原则,配方合理,使用方便,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抗菌消炎之功效,用药后可使病变处快速愈合,避免了交叉感染,具有疗效高、疗程短、成本低、痛苦少,主治各种烧烫伤、疮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 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
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
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
3)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 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刺五加20-40g,赤石脂15-30g,牡蛎15-30g,地榆15-30g。
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
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
3)将刺五加,赤石脂,牡蛎,地榆磨成药粉;
4)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及药粉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
本发明使用方法:消毒清洁皮肤,取本发明药物均匀涂于患处,每日3-4次,病情较重者每4小时涂1次。
临床资料:
烧伤
采用本发明实施1药物进行治疗。治疗1157例烧伤患者,I度烧伤633例,在1周内全部治愈,六个月后不留疤横,治愈率100%;浅II度烧伤413例,在2-3周内治愈,治愈率100%;深II度烧伤111例中,19例在西药结合治疗下也获治愈,治愈率98.2%,1例因烧伤时间过长,皮肤修复功能差,效果不明显,1例是中风以后,手背失去知觉,经治疗无效。
疮痈
疗效评定如下:治愈:脓栓全部消退,破溃愈合,可遗有淡褐色色素沉着斑,体征消失;好转:脓栓基本消退,破溃大部分结痂,或消退30%以上;体征消失;未愈:脓栓以及破溃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统计结果:临床选取患者120人,其中痊愈者为105人,好转者13人,无效者2人;总有效率为98.3%。

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36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366A21申请号201410385545922申请日20140807A61K36/898200601A61K9/06200601A61P17/02200601A61P31/22200601A61P31/04200601A61K35/64200601A61K33/26200601A61K35/5620060171申请人谢琳地址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8877号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毒理室72发明人谢琳赛林霖满兆鹏满兆举贾强戴亮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纪艳艳5。

2、4发明名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3)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366ACN104147366A1/1页21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刺五加2040G,赤石脂1530G,牡蛎1530G,地榆1530G。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

4、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3)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3)将刺五加,赤石脂,牡蛎,地榆磨成药粉;4)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及药粉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权利要求书CN104147366A1/3页3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

5、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褥疮、带状疱疹外用酊剂及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汽、强酸强碱等引起的烧烫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对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结果;痈疮是指葡萄球菌侵害多个毛囊和皮脂腺而发生的感染。常发于头颈后面及背部,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病。初起时如粟,麻痒不适,拖延数日,即肿如拳大,约20余日,即溃烂出黄,赤脓血许,就会丧生。0003目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多种多样,一般使用具有消炎、止痛、生肌功能的药物,如消炎粉、药膏、药散或抗生素等药物,或进行打针、输液等治疗,这种治疗周期较。

6、长,对于大面积烧烫伤和重度烧烫伤的情况需要注意预防创伤面的感染,有时需要植皮,治疗操作繁杂,患者极容易感染,导致患者极为痛苦,并且疗程长,费用高,经济负担重,治愈后皮肤表面经常留疤痕,使患者精神受到压抑。国际上常用的磺胺嘧啶银,主要用于治疗烧伤干燥创面,择机植皮,无生肌功能;西医治疗烧烫伤时常采用封闭疗法,即用纱布包扎,这样使创面不透气,特别是闷热的夏天,更容易感染。0004目前对于痈疮治疗存在以下问题治疗时间长、效果不好,且有副作用。0005总之目前没有一种没有副作用,且能治疗烧烫伤、疮痈的药物。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治疗时间短、效果好,且无副作用。0007。

7、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0008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0009上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还包括,刺五加2040G,赤石脂1530G,牡蛎1530G,地榆1530G。0010一种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

8、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3)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0011一种所述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说明书CN104147366A2/3页4510天;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3)将刺五加,赤石脂,牡蛎,地榆磨成药粉;4)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及药粉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0012本发明的药理分析如下白檀香外敷治疗,可以消炎去肿,调理肤质白芨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9、。0013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0014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0015升麻功能主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痱子热痒,喉痛,突发肿毒,胃热牙痛,口舌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0016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0017羌活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

10、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0018香油具有有消炎、滋养作用。0019刺五加名医别录认为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0020赤石脂;能使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缩短。0021牡蛎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0022地榆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血痢不止,大便下血,小儿湿疮,小儿面疮。0023本发明依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施治为原则,配方合理,使用方便。

11、,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抗菌消炎之功效,用药后可使病变处快速愈合,避免了交叉感染,具有疗效高、疗程短、成本低、痛苦少,主治各种烧烫伤、疮痈。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0025实施例1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0026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升麻、麻黄、。

12、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说明书CN104147366A3/3页5510天;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3)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0027实施例2一种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白檀香3060克,白芨3060克,防风3060克,当归2050克,升麻3060克,麻黄4090克,羌活60100克,香油10001500克,黄蜡150250克,刺五加2040G,赤石脂1530G,牡蛎1530G,地榆1530G。0028本实施例中,治疗烧烫伤、疮痈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白檀香、白芨、防风、当归、。

13、升麻、麻黄、羌活切为薄片,浸入香油510天;2)将浸泡油药材的香油熬制至药材呈黄色,滤去药渣,得药油;3)将刺五加,赤石脂,牡蛎,地榆磨成药粉;4)将上述药油加入黄蜡及药粉至完全融化,冷透即可。0029本发明使用方法消毒清洁皮肤,取本发明药物均匀涂于患处,每日34次,病情较重者每4小时涂1次。0030临床资料烧伤采用本发明实施1药物进行治疗。治疗1157例烧伤患者,I度烧伤633例,在1周内全部治愈,六个月后不留疤横,治愈率100;浅II度烧伤413例,在23周内治愈,治愈率100;深II度烧伤111例中,19例在西药结合治疗下也获治愈,治愈率982,1例因烧伤时间过长,皮肤修复功能差,效果不明显,1例是中风以后,手背失去知觉,经治疗无效。0031疮痈疗效评定如下治愈脓栓全部消退,破溃愈合,可遗有淡褐色色素沉着斑,体征消失;好转脓栓基本消退,破溃大部分结痂,或消退30以上;体征消失;未愈脓栓以及破溃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统计结果临床选取患者120人,其中痊愈者为105人,好转者13人,无效者2人;总有效率为983。说明书CN10414736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