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1847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1847ACN102051847A21申请号201010591160X22申请日20101216E01C3/0420060171申请人河南省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地址450016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商英北街53号72发明人高勇黄卫民刘鸿韬王会平赵保锋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代理人陈大通54发明名称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该处理方法首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检测,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饱和度S60,并且其厚度为3MH6M。
2、时,进行强夯法加固处理地基;强夯法处理地基过程中选取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圆形夯锤进行跳夯,夯击能为30004000KNM,夯锤为2425T,落距为1217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夯击完成后,最后进行满夯。利用本发明方法处理饱和度S60、厚度为3MH6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地基速度快、效果好,并且投资省,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CN102051853A1/1页21一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检测,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饱。
3、和度S60,并且其厚度为3MH6M时,进行强夯法加固处理地基;B、经步骤A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后,选取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夯锤进行跳夯;C、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夯锤进行跳夯过程中,夯击能为30004000KNM,夯锤为2425T,落距为1217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D、夯击完成后,最后进行满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夯锤为圆形夯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进行跳夯时是按照间隔1个夯击点进行夯击,夯击23遍,每遍夯击顺序为隔排连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
4、土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击点之间的间距为59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夯击能为3000KNM、3500KNM或4000KNM,夯锤为2452T,落距为124M、145M或165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进行满夯时的夯击能为1000KNM,满夯23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最后进行满夯处理后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系数0015,地基土的湿陷性被消除。权利要求书CN102051847ACN102051853A1/。
5、4页3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工程地基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我国黄土覆盖面积广大,许多地区属于湿陷性黄土。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若对地基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工程事故。0003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在不同的地区,根据不同的地基土质和不同的结构物,地基处理应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勘察阶段,经过现场取样,以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判定属于自重湿陷性黄土还是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以及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湿陷等级、类别后,通过经济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工艺环境、工期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最后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地基处。
6、理方法,经过优化设计后,确保满足处理后的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变形条件的要求。所采用的有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桩法、振冲碎石桩法等。00041、灰土和素土垫层法将基底以下湿陷性土层全部挖除或挖至预计的深度,然后以灰土或素土分层回填夯实。垫层厚度一般为1030M。它消除了垫层范围内的湿陷性,减轻或避免了地基因附加压力产生的湿陷,可以使地基的自重湿陷表现不出来。这种方法施工简易、效果显著,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浅层处理或部分湿陷性处理方法,经这种方法处理的灰土垫层的地基承载力可达到300KPA(素土垫层可达200KPA),且有良好的均匀性。2、强夯法强夯法亦称动力固结法,通过重锤的自由落。
7、下,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以提高其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该方法设备简单、原理直观,适用广泛,特别是对非饱和土加固效果显著。这种方法加固地基速度快、效果好、投资省,是当前最经济简便的地基加固方法之一。3、深层搅拌桩法探层搅拌桩是复合地基的一种,近几年在黄土地区应用比较广泛,可用于处理含水量较高的湿陷性弱的黄土。它具有施工简便、快捷、无振动,基本不挤土、低噪音等特点。深层搅拌桩的固化材料有石灰、水泥等,一般都采用后者作固化材料。其加固机理是将水泥掺入粘土后,与粘土中的水分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进而与具有一定活性的粘土颗粒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结晶化合物,这些新生成的化合物在水中或空气中发生凝硬反应,使。
8、水泥有一定的强度,从而使地基土达到承载的要求。目前,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相关专利文献也有不少。例如1、申请号为2006102006421、名称为“湿陷性黄土地基密闭真空膜压力水固结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压力水固法处理方法。2、申请号为2009100751029、名称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的发明专利。3、申请号为2006102004695、名称为“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固结法”的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2051847ACN102051853A2/4页4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针对饱和度S60、厚度为3MH6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提供一种强夯法。
9、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加固地基速度快、效果好,并且投资省,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检测,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饱和度S60,并且其厚度为3MH6M时,进行强夯法加固处理地基;B、经步骤A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后,选取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夯锤进行跳夯;C、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夯锤进行跳夯过程中,夯击能为30004000KNM,夯锤为2425T,落距为1217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D、夯击完成后,最后进行满夯。0。
10、007根据上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步骤B中所述夯锤为圆形夯锤。0008根据上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步骤B中所述进行跳夯时是按照间隔1个夯击点进行夯击,夯击23遍,每遍夯击顺序为隔排连夯。0009根据上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所述夯击点之间的间距为59M。0010根据上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步骤C中所述夯击能为3000KNM、3500KNM或4000KNM,夯锤为2452T,落距为124M、145M或165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0011根据上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步骤D中所述进行满夯时的夯击能为1000KNM,满夯23。
11、遍。0012根据上述的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步骤D中所述最后进行满夯处理后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系数0015,地基土的湿陷性被消除。0013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1、利用本发明方法处理饱和度S60、厚度为3MH6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地基速度快、效果好、并且投资省,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00142、利用本发明强夯法对饱和度S60、厚度为3MH6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处理后,其地基的湿陷性系数0015,地基土的湿陷性已被消除。00153、利用本发明方法处理饱和度S60、厚度为3MH6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0016四、具体实施方式选定的试验。
12、项目为某地区湿陷性黄土地段,主要采取强夯法来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具体设计方案为1、饱和度S60的湿陷性黄土地段,当其厚度为3MH6M时,采用强夯法加固地基,但在居民区附近或其它条件不利时,可改用其它处理方式加固地基。0017施工方法为说明书CN102051847ACN102051853A3/4页52、强夯法处理地基时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圆形夯锤按间隔1个夯击点进行跳夯。0018工艺试验为验证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取得合理的工艺参数,确定最佳的机械组合方式,强夯进行工艺试验。0019强夯设计要求处理有效深度67M,夯击能为30004000KNM。0020根据要求,制定了3000KNM、350。
13、0KNM和4000KNM三种夯击能方案,将强夯区划分为三段,分别按三种夯击能进行强夯施工,各方案工艺参数如下方案1夯击能3000KNM,夯锤2452T,落距124M,按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超过5CM控制。0021方案2夯击能3500KNM,夯锤2452T,落距145M,按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超过5CM控制。0022方案3夯击能4000KNM,夯锤2452T,落距165M,按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超过5CM控制。0023夯点间距为5M,夯击2遍,每遍夯击顺序为隔排连夯。2遍夯击完成后,以低能量1000KNM满夯2遍。0024强夯结束后进行了挖探坑取样试验检测,三种夯击能方案均能消除处理深度范围内(。
14、即6M内)的湿陷性(处理后地基的湿陷性系数均0015,证明地基土的湿陷性已被消除)。0025试验结论3000KNM、3500KNM和4000KNM三种夯击能均能够消除处理深度范围内(67M)的湿陷性(处理后地基的湿陷性系数0015,地基土的湿陷性已被消除),三种夯击能均能满足要求,考虑到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一般不大于50MM即5CM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采取方案1作为较佳实施方案进行施工。0026质量检测1、强夯后地基的压缩模量;2、每击夯沉量;3、强夯后地基的湿陷性;4、强夯前后静力触探原位测试;5、强夯处理的有效影响深度。0027强夯处理的荷载试验地基处理28D后,进行强夯处理的荷载试验,以确定复。
15、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地基变形模量。载荷试验应严格按载荷试验的有关规定进行,并绘制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29实施例1一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所述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A、首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检测,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饱和度S60,并且其厚度为3MH6M时,进行强夯法加固处理地基;B、经步骤A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后,选取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圆形夯锤进行跳夯;进行跳夯时是按照间隔1个夯击点进行夯击,夯击23遍,每遍夯击顺序为说明书CN102051847ACN102051853A4/4页6隔排连夯;夯击点之间的间距为59M;C、采用履带。
16、式起重机配合圆形夯锤进行跳夯过程中,夯击能为3000KNM,夯锤2452T,落距为124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D、夯击完成后,最后以夯击能为1000KNM进行满夯,满夯23遍。0030利用上述强夯法处理饱和度S60、其厚度为3MH6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后经检测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系数0015,地基土的湿陷性已被消除。0031实施例2一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所述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A、首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检测,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饱和度S60,并且其厚度为3MH6M时,进行强夯法加固处理地基;B、经步骤A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后,选取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圆形夯锤进行。
17、跳夯;进行跳夯时是按照间隔1个夯击点进行夯击,夯击23遍,每遍夯击顺序为隔排连夯;夯击点之间的间距为59M;C、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圆形夯锤进行跳夯过程中,夯击能为3500KNM,夯锤2452T,落距为145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D、夯击完成后,最后以夯击能为1000KNM进行满夯,满夯23遍。0032利用上述强夯法处理饱和度S60、其厚度为3MH6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后经检测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系数0015,地基土的湿陷性已被消除。0033实施例3一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所述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A、首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检测,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饱和度S60,并且其厚度为3MH6M时,进行强夯法加固处理地基;B、经步骤A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后,选取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圆形夯锤进行跳夯;进行跳夯时是按照间隔1个夯击点进行夯击,夯击23遍,每遍夯击顺序为隔排连夯;夯击点之间的间距为59M;C、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圆形夯锤进行跳夯过程中,夯击能为4000KNM,夯锤2452T,落距为165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D、夯击完成后,最后以夯击能为1000KNM进行满夯,满夯23遍。0034利用上述强夯法处理饱和度S60、其厚度为3MH6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后经检测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系数0015,地基土的湿陷性已被消除。说明书CN1020518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