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及其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61727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8CN102061727ACN102061727A21申请号201010589941522申请日20101215E03C1/122200601E03F5/04200601E04G21/02200601E04G21/1020060171申请人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地址610021四川省成都市走马街55号友谊广场B座14、15楼72发明人周强廖晓东谢惠庆康清泉吴贵君杨火安黄义龙戴纪文马驰汪华双曾俊卿魏鑫田川刘宏刘西郭建何贤敏74专利代理机构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代理人王芸林辉轮54发明名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及其施工方法。
2、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预埋件及其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下端与外管下端齐平且封闭形成环状腔室,所述内管高度小于外管高度,所述外管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有固定孔;以及该预埋地漏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一次安装成型,大大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施工过程中没有建渣产生,节约了能源;而且该预埋地漏与底模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预埋地漏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有效防止了积水渗漏问题;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建筑工程现浇场合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施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061733A1/1页21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设有内管(2),所述内管(2)下端与外管(1)下端齐平且封闭形成环状腔室(3),所述内管(2)高度小于外管(1)高度,所述内管(2)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下端连接排水管轴向限位的环形台阶(4),所述外管(1)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5),连接支座(5)上设有固定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座(5)有三个,且所述三个连接支座(5)关于外管(1)轴中心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
4、2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止水翼环(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止水翼环(8)和连接支座(5)的外表面均设为便于与混凝土结合的粗糙面。5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上端设有顶盖(6)。6根据权利要求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座(5)的厚度不少于4MM。7根据权利要求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座上的固定孔(7)直径范围为46MM。8根据权利要求7中。
5、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7)直径为5MM。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安装现浇楼板的底模,所述底模采用复合竹胶板或木质底模,在安装完毕的底模上按设计要求放线、对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安装位置定点;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底模上安装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有固定孔;安装时采用圆钉穿过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连接支座上的固定孔将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固定在所述底模上;采用顶盖罩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
6、预埋地漏的顶部,以防混凝土掉入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内;在所述底模上现浇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外壁均采用粗燥面结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更紧密;将现浇完毕的楼板进行养护;待现浇楼板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时,将楼板底模脱模。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底模脱模后,对伸出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的圆钉磨至与楼板底面齐平,对磨平后的圆钉进行防锈处理,再对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抹灰。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和底模的。
7、圆钉的长度不小于连接支座的厚度与底模厚度之和。权利要求书CN102061727ACN102061733A1/3页3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排水管道系统和地面的接头,及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现浇楼板中该接头的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目前安装地漏的方法仍然是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地漏安装孔,在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将地漏放入预留安装孔中,并将排水管道插入地漏下端接口,然后用白水泥将地漏和外壁和管壁之间的缝隙填实。这种方法不仅。
8、耗费工时,而且容易造成泄漏。0003对于现浇楼板的管道安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预埋套管,在现浇完毕再拆除套管,再将管道装入预留孔中,最后将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缝隙二次填缝。这种方法不仅施工工序复杂繁多,而且采用的材料和机具较多,不符合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成本更低、可有效防止漏水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本发明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现浇楼板施工中预埋件一次安装完成、无需二次填缝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施工方法。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下端与外管下端齐平且封闭。
9、形成环状腔室,所述内管高度小于外管高度,所述内管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下端连接排水管轴向限位的环形台阶,所述外管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有固定孔。0006所述连接支座有三个,且所述三个连接支座关于外管轴中心对称分布。连接支座的三角对称分布结构大大提高了预埋地漏与底模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使得预埋地漏在混凝土现浇的时候位置不会发生偏移;连接支座的三角对称分布结构大大减少了支座与底模的接触面积,待底模拆除后,在支座底面抹灰的面积大大减少,因此,该结构还有后期施工便于抹灰的作用。0007所述外管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的作用有防止积水通过外管外壁和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渗漏;相当于。
10、外管的加强肋的作用,使得外管强度增加,不易变形;与外管周边的混凝土连接更紧密。0008所述外管、止水翼环和连接支座的外表面均设为便于与混凝土结合的粗糙面。这种粗燥面的结构使得预埋地漏在现浇混凝土的时候与混凝土连接更紧密。0009所述外管的上端设有顶盖。顶盖结构的设置是防止在现浇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掉进预埋地漏,或者施工过程中其他建渣杂物等掉入预埋地漏。0010所述连接支座的厚度不少于4MM。该结构特征使得预埋节连接支座的连接强度得到了保证。说明书CN102061727ACN102061733A2/3页40011所述固定孔直径范围为46MM,如果固定孔孔径过大,用圆钉固定的时候会在底模上形成较大的。
11、孔洞,不利于底模的重复利用。根据实际施工测试,固定孔直径优选为5MM。0012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安装现浇楼板的底模,所述底模采用复合竹胶板或木质底模,在安装完毕的底模上按设计要求放线、对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安装位置定点;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底模上安装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有固定孔;安装时采用圆钉穿过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连接支座上的固定孔将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固定在所述底模上;采用顶盖罩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顶部,以防混凝土掉入建。
12、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内;在所述底模上现浇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外壁均采用粗燥面结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更紧密;将现浇完毕的楼板进行养护;待现浇楼板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时,将楼板底模脱模。0013本发明所述楼板底模脱模后,对伸出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的圆钉磨至与楼板底面齐平,对磨平后的圆钉进行防锈处理,再对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抹灰。0014所述固定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和底模的圆钉的长度不小于连接支座的厚度与底模厚度之和。即圆钉的长度要使其满足其至少能刚好能钉穿底模。00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使用该预埋地漏,一次安装成型,大大简化了施。
13、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施工过程中没有建渣产生,节约了能源;而且该预埋地漏与底模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预埋地漏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有效防止了积水渗漏问题。附图说明0016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带有局部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去掉顶盖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与底模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如图标记为1为外管,2为内管,3为环状腔室,4为环形台阶,5为连接支座,6为顶盖,7为固定孔,8为止水翼环,9为底模。具体实施方式0017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
14、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1内设有内管2,所述内管2下端与外管1下端齐平,所述内管2下端与外管1下端封闭形成环状腔室3,所述内管2高度小于外管1高度,一般来说,内管2高度为外管1高度的一半,所述内说明书CN102061727ACN102061733A3/3页5管2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台阶4,该环形台阶4用于预埋地漏对下端连接排水管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外管1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5,连接支座5上设有固定孔7,所述连接支座5有三个,且所述三个连接支座5关于外管1轴中心对称分布。连接支座5的三角对称分布结构大大提高了预埋地漏与底模的连接的可靠性,使得预埋地漏在混凝土现浇的时候位置。
15、不会发生偏移。所述外管1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止水翼环8。所述外管1、止水翼环8和连接支座5的外表面均设为便于与混凝土结合的粗糙面,这种粗燥面的结构使得预埋地漏在现浇混凝土的时候与混凝土连接更紧密。所述外管1的上端设有顶盖6,顶盖结构的设置是防止在现浇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掉进预埋地漏,或者施工过程中其它建渣杂物等掉入预埋地漏引起堵塞。所述连接支座5的厚度不少于4MM。该结构特征的目的是增强预埋地漏与连接支座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所述固定孔直径范围为46MM。如果固定孔孔径过大,用圆钉固定的时候会在底模上形成较大的孔洞,不利于底模的重复利用,根据实际施工测试,固定孔直径优选为5MM。0018如图4所示,。
16、本实施例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安装现浇楼板的底模9,所述底模9采用复合竹胶板或木质底模,在安装完毕的底模上按设计要求放线、对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安装位置定点;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底模上安装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有固定孔;安装时采用圆钉穿过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连接支座上的固定孔将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固定在所述底模上;采用顶盖罩于所述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顶部,以防混凝土掉入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内;在所述底模上现浇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所述建筑工程排。
17、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外壁均采用粗燥面结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更紧密;将现浇完毕的楼板进行养护;待现浇楼板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时,将楼板底模脱模。0019本发明所述楼板底模脱模后,对伸出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的圆钉磨至与楼板底面齐平,对磨平后的圆钉进行防锈处理,再对混凝土现浇楼板底面抹灰。0020所述固定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和底模的圆钉的长度不小于连接支座的厚度与底模厚度之和。即圆钉的长度要使其满足其至少能刚好能钉穿底模。0021采用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材料,减少施工机具,节能、环保。0022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0023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0024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说明书CN102061727ACN102061733A1/1页6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6172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