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及方法。详细来说, 例如涉及到不仅能够单 独使用, 而且能够与其他材料接合使用的、 具有高反射功能和低放射功能的热反射绝热件 的制造装置及方法。背景技术
热反射绝热件主要附着施工于建筑物的外壁面, 起到隔断冷气或者热气从建筑物 的外部流入到室内, 并隔断内部的热气或者冷气流出到外部, 从而将室内的冷热气的损失 限制在最小限度的目的。
当前已经有很多种类的这种热反射绝热件被开发使用, 本申请的申请人已经对热 反射绝热件提出过申请并被注册为韩国的实用新型登记第 420049 号, 从图 13 能够清楚地 看出, 这种应用了在先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结构如下所述。
应用了现有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 1 构成为具有 : 第一绝热层 2, 该第一绝热层 2 由 无纺布材质形成 ; 第二绝热层 3, 该第二绝热层 3 利用交联发泡材质粘接于所述第一绝热层 2 的一面 ; 第三绝热层 5, 该第三绝热层 5 位于所述第二绝热层 3 的另一面, 且具有大量的空 气室 4 ; 以及铝膜 6, 该铝膜 6 附着于所述第一绝热层 2、 第三绝热层 5 的外表面。
如上所述的一般的热反射绝热件具有这样的形态 : 利用粘接剂或者树脂单纯地将 绝热性优良的气隙、 无纺布、 交联发泡板等这样已经制作好的材料粘接在一起, 并在它们的 两面粘接铝膜, 因此, 制造装置的结构也构成为单纯地供给卷筒状 (roll-type) 的材料, 并 利用加压辊对供给的材料进行挤压的形态。
当然, 在构成这种热反射绝热件的作业中, 根据需要将具有高反射功能和低放射 功能的铝膜夹于绝热件的构成材料之间, 以提高绝热性能, 但是, 实际上这仅仅是在不必要 地浪费铝膜。
这是因为, 在铝膜的情况下,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铝的固有特性即高反射性 ( 隔 断从外部流入内部的性质 ) 和低放射性 ( 隔断从内部流出到外部的性质 ), 在铝膜的表面不 得附着有其他附着物。
由于这种原因, 当构成绝热件时, 在两侧附着铝膜的理由如下 : 在施工时, 位于外 侧的铝膜发挥高反射功能, 位于内侧的铝膜发挥低放射功能。
尽管该事实是热反射绝热件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均知道的事实, 但是, 将铝 膜夹设在构成热反射绝热件的各个构成部件之间的方法主要是为了避免与其他的热反射 绝热件之间的技术重复性。 发明内容
因此, 在本发明中, 作为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那些问题点而完成的发明, 提供一种 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交联聚乙烯发泡板形成切开槽, 使形 成有所述切开槽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的宽度扩张从而形成通孔, 并在形成有所述通孔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的两面附着铝膜, 从而不仅能够单独作为热反射绝热件使用, 即便夹设于 构成热反射绝热件的构成部件的内部使用, 由于位于在交联聚乙烯发泡板形成的通孔位置 的铝膜并未被粘接, 因此能够充分地发挥高反射功能或者低放射功能。
本发明提供热反射绝热件, 该热反射绝热件在形成有相对于整体面积占 60 %~ 80%的通孔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的两面附着铝膜而形成, 该热反射绝热件具有如下的各种 效果等 : 无论是单独使用或者夹设于热反射绝热件构成部件的内部使用, 都能够充分地发 挥铝膜的固有特性即高反射功能和低放射功能, 从而能够提高绝热性能, 能够提高热反射 绝热件的质量, 能够得到优异的对外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 1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整体侧视结构图。
图 2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切开部的立体图。
图 3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切开部的剖视图。
图 4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扩张部的俯视剖 视图。
图 5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扩张部的侧剖视图。 图 6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冷却部的剖视图。
图 7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板附着部 (sheet-attaching part) 的立体图。
图 8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板附着部的剖视 图。
图 9 是示出利用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制造热反射绝 热件的过程的框图。
图 10 是示出利用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形成有切开槽 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的立体图。
图 11 是示出利用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完成的热反射 绝热件的立体图。
图 12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结构 图。
图 13 是示出应用了现有技术的一般的热反射绝热件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 :
准备并供给想要加工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并等间隔地在所供给的交联聚乙 烯发泡板 101 形成多条切开槽 106,
对形成有切开槽 106 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进行加热并使其宽度变宽, 使切开 槽 106 变为通孔 107 的形状, 并对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进行冷冻, 以维持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宽度和通孔 107 扩张的状态,
使铝膜 108 附着于冷却后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一面或者两面, 从而得到能 够通过通孔 107 发挥铝膜 108 的固有功能即高反射功能和低放射功能的热反射绝热件 103。
[ 用于实施发明的实施方式 ]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 100 具有机架 105, 该机架 105 在前 方具有进料器 102、 且在后方具有卷绕器 104, 所述进料器 102 用于供给卷筒状的交联聚乙 烯发泡板 101, 所述卷绕器 104 用于卷绕制造完成后的热反射绝热件 103。
在所述机架 105 的前方具有切开部 110, 该切开部 110 用于在从进料器 102 供给的 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形成多条切开槽 106, 在所述切开部 110 的后方设置有扩张部 130, 该扩张部 130 用于使形成有切开槽 106 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宽度变宽, 从而使切开 槽 106 变形为通孔 107(Cell : 网眼 )。
在所述扩张部 130 的后方设置有冷却部 150, 该冷却部 150 用于持续地维持交联 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扩张后的宽度和切开槽 106 变形而成的通孔 107 自身的形状, 在所述 冷却部 150 的后方设置有板附着部 170, 该板附着部 170 用于在宽度变宽而形成有通孔 107 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一面或者两面附着铝膜 108, 以发挥高反射性和低放射性。 所述切开部 110 包括 : 切开辊 111, 该切开辊 111 用于在所供给的交联聚乙烯发 泡板 101 形成切开槽 106 ; 以及一对上下进料辊 (feeding roller)112、 113, 这一对进料辊 112、 113 设置在所述切开辊 111 的后方, 用于将形成有切开槽 106 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供给到扩张部 130。
所述切开辊 111 由下部辊 114 和上部辊 116 构成, 所述下部辊 114 由机架 105 维 持, 且位于下方, 所述上部辊 116 位于所述下部辊 114 的上方, 且该上部辊 116 具有多个刀 片 115, 以在所供给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形成切开槽 106。
设置于机架 105 的底面的驱动构件的动力传递到所述切开辊 111 和上进料辊 112、 下进料辊 113, 从而所述切开辊 111 和上进料辊 112、 下进料辊 113 旋转, 动力传递构成为如 下形式 : 动力从驱动构件传递到切开辊 111 的下部辊 114, 下部辊 114 向下进料辊 112 传递 动力, 以所供给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作为媒介使上部辊 116 和上进料辊 113 咬合旋转, 可以说这是通常的动力传递形式。
所述下部辊 114 和切开辊 111 相隔切开辊 111 所具备的刀片 115 的高度 H 的距离, 在所供给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厚度比刀片 115 的高度 H 厚的情况下, 一边加压一边 形成切开槽 106。
所述刀片 115 形成为与相邻的刀片 115 并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而是位于错开的位 置, 优选所述刀片 115 所维持的刀刃角度为以下部辊 114 的水平面为基准维持在 60°以下, 以便容易形成切开槽且降低磨损。
所述扩张部 130 将入口 131 窄、 出口 132 宽的扩张通道 133 维持在机架 105 上, 并 且在所述扩张通道 133 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保持所排出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两侧缘而 进行输送的输送构件 135。
所述输送构件 135 构成为利用链条 138 连结驱动链条齿轮 136 和被动链条齿轮 137 之间, 驱动构件的动力传递到所述驱动链条齿轮 136 从而该驱动链条齿轮 136 旋转, 在 所述链条 138 具有多个销 139, 以能够保持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形成为从入口 131 开始
越靠近出口 132 则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宽度越宽。
在所述扩张通道 133 还设置有能够产生热量的加热器 140, 以使交联聚乙烯发泡 板 101 的变形变得容易, 该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随着被从入口 131 向出口 132 输送而宽 度变宽。
所述加热器 140 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仅设置于扩张通道 133 的下侧或者上 侧的某一个位置, 或者上下全部设置等。
所述冷却部 150 构成为在扩张通道 133 的出口 132 的后部设置有一对冷却辊 151、 152, 冷却水在所述冷却辊 151、 152 中循环以对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进行冷却, 以便持续 地维持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扩张而宽度变宽且形成有通孔 107 的状态。
所述板附着部 170 设置有上下一对的加热辊 171、 172, 所述加热辊 171、 172 用于 使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表面熔融以在宽度变宽且形成有通孔 107 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一面或者两面附着铝膜 108。
在所述加热辊 171、 172 的后部的机架 105 的上下侧设置有铝膜进料器 173, 以向 加热辊 171、 172 的前方供给卷绕成卷筒状的铝膜 108, 从而能够经由设置于加热辊 171、 172 的上侧和下侧的引导辊 174 将铝膜 108 供给到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一面或者两面, 从 而借助热结合将铝膜 108 粘接于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所述切开辊 111 的上部辊 116、 所述进料辊 112 的上进料辊 113、 位于上侧的冷却 辊 151 以及加热辊 171 通过高度调节构件 175 被调节至与所供给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厚度对应的位置。
对于所述高度调节构件 175, 在本发明中举例示出了利用气缸而能够在上下方向 进行调节的情况, 但是当然也能够以调节块与螺杆组合的结构等各种方式实施。
接下来, 对利用如上所述的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 100 制造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热反射绝热件是经过供给阶段 S1、 切开槽形成阶段 S2、 扩张阶段 S3、 冷 却阶段 S4 以及板附着阶段 S5 制成的。
在供给阶段 S1 中, 准备并供给要加工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在切开槽形成阶 段 S2 中, 等间隔地在所供给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形成多条切开槽。
在扩张阶段 S3 中, 对形成有切开槽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进行加热并使其宽度 变宽, 并使切开槽变化为通孔形状, 在冷却阶段 S4 中, 对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进行冷冻以 维持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宽度和通孔扩张的状态。
在板附着阶段 S5 中, 使铝膜附着于冷却后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一面或者两 面, 通过通孔发挥铝膜的固有功能即高反射功能和低放射功能, 从而完成制造。
根据如上所述的各阶段详细观察利用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 100 制作热反射 绝热件的过程, 该过程如下所述。
当在进料器 102 具备卷筒状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后, 将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前端供给到切开部 (110), 然后使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 (100) 动作, 利用构成切开部 110 的切开辊 111 连续地在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形成切开槽 106, 然后利用上进料辊 112、 下进料辊 113 将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输送到扩张部 130。
利用所述切开辊 111 在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形成切开槽 106 的过程为如下方
式: 下部辊 114 支承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位于下部辊 114 的上侧的上部辊 116 与下部辊 114 咬合而旋转。
在这种状态下, 上部辊 116 所具备的多个刀片 115 一边对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进行加压, 一边形成切开槽 106。
对于以上述方式形成有切开槽 106 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该交联聚乙烯发泡 板 101 一边被供给到扩张部 130, 一边进入扩张通道 133, 同时, 该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在 由设置于入口 131 和出口 132 的两侧缘之间的输送构件 135 固定的状态下, 从扩张通道 133 的入口 131 向出口 132 的方向被输送。
在该过程中, 扩张通道 133 的入口 131 维持原来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那样的 宽度, 但是, 越朝向出口 132, 扩张通道 133 的宽度变得越宽, 同时, 利用设置于扩张通道 133 的加热器 140 对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进行加热而对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赋予伸缩性, 因此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宽度变宽。
当然, 此时形成于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切开槽 106 变宽、 变成通孔 107 的形 态, 并且在宽度变宽后的状态下经过设置于扩张通道 133 的出口 132 侧的冷却辊 151、 152, 因此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被冷却而能够持续地维持宽度变宽的状态。
以这种方式被冷却从而宽度变宽后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被供给到板附着部 170, 板附着部 170 将铝膜 108 附着于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一面或者两面, 由此完成热 反射绝热件 103, 并将完成的热反射绝热件 103 卷绕于卷绕器 104, 从而结束制造。
在上述板附着过程中, 经由引导辊 174 将设置于加热辊 171、 172 的后部机架 105 的铝膜进料器 102 所具备的铝膜 108 在加热辊 171、 172 的前方与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一 起供给到加热辊 171、 172, 因此能够利用加热辊 171、 172 通过热结合进行粘接。
当然, 在选择性地想要仅在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一面粘接铝膜 108 的情况下, 可以仅利用上铝膜进料器、 下铝膜进料器中的某一个铝膜进料器供给铝膜 108, 而在想要在 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两面全部粘接铝膜 108 的情况下, 利用上铝膜进料器和下铝膜进 料器供给铝膜 108 而进行粘接即可。
如上所述, 由于在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粘接有铝膜 108, 因此完成了热反射绝热 件 103, 将完成后的热反射绝热件 103 卷绕于卷绕器 104 即可。
图 12 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的热反射绝热件的制造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结构 图, 该制造装置在板附着部 170 的后方还具有第二板附着部 180, 利用构成板附着部 170 的 加热辊 172 通过间接热使铝膜 108 附着于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一面, 并在第二板附着 部 180 利用直接热使铝膜 108 附着于在一面附着有铝膜 108 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另 一面。
所述第二板附着部 180 设置有燃烧器 (burner)181, 该燃烧器 181 用于对在一面附 着有铝膜 108 并被从板附着部 (170) 拉出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另一面施加直接热, 从而使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表面熔融。
在所述燃烧器 181 的后方和卷绕器 104 之间设置有一对板附着辊 183, 这一对板附 着辊 183 用于使通过供给辊 182 供给的铝膜 108 附着于熔融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表 面。
所述燃烧器 181 装配有以石油或者气体作为热源的燃烧器 181, 以便直接对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表面进行加热, 所述燃烧器 181 横贯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宽度方 向, 从而能够选择性地对所输送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表面进行热传递。
所述燃烧器 181 尽可能设置于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底面, 能够容易地向所输 送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传递直接热。
利用所述燃烧器 181 产生的直接热的温度或者强度等当然要考虑到所输送的交 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速度等而具有最佳的状态, 在上述板附着辊 183 的情况下, 优选使用 有冷却水循环的形态的普通的冷却辊式的板附着辊。
利用以上述方式制造的热反射绝热件 103 对铝膜 108 所具有的固有功能即高反射 功能和低放射功能进行实验, 其结果是,
在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厚度非常薄的情况下, 附着于两面的铝膜 108 过于接 近, 无法发挥本来的功能, 因此优选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具有最小为 5mm 以上的厚度, 形 2 成于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通孔 107 的面积优选形成为, 在扩张后的状态下相对于 m 具 有 60%~ 80%的范围, 且通孔 107 的大小优选形成为, 单个通孔 107 的大小在 2cm2 以上。
当所述通孔 107 的面积相对于 m2 在 60%以下的情况下, 不能充分发挥铝膜 108 所 具有的高反射功能和低放射功能。进而, 当通孔 107 的大小为单个通孔 107 的大小在 2cm2 以下的状态下, 即便是面积相对于 m2 在 60%~ 80%的情况下, 仍然会呈现无法充分发挥铝 膜 108 所具有的高反射功能和低放射功能的情况。
进一步, 优选在形成于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通孔 (Cell)107 与通孔 (Cell)107 之间形成的间隔壁 185 的宽度 B 维持在大约 3 ~ 10mm, 当间隔壁 185 的宽度 B 小于 3mm 的 情况下, 不能维持通孔 (Cell) 自身的形状。
进而, 在间隔壁 185 的宽度 B 大于 10mm 的情况下, 该间隔壁 185 在附着于交联聚 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两面的铝膜和铝膜之间发挥热传导体的作用而提高热传导率, 成为使作 为绝热件的功能显著降低的原因。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例子, 借助板附着部 170 利用间接热 ( 加热器 ) 使铝膜 108 附着 于交联聚乙烯发泡板 101 的一面, 利用燃烧器 181 利用直接热 ( 火 ) 使铝膜 108 附着于另 一面, 因此, 在板附着时, 在高温状态下借助板附着辊 183 进行冷却并且使温度降至常温, 并且通孔 107 的内部的空气密度成为稀薄的状态, 从而达到准真空状态。
在以上述方式使通孔内部的空气密度变得稀薄而维持准真空状态的情况下, 由空 气引起的对流或传导消失, 仅隔断辐射热即可, 因此能够使绝热性能极大化。
即, 由于制作独立的通孔, 因此能够使由空气引起的传导或者对流最小化, 从而能 够防止由空气流动产生的对流热。 进一步, 为了使由空气引起的传导最小化, 减小了通孔内 的空气密度从而提高了空气的热传导阻力, 因而能够提高绝热性。
进一步, 在将利用本发明的技术制作的热反射绝热件 103 层叠多层的情况下, 由 于层叠的热反射绝热件的通孔 107 位于一致的位置, 因此位于通孔 107 的位置的铝膜能够 维持低放射功能, 因此, 层叠的层数越多, 绝热性越高。
[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
对于如上所述的本发明, 可以单独使用在形成有通孔的交联聚乙烯发泡板的一面 或者两面粘接铝膜而得到的热反射绝热件, 也可以作为构成绝热件的构成部件使用。 即, 即 便是在夹于绝热件的内部用作构成部件的情况下, 由于位于通孔处的铝膜没有接合面, 因此能够发挥铝膜的固有功能即高反射功能和低放射功能, 在构建建筑物时, 能够施工于建 筑物的内外的壁面从而改进绝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