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建造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30007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19026.X

申请日:

2010.03.08

公开号:

CN101818529A

公开日:

2010.09.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2/56申请日:20100308授权公告日:20110406终止日期:201303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56申请日:201003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56; A01G9/14

主分类号:

E04B2/56

申请人:

河南省濮阳林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常聚普; 乔趁峰; 郭利民; 王永超; 张志轩; 周增强; 赵俊芳; 刘美丽; 耿洪亮; 武宏图; 苏少堂; 张万东; 李洁茹; 程国华; 佀传杰; 杨玉巧; 孙丽娟; 杨旭琦; 王淑利; 景向方; 王成义; 吴志民

地址: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石化路西段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代理人:

韩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建造方法,包括东、西山墙的建造,后墙的建造,顶棚建造步骤;后墙的建造为:沿东西方向每间隔1.8-2m埋设由立柱和斜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斜柱南内倾斜设置,底端与立柱底端距离为1.5-1.7m;立柱地上高度4-4.2m,地下埋入0.5-0.8m;墙体采用二苫三膜结构建造,即:墙体的里、外表层为聚乙烯无滴膜,中间设置两层厚78cm稻草苫,两层稻草苫之间设一层聚乙烯无滴膜,在里表层聚乙烯无滴膜外表面设置有金属网;东、西山墙沿南北方向每间隔3.5-3.7m埋设由立柱和斜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顶棚按照现有日光温室建造。本发明优点在于减少了后墙、山墙的占地面积,便于拆移,提高了温室的建造高度,增大了温室的跨度,更利于果树的种植栽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日光温室建造方法,它包括东、西山墙的建造,后墙的建造,顶棚建造步骤;其特征在于:
一、所述后墙的建造为:沿东西方向每间隔1.8-2m埋设由立柱(1)和斜柱(2)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斜柱(2)南北倾斜设置,底端与立柱(1)底端距离为1.5-1.7m;立柱(1)地上高度4-4.2m,地下埋入0.5-0.8m;在立柱(1)顶端面沿东西方向开设凹槽用于安装固定横梁(3);墙体采用二苫三膜结构建造,即:
a、墙体制作:墙体的里、外表层为聚乙烯无滴膜(4、5),中间设置两层厚7-8cm稻草苫(6、7),两层稻草苫(6、7)之间设一层聚乙烯无滴膜(8);在里表层聚乙烯无滴膜(4)外表面设置有金属网(9);
b、墙体铺设:墙体沿所述斜柱(2)外表面自上而下铺设,上边沿与所述立柱(1)顶端横梁(3)固定连接,下边沿埋入地下0.3-0.35m;在墙体外表面对应于每根斜柱(2)位置处设置一根压杆(10),所述压杆(10)通过连接绳穿过墙体与斜柱(2)固定连接;
二、所述东、西山墙的建造为:沿南北方向每间隔3.0-3.5m埋设由立柱和斜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斜柱自上而下向温室内倾斜,底端与立柱底端距离为1.2-1.5m;立柱高度与对应处的棚膜高度相适应,地下埋入0.5-0.8m;在立柱顶端面沿南北方向开设凹槽用于安装固定拱梁;墙体采用二苫三膜结构建造,即:
a、墙体制作与所述后墙体制作相同;
b、墙体铺设:墙体沿所述立柱外表面自上而下铺设,上边沿与所述立柱顶端拱梁固定连接,下边沿埋入地下0.3-0.35m;在墙体外表面对应于每根立柱位置处设置一根压杆,所述压杆通过连接绳穿过墙体与立柱固定连接;
三、所述顶棚按照现有日光温室建造;温室前立柱(11)沿东西方向每间隔3.6-4m埋设,前立柱(11)地上高度1.3-1.5m,地下埋入0.5-0.7m;中立柱南北间距3.5-3.7m;温室南北跨度12m;然后搭建棚杆、铺设棚膜即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墙立柱(1)与斜柱(2)之间的地面上设一高10-15cm,宽40-50cm的水泥硬化水渠(12),在所述水泥硬化水渠(12)对应于每一种植行间开设浇灌出水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日光温室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室前端30cm处沿东西向挖一深40cm宽30cm的防寒沟,沟内填以麦秸上浇尿素水使之腐化,铺薄膜后覆土。

说明书

日光温室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光温室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半拱式日光温室的后墙、山墙多采用泥垛或砖石材料建造。为了抗伏雨淋冲水泡,基础需要高出地面0.5m。当墙体用砖砌时,内层砖墙24cm,中间保温夹层12-20cm,外层砖墙厚24cm,这就使得墙体厚度在60-70cm之间;当用泥垛时,要用扬脚泥垛,底宽1-1.2m、顶宽0.8m。因此造成土地使用率低,土壤结构破坏,夏季又易冲刷坍塌,年年修复,建造工期长,并且墙体高度受限制,一般为1.8-2.2米,不适合果树的栽培。同时由于上述日光温室后墙顶部多设置有向前上方延伸1.7-2m左右的后坡,其仰角一般为35°-45°,存在对温室内局部区域遮荫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大、建造工期短、节约土地、节约投资、便于拆移的日光温室建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日光温室建造方法,它包括东、西山墙的建造,后墙的建造,顶棚建造步骤;
一、所述后墙的建造为:沿东西方向每间隔1.8-2m埋设由立柱和斜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斜柱南内倾斜设置,底端与立柱底端距离为1.5-1.7m;立柱地上高度4-4.2m,地下埋入0.5-0.8m;在立柱顶端面沿东西方向开设凹槽用于安装固定横梁;墙体采用二苫三膜结构建造,即:
a、墙体制作:墙体的里、外表层为聚乙烯无滴膜,中间设置两层厚7-8cm稻草苫,两层稻草苫之间设一层聚乙烯无滴膜,在里表层聚乙烯无滴膜外表面设置有金属网;
b、墙体铺设:墙体沿所述斜柱外表面自上而下铺设,上边沿与所述立柱顶端横梁固定连接,下边沿埋入地下0.3-0.35m;在墙体外表面对应于每根斜柱位置处设置一根压杆,所述压杆通过连接绳穿过墙体与斜柱固定连接;
二、所述东、西山墙的建造为:沿南北方向每间隔3.5-3.7m埋设由立柱和斜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温室南北跨度12m;斜柱自上而下向温室内倾斜,底端与立柱底端距离为1.2-1.5m;立柱高度与对应处的棚膜高度相适应,地下埋入0.5-0.8m;在立柱顶端面沿南北方向开设凹槽用于安装固定拱梁;墙体采用二苫三膜结构建造,即:
a、墙体制作与所述后墙体制作相同;
b、墙体铺设:墙体沿所述立柱外表面自上而下铺设,上边沿与所述立柱顶端拱梁固定连接,下边沿埋入地下0.3-0.35m;在墙体外表面对应于每根立柱位置处设置一根压杆,所述压杆通过连接绳穿过墙体与立柱固定连接;
三、所述顶棚按照现有日光温室建造;温室前立柱沿东西方向每间隔3.5-3.7m埋设,前立柱地上高度1.3-1.5m,地下埋入0.5-0.7m;然后搭建棚杆、铺设棚膜即可。
为便于灌溉,提高土地使用率,在所述后墙立柱与斜柱之间的地面上设一高10-15cm,宽40-50cm的水泥硬化水渠,在所述泥硬化水渠对应于每一种植行间开设浇灌出水口。
为起到温室内外地温差异传导散热作用,促使麦秸腐化生热,在所述温室前端30cm处沿东西向挖一深40cm宽30cm的防寒沟,沟内填以麦秸上浇尿素水使之腐化,铺薄膜后覆土。
本发明优点在于将所述由立柱和斜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作为温室后墙、山墙的骨架,并采用所述二苫三膜结构的墙体,因此不仅减少了后墙、山墙的占地面积,节约了土地,缩短了温室建造工期,节约了投资,便于拆移,提高了温室的建造高度,增大了温室的跨度,更利于果树的种植栽培。同时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显著的进步:
1、按照本发明建造的日光温室没有后坡结构,因此不存在遮荫问题。同时后墙体、山墙体内表面的聚乙烯无滴膜又起到反射阳光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温室的采光量。
2、在所述温室前端30cm处沿东西向挖一深40cm宽30cm的防寒沟,沟内填以麦秸上浇尿素水使之腐化,铺薄膜后覆土,阻止了温室内外地温差异传导散热作用,促使麦秸腐化生热。
3、将所述二苫三膜结构的墙体下边沿埋入地下0.3-0.35m,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方法建造的日光温室横跨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日光温室建造方法,它包括东、西山墙的建造,后墙的建造,顶棚建造步骤;
一、所述后墙的建造为:沿东西方向每间隔1.8m埋设由立柱1和斜柱2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斜柱2顶端自立柱1顶端向北倾斜向下设置,底端与立柱1底端距离为1.5m;立柱1地上高度4m,地下埋入0.5m;在立柱1顶端面沿东西方向开设凹槽用于安装固定横梁3;墙体采用二苫三膜结构建造,即:
a、墙体制作:墙体的里、外表层为聚乙烯无滴膜4、5,之间铺设两层厚8cm的稻草苫6、7,两层稻草苫6、7之间铺设一层聚乙烯无滴膜8;在里表层聚乙烯无滴膜4外表面铺设有一层金属网9;
b、墙体铺设:墙体沿所述斜柱2外表面自上而下铺设,上边沿与所述立柱1顶端横梁3固定连接,下边沿埋入地下0.35m;在墙体外表面对应于每根斜柱2位置处设置一根压杆10,所述压杆10通过连接钢绳穿过墙体与斜柱2固定连接将墙体定位;
二、所述东、西山墙的建造为:沿南北方向每间隔3.5m埋设由立柱和斜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温室南北跨度12m;斜柱自上而下向温室内倾斜,底端与立柱底端距离为1.5m;每根立柱高度与对应处的棚膜高度相适应,地下埋入0.5m;在立柱顶端面沿南北方向开设凹槽用于安装固定拱梁;墙体采用后墙体所述二苫三膜结构制作;
山墙体铺设:山墙体沿所述立柱外表面自上而下铺设,上边沿与所述立柱顶端拱梁固定连接,下边沿埋入地下0.35m;在山墙体外表面对应于每根立柱位置处设置一根压杆,所述压杆通过连接钢绳穿过墙体与立柱固定连接;
三、所述顶棚按照现有日光温室建造;温室前立柱11沿东西方向每间隔3.6m埋设一根,前立柱11地上高度1.5m,地下埋入0.5m;然后搭建棚杆、铺设棚膜即可。
为便于灌溉,提高土地使用率,在所述后墙立柱1与斜柱2之间的地面上设一高15cm,宽50cm的水泥硬化水渠12,在所述水泥硬化水渠12对应于每一种植行间开设浇灌出水口。为起到阻止温室内外地温差异传导散热作用,促使麦秸腐化生热,在所述温室前端30cm处沿东西向挖一深40cm宽30cm的防寒沟,沟内填以麦秸上浇尿素水使之腐化,铺薄膜后覆土。

日光温室建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日光温室建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日光温室建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光温室建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光温室建造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建造方法,包括东、西山墙的建造,后墙的建造,顶棚建造步骤;后墙的建造为:沿东西方向每间隔1.8-2m埋设由立柱和斜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斜柱南内倾斜设置,底端与立柱底端距离为1.5-1.7m;立柱地上高度4-4.2m,地下埋入0.5-0.8m;墙体采用二苫三膜结构建造,即:墙体的里、外表层为聚乙烯无滴膜,中间设置两层厚78cm稻草苫,两层稻草苫之间设一层聚乙烯无滴膜,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