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机及采用其的空调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机及采用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室内壁挂机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室内空气在贯流叶轮的作用下被吸入室内
机,与热交换器热交换后成为热交换空气,由室内机出风口排出。由于空调送出来的风都要
经过热交换器,使得出口风全部是冷风或热风,导致送风不够柔和,特别是制冷工况下,冷
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使用户感觉不舒适,降低了空调的舒适性。
故此,提出一种能够解决现有室内机使用舒适性差问题的室内机,以及采用该室
内机的空调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内机,能够解决现有室内机存在的使用舒适性差的
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其采用如以上所述的室内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机,包括主风道,以及设置在主风道内的热交换器,其中,还包括与主风
道相隔离的自然风道,所述主风道和自然风道的出口端均与室内机的出风口连通。
作为上述室内机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与室内机外壳的后侧壁之间形成自然风道,与室内机外壳的前侧壁之间
形成主风道。
作为上述室内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下端为导流部,所述隔板与室内机外
壳的后侧壁相对设置的侧面,以及与室内机外壳的前侧壁相对设置的侧面均为弧形结构。
作为上述室内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然风道出口的一侧形成于隔板处,另一
侧形成于室内机蜗壳的下导流板处。
作为上述室内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然风道的出口端的设置位置不低于室内
机蜗舌下端的设置位置。
作为上述室内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然风道的进口端与室内空气连通。
作为上述室内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然风道宽度为H,H的取值范围为20mm—
100mm。
作为上述室内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室内机包括进风口,所述主风道和自然风
道的进口端均与室内机的进风口连通,且自然风道的进口端的设置高度低于主风道进口端
设置高度。
作为上述室内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然风道的进口端设置室内机外壳的后
侧壁上。
作为上述室内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然风道内设置有风扇。
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如以上所述的室内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主风道和自然风道的设置,其中,自然风道与室内空气
连通,在负压的作用下,室内的空气在自然风道内流通,并且可以使室内的自然风与经过热
交换器换热的换热风在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进行混合,由此,增加了空调出风的柔和度,同
时,由于两个风道的设置,可以提高空调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可加快房间的空气流动以及热
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室内机在制热工况下空气流通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室内机在制冷工况下空气流通状态示意图。
其中:
1:外壳;2:主风道;3:贯流叶轮;4:热交换器;5:自然风道;6:出风口;7:隔板;8:下
导流板;9:蜗舌;10: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主
风道2和贯流叶轮3,设置在主风道2内的热交换器4,以及与主风道2相隔离的自然风道5,自
然风道5的进口端与室内空气连通,主风道2和自然风道5的出口端均与室内机的出风口6连
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主风道2和自然风道5的设置,其中,自然风道5与室内空气
连通,在负压的作用下,室内的空气在自然风道5内流通,并且可以使室内的自然风与经过
热交换器4换热的换热风在室内机的出风口6处进行混合,由此,增加了空调出风的柔和度,
同时,由于两个风道的设置,可以提高空调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可加快房间的空气流动以及
热交换效率。
主风道2和自然风道5的构成形式为:外壳1内设置有隔板7,隔板7与室内机外壳1
的后侧壁之间形成自然风道5,与室内机外壳1的前侧壁之间形成主风道2。通过此种形式设
置自然风道5和主风道2,对现有的空调结构改变不大,不会过多的增加空调的制造和使用
成本。
隔板7下端为导流部,导流部与室内机外壳1的后侧壁相对设置的侧面,以及与室
内机外壳1的前侧壁相对设置的侧面均为弧形结构。具体的,导流部与室内机外壳1的前侧
壁相对设置的侧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导流部与室内机外壳1的后侧壁相对设置的侧
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通过上述导流部的设置,可以避免在主风道2和自然风道5的出
口端形成扰流问题,可以使两者顺畅的出风。
自然风道5出口的一侧形成于隔板7处,另一侧形成于室内机蜗壳的下导流板8处。
将自然风道5的出口端设置在此位置,可以充分的利用空调的现有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制
造成本。
自然风道5的出口端的设置位置不低于室内机蜗舌9下端的设置位置。此自然风道
5出口端的设置位置,可以防止自然风的出风对主风道2的出风造成干涉,提高了主风道2出
风的顺畅性。
自然风道5宽度为H,H的取值范围为20mm—100mm。H具体的取值为30mm、40mm、
50mm、60mm、70mm、80mm或90mm。将自然风道5的宽度限定在此范围内,在实现引入自然风的
同时,可以避免空调的厚度过厚。
室内机包括进风口10,主风道2和自然风道5的进口端均与室内机的进风口10连
通,且自然风道5的进口端的设置高度低于主风道2进口端的设置高度。具体的,热交换器4
包括前侧热交换部、顶端热交换部和后侧热交换部,自然风道5进口端的设置高度还需要高
于后侧热交换部的下端。通过此种方式设置自然风道5的进口端,可以实现自然风道5和主
风道2共用室内机进风口10,不会对室内空气正常的进入主风道2造成影响,同时,在贯流叶
轮3作用下由进风口10进入室内机的空气,一部分进入主风道2,另一部分进入自然风道5,
由此,提高了自然风道5内空气的流动速度,比仅靠自然风道5出口端形成的负压引流空气,
具有较大的气体流量,提高了室内机出风口处换热风和自然风混合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
了空调出风的柔和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自然风道5进口端的设置形式,自然风道5的
进口端设置室内机外壳1的后侧壁上。此种自然风道5的设置形式可以缩短自然风道5的长
度,但是其对室内机的悬挂位置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也不排除采用此种自然风道5进口端
的设置形式。
自然风道5内设置有风扇。室内空气在自然风道5内流通的原理为:室内空气在贯
流叶轮3的作用下一部分进入主风道2,另一部分进入自然风道5,室内空气从主风道2进入
室内机的出风口9时会在自然风道5的出口端形成负压区,在负压的作用下也可以使自然风
道5内形成空气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自然风道5内设置了风扇,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自然
风道5内空气流通的速率。当然在不设置风扇的情况下,自然风道5内在负压和/或贯流叶轮
3的作用下也能形成空气流通。
在自然风道5的进口端、出口端,以及内部,还可以设置风门,通过风门的设置可以
有选择的打开自然风道。
以上所述的内容是自然风道5的进口端与室内空气连通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自
然风道5的进口端与室外空气相连通的情况,当自然风道5的进口端与室外空气相连通时,
自然风道5通过与其连通的管路与室外空气连通,在自然风道5与室外空气连通的情况下,
由于空气流通的路径较长,故此,还可以通过在自然风道5、与其连接的管路内或与其连接
的管路端部设置风扇,以提高空气的流量。通过自然风道与室外空气连通,可以引入室外新
鲜空气,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当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可以通过降低自然风道5内空
气流量的方式,来避免引入过多的室外空气对室内的温度造成影响,如通过控制风扇的转
速来控制自然风道5引入的新风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采用如以上所述的室内机。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
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