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吸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吹吸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手持工具,为人们
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而电动工具也经常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中。例如,吹
吸机作为一种常见的手持式工具,通常用来清理花园及街道,主要包括电机、
风扇及吹吸管。风扇受到电机的驱动后旋转产生气流,气流从吹吸管中吹出,
即可对散落在地面的树叶或垃圾具有聚拢作用,方便操作者进行收集。吹吸机
同时也可作为吸尘的工具,吸入灰尘、枝叶等完成清理工作。
目前,由于结构限制,电动工具输出的转速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工作状态
下的需要。例如,吹吸机在进行吹气和吸气时采用相同的电机,因而无法满足
吹气和吸气的不同需要,无法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动工具输出转速单一而无法满足不同工作状态的需
要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满足不同工作状态需要的吹吸机。
一种吹吸机,包括:机身主体、设于机身主体内的驱动装置、与所述机身
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吹管装置及与所述机身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吸管装置,所述吹
管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所述吸管装置包括第二传动机构,所述机身主体选
择性地连接所述吹管装置或所述吸管装置,以使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
机构或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
接的传动比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传动比不同。
上述吹吸机,机身主体可选择性地连接吹管装置或吸管装置,并通过第一
传动机构或第二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以输出不同的转速。如此,同一
机身主体可选择性地连接吹管装置或吸管装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或第二传动
机构即可使吹管装置或吸管装置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而无需改变驱动装置的
输出转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增速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
为等速机构,或者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等速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减速机
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
的输出轴的电机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电机齿轮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增速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
包括与所述电机齿轮外啮合的增速齿轮,所述增速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电机齿
轮的齿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等速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
包括与所述电机齿轮内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电机齿轮并
相对所述电机齿轮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等速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
包括与所述电机齿轮内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电机齿轮并
相对所述电机齿轮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减速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
包括与所述电机齿轮外啮合的减速齿轮,所述减速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电机齿
轮的齿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管装置还包括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连接
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吸管装置还包括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
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齿轮啮合的第一
齿轮和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轴流风扇均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齿轮啮合的第二
齿轮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离心风扇均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设有吹管装置的吹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设有吸管装置的吹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设有吹管装置的吹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设有吸管装置的吹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
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
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
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
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
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
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
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
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吹吸机100,包括机身主体10,设
置于机身主体10内的驱动装置20、与机身主体10可拆卸连接的吹管装置40及
与机身主体10可拆卸连接的吸管装置60。吹管装置40包括第一传动机构42,
吸管装置60包括第二传动机构62,机身主体10选择性地连接吹管装置40或吸
管装置60,以使驱动装置20与第一传动机构42或第二传动机构62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机构42与驱动装置20传动连接的传动比和第二传动机构62与驱动装
置20传动连接的传动比不同。
上述吹吸机100,机身主体10可选择性地连接吹管装置40或吸管装置60,
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2或第二传动机构62与驱动装置20传动连接以输出不同
的转速。如此,同一机身主体10可选择性地连接吹管装置40或吸管装置60,
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2或第二传动机构62即可使吹管装置40或吸管装置60达
到最佳的工作状态,而无需改变驱动装置20的输出转速。
吹管装置40还包括轴流风扇44,轴流风扇44连接于第一传动机构42的输
出端,以产生流出吹管装置40的气流。吸管装置60还包括离心风扇64,离心
风扇64连接于第二传动机构62的输出端,以使外界空气进入吸管装置60内。
驱动装置20包括驱动电机22及套设于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的电机齿轮24,驱
动电机22驱动电机齿轮24转动。
第一传动机构42为增速机构,第二传动机构62为等速机构,或者第一传
动机构42为等速机构,第二传动机构62为减速机构。一般来说,吹吸机100
根据驱动电机22的转速高低而选择第一传动机构42及第二传动机构62与驱动
电机22传动连接的传动比。当驱动电机22输出低转速时,第一传动机构42为
增速机构,第二传动机构62为等速机构。当驱动电机22输出高转速时,第一
传动机构42为等速机构,第二传动机构62为减速机构。可以理解,第一传动
机构42也可为等速机构,第二传动机构62为增速机构,或者第一传动机构42
为减速机构,第二传动机构62为增速机构。
在第一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2输出低转速,第一传动机构42为增速机构,
第二传动机构62为等速机构。
请参阅图1,吹管装置40包括第一传动机构42、轴流风扇44及吹管46。
第一传动机构42包括与电机齿轮24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一传动轴424,第一齿
轮和轴流风扇44均设于第一传动轴424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为与电机齿轮24外啮合的增速齿轮422,
增速齿轮422的齿数小于电机齿轮24的齿数。如此,电机齿轮24带动增速齿
轮422转动时,增速齿轮422的转速大于电机齿轮24的转速,从而使第一传动
机构42输出的转速大于驱动电机22的转速。
第一传动轴424靠近驱动装置20的一端连接增速齿轮422,另一端连接轴
流风扇44。增速齿轮422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424转动,第一传动轴424带动
轴流风扇44转动以产生气流。轴流风扇44位于吹管46其中一端,轴流风扇44
转动产生的气流通过吹管46流出吹管装置40。
吹管装置40连接于机身主体10后,第一传动机构42的增速齿轮422与电
机齿轮24啮合并在电机齿轮24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424转动,
最后带动第一轴流风扇44转动以产生气流,从而对目标区域进行清扫。
请参阅图2,吸管装置60包括第二传动机构62、离心风扇64及吸管66。
第二传动机构62包括与电机齿轮24啮合的第二齿轮和第二传动轴624,第二齿
轮和离心风扇64均设于第二传动轴624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为与电机齿轮24内啮合的传动齿轮622,
该传动齿轮622套设于电机齿轮24并相对电机齿轮24固定。如此,电机齿轮
24带动传动齿轮622转动时,传动齿轮622的转速与电机齿轮24相同,从而使
第二传动机构62输出的转速与驱动电机22的转速相同。
第二传动轴624靠近驱动装置20的一端连接传动齿轮,另一端连接离心风
扇64。传动齿轮622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轴624转动,第二传动轴624带动离心
风扇64转动以产生气流。
离心风扇64位于吸管66的其中一端,离心风扇64旋转使外界空气通过吸
管66流入吸管装置60。
吸管装置60连接于机身主体10后,第二传动机构62的传动齿轮与电机齿
轮24啮合并跟随电机齿轮24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轴624转动,最后
带动离心风扇64转动,实现吸气功能而吸入目标区域的灰尘和杂物。
上述吹吸机100,吹管装置40中的轴流风扇44在第一传动机构42的带动
下的转速高于驱动电机22输出的转速,从而满足吹气功能所需要的较高的气流
流速。吸管装置60中的离心风扇64在第二传动机构62的带动下具有与驱动电
机22输出的转速相等的转速,从而满足吸气功能所需要的较低的气流流速,而
无需改变驱动电机22的转速,使驱动电机22发挥最佳性能。
在第二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2输出高转速,第一传动机构42为等速机构,
第二传动机构62为减速机构。
请参阅图3,吹管装置40包括第一传动机构42、轴流风扇44及吹管46。
第一传动机构42包括与电机齿轮24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一传动轴424,第一齿
轮和轴流风扇44均设于第一传动轴424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为与电机齿轮24内啮合的传动齿轮423,
传动齿轮423套设于电机齿轮24并相对电机齿轮24固定。如此,电机齿轮24
带动传动齿轮423转动,且传动齿轮423的转速与电机齿轮24相同,从而使第
一传动机构42输出的转速与驱动电机22的转速相同。
第一传动轴424靠近驱动装置20的一端连接增速齿轮422,另一端连接轴
流风扇44。传动齿轮423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424转动,进而带动轴流风扇44
旋转以产生气流。轴流风扇44位于吹管46其中一端,轴流风扇44旋转产生的
气流通过吹管46流出吹管装置40。
吹管装置40连接于机身主体10后,第一传动机构42的传动齿轮423与电
机齿轮24啮合并跟随电机齿轮24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424转动,
最后带动轴流风扇44转动以产生气流,从而对目标区域进行清扫。
请参阅图4,吸管装置60包括第二传动机构62、离心风扇64及吸管66。
第二传动机构62包括与电机齿轮24啮合的第二齿轮和第二传动轴624,第二齿
轮和离心风扇64均设于第二传动轴624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为与电机齿轮24外啮合的减速齿轮623,
减速齿轮623的齿数大于所述电机齿轮24的齿数。如此,电机齿轮24带动减
速齿轮623转动,且减速齿轮623的转速小于电机齿轮24的转速,从而使第二
传动机构62输出的转速小于驱动电机22的转速。
第二传动轴624靠近驱动装置20的一端连接减速齿轮623,另一端连接离
心风扇64。减速齿轮623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轴624旋转,进而带动离心风扇64
旋转以产生气流。吸管装置60还包括吸管66,离心风扇64位于吸管66其中一
端,离心风扇64旋转使完结空气通过吸管66流入吸管装置60。
如此,吸管装置60连接于机身主体10后,第二传动机构62的减速齿轮623
与电机齿轮24啮合并跟随电机齿轮24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轴624转
动,最后带动离心风扇64旋转,实现吸气功能而吸入目标区域的灰尘和杂物。
上述吹吸机100,吹管装置40中的轴流风扇44在第一传动机构42的带动
下具有与驱动电机22输出的转速相等的转速,从而满足吹气功能所需要的较高
的气流流速。吸管装置60中的离心风扇64在第二传动机构62的带动下的转速
低于驱动电机22输出的转速,从而满足吸气功能所需要的较低的气流流速,而
无需改变驱动电机22的转速,避免在吸气的状态下驱动电机22的转速过高而
引起烧机、冒烟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
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
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
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