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接收方法、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以及储存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接收方法、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以及储存系统.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33829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7CN102033829ACN102033829A21申请号200910179095722申请日20090930G06F13/1420060171申请人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竹县北市台元街三十六号八楼之一72发明人蓝仕宏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代理人易钊54发明名称数据接收方法、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以及储存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接收方法,使用在一电子系统上,该电子系统包含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目标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会对该目标装置发出至少一请求以要求至少一所须数据,而该目标装。
2、置会根据该请求传送该所须数据给该主机装置;该数据接收方法包含根据该请求的数量产生一统计值;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更改该统计值;以及根据该统计值判断该主机装置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对应该请求的该所须数据,来决定是否将该主机装置所接收到的该数据储存至该主机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以及储存系统。本发明可在不对主机装置和目标装置之间的讯息传递的同步加以特别设计的情况下,正确的判断出那一笔数据为所须数据并使主机装置接收此笔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CN102033832A1/2页21一种数据接收方法,使用在一电子系统上,该电子系。
3、统包含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目标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会对该目标装置发出至少一请求以要求至少一所须数据,而该目标装置会根据该请求传送该所须数据给该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据接收方法包含A根据该请求的数量产生一统计值;B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更改该统计值;以及C根据该统计值判断该主机装置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对应该请求的该所须数据,来决定是否将该主机装置所接收到的该数据储存至该主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目标装置在接收到该请求后会回复一请求接收确认讯息给该主机装置,且该目标装置在传送该所须数据的同时,会产生一数据传送通知讯息给该主机装置,其中该步骤A根据该请求接收确认讯。
4、息来产生该统计值,而该步骤B根据统计该数据传送通知讯息来更改该统计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使用一计数器来产生一计数值,其中该步骤A在接收到该请求接收确认讯息时上数该计数值来产生该统计值,而该步骤B在接收到该数据传送通知讯息下数该计数值来更改该统计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装置更包含一第一缓存器用以暂存该所须数据,该数据接收方法更包含D根据该统计值提供一第一传送值给该第一缓存器;E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同时更改该统计值以及该第一传送值;以及F根据该第一传送值将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一缓存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
5、征在于,其中该D步骤在该第一传送值为零时,于下一周期撷取该统计值作为该第一传送值,且该F步骤在该E步骤将该第一传送值更改为零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判定为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一缓存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装置更包含一第二缓存器用以暂存该所须数据,该数据接收方法更包含G根据该统计值提供一第二传送值给该第一缓存器;H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同时更改该统计值、该第一传送值以及该第二传送值;以及I根据该第一传送值以及该第二传送值判断该所须数据属于该第一缓存器和该第二缓存器中的哪一个,并将该所须数据储存至所属的缓存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G。
6、步骤在该第二传送值为零时,于下一周期撷取该统计值作为该第二传送值,且该I步骤在该H步骤将该第二传送值更改为零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认定为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二缓存器。8一种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目标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会对该目标装置发出至少一请求以要求至少一所须数据,而该目标装置会根据该请求传送该所须数据给该主机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会根据该请求的数量产生一统计值,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更改该统计值,以及根据该统计值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对应该请求的该所须数据,来决定是否储存接收到的该数据。权利要求书CN102033829ACN102033832A2/2页3。
7、9一种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储存装置控制器;以及一储存装置,其中该储存装置控制器会对该储存装置发出至少一请求以要求至少一所须数据,而该储存装置会根据该请求传送该所须数据给该储存装置控制器;其中该储存装置控制器会根据该请求的数量产生一统计值,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更改该统计值,以及根据该统计值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对应该请求的该所须数据,来决定是否将储存接收到的该数据。权利要求书CN102033829ACN102033832A1/7页4数据接收方法、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以及储存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的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判断那些为所须数据的数据接收方法。
8、,使用此数据接收方法的电子装置以及储存系统。背景技术0002图1是习知技术的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100的方块图。通常电子装置100会具有一主机装置101以及一目标装置103。举例来说,一储存系统电子装置100中会具有一存储器控制器主机装置101以及一储存装置如SRAM或DRAM等目标装置103。如图1所示,主机装置101会发出请求REQUEST来请求读取数据,而目标装置103在收到请求REQUEST后,会回复一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给主机装置101。接着主机装置101会传送所须数据的地址ADDRESS给目标装置103。接下来目标装置103会传送数据DATA给主机装置101,而目标装置1。
9、03在传送数据DATA的同时,会产生一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给主机装置101。0003然而,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所须数据,主机装置101往往被设计成会持续不断的发出请求REQUEST给目标装置103。然而主机装置101中的缓存器通常相当有限。以图1的例子来说,仅有两缓存器105和107仅得储存两笔数据,故无法暂存所有自目标装置103传送过来的数据DATA,且目标装置103为了响应各请求REQUEST而回传数据给主机装置101时间间隔不一致。因此,主机装置101难以判断目标装置103目前所回传的数据是对应到哪个请求REQUEST,换言之,并非每个请求REQUEST所对应的数据DATA皆为所须。
10、数据。如此一来,主机装置101在接收数据时便难以判断接收到的数据DATA是否为所须数据,有可能造成数据接收上的错误。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得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以及使用此数据接收方法的电子装置和储存系统,使所须数据能正确的被判断并加以储存。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构造一种数据接收方法,使用在一电子系统上,该电子系统包含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目标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会对该目标装置发出至少一请求REQUEST以要求至少一所须数据,而该目标装置会根据该请求传送该所须数据给该主机装置。此数据接收方法包含A根据该请求的数量产生一统计值;B根。
11、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更改该统计值;以及C根据该统计值判断该主机装置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对应该请求的该所须数据,来决定是否将该主机装置所接收到的该数据储存至该主机装置。0006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中该目标装置在接收到该请求后会回复一请求接收确认讯息给该主机装置,且该目标装置在传送该所须数据的同时,会产说明书CN102033829ACN102033832A2/7页5生一数据传送通知讯息给该主机装置,其中该步骤A根据该请求接收确认讯息来产生该统计值,而该步骤B根据统计该数据传送通知讯息来更改该统计值。0007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更包含使用一计数器来产生一计数值。
12、,其中该步骤A在接收到该请求接收确认讯息时上数该计数值来产生该统计值,而该步骤B在接收到该数据传送通知讯息下数该计数值来更改该统计值。0008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中该主机装置更包含一第一缓存器用以暂存该所须数据,该数据接收方法更包含0009D根据该统计值提供一第一传送值给该第一缓存器;0010E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同时更改该统计值以及该第一传送值;以及0011F根据该第一传送值将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一缓存器。0012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中该D步骤在该第一传送值为零时,于下一周期撷取该统计值作为该第一传送值,且该F步骤在该E步骤将该第一传送值更改为零时。
13、,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判定为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一缓存器。0013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中该主机装置更包含一第二缓存器用以暂存该所须数据,该数据接收方法更包含0014G根据该统计值提供一第二传送值给该第一缓存器;0015H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同时更改该统计值、该第一传送值以及该第二传送值;以及0016I根据该第一传送值以及该第二传送值判断该所须数据属于该第一缓存器和该第二缓存器中的哪一个,并将该所须数据储存至所属的缓存器。0017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中该G步骤在该第二传送值为零时,于下一周期撷取该统计值作为该第二传送值,且该I步骤在该H步骤将该第二传送值更。
14、改为零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认定为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二缓存器。001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构造一种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包含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目标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会对该目标装置发出至少一请求以要求至少一所须数据,而该目标装置会根据该请求传送该所须数据给该主机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会根据该请求的数量产生一统计值,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更改该统计值,以及根据该统计值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对应该请求的该所须数据,来决定是否储存接收到的该数据。0019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目标装置在接收到该请求后会回复一请求接收确认讯息给该主机装置,。
15、且该目标装置在传送该所须数据的同时,会产生一数据传送通知讯息给该主机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根据该请求接收确认讯息来产生该统计值,并统计该数据传送通知讯息来更改该统计值。0020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更包含使用一计数器来产生一计数值,其中该计数器在接收到该请求接收确认讯息时上数该计数值来产生该统计值,并在接收到该数据传送通知讯息下数该计数值来更改该统计值。0021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更包含一第一缓存器用以暂存该所须数据,该主机装置根据该统计值提供一第一传送值给该第一缓存器,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同时更改该统计值以及该第一。
16、传送值,且根据该第一说明书CN102033829ACN102033832A3/7页6传送值将该所须暂存至该第一缓存器。0022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在该第一传送值为零时,于下一周期撷取该统计值作为该第一传送值,并在该第一传送值被更改为零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判定为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一缓存器。0023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更包含一第二缓存器用以暂存该所须数据,该主机装置根据该统计值提供一第二传送值给该第一缓存器,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同时更改该统计值、该第一传送值以及该第二传送值,以及根据该第一传送值以及该。
17、第二传送值判断该所须数据属于该第一缓存器和该第二缓存器中的哪一个,并将该所须数据储存至所属的缓存器。0024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主机装置在该第二传送值为零时,于下一周期撷取该统计值作为该第二传送值,且在该第二传送值被更改为零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认定为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二缓存器。0025本发明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构造一种储存系统,包含一储存装置控制器;以及一储存装置,其中该储存装置控制器会对该储存装置发出至少一请求以要求至少一所须数据,而该储存装置会根据该请求传送该所须数据给该储存装置控制器;其中该储存装置控制器会根据该请求的数量产。
18、生一统计值,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更改该统计值,以及根据该统计值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对应该请求的该所须数据,来决定是否将储存接收到的该数据。0026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储存系统,其中该储存装置在接收到该请求后会回复一请求接收确认讯息给该储存装置控制器,且该储存装置在传送该所须数据的同时,会产生一数据传送通知讯息给该储存装置控制器,其中该储存装置控制器根据该请求接收确认讯息来产生该统计值,并统计该数据传送通知讯息来更改该统计值。0027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储存系统,更包含使用一计数器来产生一计数值,其中该计数器在接收到该请求接收确认讯息时上数该计数值来产生该统计值,并在接收到该数据。
19、传送通知讯息下数该计数值来更改该统计值。0028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储存系统,其中该储存装置控制器更包含一第一缓存器用以暂存该所须数据,该储存装置控制器根据该统计值提供一第一传送值给该第一缓存器,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同时更改该统计值以及该第一传送值,且根据该第一传送值将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一缓存器。0029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储存系统,其中该主机装置在该第一传送值为零时,于下一周期撷取该统计值作为该第一传送值,并在该第一传送值被更改为零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判定为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一缓存器。0030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储存系统,其中该储存装置控制器更包含一第二缓存器用以暂存该。
20、所须数据,该储存装置控制器根据该统计值提供一第二传送值给该第一缓存器,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同时更改该统计值、该第一传送值以及该第二传送值,以及根据该第一传送值以及该第二传送值判断该所须数据属于该第一缓存器和该第二缓存器中的哪一个,并将该所须数据储存至所属的缓存器。0031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储存系统,其中该主机装置在该第二传送值为零时,于下一周期撷取该统计值作为该第二传送值,且在该第二传送值被更改为零时,将所接收说明书CN102033829ACN102033832A4/7页7到的数据认定为该所须数据暂存至该第二缓存器。0032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在不对主机装置。
21、和目标装置之间的讯息传递的同步加以特别设计的情况下,正确的判断出那一笔数据为所须数据并使主机装置接收此笔数据。附图说明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0034图1是习知技术的具有数据接收机制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0035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0036图3、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的示意图;0037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003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9100、200电子装置101、201主机装置103、203目标装置205计数器105、107、207、209、211缓存器具体实施方式0040在说。
22、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透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0041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23、。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200相较于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100,一样具有主机装置201以及目标装置203,其不同之处在于主机装置201更具有一计数器205,且缓存器207211的数量不限定于2个,各缓存器分别可暂存一笔数据。0042图3、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的示意图。这两图的实施例以图2所示的装置来作说明,但并不表示本发明所提的实施例仅适用于图2所示的装置。图3的示意图表示主机装置中仅有一缓存器的状态。如图3所示,上方的条状图可表示计数值与传送值,其中条状图中的单位方格数目代表计数值,而条状图中的非斜线单位的位置代说明书CN102033829ACN102033832A5/7页8表传送。
24、值。当主机装置201收到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时亦可视为一请求产生时,计数值会往上加一。然后当缓存器或称FIFO层,先进先出元件的值为0时此例中初始值为0,主机装置201会适时地撷取计数值来作为缓存器的传送值,细节于后详述。而当接收到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时或可视为接收到数据时,计数值和传送值会同时减1。而当传送值被减至0时,主机装置201便判断当时接收到的数据为所须数据并将其储存至缓存器中以供后续存取。0043详细言之,条状图中的非斜线部份表示主机装置201收到所须数据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而斜线部份表示主机装置201收到非所须数据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举例来说,在此例中所须。
25、数据为数据A、C、E,而数据B,1,2,D,3,4为非所须数据或称为冗余数据。因此,在接收到数据A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时,计数值会加1,而条状图亦会增加一非斜线单位。由于在接收到数据A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之前,主机装置201并未接收到其他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故当主机装置201接收到数据A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时,即认定数据A为应该要接收到的数据,亦即,数据A为所需数据。而当接收到数据B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时,计数值会加1,而条状图会增加一斜线单位。由于在接收到数据B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之前,主机装置201已接收到数据A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且在此例中,。
26、主机装置201仅具有一个缓存器仅得暂存一笔数据,没有多余缓存器得用来等待暂存数据A以外的数据,故当主机装置201认定数据B非所需数据。以此类推,且如上所述,当缓存器的传送值为0时,会撷取计数值来作为传送值并储存。因此在此例中,在初始状态下,会先撷取计数值1来作为传送值。而当接收到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时,计数值和传送值都会减1。而上方条状图的单位亦会减1。此时传送值变为0,因此当主机装置201会判断出数据A即为所须数据,故将数据A储存到缓存器中以供主机装置201存取。0044接下来,由于传送值变为0,因此计数值4会在下一周期被撷取为传送值而储存到缓存器,此外传送值变为0亦代表缓存器已成功地暂。
27、存了一笔所需数据,主机装置201得自缓存器提取该笔数据,而后,缓存器得暂存其他笔数据,故当传送值变为0之后,主机装置201收到数据C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并判定数据C为所需数据。接着会不断收到数据D,3,4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类似地,此时,数据D,3,4被判定为非所需数据,以及数据B,1,2的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而重复上述的动作,而在接收到数据C的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时,传送值会再度变0,因此主机装置201认出数据C即为所须数据而被储存至缓存器中。依照相同的动作,所须数据E亦可被正确无误的储存至缓存器中。此实施例可正确判断出正确数据的原因在于藉由传送值的纪录,可事先知道数据A。
28、、C、E为所须数据,而在收到数据A之前收到了1笔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A自己本身的,因此推断在收到1笔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时,便是收到数据A。然后,在收到数据C之前收到了4笔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数据B、1、2、C的,因此推断其应收到4笔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时从收到前一次所须数据A之后归零计算,便是收到数据C。依照这的逻辑,便可正确的判断出那一笔数据才是所须数据。0045图4的示意图表示主机装置中有两缓存器的状态。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动作原理与图3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具有两个缓存器或者说,FIFO具有两层,得储存两笔数据,且在图4的实施例中,所须数据为A,B,C,D。
29、,E,而非所须数据为1、2、说明书CN102033829ACN102033832A6/7页93、4。如前所述,上方的条状图可表示计数值与传送值。当主机装置收到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时,计数值会往上加1。然后当缓存器或称FIFO层,先进先出元件的传送值为0时此例中初始值为0,会撷取计数值来作为传送值。而当接收到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时或可视为接收到数据时,计数值和传送值会同时减1。而当传送值被减至0时,便判断当时接收到的数据为所须数据并将其储存至缓存器中。0046因此,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缓存器会先撷取到计数值1,而第二缓存器会延迟一周期后,撷取到计数值2。由于在此例中,主机装置201具。
30、有两个缓存器,故当主机装置201收到来自目标装置203的前两笔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分别为数据A、B的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即认定数据A、B为应该要接收到的数据,亦即,数据A、B为所需数据。而在接收到数据A的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时,第一缓存器中的传送值为0,因此得知数据A便为第一缓存器的所须数据。然后,在接收到数据B的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时,第二缓存器中的传送值为0,因此得知数据B为第二缓存器的所须数据。0047须注意的是,当缓存器欲撷取计数值作为传送值时恰巧碰到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则不会更新缓存器中的计数值。因此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主机装置201于接收到数据B后,第二缓。
31、存器的传送值为0,然而在下一时序中,主机装置201恰巧碰到数据1的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故第二缓存器中的传送值不会更新仍保持为0。同样的,于接收到数据D后,第二缓存器中的传送值在接收数据D、3、4的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时不会更新。由此可知,不论有多少缓存器或说不论FIFO有多少层,都可运用本发明的概念来正确判断所须数据。0048上述的实施例可简化成图5所示的数据接收方法。图5的流程图包含0049步骤5010050根据请求的数量产生一统计值例如计数值。此处的请求指主机装置对目标装置要求数据而发出的请求。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是统计请求接收确认讯息CACK的数量,但因为请求接收确认讯。
32、息CACK原则上等同于请求REQUEST的数量,因此步骤501可表示为根据请求的数量产生一统计值。0051步骤5030052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更改该统计值。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是统计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的数量并根据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来更改计数值,但因为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原则上等同于所须数据的数量,因此步骤503可表示为根据该所须数据的数量更改统计值。0053步骤5050054根据统计值判断主机装置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对应请求的所须数据,来决定是否将主机装置所接收到的数据储存至主机装置。由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传送值是从统计值中撷取而来,因此可视为统计值其中之一。步骤505所。
33、代表的,是指上述实施例中,不断根据数据传送通知讯息DACK更改传送值,并在传送值被更改为0时,将数据视为所须数据并储存的动作。0055其它详细的步骤可由上述的实施例推得,故在此不再赘述。0056藉由上述的实施例,可以在不对主机装置和目标装置之间的讯息传递的同步加以特别设计的情况下,正确的判断出那一笔数据为所须数据并使主机装置接收此笔数据。说明书CN102033829ACN102033832A7/7页10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说明书CN102033829ACN102033832A1/5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33829ACN102033832A2/5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33829ACN102033832A3/5页13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33829ACN102033832A4/5页14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33829ACN102033832A5/5页15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3382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