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2714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56441.5

申请日:

2015.04.03

公开号:

CN104803633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8/00; C04B28/04

主分类号:

C04B28/00

申请人:

四川雅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贺昶明

地址: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工业西区锦水河东路14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泥土抗渗、耐腐蚀、抗压、抗裂性能均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由下列组分组成:水泥520-630份,河沙500-550份,膨润土500-550份,建筑用石1500-1600份,增强纤维35-40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3-20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0-13份,活性二氧化硅35-40份,水200-230份;该建筑用石的粒径为15mm-30mm,该增强纤维由水镁石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合而成。本发明具有抗渗、耐腐蚀、抗压、抗裂性能优异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
水泥520-630份,河沙500-550份,膨润土500-550份,建筑用石1500-1600份,增强纤维35-40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3-20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0-13份,活性二氧化硅35-40份,水200-230份;该建筑用石的粒径为15mm-30mm,该增强纤维由水镁石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合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组份配比如下:水泥560份,河沙530份,膨润土500份,建筑用石1550份,增强纤维38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9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2份,活性二氧化硅38份,水22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为有机膨润土,所述活性二氧化硅为粒径小于25um的硅藻土,所述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的长度为12-2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沙的粒度为20-40目。

说明书

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泥土,具体涉及的是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
背景技术
混泥土其实应该是混凝土。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
其中,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进而通过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凝结硬化而产生强度。一般说来,饮用水都可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水中过量的酸、碱、盐和有机物都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的影响。集料不仅有填充作用,而且对混凝土的容重、强度和变形等性质有重要影响。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质,可加入外加剂。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或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节约水泥,在混凝土搅拌时也可掺入磨细的矿物材料─掺合料。掺合料的性质和数量,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水化热、抗渗性和颜色等。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上方采用混泥土进行找平,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且因地基的土层中含有较多的地质水分,时间过长,地基表层的混泥土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而且地基表层中含有盐分等物质,其会对表层的混泥土造成腐蚀,影响使用寿命以及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性能优异的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
为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由下列组分组成:
水泥520-630份,河沙500-550份,膨润土500-550份,建筑用石1500-1600份,增强纤维35-40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3-20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0-13份,活性二氧化硅35-40份,水200-230份;该建筑用石的粒径为15mm-30mm,该增强纤维由水镁石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合而成。
进一步,上述各组份配比如下:水泥560份,河沙530份,膨润土500份,建筑用石1550份,增强纤维38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9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2份,活性二氧化硅38份,水220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膨润土为有机膨润土,所述活性二氧化硅为粒径小于25um的硅藻土,所述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
作为另一种优选地设置方式,所述增强纤维的长度为12-20mm。
作为最优地设置方式,所述河沙的粒度为20-40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韧性好、均匀、不易开裂,且抗渗、耐腐蚀效果优等特点。
2、本发明的有机膨润土和硅藻土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组合,能有效增加本发明中混泥土的抗渗、耐腐蚀效果;同时还能有效增加抗压、抗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由下列组分组成:
水泥520-630份,河沙500-550份,膨润土500-550份,建筑用石1500-1600份,增强纤维35-40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3-20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0-13份,活性二氧化硅35-40份,水200-230份。
所述建筑用石的粒径为15mm-30mm,该增强纤维由水镁石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增强纤维的长度为12-20mm。所述河沙的粒度为20-40目。所述水泥
本实施例中各组份配比的计量单位均为重量分。其中,水泥560份,河沙530份,膨润土500份,建筑用石1550份,增强纤维38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9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2份,活性二氧化硅38份,水220份。
本实施例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水泥、河沙、膨润土、活性二氧化硅、增强纤维和丙烯类有机增稠剂充分混合制成混合物;
(2)然后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与水充分混匀,将混匀后的液体加入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制成水泥砂浆;
(3)将建筑用石添加到水泥砂浆中,添加过程中不断地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制成本发明中的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膨润土、活性二氧化硅和水泥种类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膨润土为有机膨润土,所述活性二氧化硅为粒径小于25um的硅藻土,所述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各组份配比如下:水泥620份,河沙510份,膨润土530份,建筑用石1580份,增强纤维35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6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3份,活性二氧化硅39份,水227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各组份配比如下:水泥540份,河沙540份,膨润土500份,建筑用石1510份,增强纤维35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4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0份,活性二氧化硅36份,水205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各组份配比如下:水泥580份,河沙540份,膨润土540份,建筑用石1600份,增强纤维40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7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1份,活性二氧化硅40份,水220份。
通过上述实施例1-5制成的地面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的是抗压抗渗漏型防盐蚀地基表面用砼,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泥土抗渗、耐腐蚀、抗压、抗裂性能均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由下列组分组成:水泥520-630份,河沙500-550份,膨润土500-550份,建筑用石1500-1600份,增强纤维35-40份,HSB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3-20份,丙烯类有机增稠剂10-13份,活性二氧化硅35-40份,水200-230份;该建筑用石的粒径为15m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