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70928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20949.2

申请日:

2008.08.11

公开号:

CN101337520A

公开日:

2009.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N3/02; B61D17/08

主分类号:

B60N3/02

申请人: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戚玉明; 王 龙; 李 亮

地址:

213011江苏省常州市延陵东路3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林 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包括司机室侧门两侧的墙板和两扶手,两扶手各具有上安装座、下安装座以及扶手杆。所述司机室侧门两侧的墙板上各设有凹槽,所述两扶手分别设置在两凹槽内。所述扶手的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分别固定在凹槽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扶手的扶手杆为直杆,扶手杆两端分别通过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与同槽中的上安装座、下安装座连接。本发明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加工方便,减少雨水对扶手的外表面的侵蚀,延长扶手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机车整体外形的美观,特别符合和谐号内燃动车机车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包括司机室侧门(2)两侧的墙板和两扶手 (5),两扶手(5)各具有上安装座(5-1)、下安装座(5-2)以及扶手杆(5-3);其特 征在于:所述司机室侧门(2)两侧的墙板上各设有凹槽(3),所述两扶手(5)分别设 置在两凹槽(3)内;所述扶手(5)的上安装座(5-1)、下安装座(5-2)分别固定在凹 槽(3)的顶面(3-1)和底面(3-2)上,所述扶手(5)的扶手杆(5-3)为直杆,扶手 杆两端分别通过上连接杆(5-4)、下连接杆(5-5)与同槽中的上安装座(5-1)、下安装 座(5-2)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安 装座(5-1、5-2)均为U型,所述扶手杆(5-3)为中空直杆,上连接杆(5-4)的两端 分别插入上安装座(5-1)和扶手杆(5-3)的腔中,下连接杆(5-5)的两端分别分别插 入扶手杆(5-3)和下安装座(5-2)的腔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 装座(5-1)与上连接杆(5-4)之间由第二螺钉(4-2)固定,下安装座(5-2)与下连 接杆(5-5)之间由第三螺钉(4-3)固定;所述上连接杆(5-4)与扶手杆(5-3)之间、 扶手杆(5-3)与下连接杆(5-5)之间均焊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 装座(5-1)与凹槽顶面(3-1)之间、下安装座(52)与凹槽底面(3-2)之间各由第一 螺钉(4-1)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 两凹槽(3)各由上下两部分(3-4、3-5)组成,各凹槽(3)内的上安装座(5-1)处于 所在凹槽(3)的上部分(3-4)中,上安装座(5-1)的下部通过中隔板(3-3)插入凹 槽(3)的下部分(3-5)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墙板的 两凹槽(3)的下部分(3-5)中并处于上安装座(5-1)和扶手杆(5-3)之间设有上护 套(5-6),在扶手杆(5-3)和下安装座(5-2)之间设下护套(5-7),所述上护套(5-6) 的上边沿处于第二螺钉(4-2)的上方,所述下护套(5-7)的下边沿处于第三螺钉(4-3) 的下方。

说明书


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内燃机车的司机室侧门较高,人进入司机室,一般需要借助侧门扶手。目前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都是突出于司机室侧门两侧的墙板,它是在司机室侧门两边的侧墙上分别固定上下两个安装座,然后将上下两端呈弯曲状的扶手固定在上下两个安装座上。这种结构虽然连接简单,但是对扶手的成型加工要求较高。而且容易受雨水腐蚀,使用寿命不长。特别对于目前和谐号内燃动车机车来说,突出在侧墙外的侧门扶手不太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工方便、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包括司机室侧门两侧的墙板和两扶手,两扶手各具有上安装座、下安装座以及扶手杆。所述司机室侧门两侧的墙板上各设有凹槽,所述两扶手分别设置在两凹槽内。所述扶手的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分别固定在凹槽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扶手的扶手杆为直杆,扶手杆两端分别通过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与同槽中的上安装座、下安装座连接。

    所述上、下安装座均为U型,所述扶手杆为中空直杆,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上安装座和扶手杆的腔中,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分别插入扶手杆和下安装座的腔中。

    所述上安装座与上连接杆之间由第二螺钉固定,下安装座与下连接杆之间由第三螺钉固定;所述上连接杆与扶手杆之间、扶手杆与下连接杆之间均焊接。

    所述上安装座与凹槽顶面之间、下安装座与凹槽底面之间各由第一螺钉固定。

    所述墙板两凹槽各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各凹槽内的上安装座处于所在凹槽的上部分中,上安装座的下部通过中隔板插入凹槽的下部分中。

    在墙板的两凹槽的下部分中并处于上安装座和扶手杆之间设有上护套,在扶手杆和下安装座之间设下护套,所述上护套的上边沿处于第二螺钉的上方,所述下护套的下边沿处于第三螺钉的下方。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采用直杆形扶手杆,相对加工方便;由于是安装在司机室侧门的两侧墙内,减少雨水对扶手的外表面的侵蚀,对扶手起到保护作用,从而能延长扶手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设有上、下护套,使上安装座与上连接杆、上连接杆与扶手杆之间的连接部位,扶手杆与下连接杆、下连接杆与下安装座的连接部位都被包围,所以能阻止雨水进入扶手内,进一步保证对扶手的保护。另外,有利于机车整体外形的美观,特别符合和谐号内燃动车机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包括内燃机车1的司机室侧门2两侧的墙板、司机室侧门2两侧的墙板上设有的凹槽3以及分别设置在两凹槽3内的两扶手5。

    两凹槽3各具有顶面3-1、底面3-2以及中隔板3-3。中隔板3-3将凹槽3分隔成上下两部分3-4、3-5。

    两扶手5各具有上安装座5-1、下安装座5-2、扶手杆5-3、上连接杆5-4、下连接杆5-5、上护套5-6以及下护套5-7。

    上、下安装座5-1、5-2均为U型,上安装座5-1、下安装座5-2分别由第一螺钉4-1固定在凹槽3的顶面3-1和底面3-2上,且上安装座5-1处于所在凹槽3的上部分3-4中,上安装座5-1的下部通过中隔板3-3插入凹槽3的下部分3-5中,下安装座5-2处于所在凹槽3的下部分3-5中。

    扶手杆5-3为中空直杆,扶手杆两端分别通过上连接杆5-4以及下连接杆5-5与同槽中的上安装座5-1、下安装座5-2连接。上连接杆5-4的两端分别插入上安装座5-1和扶手杆5-3的腔中,下连接杆5-5的两端分别分别插入扶手杆5-3和下安装座5-2的腔中。上安装座5-1与上连接杆5-4之间由第二螺钉4-2固定,下安装座5-2与下连接杆5-5之间由第三螺钉4-3固定。上连接杆5-4与扶手杆5-3之间、扶手杆5-3与下连接杆5-5之间均焊接。

    上护套5-6设在墙板的两凹槽3的下部分3-5中并处于上安装座5-1和扶手杆5-3之间,且上护套5-6的上边沿处于第二螺钉4-2的上方。下护套5-7设在扶手杆5-3和下安装座5-2之间,且下护套5-7的下边沿处于第三螺钉4-3的下方。

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包括司机室侧门两侧的墙板和两扶手,两扶手各具有上安装座、下安装座以及扶手杆。所述司机室侧门两侧的墙板上各设有凹槽,所述两扶手分别设置在两凹槽内。所述扶手的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分别固定在凹槽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扶手的扶手杆为直杆,扶手杆两端分别通过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与同槽中的上安装座、下安装座连接。本发明的内燃机车司机室侧门扶手装置加工方便,减少雨水对扶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