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26929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3738.2

申请日:

2009.05.25

公开号:

CN101560838A

公开日:

2009.10.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3/02; E04B1/70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东莞市彩丽建筑维护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玉成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城区华兴路彩丽建筑科技大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建筑墙体上,从其外侧面向其内部穿设一定深度的、用来疏导渗漏入墙体内的液态水或水汽的多数个引水透气孔眼,该引水透气孔眼包括末端和开口端,其中心轴线的倾角大于0°并小于90°,并且该引水透气孔眼的末端高于开口端;墙体内的水份以液体或气态形式,通过该引水透气孔眼排出墙体外。本发明采用疏导的方式,利用空气对流和日晒及温差的外力,使渗漏入建筑墙体内部的水份,通过所设置的引水透气孔眼及时排出,使墙体迅速恢复干燥,不仅能延长建筑墙体的使用寿命,而且以封堵方法修补墙体渗漏,工序更少,操作更为简单,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节省资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4)在建筑墙体上,从其外侧面向其内部穿设一定深度的、用来疏导墙体内明水或水汽的多数个引水透气孔眼,该引水透气孔眼包括末端和开口端,该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的倾角角度大于0°并小于90°,使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末端高于该孔的开口端;墙体内水份以液体或气态的形式,通过该引水透气孔眼排出墙体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有的建筑墙体上穿引水透气孔眼之前,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建筑墙体厚度d;
(2)标定建筑墙体渗透水的部位;
(3)根据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建筑墙体表面夹角α,计算引水透气孔眼的深度X,计算公式如下:X≤d/sinα,且20mm≤X<1/2·d。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是在所述墙体渗透水部位,及其周围300~500mm范围内的户外墙面上,设置数个所述引水透气孔眼。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引水透气孔眼相互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X。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5)将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用清水冲刷干净,除掉粉尘与砂砾;
(6)在所述清洗干净的引水透气孔眼的开口端向内大于1cm小于3cm范围内的内壁上,设置一道防水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开口端设置非亲水性透气物料。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透气孔眼可设置在建筑墙体的渗漏部位或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透气孔眼中心轴线与所述建筑墙体表面夹角为5~85°。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透气孔眼中心轴线与所述建筑墙体表面夹角为15~65°。

说明书

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墙体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建筑墙体材料或施工不当,或建筑墙体裸露在大气中时间太久,长年受到日晒、风雨、温差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都会引起建筑墙体出现裂漏。尤其在雨水比较多的沿海区域,建筑物外墙的裂渗水问题更尤为严重。由于建筑外墙的饰面层材料如陶瓷砖(层)、油漆涂层的透气性较差,渗漏入建筑墙体中的水份难以及时排出,而积聚在建筑墙体内并在墙体内向四周扩散,而使建筑墙体长久处于潮湿状态。这不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而且也损坏到外墙面装饰层,以及靠近外墙的家具、电器等,更加剧墙体的劣化,而使到建筑未老先衰,严重时还危及到预埋在墙体内的供电线路其安全。
目前,解决建筑墙体渗水的措施主要是采取封堵的方法,即以防水密封材料将墙面上的裂缝水缝隙堵塞,阻止水由建筑墙体外部渗入内部,但由于造成渗漏的原因多种多样,加上建筑墙体尤其是外墙户外面难免存在剧变,位移变形,故封堵方法往往并不能完全阻止水渗入建筑墙体内,而且费料耗工,还会影响到建筑墙体的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建筑墙体渗漏水无法及时排出建筑墙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借助构造引排及利用空气对流及日晒与温差形成的外力,将渗漏到墙体内的水份及时疏导出建筑墙体外的方法,使受潮的墙体在短期内恢复干燥。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在建筑墙体上,从其外侧面向其内部穿设一定深度的、用来疏导墙体内的明水或水汽的多数个引水透气孔眼,该引水透气孔眼包括末端和开口端,该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的倾角角度大于0°并小于90°,使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末端高于该孔的开口端;墙体内的水份以液体或气态的形式,通过该引水透气孔眼排出墙体外。
在上述步骤之前,其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建筑墙体厚度d;
(2)标定建筑墙体渗透水的部位;
(3)根据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建筑墙体表面夹角α,计算引水透气孔眼的深度X,计算公式如下:X≤d/sinα,且20mm≤X<1/2·d,当X<d/sinα时,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末端未到达所述建筑墙体内侧面,当X=d/sinα时,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穿透建筑墙体,其末端到达所述建筑墙体的内侧面。
增加上述步骤,有助于施工者根据建筑墙体的渗水程度来决定所设置的引水透气孔眼的深度。当建筑墙体渗水较严重时,可以适当增加设置在墙体内的引水透气孔眼其长度和密度。所述的步骤(4),是在所述墙体渗透水部位,及其周围300~500mm范围内的户外墙面上,设置数个所述引水透气孔眼。
所述各引水透气孔眼相互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X。
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5)将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用清水冲刷干净,除掉粉尘与砂砾;
(6)在所述清洗干净的引水透气孔眼的开口端向内大于1cm小于3cm范围内的内壁上,设置一道防水层。
在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开口端设置非亲水性透气物料。
所述引水透气孔眼可设置在建筑墙体的渗漏部位或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与建筑墙体垂直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5~85°,进一步优选15~6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采用常规的在现有建筑墙体上斜向上穿引水透气孔眼的措施,使渗入建筑墙体内部的水分通过引水透气孔眼得以及时散出,避免水份在墙体内出现扩散及淤积,延长了建筑墙体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采取引水透气措施引出建筑墙体内的渗水方法相比现有的封堵方法,不但更合理和耐久可靠,而且也较为经济,因此上述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建筑墙体的抗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建筑墙体厚度d;
(2)标定建筑墙体渗透水的部位;
(3)根据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建筑墙体表面夹角α,计算引水透气孔眼的深度X,计算公式如下:X≤d/sinα,且20mm≤X<1/2·d;
(4)在建筑墙体的渗漏部位上,及其周围300~500mm范围内的户外墙面上,从其外侧面向其内部穿设一定深度的、用来疏导墙体内渗漏明水或气态水的多数个引水透气孔眼,所述各引水透气孔眼相互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X,该引水透气孔眼包括末端和开口端,该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的倾角角度大于0°并小于90°,并且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末端高于该孔的开口端,墙体内渗漏水以液体或气态的形式,通过该引水透气孔眼排出墙体外;
(5)将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用清水冲刷干净,除掉粉尘与砂砾;
(6)在所述清洗干净的引水透气孔眼的开口端向内大于1cm小于3cm范围内的内壁上,设置一道防水层,以避免流淌在建筑墙体墙面上的水沿该引水透气孔眼导入墙体的内部;
(7)在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开口端设置非亲水性透气物料,以增加建筑墙体的墙面的观感。
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墙体的抗渗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建筑墙体的垂直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45°。
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墙体的抗渗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建筑墙体的垂直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60°。
实施例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墙体的抗渗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建筑墙体的垂直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85°。
实施例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墙体的抗渗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引水透气孔眼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建筑墙体的垂直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5°。
在建筑墙体上穿引水透气孔眼的工具可采用电钻和其他常用穿孔工具。
上述建筑墙体的抗渗方法可用于建筑墙体,特别是外墙的渗水部位,以使建筑墙体内的水份快速排出;也可用于健康的建筑墙体,以此来预防建筑墙体的渗水现象。
所述引水透气孔眼也可设置在建筑墙体的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包括外墙的边梁底部,预防墙体出现渗漏。
为了防止建筑墙体上的引水透气孔眼影响到建筑墙体外观,可以按照一定的几何规则在建筑墙体上穿引水透气孔眼,使引水透气孔眼的开口端排列成美丽图案。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能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建筑墙体渗漏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建筑墙体上,从其外侧面向其内部穿设一定深度的、用来疏导渗漏入墙体内的液态水或水汽的多数个引水透气孔眼,该引水透气孔眼包括末端和开口端,其中心轴线的倾角大于0并小于90,并且该引水透气孔眼的末端高于开口端;墙体内的水份以液体或气态形式,通过该引水透气孔眼排出墙体外。本发明采用疏导的方式,利用空气对流和日晒及温差的外力,使渗漏入建筑墙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