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26750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0429.3

申请日:

2010.10.21

公开号:

CN102022105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27申请日:20101021|||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27

主分类号:

E21B43/27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涛; 张烨; 耿宇迪; 米强波; 胡国亮; 张宁; 杨敏; 张义; 胡雅洁; 张泽兰; 赵文娜; 焦克波; 李春月; 黄燕飞; 张俊江; 刘雄波; 杨方政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代理人:

刘云贵;雒纯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沟通储层的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包括下述工序:1)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2)通过油管往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3)通过油管往地层中注入酸液的第一次注酸工序,4)通过油管往地层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5)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方法是指施工总液量在2000m3以上。通过本发明提高了酸压人工造缝的长度达到140m以上,解决了距离井筒200m范围内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常规酸压技术未能沟通远井筒储集体,需要通过侧钻寻找新的缝洞储集体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沟通储层的井 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包括下述工序 : 1)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2) 通过油管向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 3) 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 4) 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 5)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所述顶替液是滑溜水 ; 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是指施工总液量 2000m3 以上的酸压方法 ; 工序 1)、3)、4)、5) 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 :工序 1) 中 所述滑溜水占 50-75%,工序 3) 和工序 4) 中酸液总量约占 15-25%,工序 5) 中顶替液占 10-25%;工序 2) 在工序 1) 进行的同时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 1) 中滑溜水的体积 比例为 :1.0-1
2: 3%,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 (t),工序 1) 中滑溜水的体积单位为 m3。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 3) 和 4) 之间还包括向地层中再次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 5) 在工序 4) 之后进行,或者在工序 3) 和工序 4) 之间进行。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 所述工序 1) 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包含多次注入滑溜的工序。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所述工 序 2) 在地层中加粉陶的工序包含多次加粉陶的工序。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工序 3) 和工序 4) 多次交替进行。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进行 酸压施工时,采用 31/2″油管或 4″油管。
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 2) 中所述粉陶为 100 目的陶粒。
9: 根据权利要求 1-8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3) 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 :20 % HCl+0.8 %变粘酸胶凝剂丙 烯酸丁酯 +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 +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0%铁离子稳定剂 抗坏血酸 +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0.5%变粘酸活化剂乙基酰铵,其余为 水。
10: 根据权利要求 1-9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 :20% HCl+0.8%变粘酸胶凝剂丙烯 酸丁酯 +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 +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0%铁离子稳定剂抗 坏血酸 +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其余为水。
11: 根据权利要求 1-9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为胶凝酸,不含活化剂。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1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为油田碳酸盐岩地层水 +0.45%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 2 铵 ;优选所述滑溜水施工排量为 6.5 ~ 10.2m3/min。 13. 根据权利要求 1-8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3) 中和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液组成的差别在于,工序 4) 的酸液中不含有活 化剂。
12: 3%,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 (t),工序 1) 中滑溜水的体积单位为 m3。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 3) 和 4) 之间还包括向地层中再次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 5) 在工序 4) 之后进行,或者在工序 3) 和工序 4) 之间进行。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 所述工序 1) 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包含多次注入滑溜的工序。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所述工 序 2) 在地层中加粉陶的工序包含多次加粉陶的工序。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工序 3) 和工序 4) 多次交替进行。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进行 酸压施工时,采用 31/2″油管或 4″油管。 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 2) 中所述粉陶为 100 目的陶粒。 9. 根据权利要求 1-8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3) 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 :20 % HCl+0.8 %变粘酸胶凝剂丙 烯酸丁酯 +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 +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0%铁离子稳定剂 抗坏血酸 +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0.5%变粘酸活化剂乙基酰铵,其余为 水。 10. 根据权利要求 1-9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 :20% HCl+0.8%变粘酸胶凝剂丙烯 酸丁酯 +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 +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0%铁离子稳定剂抗 坏血酸 +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其余为水。 11. 根据权利要求 1-9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为胶凝酸,不含活化剂。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1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为油田碳酸盐岩地层水 +0.45%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 2 铵 ;优选所述滑溜水施工排量为 6.5 ~ 10.2m3/min。
13: 根据权利要求 1-8 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 中,在工序 3) 中和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液组成的差别在于,工序 4) 的酸液中不含有活 化剂。

说明书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 复合酸压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 国外从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清水 压裂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经历了清水不加支撑剂压裂、常规清水压裂、混合清水压裂 ( 王素兵,清水压裂工艺综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28(4) :39-42)。 另外,酸化 压裂通过酸的溶蚀作用恢复和提高地层的渗透性、提高油气井产能,是碳酸盐岩储层改 造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 随着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入开发,酸化压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 用。
     奥陶系缝洞型碳酸岩油藏储层的发育平面、纵向非均质严重,平面上储层连续 性差,存在大量不连通的定容储集体,导致总体采收率低。 这类井在常规酸压时一般只 能沟通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上距离井眼 120m 范围内最近的一个缝洞储集体,根据油田
     酸压跟踪统计,压后存在产量下降快,有效期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对于碳酸盐岩储层油田的开采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这类油田的碳酸 盐岩储层的有效闭合压力通常在 45-62MPa 之间,针对前期油田曾尝试采用水力扩容的方 式沟通新的储集体,但由于施工结束后裂缝闭合而失去导流能力,没有形成新的油流通 道,导致施工效果差或无效。 本发明人通过不同施工方式产生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随闭 合压力变化规律室内实验研究认为 :低闭合压力碳酸盐岩储层,首选酸化压裂 ;对于高 闭合压力碳酸盐岩储层,如果天然裂缝发育,宜采用酸化压裂 ;如果储层致密,天然裂 缝不发育,可适当考虑水力加砂压裂,压裂改造时,为了有效防止砂堵,可采用较小粒 径支撑剂支撑裂缝,以获得较长的生产周期。
     对于这类井筒周围存在多个缝洞系统,第一次酸压只沟通某一个小定容体的 井,本发明人通过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突破小定容储集体,通过高强度注入大量的滑 溜水形成更长的人工裂缝 ;施工期间加入陶粒实现充填部份暂堵微裂缝、降低液体滤 失、提高液体效率、减缓酸压裂缝高度过度延伸,陶粒留在地层,后期生产期间仍然能 够保持一定的导流能力 ;通过高强度注入具有一定造缝能力的酸形成一定的酸蚀裂缝并 继续实现造缝 ;通过高强度注入酸蚀能力强的酸体系进一步形成酸蚀裂缝 ;最后再实 现在酸具有活性期间的过顶替技术,其通过在酸活性能力降低前注入过量顶替液将具有 活性的酸液推向地层深度,实现沟通远离井筒 140m 以上的缝洞储集体,从而本发明提 供如下一种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所述超深是指储层深度在约 6000m-7500m 范围。
     具体来说,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沟通储层的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包括下述工序 :
     1)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2) 通过油管向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
     3) 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
     4) 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
     5)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 ;
     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是指施工总液量 2000m3 以上 ;
     工序 1)、3)、4)、5) 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 :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占 50-75%,工序 3) 和工序 4) 中酸液总量约占 15-25% ; ,工序 5) 中 顶替液占 10-25% ;工序 2) 在工序 1) 进行的同时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 1) 中滑 溜水的体积比例为 :1.0-12.3%,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 (t),工序 1) 中滑溜水的体积单 位为 m3。
     其中,工序 3) 中所注入的酸液为具有造缝功能的酸液,其中,所述酸液中的酸 成分可以是盐酸、氢氟酸、氨基磺酸或低分子羧酸中的一种,优选盐酸,另外,所述低 分子羧酸优选甲酸、乙酸或丙酸 ;该酸液中通常含活化剂。
     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液为酸蚀能力强的酸,其中,所述酸液中的酸成分可以是 盐酸、氢氟酸或氨基磺酸,优选盐酸 ;该酸液中通常不含有活化剂。
     其中,优选在所述工序 3) 和 4) 之间还包括向地层中再次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
     其中,进行酸压时,优选所述工序 1) 中加入的滑溜水和工序 3) 和 4) 加入酸液 总量的比例为 :3 ~ 5。
     其中,优选工序 5) 在工序 4) 之后进行,或者优选在工序 3) 和工序 4) 之间进 行;
     其中,优选所述工序 1) 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包含多次注入滑溜的工序。
     其中,优选所述工序 2) 在地层中加粉陶的工序包含多次加粉陶的工序。
     其中,优选工序 3) 和工序 4) 多次交替进行。
     其 中, 进 行 酸 压 施 工 时, 优 选 采 用 31/2 ″ 油 管 或 4 ″ 油 管, 例 如 可 以 采 用 31/2″ EUE 外加厚油管或满足强度要求的通径更大的 4″油管并减少油管下入长度。
     其中,优选工序 2) 中所述粉陶为 100 目的陶粒,加入粉陶目的在于降低液体滤 失、控制缝高过度延伸和提高后期长期导流能力 ;所述粉陶优选为 100 目 86MPa 高强度 的陶粒,所述粉陶是采用泰勒筛进行筛分得到的,即,100 目对应的粒径为 147μm。
     其中,优选在工序 3) 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 :0.8%变粘酸胶凝剂 丙烯酸丁酯 +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 +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0%铁离子稳定 剂抗坏血酸 +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0.5%变粘酸活化剂乙基酰铵 + 水, 优选在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也为变粘酸。 更优选工序 3) 和工序 4) 所用的酸液的组成 差别仅在于,工序 3) 中含有活化剂,工序 4) 的酸液中不含有活化剂。 另外,在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也可以为胶凝酸,其中不含有活化剂。
     其中,优选在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为油田碳酸盐岩地层水 +0.45%瓜尔胶羟丙 基三甲基氯化铵。
     其中,优选在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施工排量为 6.5 ~ 10.2m3/min。本发明通过大幅增加酸压液体用量及施工排量,同时采用前置液粉陶降滤等手 段,提高造缝长度 ;采用酸液过顶替工艺提高裂缝端部的导流能力,增加酸蚀蚓孔在端 部沟通储集体的几率,从而解决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部分酸压井存在的未能沟通远井 筒储集体,压后产量下降快,有效期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 是压裂液排量对裂缝参数的影响曲线图。
     图 2 是排量对酸岩反应速率的影响关系曲线图。
     图 3 是压裂液用量对裂缝参数影响关系曲线图。
     图 4 是实施例 1 的 TK1078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
     图 5 是实施例 1 的 TK1078 井重复实施酸压施工曲线图。
     图 6 是实施例 1 的 TK1078 井压后生产曲线图。
     图 7 是实施例 2 的 TH12137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
     图 8 是实施例 2 的 TH12137 井重复实施酸压施工曲线图。
     图 9 是实施例 2 的 TH12137 井压后生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采用大规模酸压法增产时遵循如下选井选层原则 :
     1. 地质条件 :
     1) 地质上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 :地震剖面和振幅变化率显示特征明显,处于平 面上的相对高部位,邻井生产情况好,井处于有利的油气充注条带上 ;
     2) 井区水体不活跃,本井及邻井生产期间不含水或低含水 ;
     3) 第一次酸压沟通的缝洞体产出量小,能量不足。
     工程条件 :
     1) 固井质量良好,无井壁垮塌现象 ;
     2) 井筒条件满足施工需求。
     如前所述,常规酸压技术只能沟通井筒周围 120m 范围内的缝洞体,而对于井筒 周围存在小定容体储层来说,压后存在产能下降快、地层供液不足、生产有效期短等问 题。 为了实现深穿透,以沟通井筒远处更多缝洞储集体为目标,本发明人在油田现场从 多方面对酸压工艺进行了研究。 图 1 是模拟计算后的压裂液排量对裂缝参数的影响曲线 图。 由图 1 可以看出,随着排量的增加,缝长及缝高均随之增加,现场施工时在泵压允 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施工排量达到抗滤失,以达到造长缝沟通井筒远处储集体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人研究了施工排量对酸岩反应速率的影响,图 2 是排量对酸岩反 应速率的影响关系曲线图。 由图 2 可以看出,增加酸液排量可以提高酸岩反应速度, 但酸岩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比,小于酸液流速增加的倍比,酸液来不及反应完,已经流入 地层深处,故提高注酸排量可以增加活性酸深入地层的距离,进而增加酸蚀缝长的长 度。 在酸压施工过程中要尽量提高酸液排量。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酸液排量现场可做到 7-10.2m3/min。
     另外,本发明人研究了压裂液用量对裂缝参数的影响,图 3 是压裂液用量对裂
     缝参数影响关系曲线图,由图 3 可以看出,压裂液用量越大,缝长和缝高均越大,但 是,当压裂液用量为 2000m3 以上时,缝高增加变小,因此,确定压裂液用量为 2000m3 以 上。
     在本文中,本发明人根据油田酸压改造发展历程及施工规模发展情况和规范 性,确定入井液量达到 2000m3 以上,施工排量达到 8m3/min 以上为大型复合酸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其在沟通储层的 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
     包括下述工序 :
     1)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2) 通过油管在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
     3) 通过油管在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
     4) 通过油管在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
     5)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在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 ;
     其 中, 所 述 大 型 复 合 酸 压 是 指 施 工 总 液 量 在 2000m3 以 上 ;工 序 1)、3)、 4)、5) 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 :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约占 50-75 %,优选占 60 % -68 %,工序 3) 和工序 4) 中酸液总量约占 15-25 %,优选约占 17-20% ;工序 5) 中顶替液占 10-25%,优选占 13-22% ;工序 2) 在工序 1) 进行的同时 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 1) 中滑溜水的体积比例为 :1.0-12.3%,优选 1.3-7.0%, 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 (t),工序 1) 中滑溜水的体积单位为 m3。 只要是具有造缝功能的酸液均可用于工序 2) 中,只要是具有强酸蚀能力酸液均 可用于工序 3) 中。
     其中,加入的粉陶,注入地层后,粉陶可以在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相交处形成 桥堵,从而达到降低天然裂缝的滤失量的目的。 所述粉陶为常用的 100 目的在 86MPa 闭 合压力下其强度符合行业标准 ( 破碎率小于 10% ) 的高强度陶粒,依据地层情况决定粉 陶的用量。 优选在工序 3) 中所注入的酸液中含有活化剂,更优选含有 0.5%活化剂,所 述活化剂优选为乙基酰胺。 另外,优选在工序 3) 中所用的酸液中采用变粘酸,该变粘 酸组成为 :0.8%变粘酸胶凝剂 ( 丙烯酸丁酯 )+2.0%高温缓蚀剂 ( 碘化钾 )+1.0%助排剂 (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0%铁离子稳定剂 ( 抗坏血酸 )+1.0%破乳剂 ( 环氧乙烷 + 环氧丙 烷 )+0.5%变粘酸活化剂 ( 乙基酰铵 )。 另外,所述滑溜水,优选在油田水中加入 0.45% 的瓜胶 ( 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
     其中,在工序 1) 中,通过注入滑溜水可以补充地层亏空,恢复地层压力 ;然 后,实施超大规模酸压改造,能够使第一次酸压形成的人工裂缝向前延伸,沟通新的缝 洞储集体,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在所述工序 3) 和 4) 之后还包括在地层中再次注入 滑溜水的步骤,即酸液过量顶替工艺。 由于酸压大多数情况下是在酸液进入地层后通过 酸蚀蚓孔沟通新的储集体,因此为了提高酸液进入远端后沟通新储集体的几率,同时增 加裂缝远端的导流能力。
     另外,优选工序 3) 和工序 4) 多次交替进行,即采用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 也就是说,向地层多次注入酸液,通过前置液的不断降温可以冷却地层,降低裂缝内温
     度,减缓酸岩反应速度,从而延长酸液作用时间 ;同时酸液在前置液中指进,可以进一 步提高酸蚀有效作用距离。
     另外,为了降低施工摩阻,在满足施工管柱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施工时尽量采 用 31/2 ″以上大内径油管如 EUE 外加厚油管或满足强度要求的通径更大的 4 ″油管 ; 同时在保证管柱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下入油管的长度。 计算表明,在 7m3/min 排 量下,摩阻系数 8-10MPa/1000m,每减少 油管,可以降低施工压力 8-10MPa。
     实施例
     以下通过对塔河油田的现场试验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酸压方法。
     实施例 1
     对塔河油田 TK1078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
     第一次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明, 均指质量%。
     线性胶 :采用吐哈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TH-HPG 的压裂液制品,其 组成为 :20 % HCl+0.5 % HPG 瓜胶 ( 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1.0 % LZ-1 助排剂 +1.0 % LP-1 破乳剂 +0.1 % LK-7 杀菌剂 +0.02 % PH 值调节剂 +0.5 % LK-6 温度稳定剂 +1.0% LK-8 粘土稳定剂,其余为水。 其中,瓜胶通常为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冻胶 :上述线性胶 + 新疆轮台县力科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售的 LK-9 有机硼 交联剂,交联比为 100 ∶ 0.6( 这是上述线性胶和交联剂的体积比 )。
     胶凝酸 :采用西安超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CX-208 的胶凝酸制 品,其组成为 :20% HCl+1.0% CX-208 胶凝剂 +2.0% YHS-2 高温缓蚀剂 +1.0% CX-307 破乳助排剂 +0.15% CX-301 铁离子稳定剂,其余为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凡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 PH 值调节剂、破乳剂、杀菌剂、 助排剂、破乳助排剂、温度稳定剂、粘土稳定剂、交联剂、胶凝剂、缓蚀剂和铁离子稳 定剂的那些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 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助排剂可以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破乳剂可以为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活化剂可以为乙基酰胺。 本申请中所述助排剂和破乳助排剂 通常采用组成如下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EO) 占 80%~ 85%,辛 基酚聚氧乙烯醚 (OPEO) 占 15%以上,二壬基酚和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各占 1%。
     TK1078 井一间房组 6143.8 ~ 6228m 井段进行酸压施工。 图 4 是 TK1078 井 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 挤入地层总液量 628m3( 其中先后依次加入线性胶 28m3,冻胶 300m3,高温胶凝酸 300m3,所述冻胶和胶凝酸为酸化压裂技术中常用的线性胶、压裂液 冻胶和胶凝酸 ),停泵测压降 26.6 ↓ 24.5MPa。 酸压自喷返排 376.5m3,未见油,后使用 氮气进行气举作业,排液 87m3 后见油,自喷 + 气举累计返排 463.5m3。
     该井因能量不足转抽。 转抽期间平均日产液 8.1t,平均日产油 6.6t,平均含水 率 18.5%,生产期间液面下降较快,地层供液不足,随后,试注水替油,注水期间最高 压力 12MPa,小时注水强度 7.5m3,注水困难,累计注水 160m3。 至无产量关井,累产液 0.296×104t,累产油 0.255×104t,产水 0.041×104m3。
     对塔河油田 TK1078 井大型规模重复酸压施工 ( 大型复合酸压 )
     下述重复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 明,均指质量%。
     滑溜水 :0.2% HPG 瓜胶,其余为水。 其中,所述瓜胶为本领域常用的瓜尔胶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变粘酸 :采用四川贝德石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BD1-11 的变粘 酸制品,其组成为 :20 % HCl+0.8 % BD1-11 变粘酸胶凝剂 +2.0 % BD120C 高温缓蚀剂 +1.0% BD1-2 铁离子稳定剂 +1.0% BD1-3 破乳剂 +1.0% BD1-5 助排剂,其余为水 ;其 中,第一次注入的变粘酸还含有 0.5% BD1-12 活化剂。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胶凝剂、高温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破乳 剂、助排剂和活化剂的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 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助排剂可以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破 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活化剂可以为乙基酰胺。
     对 TK1078 井实施了大规模重复酸压施工,图 5 是对 TK1078 井重复实施酸压施 工曲线图。 作业过程排量在 6.6-7.7m3/min,泵压 ( 等于油压 )80-91.2MPa,先后共 13 次加入滑溜水,累计挤入地层滑溜水 2044m3,该 13 次加入的滑溜水量分别为 50、100、 150、50、100、50、100、100、400、138、262、500、44m3,其中,在第 11 次加入滑溜 水和第 12 次加入滑溜水的工序中间,通过油管加入变粘酸 400m3 即第一次注酸,在第 12 次加入滑溜水后,第 13 次加入滑溜水之前,通过油管第二次加入变粘酸 30m3 进行第二次 注酸的步骤,所述第一和第二次酸压时共计加入变粘酸 430m3 ;其中,在第一次加入变 粘酸时,在该变粘酸中加入有活化剂乙基酰铵 2t,加入比例为 0.5% ;加入活化剂乙基酰 铵的目的是延缓酸岩反应,延长酸液反映时间,增加裂缝长度,第 12 次注滑溜水的作用 是把第一次注入的酸液尽量驱赶到裂缝的端部,增加酸蚀缝长 ;第二次加酸的目的是处 理近井筒的裂缝,增加其导流能力,不加活化剂乙基酰铵有助于酸岩快速反应 ;另外, 在图 5 所示的第 2、4、6、8、10 次加入滑溜水时还加入粉陶,各步中粉陶分别为 6t、3t、 3t、7t、8t,共计粉陶 27t ;停泵测压降 13.5 ↓ 10.5MPa。
     从图 5 的施工曲线可以看出,加入粉陶阶段,井底压力上升明显,表明粉陶较 为有效的起到了降滤作用,人工裂缝不断向前延伸 ;正挤酸液及高排量顶替酸液过程即 第 12 次加入滑溜水 500m3 和第 13 次加入滑溜水 44m3 的工序,井底施工压力 ( 油压 ) 分 两个阶段下降,下降幅度达到 20.37MPa,下降速率 0.19MPa/min,表明酸蚀裂缝在延伸 过程不断沟通了新的储集体 ;施工停泵压力 13.5 ↓ 10.5MPa,较第一次酸压处理有了较 大幅度的降低,总体表明本次重复酸压施工沟通了远井地带的有利储集体。
     施工效果评价 :
     根据施工压力对施工曲线进行了压后拟合,并将两次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见 表1:
     表 1 TK1078 井两次酸压施工压后拟合结果对比分析情况
     从压后拟合结果来看,本次重复酸压动态缝长达到了 216m,较第一次增长了 91.7m ;有效酸蚀缝长达到了 169m,较第一次增长了 68m ;缝高为 80m,较第一次增加 了 6.9m。
     图 6 是 TK1078 井压后生产曲线图,由图 6 可以看出,截止到 4 月 10 日,该井 5mm 油嘴生产,油压 12.7MPa,日产液 148.6m3,日产油 148.5m3,不含水,本次酸压后 累计产油 1 万吨。
     实施例 2
     对 TH12137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及效果
     第一次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明, 均指质量%。
     线性胶 :采用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大队 HB-YL201 压裂队出售的型号为 JXG-T 的压裂液制品,其组成为 :20% HCl+0.5% JXG-T 瓜胶 ( 特级 )( 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 化铵 )+0.02% PH 值调节剂 +1.0% HS-308 破乳剂 +1.0% ZH-5 助排剂 +0.5% SRD-Y 温 度稳定剂 +1.0% SNW-Y 粘土稳定剂,其余为水。
     冻胶 :上述线性胶 + 新疆轮台县力科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售的 OB-YS 有机 硼交联剂,交联比为 100 ∶ 0.6( 上述线性胶和交联剂的体积比 )。
     胶凝酸 :采用北京凯姆泰克石油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CT-S 的胶 凝酸制品,其组成为 :20% HCl+0.8% CT-S 胶凝剂 +2.0% CT-H 缓蚀剂 +1.0% CT-Z 助 排剂 +1.0%铁离子稳定剂 +1.0% CT-P 破乳剂,其余为水。
     顶替液 :采用上述线性胶。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用的线性胶、冻胶、胶凝酸均是本领域常用的试剂,因 此,凡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 PH 值调节剂、破乳剂、助排剂、温度稳定剂、粘土稳定剂、 交联剂、胶凝剂、杀菌剂、高温缓蚀剂和铁离子稳定剂的那些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 酸,破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助排剂可以为组成如实施例 1 中所述的烷 基酚聚氧乙烯醚。
     TH12137 井一间房组和鹰山组 5842.62 ~ 5932m 井段进行酸压施工。 图 7 是 TH12137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 挤入地层总压裂液量 633m3( 其中先后依次加入线性 胶 26m3,冻胶 300m3,高温胶凝酸 280m3,线性胶 27m3 酸化压裂技术中常用的线性胶、 压裂液冻胶和胶凝酸均可用于此处 ),停泵测压降 30.1 ↓ 28.1MPa。 产液下降快,阶段
     累计产液 173t,产油 125t。 后试注水 494m3,注入困难,开井后生产 4 日即停喷,注水 后累计产液 84t,产油 70t。 自喷累计产液 257t,产油 195t。
     后该井因能量不足修井转抽油泵生产,修井漏失压井液 110m3,转抽后产液波 动下降,零星含水。 随后,第二轮次试注水替油,注水期间最高压力 12.5MPa,累计注 水 404m3。 关井 21 日后,开井初期日产液 12t,不含水,见水后含水波动上升,终因高 含水关井,第二轮注水后累计产液 289t,产油 232t。 累产液 642t,累产油 517t,累注水 898m3。
     采用与实施例 1 的大规模重复酸压方法相类似的操作,对塔河油田 TH12317 井 又实施了大规模重复酸压现场试验,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详细描述操作步骤如下。
     对 TH12137 井大型规模重复酸压施工 ( 大型复合酸压 )
     下述重复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 明,均指质量%。
     滑溜水 :0.45%瓜胶 +0.1%杀菌剂,其余为水 ;当携带粉陶时,加 0.6 体积%交 联剂。
     其中,所述瓜胶为本领域常用的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本领域常用的 杀菌剂都可用于本申请的方案中,以下实施例中使用湖北新景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 XJ- 戊二醛油田杀菌剂 ( 戊二醛≥ 1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 :≥ 15% )。 交联剂 :新疆轮台县力科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售的 OB-YS 有机硼交联剂, 本领域常用的有机硼交联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变粘酸 :采用北京科麦仕油田化学剂技术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KMS-50 的 变粘酸制品,其组成为 :20 % HCl+0.8 % KMS-50 变粘酸胶凝剂 +2.0 % KMS-6 缓蚀剂 +1.0% KMS-7 铁离子稳定剂 +1.0% FRZ-4 破乳剂 +1.0% HSC-25 助排剂 +0.5% KMS-50H 变粘酸活化剂,其余为水。
     胶凝酸 :采用新疆思恩特出售的型号为 XC-107 的胶凝酸制品,其组成为 : 20% HCl+0.8% XC-107 胶凝酸胶凝剂 +2.0% XC-13 缓蚀剂 +1.0% XC-16 铁离子稳定剂 +1.0% XC-08 破乳剂 +1.0% XC-07 助排剂,其余为水。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杀菌剂、交联剂、胶凝剂、缓蚀剂、铁离子 稳定剂、破乳剂、助排剂和活化剂的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 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破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共聚物,助排剂可以为组成如实施例 1 中所述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活化剂可 以为乙基酰胺。
     对 TH12137 井实施了大规模重复酸压施工,图 8 是对 TH12137 井重复实施酸压 施工曲线图。 作业过程排量在 0.65-9.13m3/min,泵压 27.6-85.0MPa,先后共 10 次正挤滑 溜水,累计挤入地层总液量 3800m3,该 10 次正挤滑溜水量分别为 300、100、300、100、 200、200、200、200、1000、500m3,前 9 次正挤滑溜水量总计为 2600m3。
     其中,在第 9 次和第 10 次正挤滑溜水的工序中间,依次分别通过油管正挤变粘 3 酸 400m 和胶凝酸 300m3,在第 2、4、6、8 次正挤滑溜水时分别加入 6、6、12、12t 的 100 目粉陶以及各 0.6%交联剂 ( 此处 “各 0.6%交联剂”是指所加入的交联剂在第 2、4、 6、8 次各次所正挤的滑溜水中的体积比例 )。 在正挤变粘酸时,在该变粘酸中加入有活
     化剂 ( 乙基酰铵 )2t,加入比例为 0.5% ( 活化剂质量 t/ 变粘酸体积 m3) ;加入活化剂 ( 乙 基酰铵 ) 的目的是延缓酸岩反应,延长酸液反映时间,增加裂缝长度,第 10 次正挤滑溜 水的作用是把注入的酸液尽量驱赶到裂缝的端部,增加酸蚀缝长 ;正挤胶凝酸的目的是 处理近井筒的裂缝,增加其导流能力,不加活化剂 ( 乙基酰铵 ) 有助于酸岩快速反应 ;停 泵测压降 30.5 ↓ 29.5MPa。
     从图 8 的施工曲线可以看出,前 9 阶段正挤滑溜水期间油套压稳定并且两者接 近,表明正不断造缝 ;正挤变粘酸和胶凝酸期间,油压 ( 泵压 ) 相对平稳地升高,套压相 对平稳地降低 ;第 10 阶段高排量正挤滑溜水 500m3 期间,即正挤顶替液的最后阶段,油 套压稳定并且两者接近。 施工停泵压力 30.5 ↓ 29.5MPa,较第一次酸压处理有了较大幅 度的降低,总体表明本次重复酸压施工沟通了远井地带的有利储集体。 如上所述,在上 述 TH12137 井重复酸压施工工艺中,所用顶替液是滑溜水。 其中,相关实验数据见表 2 和表 3。
     表 2 塔河 TH12137 井大型重复酸压现场实施统计表
     表 3TH12137 井两次酸压施工压后拟合结果对比分析情况图 9 是 TH12137 井压后生产曲线图,由图 9 可以看出,TH12137 井 5 月 25 日酸 压施工,初期日产油 72t( 含水 5.7% ),稳定后日产油 40.0t( 含水 0.65% ),截止到 9 月 19 日,压后累计产油 0.5×104t。 由上面的实施例 1 和 2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对于储层主应 力方向上具有多个储集体的井,可以采用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沟通更远范围内的储集体, 采用本发明的重复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突破了传统酸压技术思路,对于提高缝洞型 碳酸盐岩储层的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前置液粉陶段塞可以有效降低液体滤失,提高压 裂液造缝能力 ;大幅提高顶替液量可以将酸液推至裂缝远端,增加有效酸蚀缝长。 综上 所述,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横向沟通距离井筒更远储集体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 提高了酸压人工造缝的长度达到 140m 以上,从而解决了距离井筒 200m 范围以内缝洞型 碳酸盐岩油藏常规酸压技术未能沟通远井筒储集体,需要通过侧钻寻找新的缝洞储集体 的问题。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2105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22105ACN102022105A21申请号201010530429322申请日20101021E21B43/27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72发明人林涛张烨耿宇迪米强波胡国亮张宁杨敏张义胡雅洁张泽兰赵文娜焦克波李春月黄燕飞张俊江刘雄波杨方政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276代理人刘云贵雒纯丹54发明名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沟通储层的井筒周围的。

2、多个缝洞体时,包括下述工序1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2通过油管往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3通过油管往地层中注入酸液的第一次注酸工序,4通过油管往地层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5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方法是指施工总液量在2000M3以上。通过本发明提高了酸压人工造缝的长度达到140M以上,解决了距离井筒200M范围内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常规酸压技术未能沟通远井筒储集体,需要通过侧钻寻找新的缝洞储集体的问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附图6页CN102022119A1/。

3、2页21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沟通储层的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包括下述工序1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2通过油管向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3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4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5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所述顶替液是滑溜水;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是指施工总液量2000M3以上的酸压方法;工序1、3、4、5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工序1中所述滑溜水占5075,工序3和工序4中酸液总量约占1525,工序5中顶替液占1025;工序2在工序1进行的同。

4、时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比例为10123,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T,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单位为M3。2根据权利要求1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3和4之间还包括向地层中再次注入滑溜水的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5在工序4之后进行,或者在工序3和工序4之间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所述工序1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包含多次注入滑溜的工序。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所述工序2在地层中加粉陶的工序包含多次加粉陶。

5、的工序。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3和工序4多次交替进行。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进行酸压施工时,采用31/2油管或4油管。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工序2中所述粉陶为100目的陶粒。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3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20HCL08变粘酸胶凝剂丙烯酸丁酯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铁离子稳定剂抗坏血酸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05变粘酸活化剂乙基。

6、酰铵,其余为水。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20HCL08变粘酸胶凝剂丙烯酸丁酯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铁离子稳定剂抗坏血酸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其余为水。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为胶凝酸,不含活化剂。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1中,所述滑溜水为油田碳酸盐岩地层水045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权利要求书CN102022105ACN102。

7、022119A2/2页3铵;优选所述滑溜水施工排量为65102M3/MIN。1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中,在工序3中和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液组成的差别在于,工序4的酸液中不含有活化剂。权利要求书CN102022105ACN102022119A1/10页4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背景技术0002碳酸盐岩储层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清水压裂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经历了清水不加支撑剂压裂、常规清水压裂、混合清水压裂王。

8、素兵,清水压裂工艺综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2843942。另外,酸化压裂通过酸的溶蚀作用恢复和提高地层的渗透性、提高油气井产能,是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随着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入开发,酸化压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0003奥陶系缝洞型碳酸岩油藏储层的发育平面、纵向非均质严重,平面上储层连续性差,存在大量不连通的定容储集体,导致总体采收率低。这类井在常规酸压时一般只能沟通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上距离井眼120M范围内最近的一个缝洞储集体,根据油田酸压跟踪统计,压后存在产量下降快,有效期短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人对于碳酸盐岩储层油田的开采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这类油田的碳酸。

9、盐岩储层的有效闭合压力通常在4562MPA之间,针对前期油田曾尝试采用水力扩容的方式沟通新的储集体,但由于施工结束后裂缝闭合而失去导流能力,没有形成新的油流通道,导致施工效果差或无效。本发明人通过不同施工方式产生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随闭合压力变化规律室内实验研究认为低闭合压力碳酸盐岩储层,首选酸化压裂;对于高闭合压力碳酸盐岩储层,如果天然裂缝发育,宜采用酸化压裂;如果储层致密,天然裂缝不发育,可适当考虑水力加砂压裂,压裂改造时,为了有效防止砂堵,可采用较小粒径支撑剂支撑裂缝,以获得较长的生产周期。0005对于这类井筒周围存在多个缝洞系统,第一次酸压只沟通某一个小定容体的井,本发明人通过大型复合酸。

10、压工艺技术突破小定容储集体,通过高强度注入大量的滑溜水形成更长的人工裂缝;施工期间加入陶粒实现充填部份暂堵微裂缝、降低液体滤失、提高液体效率、减缓酸压裂缝高度过度延伸,陶粒留在地层,后期生产期间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导流能力;通过高强度注入具有一定造缝能力的酸形成一定的酸蚀裂缝并继续实现造缝;通过高强度注入酸蚀能力强的酸体系进一步形成酸蚀裂缝;最后再实现在酸具有活性期间的过顶替技术,其通过在酸活性能力降低前注入过量顶替液将具有活性的酸液推向地层深度,实现沟通远离井筒140M以上的缝洞储集体,从而本发明提供如下一种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所述超深是指储层深度在约6000M7500M。

11、范围。0006具体来说,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说明书CN102022105ACN102022119A2/10页5沟通储层的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包括下述工序00071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00082通过油管向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00093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00104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00115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0012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是指施工总液量2000M3以上;0013工序1、3、4、5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工序1中。

12、所述滑溜水占5075,工序3和工序4中酸液总量约占1525;,工序5中顶替液占1025;工序2在工序1进行的同时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比例为10123,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T,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单位为M3。0014其中,工序3中所注入的酸液为具有造缝功能的酸液,其中,所述酸液中的酸成分可以是盐酸、氢氟酸、氨基磺酸或低分子羧酸中的一种,优选盐酸,另外,所述低分子羧酸优选甲酸、乙酸或丙酸;该酸液中通常含活化剂。0015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液为酸蚀能力强的酸,其中,所述酸液中的酸成分可以是盐酸、氢氟酸或氨基磺酸,优选盐酸;该酸液中通常不含有活化剂。0016其中,优选在所述工序3和。

13、4之间还包括向地层中再次注入滑溜水的工序;0017其中,进行酸压时,优选所述工序1中加入的滑溜水和工序3和4加入酸液总量的比例为35。0018其中,优选工序5在工序4之后进行,或者优选在工序3和工序4之间进行;0019其中,优选所述工序1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包含多次注入滑溜的工序。0020其中,优选所述工序2在地层中加粉陶的工序包含多次加粉陶的工序。0021其中,优选工序3和工序4多次交替进行。0022其中,进行酸压施工时,优选采用31/2油管或4油管,例如可以采用31/2EUE外加厚油管或满足强度要求的通径更大的4油管并减少油管下入长度。0023其中,优选工序2中所述粉陶为100目的陶粒。

14、,加入粉陶目的在于降低液体滤失、控制缝高过度延伸和提高后期长期导流能力;所述粉陶优选为100目86MPA高强度的陶粒,所述粉陶是采用泰勒筛进行筛分得到的,即,100目对应的粒径为147M。0024其中,优选在工序3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08变粘酸胶凝剂丙烯酸丁酯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铁离子稳定剂抗坏血酸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05变粘酸活化剂乙基酰铵水,优选在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也为变粘酸。更优选工序3和工序4所用的酸液的组成差别仅在于,工序3中含有活化剂,工序4的酸液中不含有活化剂。另外,在工序4中,所注入的酸也可以为胶凝酸,其中不含有活化剂。0。

15、025其中,优选在工序1中,所述滑溜水为油田碳酸盐岩地层水045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0026其中,优选在工序1中,所述滑溜水施工排量为65102M3/MIN。说明书CN102022105ACN102022119A3/10页60027本发明通过大幅增加酸压液体用量及施工排量,同时采用前置液粉陶降滤等手段,提高造缝长度;采用酸液过顶替工艺提高裂缝端部的导流能力,增加酸蚀蚓孔在端部沟通储集体的几率,从而解决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部分酸压井存在的未能沟通远井筒储集体,压后产量下降快,有效期短的问题。附图说明0028图1是压裂液排量对裂缝参数的影响曲线图。0029图2是排量对酸岩反应速率的影响关系曲。

16、线图。0030图3是压裂液用量对裂缝参数影响关系曲线图。0031图4是实施例1的TK1078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0032图5是实施例1的TK1078井重复实施酸压施工曲线图。0033图6是实施例1的TK1078井压后生产曲线图。0034图7是实施例2的TH12137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0035图8是实施例2的TH12137井重复实施酸压施工曲线图。0036图9是实施例2的TH12137井压后生产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0037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采用大规模酸压法增产时遵循如下选井选层原则00381地质条件00391地质上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地震剖面和振幅变化率显示特征明显,处于平面上的相。

17、对高部位,邻井生产情况好,井处于有利的油气充注条带上;00402井区水体不活跃,本井及邻井生产期间不含水或低含水;00413第一次酸压沟通的缝洞体产出量小,能量不足。0042工程条件00431固井质量良好,无井壁垮塌现象;00442井筒条件满足施工需求。0045如前所述,常规酸压技术只能沟通井筒周围120M范围内的缝洞体,而对于井筒周围存在小定容体储层来说,压后存在产能下降快、地层供液不足、生产有效期短等问题。为了实现深穿透,以沟通井筒远处更多缝洞储集体为目标,本发明人在油田现场从多方面对酸压工艺进行了研究。图1是模拟计算后的压裂液排量对裂缝参数的影响曲线图。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排量的增加,缝。

18、长及缝高均随之增加,现场施工时在泵压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施工排量达到抗滤失,以达到造长缝沟通井筒远处储集体的目的。0046另外,本发明人研究了施工排量对酸岩反应速率的影响,图2是排量对酸岩反应速率的影响关系曲线图。由图2可以看出,增加酸液排量可以提高酸岩反应速度,但酸岩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比,小于酸液流速增加的倍比,酸液来不及反应完,已经流入地层深处,故提高注酸排量可以增加活性酸深入地层的距离,进而增加酸蚀缝长的长度。在酸压施工过程中要尽量提高酸液排量。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酸液排量现场可做到7102M3/MIN。0047另外,本发明人研究了压裂液用量对裂缝参数的影响,图3是压裂液用量对裂说明书CN1。

19、02022105ACN102022119A4/10页7缝参数影响关系曲线图,由图3可以看出,压裂液用量越大,缝长和缝高均越大,但是,当压裂液用量为2000M3以上时,缝高增加变小,因此,确定压裂液用量为2000M3以上。0048在本文中,本发明人根据油田酸压改造发展历程及施工规模发展情况和规范性,确定入井液量达到2000M3以上,施工排量达到8M3/MIN以上为大型复合酸压方法。0049根据本发明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其在沟通储层的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0050包括下述工序00511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00522通过油管在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0。

20、0533通过油管在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00544通过油管在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00555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在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0056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是指施工总液量在2000M3以上;工序1、3、4、5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工序1中所述滑溜水约占5075,优选占6068,工序3和工序4中酸液总量约占1525,优选约占1720;工序5中顶替液占1025,优选占1322;工序2在工序1进行的同时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比例为10123,优选1370,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T,工序1中滑溜水的体积单位为M3。005。

21、7只要是具有造缝功能的酸液均可用于工序2中,只要是具有强酸蚀能力酸液均可用于工序3中。0058其中,加入的粉陶,注入地层后,粉陶可以在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相交处形成桥堵,从而达到降低天然裂缝的滤失量的目的。所述粉陶为常用的100目的在86MPA闭合压力下其强度符合行业标准破碎率小于10的高强度陶粒,依据地层情况决定粉陶的用量。优选在工序3中所注入的酸液中含有活化剂,更优选含有05活化剂,所述活化剂优选为乙基酰胺。另外,优选在工序3中所用的酸液中采用变粘酸,该变粘酸组成为08变粘酸胶凝剂丙烯酸丁酯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铁离子稳定剂抗坏血酸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05变。

22、粘酸活化剂乙基酰铵。另外,所述滑溜水,优选在油田水中加入045的瓜胶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0059其中,在工序1中,通过注入滑溜水可以补充地层亏空,恢复地层压力;然后,实施超大规模酸压改造,能够使第一次酸压形成的人工裂缝向前延伸,沟通新的缝洞储集体,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0060另外,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在所述工序3和4之后还包括在地层中再次注入滑溜水的步骤,即酸液过量顶替工艺。由于酸压大多数情况下是在酸液进入地层后通过酸蚀蚓孔沟通新的储集体,因此为了提高酸液进入远端后沟通新储集体的几率,同时增加裂缝远端的导流能力。0061另外,优选工序3和工序4多次交替进行,即采用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

23、也就是说,向地层多次注入酸液,通过前置液的不断降温可以冷却地层,降低裂缝内温说明书CN102022105ACN102022119A5/10页8度,减缓酸岩反应速度,从而延长酸液作用时间;同时酸液在前置液中指进,可以进一步提高酸蚀有效作用距离。0062另外,为了降低施工摩阻,在满足施工管柱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施工时尽量采用31/2以上大内径油管如EUE外加厚油管或满足强度要求的通径更大的4油管;同时在保证管柱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下入油管的长度。计算表明,在7M3/MIN排量下,摩阻系数810MPA/1000M,每减少油管,可以降低施工压力810MPA。0063实施例0064以下通过对塔河油田的现。

24、场试验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酸压方法。0065实施例10066对塔河油田TK1078井第一次酸压施工0067第一次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质量。0068线性胶采用吐哈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出售的型号为THHPG的压裂液制品,其组成为20HCL05HPG瓜胶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0LZ1助排剂10LP1破乳剂01LK7杀菌剂002PH值调节剂05LK6温度稳定剂10LK8粘土稳定剂,其余为水。其中,瓜胶通常为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0069冻胶上述线性胶新疆轮台县力科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售的LK9有机硼交联剂,交联比为10006这是上述线性胶和交联剂的体积。

25、比。0070胶凝酸采用西安超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CX208的胶凝酸制品,其组成为20HCL10CX208胶凝剂20YHS2高温缓蚀剂10CX307破乳助排剂015CX301铁离子稳定剂,其余为水。007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凡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PH值调节剂、破乳剂、杀菌剂、助排剂、破乳助排剂、温度稳定剂、粘土稳定剂、交联剂、胶凝剂、缓蚀剂和铁离子稳定剂的那些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助排剂可以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破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活化剂可以为乙基酰胺。本申请中所述助排剂和破乳助排剂通常采用组成。

26、如下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占8085,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占15以上,二壬基酚和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各占1。0072TK1078井一间房组614386228M井段进行酸压施工。图4是TK1078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挤入地层总液量628M3其中先后依次加入线性胶28M3,冻胶300M3,高温胶凝酸300M3,所述冻胶和胶凝酸为酸化压裂技术中常用的线性胶、压裂液冻胶和胶凝酸,停泵测压降266245MPA。酸压自喷返排3765M3,未见油,后使用氮气进行气举作业,排液87M3后见油,自喷气举累计返排4635M3。0073该井因能量不足转抽。转抽期间平均日产液81T,平均日。

27、产油66T,平均含水率185,生产期间液面下降较快,地层供液不足,随后,试注水替油,注水期间最高压力12MPA,小时注水强度75M3,注水困难,累计注水160M3。至无产量关井,累产液0296104T,累产油0255104T,产水0041104M3。0074对塔河油田TK1078井大型规模重复酸压施工大型复合酸压说明书CN102022105ACN102022119A6/10页90075下述重复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质量。0076滑溜水02HPG瓜胶,其余为水。其中,所述瓜胶为本领域常用的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0077变粘酸采用四川贝德石油技术发展。

28、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BD111的变粘酸制品,其组成为20HCL08BD111变粘酸胶凝剂20BD120C高温缓蚀剂10BD12铁离子稳定剂10BD13破乳剂10BD15助排剂,其余为水;其中,第一次注入的变粘酸还含有05BD112活化剂。0078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胶凝剂、高温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破乳剂、助排剂和活化剂的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助排剂可以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破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活化剂可以为乙基酰胺。0079对TK1078井实施了大规模重复酸压施工,图5是对TK1078井重复实。

29、施酸压施工曲线图。作业过程排量在6677M3/MIN,泵压等于油压80912MPA,先后共13次加入滑溜水,累计挤入地层滑溜水2044M3,该13次加入的滑溜水量分别为50、100、150、50、100、50、100、100、400、138、262、500、44M3,其中,在第11次加入滑溜水和第12次加入滑溜水的工序中间,通过油管加入变粘酸400M3即第一次注酸,在第12次加入滑溜水后,第13次加入滑溜水之前,通过油管第二次加入变粘酸30M3进行第二次注酸的步骤,所述第一和第二次酸压时共计加入变粘酸430M3;其中,在第一次加入变粘酸时,在该变粘酸中加入有活化剂乙基酰铵2T,加入比例为05;。

30、加入活化剂乙基酰铵的目的是延缓酸岩反应,延长酸液反映时间,增加裂缝长度,第12次注滑溜水的作用是把第一次注入的酸液尽量驱赶到裂缝的端部,增加酸蚀缝长;第二次加酸的目的是处理近井筒的裂缝,增加其导流能力,不加活化剂乙基酰铵有助于酸岩快速反应;另外,在图5所示的第2、4、6、8、10次加入滑溜水时还加入粉陶,各步中粉陶分别为6T、3T、3T、7T、8T,共计粉陶27T;停泵测压降135105MPA。0080从图5的施工曲线可以看出,加入粉陶阶段,井底压力上升明显,表明粉陶较为有效的起到了降滤作用,人工裂缝不断向前延伸;正挤酸液及高排量顶替酸液过程即第12次加入滑溜水500M3和第13次加入滑溜水4。

31、4M3的工序,井底施工压力油压分两个阶段下降,下降幅度达到2037MPA,下降速率019MPA/MIN,表明酸蚀裂缝在延伸过程不断沟通了新的储集体;施工停泵压力135105MPA,较第一次酸压处理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总体表明本次重复酸压施工沟通了远井地带的有利储集体。0081施工效果评价0082根据施工压力对施工曲线进行了压后拟合,并将两次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见表10083表1TK1078井两次酸压施工压后拟合结果对比分析情况0084说明书CN102022105ACN102022119A7/10页100085从压后拟合结果来看,本次重复酸压动态缝长达到了216M,较第一次增长了917M;有效酸。

32、蚀缝长达到了169M,较第一次增长了68M;缝高为80M,较第一次增加了69M。0086图6是TK1078井压后生产曲线图,由图6可以看出,截止到4月10日,该井5MM油嘴生产,油压127MPA,日产液1486M3,日产油1485M3,不含水,本次酸压后累计产油1万吨。0087实施例20088对TH12137井第一次酸压施工及效果0089第一次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质量。0090线性胶采用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大队HBYL201压裂队出售的型号为JXGT的压裂液制品,其组成为20HCL05JXGT瓜胶特级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002PH值调节剂10HS。

33、308破乳剂10ZH5助排剂05SRDY温度稳定剂10SNWY粘土稳定剂,其余为水。0091冻胶上述线性胶新疆轮台县力科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售的OBYS有机硼交联剂,交联比为10006上述线性胶和交联剂的体积比。0092胶凝酸采用北京凯姆泰克石油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CTS的胶凝酸制品,其组成为20HCL08CTS胶凝剂20CTH缓蚀剂10CTZ助排剂10铁离子稳定剂10CTP破乳剂,其余为水。0093顶替液采用上述线性胶。0094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用的线性胶、冻胶、胶凝酸均是本领域常用的试剂,因此,凡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PH值调节剂、破乳剂、助排剂、温度稳定剂、粘土稳定剂、交联剂。

34、、胶凝剂、杀菌剂、高温缓蚀剂和铁离子稳定剂的那些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破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助排剂可以为组成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095TH12137井一间房组和鹰山组5842625932M井段进行酸压施工。图7是TH12137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挤入地层总压裂液量633M3其中先后依次加入线性胶26M3,冻胶300M3,高温胶凝酸280M3,线性胶27M3酸化压裂技术中常用的线性胶、压裂液冻胶和胶凝酸均可用于此处,停泵测压降301281MPA。产液下降快,阶段说明书CN102022。

35、105ACN102022119A8/10页11累计产液173T,产油125T。后试注水494M3,注入困难,开井后生产4日即停喷,注水后累计产液84T,产油70T。自喷累计产液257T,产油195T。0096后该井因能量不足修井转抽油泵生产,修井漏失压井液110M3,转抽后产液波动下降,零星含水。随后,第二轮次试注水替油,注水期间最高压力125MPA,累计注水404M3。关井21日后,开井初期日产液12T,不含水,见水后含水波动上升,终因高含水关井,第二轮注水后累计产液289T,产油232T。累产液642T,累产油517T,累注水898M3。0097采用与实施例1的大规模重复酸压方法相类似的操。

36、作,对塔河油田TH12317井又实施了大规模重复酸压现场试验,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详细描述操作步骤如下。0098对TH12137井大型规模重复酸压施工大型复合酸压0099下述重复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质量。0100滑溜水045瓜胶01杀菌剂,其余为水;当携带粉陶时,加06体积交联剂。0101其中,所述瓜胶为本领域常用的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都可用于本申请的方案中,以下实施例中使用湖北新景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XJ戊二醛油田杀菌剂戊二醛1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15。0102交联剂新疆轮台县力科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售的OBYS有。

37、机硼交联剂,本领域常用的有机硼交联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0103变粘酸采用北京科麦仕油田化学剂技术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KMS50的变粘酸制品,其组成为20HCL08KMS50变粘酸胶凝剂20KMS6缓蚀剂10KMS7铁离子稳定剂10FRZ4破乳剂10HSC25助排剂05KMS50H变粘酸活化剂,其余为水。0104胶凝酸采用新疆思恩特出售的型号为XC107的胶凝酸制品,其组成为20HCL08XC107胶凝酸胶凝剂20XC13缓蚀剂10XC16铁离子稳定剂10XC08破乳剂10XC07助排剂,其余为水。0105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杀菌剂、交联剂、胶凝剂、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破乳剂、助排剂。

38、和活化剂的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破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助排剂可以为组成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活化剂可以为乙基酰胺。0106对TH12137井实施了大规模重复酸压施工,图8是对TH12137井重复实施酸压施工曲线图。作业过程排量在065913M3/MIN,泵压276850MPA,先后共10次正挤滑溜水,累计挤入地层总液量3800M3,该10次正挤滑溜水量分别为300、100、300、100、200、200、200、200、1000、500M3,前9次正挤滑溜水量总计为2600M3。0107其。

39、中,在第9次和第10次正挤滑溜水的工序中间,依次分别通过油管正挤变粘酸400M3和胶凝酸300M3,在第2、4、6、8次正挤滑溜水时分别加入6、6、12、12T的100目粉陶以及各06交联剂此处“各06交联剂”是指所加入的交联剂在第2、4、6、8次各次所正挤的滑溜水中的体积比例。在正挤变粘酸时,在该变粘酸中加入有活说明书CN102022105ACN102022119A9/10页12化剂乙基酰铵2T,加入比例为05活化剂质量T/变粘酸体积M3;加入活化剂乙基酰铵的目的是延缓酸岩反应,延长酸液反映时间,增加裂缝长度,第10次正挤滑溜水的作用是把注入的酸液尽量驱赶到裂缝的端部,增加酸蚀缝长;正挤胶凝。

40、酸的目的是处理近井筒的裂缝,增加其导流能力,不加活化剂乙基酰铵有助于酸岩快速反应;停泵测压降305295MPA。0108从图8的施工曲线可以看出,前9阶段正挤滑溜水期间油套压稳定并且两者接近,表明正不断造缝;正挤变粘酸和胶凝酸期间,油压泵压相对平稳地升高,套压相对平稳地降低;第10阶段高排量正挤滑溜水500M3期间,即正挤顶替液的最后阶段,油套压稳定并且两者接近。施工停泵压力305295MPA,较第一次酸压处理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总体表明本次重复酸压施工沟通了远井地带的有利储集体。如上所述,在上述TH12137井重复酸压施工工艺中,所用顶替液是滑溜水。其中,相关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0109表。

41、2塔河TH12137井大型重复酸压现场实施统计表01100111表3TH12137井两次酸压施工压后拟合结果对比分析情况0112说明书CN102022105ACN102022119A10/10页130113图9是TH12137井压后生产曲线图,由图9可以看出,TH12137井5月25日酸压施工,初期日产油72T含水57,稳定后日产油400T含水065,截止到9月19日,压后累计产油05104T。由上面的实施例1和2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于储层主应力方向上具有多个储集体的井,可以采用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沟通更远范围内的储集体,采用本发明的重复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突破了传统酸压技术思路,对于提高缝洞型碳。

42、酸盐岩储层的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前置液粉陶段塞可以有效降低液体滤失,提高压裂液造缝能力;大幅提高顶替液量可以将酸液推至裂缝远端,增加有效酸蚀缝长。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横向沟通距离井筒更远储集体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提高了酸压人工造缝的长度达到140M以上,从而解决了距离井筒200M范围以内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常规酸压技术未能沟通远井筒储集体,需要通过侧钻寻找新的缝洞储集体的问题。说明书CN102022105ACN102022119A1/6页14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22105ACN102022119A2/6页15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22105ACN102022119A3/6页16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22105ACN102022119A4/6页17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22105ACN102022119A5/6页18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22105ACN102022119A6/6页19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2210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