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复合酸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大型 复合酸压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 国外从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清水 压裂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经历了清水不加支撑剂压裂、常规清水压裂、混合清水压裂 ( 王素兵,清水压裂工艺综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28(4) :39-42)。 另外,酸化 压裂通过酸的溶蚀作用恢复和提高地层的渗透性、提高油气井产能,是碳酸盐岩储层改 造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 随着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入开发,酸化压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 用。
奥陶系缝洞型碳酸岩油藏储层的发育平面、纵向非均质严重,平面上储层连续 性差,存在大量不连通的定容储集体,导致总体采收率低。 这类井在常规酸压时一般只 能沟通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上距离井眼 120m 范围内最近的一个缝洞储集体,根据油田
酸压跟踪统计,压后存在产量下降快,有效期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对于碳酸盐岩储层油田的开采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这类油田的碳酸 盐岩储层的有效闭合压力通常在 45-62MPa 之间,针对前期油田曾尝试采用水力扩容的方 式沟通新的储集体,但由于施工结束后裂缝闭合而失去导流能力,没有形成新的油流通 道,导致施工效果差或无效。 本发明人通过不同施工方式产生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随闭 合压力变化规律室内实验研究认为 :低闭合压力碳酸盐岩储层,首选酸化压裂 ;对于高 闭合压力碳酸盐岩储层,如果天然裂缝发育,宜采用酸化压裂 ;如果储层致密,天然裂 缝不发育,可适当考虑水力加砂压裂,压裂改造时,为了有效防止砂堵,可采用较小粒 径支撑剂支撑裂缝,以获得较长的生产周期。
对于这类井筒周围存在多个缝洞系统,第一次酸压只沟通某一个小定容体的 井,本发明人通过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突破小定容储集体,通过高强度注入大量的滑 溜水形成更长的人工裂缝 ;施工期间加入陶粒实现充填部份暂堵微裂缝、降低液体滤 失、提高液体效率、减缓酸压裂缝高度过度延伸,陶粒留在地层,后期生产期间仍然能 够保持一定的导流能力 ;通过高强度注入具有一定造缝能力的酸形成一定的酸蚀裂缝并 继续实现造缝 ;通过高强度注入酸蚀能力强的酸体系进一步形成酸蚀裂缝 ;最后再实 现在酸具有活性期间的过顶替技术,其通过在酸活性能力降低前注入过量顶替液将具有 活性的酸液推向地层深度,实现沟通远离井筒 140m 以上的缝洞储集体,从而本发明提 供如下一种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所述超深是指储层深度在约 6000m-7500m 范围。
具体来说,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沟通储层的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包括下述工序 :
1)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2) 通过油管向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
3) 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
4) 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
5)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向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 ;
其中,所述大型复合酸压是指施工总液量 2000m3 以上 ;
工序 1)、3)、4)、5) 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 :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占 50-75%,工序 3) 和工序 4) 中酸液总量约占 15-25% ; ,工序 5) 中 顶替液占 10-25% ;工序 2) 在工序 1) 进行的同时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 1) 中滑 溜水的体积比例为 :1.0-12.3%,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 (t),工序 1) 中滑溜水的体积单 位为 m3。
其中,工序 3) 中所注入的酸液为具有造缝功能的酸液,其中,所述酸液中的酸 成分可以是盐酸、氢氟酸、氨基磺酸或低分子羧酸中的一种,优选盐酸,另外,所述低 分子羧酸优选甲酸、乙酸或丙酸 ;该酸液中通常含活化剂。
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液为酸蚀能力强的酸,其中,所述酸液中的酸成分可以是 盐酸、氢氟酸或氨基磺酸,优选盐酸 ;该酸液中通常不含有活化剂。
其中,优选在所述工序 3) 和 4) 之间还包括向地层中再次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
其中,进行酸压时,优选所述工序 1) 中加入的滑溜水和工序 3) 和 4) 加入酸液 总量的比例为 :3 ~ 5。
其中,优选工序 5) 在工序 4) 之后进行,或者优选在工序 3) 和工序 4) 之间进 行;
其中,优选所述工序 1) 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包含多次注入滑溜的工序。
其中,优选所述工序 2) 在地层中加粉陶的工序包含多次加粉陶的工序。
其中,优选工序 3) 和工序 4) 多次交替进行。
其 中, 进 行 酸 压 施 工 时, 优 选 采 用 31/2 ″ 油 管 或 4 ″ 油 管, 例 如 可 以 采 用 31/2″ EUE 外加厚油管或满足强度要求的通径更大的 4″油管并减少油管下入长度。
其中,优选工序 2) 中所述粉陶为 100 目的陶粒,加入粉陶目的在于降低液体滤 失、控制缝高过度延伸和提高后期长期导流能力 ;所述粉陶优选为 100 目 86MPa 高强度 的陶粒,所述粉陶是采用泰勒筛进行筛分得到的,即,100 目对应的粒径为 147μm。
其中,优选在工序 3) 中,所注入的酸为变粘酸,其组成为 :0.8%变粘酸胶凝剂 丙烯酸丁酯 +2.0%高温缓蚀剂碘化钾 +1.0%助排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0%铁离子稳定 剂抗坏血酸 +1.0%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0.5%变粘酸活化剂乙基酰铵 + 水, 优选在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也为变粘酸。 更优选工序 3) 和工序 4) 所用的酸液的组成 差别仅在于,工序 3) 中含有活化剂,工序 4) 的酸液中不含有活化剂。 另外,在工序 4) 中,所注入的酸也可以为胶凝酸,其中不含有活化剂。
其中,优选在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为油田碳酸盐岩地层水 +0.45%瓜尔胶羟丙 基三甲基氯化铵。
其中,优选在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施工排量为 6.5 ~ 10.2m3/min。本发明通过大幅增加酸压液体用量及施工排量,同时采用前置液粉陶降滤等手 段,提高造缝长度 ;采用酸液过顶替工艺提高裂缝端部的导流能力,增加酸蚀蚓孔在端 部沟通储集体的几率,从而解决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部分酸压井存在的未能沟通远井 筒储集体,压后产量下降快,有效期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 是压裂液排量对裂缝参数的影响曲线图。
图 2 是排量对酸岩反应速率的影响关系曲线图。
图 3 是压裂液用量对裂缝参数影响关系曲线图。
图 4 是实施例 1 的 TK1078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
图 5 是实施例 1 的 TK1078 井重复实施酸压施工曲线图。
图 6 是实施例 1 的 TK1078 井压后生产曲线图。
图 7 是实施例 2 的 TH12137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
图 8 是实施例 2 的 TH12137 井重复实施酸压施工曲线图。
图 9 是实施例 2 的 TH12137 井压后生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采用大规模酸压法增产时遵循如下选井选层原则 :
1. 地质条件 :
1) 地质上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 :地震剖面和振幅变化率显示特征明显,处于平 面上的相对高部位,邻井生产情况好,井处于有利的油气充注条带上 ;
2) 井区水体不活跃,本井及邻井生产期间不含水或低含水 ;
3) 第一次酸压沟通的缝洞体产出量小,能量不足。
工程条件 :
1) 固井质量良好,无井壁垮塌现象 ;
2) 井筒条件满足施工需求。
如前所述,常规酸压技术只能沟通井筒周围 120m 范围内的缝洞体,而对于井筒 周围存在小定容体储层来说,压后存在产能下降快、地层供液不足、生产有效期短等问 题。 为了实现深穿透,以沟通井筒远处更多缝洞储集体为目标,本发明人在油田现场从 多方面对酸压工艺进行了研究。 图 1 是模拟计算后的压裂液排量对裂缝参数的影响曲线 图。 由图 1 可以看出,随着排量的增加,缝长及缝高均随之增加,现场施工时在泵压允 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施工排量达到抗滤失,以达到造长缝沟通井筒远处储集体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人研究了施工排量对酸岩反应速率的影响,图 2 是排量对酸岩反 应速率的影响关系曲线图。 由图 2 可以看出,增加酸液排量可以提高酸岩反应速度, 但酸岩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比,小于酸液流速增加的倍比,酸液来不及反应完,已经流入 地层深处,故提高注酸排量可以增加活性酸深入地层的距离,进而增加酸蚀缝长的长 度。 在酸压施工过程中要尽量提高酸液排量。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酸液排量现场可做到 7-10.2m3/min。
另外,本发明人研究了压裂液用量对裂缝参数的影响,图 3 是压裂液用量对裂
缝参数影响关系曲线图,由图 3 可以看出,压裂液用量越大,缝长和缝高均越大,但 是,当压裂液用量为 2000m3 以上时,缝高增加变小,因此,确定压裂液用量为 2000m3 以 上。
在本文中,本发明人根据油田酸压改造发展历程及施工规模发展情况和规范 性,确定入井液量达到 2000m3 以上,施工排量达到 8m3/min 以上为大型复合酸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其在沟通储层的 井筒周围的多个缝洞体时,
包括下述工序 :
1)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在地层中注入滑溜水的工序,
2) 通过油管在地层中加入粉陶的工序,
3) 通过油管在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一次注酸的工序,
4) 通过油管在地层中注入酸液进行第二次注酸的工序,
5) 通过油管或油套混注在地层中注入过量顶替液的工序 ;
其 中, 所 述 大 型 复 合 酸 压 是 指 施 工 总 液 量 在 2000m3 以 上 ;工 序 1)、3)、 4)、5) 所注入的液体占注入地层总液体的体积比例分别为 :工序 1) 中所述滑溜水约占 50-75 %,优选占 60 % -68 %,工序 3) 和工序 4) 中酸液总量约占 15-25 %,优选约占 17-20% ;工序 5) 中顶替液占 10-25%,优选占 13-22% ;工序 2) 在工序 1) 进行的同时 进行,加入的粉陶质量占工序 1) 中滑溜水的体积比例为 :1.0-12.3%,优选 1.3-7.0%, 其中粉陶质量单位为吨 (t),工序 1) 中滑溜水的体积单位为 m3。 只要是具有造缝功能的酸液均可用于工序 2) 中,只要是具有强酸蚀能力酸液均 可用于工序 3) 中。
其中,加入的粉陶,注入地层后,粉陶可以在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相交处形成 桥堵,从而达到降低天然裂缝的滤失量的目的。 所述粉陶为常用的 100 目的在 86MPa 闭 合压力下其强度符合行业标准 ( 破碎率小于 10% ) 的高强度陶粒,依据地层情况决定粉 陶的用量。 优选在工序 3) 中所注入的酸液中含有活化剂,更优选含有 0.5%活化剂,所 述活化剂优选为乙基酰胺。 另外,优选在工序 3) 中所用的酸液中采用变粘酸,该变粘 酸组成为 :0.8%变粘酸胶凝剂 ( 丙烯酸丁酯 )+2.0%高温缓蚀剂 ( 碘化钾 )+1.0%助排剂 (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0%铁离子稳定剂 ( 抗坏血酸 )+1.0%破乳剂 ( 环氧乙烷 + 环氧丙 烷 )+0.5%变粘酸活化剂 ( 乙基酰铵 )。 另外,所述滑溜水,优选在油田水中加入 0.45% 的瓜胶 ( 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
其中,在工序 1) 中,通过注入滑溜水可以补充地层亏空,恢复地层压力 ;然 后,实施超大规模酸压改造,能够使第一次酸压形成的人工裂缝向前延伸,沟通新的缝 洞储集体,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在所述工序 3) 和 4) 之后还包括在地层中再次注入 滑溜水的步骤,即酸液过量顶替工艺。 由于酸压大多数情况下是在酸液进入地层后通过 酸蚀蚓孔沟通新的储集体,因此为了提高酸液进入远端后沟通新储集体的几率,同时增 加裂缝远端的导流能力。
另外,优选工序 3) 和工序 4) 多次交替进行,即采用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 也就是说,向地层多次注入酸液,通过前置液的不断降温可以冷却地层,降低裂缝内温
度,减缓酸岩反应速度,从而延长酸液作用时间 ;同时酸液在前置液中指进,可以进一 步提高酸蚀有效作用距离。
另外,为了降低施工摩阻,在满足施工管柱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施工时尽量采 用 31/2 ″以上大内径油管如 EUE 外加厚油管或满足强度要求的通径更大的 4 ″油管 ; 同时在保证管柱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下入油管的长度。 计算表明,在 7m3/min 排 量下,摩阻系数 8-10MPa/1000m,每减少 油管,可以降低施工压力 8-10MPa。
实施例
以下通过对塔河油田的现场试验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酸压方法。
实施例 1
对塔河油田 TK1078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
第一次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明, 均指质量%。
线性胶 :采用吐哈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TH-HPG 的压裂液制品,其 组成为 :20 % HCl+0.5 % HPG 瓜胶 ( 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1.0 % LZ-1 助排剂 +1.0 % LP-1 破乳剂 +0.1 % LK-7 杀菌剂 +0.02 % PH 值调节剂 +0.5 % LK-6 温度稳定剂 +1.0% LK-8 粘土稳定剂,其余为水。 其中,瓜胶通常为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冻胶 :上述线性胶 + 新疆轮台县力科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售的 LK-9 有机硼 交联剂,交联比为 100 ∶ 0.6( 这是上述线性胶和交联剂的体积比 )。
胶凝酸 :采用西安超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CX-208 的胶凝酸制 品,其组成为 :20% HCl+1.0% CX-208 胶凝剂 +2.0% YHS-2 高温缓蚀剂 +1.0% CX-307 破乳助排剂 +0.15% CX-301 铁离子稳定剂,其余为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凡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 PH 值调节剂、破乳剂、杀菌剂、 助排剂、破乳助排剂、温度稳定剂、粘土稳定剂、交联剂、胶凝剂、缓蚀剂和铁离子稳 定剂的那些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 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助排剂可以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破乳剂可以为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活化剂可以为乙基酰胺。 本申请中所述助排剂和破乳助排剂 通常采用组成如下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EO) 占 80%~ 85%,辛 基酚聚氧乙烯醚 (OPEO) 占 15%以上,二壬基酚和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各占 1%。
TK1078 井一间房组 6143.8 ~ 6228m 井段进行酸压施工。 图 4 是 TK1078 井 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 挤入地层总液量 628m3( 其中先后依次加入线性胶 28m3,冻胶 300m3,高温胶凝酸 300m3,所述冻胶和胶凝酸为酸化压裂技术中常用的线性胶、压裂液 冻胶和胶凝酸 ),停泵测压降 26.6 ↓ 24.5MPa。 酸压自喷返排 376.5m3,未见油,后使用 氮气进行气举作业,排液 87m3 后见油,自喷 + 气举累计返排 463.5m3。
该井因能量不足转抽。 转抽期间平均日产液 8.1t,平均日产油 6.6t,平均含水 率 18.5%,生产期间液面下降较快,地层供液不足,随后,试注水替油,注水期间最高 压力 12MPa,小时注水强度 7.5m3,注水困难,累计注水 160m3。 至无产量关井,累产液 0.296×104t,累产油 0.255×104t,产水 0.041×104m3。
对塔河油田 TK1078 井大型规模重复酸压施工 ( 大型复合酸压 )
下述重复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 明,均指质量%。
滑溜水 :0.2% HPG 瓜胶,其余为水。 其中,所述瓜胶为本领域常用的瓜尔胶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变粘酸 :采用四川贝德石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BD1-11 的变粘 酸制品,其组成为 :20 % HCl+0.8 % BD1-11 变粘酸胶凝剂 +2.0 % BD120C 高温缓蚀剂 +1.0% BD1-2 铁离子稳定剂 +1.0% BD1-3 破乳剂 +1.0% BD1-5 助排剂,其余为水 ;其 中,第一次注入的变粘酸还含有 0.5% BD1-12 活化剂。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胶凝剂、高温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破乳 剂、助排剂和活化剂的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 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助排剂可以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破 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活化剂可以为乙基酰胺。
对 TK1078 井实施了大规模重复酸压施工,图 5 是对 TK1078 井重复实施酸压施 工曲线图。 作业过程排量在 6.6-7.7m3/min,泵压 ( 等于油压 )80-91.2MPa,先后共 13 次加入滑溜水,累计挤入地层滑溜水 2044m3,该 13 次加入的滑溜水量分别为 50、100、 150、50、100、50、100、100、400、138、262、500、44m3,其中,在第 11 次加入滑溜 水和第 12 次加入滑溜水的工序中间,通过油管加入变粘酸 400m3 即第一次注酸,在第 12 次加入滑溜水后,第 13 次加入滑溜水之前,通过油管第二次加入变粘酸 30m3 进行第二次 注酸的步骤,所述第一和第二次酸压时共计加入变粘酸 430m3 ;其中,在第一次加入变 粘酸时,在该变粘酸中加入有活化剂乙基酰铵 2t,加入比例为 0.5% ;加入活化剂乙基酰 铵的目的是延缓酸岩反应,延长酸液反映时间,增加裂缝长度,第 12 次注滑溜水的作用 是把第一次注入的酸液尽量驱赶到裂缝的端部,增加酸蚀缝长 ;第二次加酸的目的是处 理近井筒的裂缝,增加其导流能力,不加活化剂乙基酰铵有助于酸岩快速反应 ;另外, 在图 5 所示的第 2、4、6、8、10 次加入滑溜水时还加入粉陶,各步中粉陶分别为 6t、3t、 3t、7t、8t,共计粉陶 27t ;停泵测压降 13.5 ↓ 10.5MPa。
从图 5 的施工曲线可以看出,加入粉陶阶段,井底压力上升明显,表明粉陶较 为有效的起到了降滤作用,人工裂缝不断向前延伸 ;正挤酸液及高排量顶替酸液过程即 第 12 次加入滑溜水 500m3 和第 13 次加入滑溜水 44m3 的工序,井底施工压力 ( 油压 ) 分 两个阶段下降,下降幅度达到 20.37MPa,下降速率 0.19MPa/min,表明酸蚀裂缝在延伸 过程不断沟通了新的储集体 ;施工停泵压力 13.5 ↓ 10.5MPa,较第一次酸压处理有了较 大幅度的降低,总体表明本次重复酸压施工沟通了远井地带的有利储集体。
施工效果评价 :
根据施工压力对施工曲线进行了压后拟合,并将两次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见 表1:
表 1 TK1078 井两次酸压施工压后拟合结果对比分析情况
从压后拟合结果来看,本次重复酸压动态缝长达到了 216m,较第一次增长了 91.7m ;有效酸蚀缝长达到了 169m,较第一次增长了 68m ;缝高为 80m,较第一次增加 了 6.9m。
图 6 是 TK1078 井压后生产曲线图,由图 6 可以看出,截止到 4 月 10 日,该井 5mm 油嘴生产,油压 12.7MPa,日产液 148.6m3,日产油 148.5m3,不含水,本次酸压后 累计产油 1 万吨。
实施例 2
对 TH12137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及效果
第一次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明, 均指质量%。
线性胶 :采用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大队 HB-YL201 压裂队出售的型号为 JXG-T 的压裂液制品,其组成为 :20% HCl+0.5% JXG-T 瓜胶 ( 特级 )( 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 化铵 )+0.02% PH 值调节剂 +1.0% HS-308 破乳剂 +1.0% ZH-5 助排剂 +0.5% SRD-Y 温 度稳定剂 +1.0% SNW-Y 粘土稳定剂,其余为水。
冻胶 :上述线性胶 + 新疆轮台县力科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售的 OB-YS 有机 硼交联剂,交联比为 100 ∶ 0.6( 上述线性胶和交联剂的体积比 )。
胶凝酸 :采用北京凯姆泰克石油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CT-S 的胶 凝酸制品,其组成为 :20% HCl+0.8% CT-S 胶凝剂 +2.0% CT-H 缓蚀剂 +1.0% CT-Z 助 排剂 +1.0%铁离子稳定剂 +1.0% CT-P 破乳剂,其余为水。
顶替液 :采用上述线性胶。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用的线性胶、冻胶、胶凝酸均是本领域常用的试剂,因 此,凡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 PH 值调节剂、破乳剂、助排剂、温度稳定剂、粘土稳定剂、 交联剂、胶凝剂、杀菌剂、高温缓蚀剂和铁离子稳定剂的那些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 酸,破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助排剂可以为组成如实施例 1 中所述的烷 基酚聚氧乙烯醚。
TH12137 井一间房组和鹰山组 5842.62 ~ 5932m 井段进行酸压施工。 图 7 是 TH12137 井第一次酸压施工曲线图。 挤入地层总压裂液量 633m3( 其中先后依次加入线性 胶 26m3,冻胶 300m3,高温胶凝酸 280m3,线性胶 27m3 酸化压裂技术中常用的线性胶、 压裂液冻胶和胶凝酸均可用于此处 ),停泵测压降 30.1 ↓ 28.1MPa。 产液下降快,阶段
累计产液 173t,产油 125t。 后试注水 494m3,注入困难,开井后生产 4 日即停喷,注水 后累计产液 84t,产油 70t。 自喷累计产液 257t,产油 195t。
后该井因能量不足修井转抽油泵生产,修井漏失压井液 110m3,转抽后产液波 动下降,零星含水。 随后,第二轮次试注水替油,注水期间最高压力 12.5MPa,累计注 水 404m3。 关井 21 日后,开井初期日产液 12t,不含水,见水后含水波动上升,终因高 含水关井,第二轮注水后累计产液 289t,产油 232t。 累产液 642t,累产油 517t,累注水 898m3。
采用与实施例 1 的大规模重复酸压方法相类似的操作,对塔河油田 TH12317 井 又实施了大规模重复酸压现场试验,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详细描述操作步骤如下。
对 TH12137 井大型规模重复酸压施工 ( 大型复合酸压 )
下述重复酸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液体组成如下,以下百分比如无特别说 明,均指质量%。
滑溜水 :0.45%瓜胶 +0.1%杀菌剂,其余为水 ;当携带粉陶时,加 0.6 体积%交 联剂。
其中,所述瓜胶为本领域常用的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本领域常用的 杀菌剂都可用于本申请的方案中,以下实施例中使用湖北新景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 XJ- 戊二醛油田杀菌剂 ( 戊二醛≥ 1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 :≥ 15% )。 交联剂 :新疆轮台县力科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售的 OB-YS 有机硼交联剂, 本领域常用的有机硼交联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变粘酸 :采用北京科麦仕油田化学剂技术有限公司出售的型号为 KMS-50 的 变粘酸制品,其组成为 :20 % HCl+0.8 % KMS-50 变粘酸胶凝剂 +2.0 % KMS-6 缓蚀剂 +1.0% KMS-7 铁离子稳定剂 +1.0% FRZ-4 破乳剂 +1.0% HSC-25 助排剂 +0.5% KMS-50H 变粘酸活化剂,其余为水。
胶凝酸 :采用新疆思恩特出售的型号为 XC-107 的胶凝酸制品,其组成为 : 20% HCl+0.8% XC-107 胶凝酸胶凝剂 +2.0% XC-13 缓蚀剂 +1.0% XC-16 铁离子稳定剂 +1.0% XC-08 破乳剂 +1.0% XC-07 助排剂,其余为水。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常用的用作杀菌剂、交联剂、胶凝剂、缓蚀剂、铁离子 稳定剂、破乳剂、助排剂和活化剂的试剂均可用于本申请中。 例如,胶凝剂可以为丙烯 酸丁酯,缓蚀剂可以为碘化钾,铁离子稳定剂可以为抗坏血酸,破乳剂可以为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共聚物,助排剂可以为组成如实施例 1 中所述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活化剂可 以为乙基酰胺。
对 TH12137 井实施了大规模重复酸压施工,图 8 是对 TH12137 井重复实施酸压 施工曲线图。 作业过程排量在 0.65-9.13m3/min,泵压 27.6-85.0MPa,先后共 10 次正挤滑 溜水,累计挤入地层总液量 3800m3,该 10 次正挤滑溜水量分别为 300、100、300、100、 200、200、200、200、1000、500m3,前 9 次正挤滑溜水量总计为 2600m3。
其中,在第 9 次和第 10 次正挤滑溜水的工序中间,依次分别通过油管正挤变粘 3 酸 400m 和胶凝酸 300m3,在第 2、4、6、8 次正挤滑溜水时分别加入 6、6、12、12t 的 100 目粉陶以及各 0.6%交联剂 ( 此处 “各 0.6%交联剂”是指所加入的交联剂在第 2、4、 6、8 次各次所正挤的滑溜水中的体积比例 )。 在正挤变粘酸时,在该变粘酸中加入有活
化剂 ( 乙基酰铵 )2t,加入比例为 0.5% ( 活化剂质量 t/ 变粘酸体积 m3) ;加入活化剂 ( 乙 基酰铵 ) 的目的是延缓酸岩反应,延长酸液反映时间,增加裂缝长度,第 10 次正挤滑溜 水的作用是把注入的酸液尽量驱赶到裂缝的端部,增加酸蚀缝长 ;正挤胶凝酸的目的是 处理近井筒的裂缝,增加其导流能力,不加活化剂 ( 乙基酰铵 ) 有助于酸岩快速反应 ;停 泵测压降 30.5 ↓ 29.5MPa。
从图 8 的施工曲线可以看出,前 9 阶段正挤滑溜水期间油套压稳定并且两者接 近,表明正不断造缝 ;正挤变粘酸和胶凝酸期间,油压 ( 泵压 ) 相对平稳地升高,套压相 对平稳地降低 ;第 10 阶段高排量正挤滑溜水 500m3 期间,即正挤顶替液的最后阶段,油 套压稳定并且两者接近。 施工停泵压力 30.5 ↓ 29.5MPa,较第一次酸压处理有了较大幅 度的降低,总体表明本次重复酸压施工沟通了远井地带的有利储集体。 如上所述,在上 述 TH12137 井重复酸压施工工艺中,所用顶替液是滑溜水。 其中,相关实验数据见表 2 和表 3。
表 2 塔河 TH12137 井大型重复酸压现场实施统计表
表 3TH12137 井两次酸压施工压后拟合结果对比分析情况图 9 是 TH12137 井压后生产曲线图,由图 9 可以看出,TH12137 井 5 月 25 日酸 压施工,初期日产油 72t( 含水 5.7% ),稳定后日产油 40.0t( 含水 0.65% ),截止到 9 月 19 日,压后累计产油 0.5×104t。 由上面的实施例 1 和 2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对于储层主应 力方向上具有多个储集体的井,可以采用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沟通更远范围内的储集体, 采用本发明的重复大型复合酸压工艺技术,突破了传统酸压技术思路,对于提高缝洞型 碳酸盐岩储层的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前置液粉陶段塞可以有效降低液体滤失,提高压 裂液造缝能力 ;大幅提高顶替液量可以将酸液推至裂缝远端,增加有效酸蚀缝长。 综上 所述,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横向沟通距离井筒更远储集体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 提高了酸压人工造缝的长度达到 140m 以上,从而解决了距离井筒 200m 范围以内缝洞型 碳酸盐岩油藏常规酸压技术未能沟通远井筒储集体,需要通过侧钻寻找新的缝洞储集体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