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25965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8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31408.5

申请日:

2010.07.17

公开号:

CN102482857A

公开日:

2012.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8/02申请日:20100717|||公开

IPC分类号:

E02B8/02; E02B5/08; E02B3/02

主分类号:

E02B8/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夏

发明人:

李相宰; 李东洙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2009.07.20 KR 10-2009-006587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代理人:

曾永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人工湿地、水处理水道的反应槽、水处理装置之间的连接水道、生态水道等水处理水道,在不仅没有单独的迂回水道,而且没有加压或抽水装置的状态下也能够交换水道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的上下交流装置,包含:一对倾斜横截板,分别从水道的上部和下部以预定的倾斜度横向切断水道,并以水道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一对三角平板,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的上端。通过本发明,能够迅速且简单地对上下交流形水道进行施工,由此将无动力上下交流形水道适用于多种方式的水处理装置上,从而能够得到提高水处理效率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 所述上下交流装置交换用于水处理的水道 (10) 的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 其特征在于, 包含 : 一对倾斜横截板 (21), 分别从水道 (10) 的上部和下部倾斜地横向切断水道 (10), 并以水道 (10) 的中心线为基准 相互对称设置, 一对三角平板 (22a), 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 (21) 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 截板 (21) 的上端。
2: 一种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 所述上下交流装置交换用于水处理的水道 (10) 的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 其特征在于, 包含 : 多个框架模块 (23), 5 面都开放的三角支柱状 ; 三角平板 (22b) 及墙板 (24), 粘贴在所述框架模块 (23) 的面。

说明书


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湿地、 水处理水道的反应槽、 水处理装置之间的连接水 道、 生态水道等水处理水道, 在不仅没有单独的迂回水道, 而且没有加压或抽水装置的状态 下也能够交换水道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的上下交流装置, 包含 : 一对倾 斜横截板, 分别从水道的上部和下部以预定的倾斜度横向切断水道, 并以水道的中心线为 基准相互对称设置 ; 一对三角平板, 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的上 端, 因此能够迅速且简单地进行施工。
     背景技术
     利用人工湿地、 生态水道的生态学处理及生化学高度处理等水处理技术是将连接 各阶段湿地或反应槽的连接水道, 或半连续处理槽等水道形处理槽及培养有水生植物或接 种有微生物的生态水道的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相互交换, 从而能够提高 水处理效率。
     这种水道的上、 下流的交流作用表现为通过渐进的搅拌得到的微生物及污染物分 布的均质化效果和通过交换上层部的好氧环境与下层部的半厌氧环境而提高清除营养盐 类的效率等改善多种水处理性能的效果。
     水道上、 下层水流相互交流基本通过水道的上、 下分流、 抽水及迂回水道的运送等 方法执行, 但是这不仅需要复杂的附属装置及设备, 而且需要用于抽水的动力, 由此, 开发 了如图 1 及 2 所示的无动力上下交流形水道 10, 从而在没有单独的迂回水道或抽水单元的 状态下也能够有效地交换水道 10 内的上层部水流及下层部水流。
     如图 1 及图 2 所示的现有的交流形水道 10 在水道 10 的内部设置有以轴为中心线 扭曲成 180 度的板制的换水流板 11, 在维持水道 10 的总水流截面的状态下, 相互交换水道 10 的上层水流与下层水流。 发明内容
     如图 1 及 2 所示, 适用换水流板 11 的现有的上下交流形水道 10 在比水道 10 的幅 度大的板材上形成扭曲, 然后精密地切断后正确地接合到水道 10 的内侧, 因此具有不仅施 工复杂, 而且事实上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施工的问题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 提供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 装置, 所述上下交流装置交换用于水处理的水道 10 的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 水流, 其特征在于, 包含 : 一对倾斜横截板 21, 分别从水道 10 的上部和下部倾斜地横向切断 水道 10, 并以水道 10 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 一对三角平板 22a, 连接上侧的倾斜横 截板 21 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板 21 的上端。
     并且, 提供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含 : 多个框架模块 23, 呈 5 面都开放的三角支柱状 ; 三角平板 22b 及墙板 24, 粘贴在所述框架模块 23 的面。
     通过本发明, 能够迅速且简单地对上下交流形水道进行施工, 由此将无动力上下交流形水道适用于多种方式的水处理装置上, 从而能够得到提高水处理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是现有的交流形水道的纵截面图。
     图 2 是现有的交流形水道的立体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 4 是图 3 实施例的背面立体图。
     图 5 是图 3 实施例的部分切断立体图。
     图 6 是本发明的组装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 7 是图 6 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 8 是适用框架模块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安装状态立体图。
     图 9 是图 8 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 10 是本发明的框架模块的部分切断立体图。
     图 11 是本发明的框架模块的板体结合方式的说明图。
     图 12 是本发明的框架模块的扩张及层叠方式的说明图。
     图中 :
     10 : 水道 ; 11 : 换水流板 ; 21 : 倾斜横截板 ; 22 : 三角平板 ; 23 : 框架模块 (frame module) ; 24 : 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
     首先, 图 3 是示出本发明的代表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 4 是图 3 实施例的背面立体 图, 如图 3 及 4 所示, 本发明包含 : 一对倾斜横截板 21, 分别从水道 10 的上部和下部倾斜地 横向切断水道 10, 并以水道 10 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 一对三角平板 22a, 连接上侧 的倾斜横截板 21 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 21 的上端。
     即, 在平面设置有将水道 10 以对角线横向切断的上侧倾斜横截板 21 与下侧倾斜 横截板 21, 下侧倾斜横截板 21 的下端设在水道 10 的底面, 上侧倾斜横截板 21 的上端位于 水道 10 的上端部, 上侧倾斜横截板 21 的下端的中心部位于下侧倾斜横截板 21 的上端的中 心部, 将形状相同的一对板体叠加成 “X” 字形。
     并且, 朝水平方向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 21 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板 21 的上 端的一对三角平板 22a 各为等边三角形结构, 长度相同的两个边分别接合在上侧倾斜横截 板 21 的下端和下侧倾斜横截板 21 的上端, 剩下的一个边横向切断水道 10 而以上、 下倾斜 横截板 21 的交点为中心相互对称。
     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构造的本发明的上下交流装置, 如图 5 所示, 在处理水经由 水道 10 的过程中, 相互交换上侧的水流与下侧的水流。
     图 6 及 7 是示出不用混凝土构成倾斜横截板 21 及三角平板 22a, 而是由钢铁材料 或合成树脂材料的板体构成的成品制成而组装在水道 10 的实施例, 如图 6 及 7 所示, 只用 两种部件就能够迅速地进行组装。
     即, 不仅能够以将形状相同的倾斜横截板 21 翻过来的方式安装上侧及下侧倾斜横截板 21, 而且以将相同的部件翻过来的方式将三角平板 22a 适用在水道 10 的上流侧及下 流测。
     另外, 图 8 至图 12 作为通过三角支柱形状的框架模块 21、 粘贴在所述框架模块 23 的三角平板 22b 及墙板 24 构成上下交流装置的实施例, 通过只将形状相同的框架模块 23 进行排列及叠层的简单的工程, 也能够迅速地施工为结构坚固的上下交流装置。
     即, 如图 8 及 9 所示, 组合四个 5 面都开放的三角支柱形状的框架模块 23, 在框架 模块 23 的上面或侧面选择性地粘贴三角平板 22b 或墙板 24, 从而构成与图 3 至图 7 实施例 的倾斜横截板 21 及三角平板 22a 相同的水利设施。
     适用在图示实施例的框架模块 23, 如图 10 所示, 呈正三角支柱形状, 如图 11 所示, 能够将形状相同的矩形墙板 24 粘贴在侧方的三面, 能够将正三角形形状的三角平板 22b 粘 贴在上面及下面, 从而使相同的框架模块 23 旋转、 排列及叠层, 因此如图 8 所示, 能够迅速 且坚固地施工上下交流装置。
     如上所述的三角支柱形框架模块 23 不仅能够迅速地进行单纯的施工, 而且如图 12 所示, 将多个框架模块 23 组合后也能够适用在大型水道 10, 在以往的一般水道适用本发 明的框架模块 23, 从而能够将一般水道改为上下交流形水道 10 而运用。

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82857A43申请公布日20120530CN102482857ACN102482857A21申请号201080031408522申请日20100717102009006587020090720KRE02B8/02200601E02B5/08200601E02B3/02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东夏地址韩国京畿道72发明人李相宰李东洙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2代理人曾永珠54发明名称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人工湿地、水处理水道的反应槽、水处理装置之间的连接水道、生态水道等水处理水道,在不仅没有单独的迂回水道。

2、,而且没有加压或抽水装置的状态下也能够交换水道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的上下交流装置,包含一对倾斜横截板,分别从水道的上部和下部以预定的倾斜度横向切断水道,并以水道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一对三角平板,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的上端。通过本发明,能够迅速且简单地对上下交流形水道进行施工,由此将无动力上下交流形水道适用于多种方式的水处理装置上,从而能够得到提高水处理效率的效果。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111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KR2010/00465820100717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10836KO20。

3、110127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9页1/1页21一种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所述上下交流装置交换用于水处理的水道10的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对倾斜横截板21,分别从水道10的上部和下部倾斜地横向切断水道10,并以水道10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一对三角平板22A,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21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板21的上端。2一种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所述上下交流装置交换用于水处理的水道10的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其特征在于,包含多。

4、个框架模块23,5面都开放的三角支柱状;三角平板22B及墙板24,粘贴在所述框架模块23的面。权利要求书CN102482857A1/3页3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湿地、水处理水道的反应槽、水处理装置之间的连接水道、生态水道等水处理水道,在不仅没有单独的迂回水道,而且没有加压或抽水装置的状态下也能够交换水道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的上下交流装置,包含一对倾斜横截板,分别从水道的上部和下部以预定的倾斜度横向切断水道,并以水道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一对三角平板,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的上端,因此能够迅速且简单地进行施工。背。

5、景技术0002利用人工湿地、生态水道的生态学处理及生化学高度处理等水处理技术是将连接各阶段湿地或反应槽的连接水道,或半连续处理槽等水道形处理槽及培养有水生植物或接种有微生物的生态水道的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相互交换,从而能够提高水处理效率。0003这种水道的上、下流的交流作用表现为通过渐进的搅拌得到的微生物及污染物分布的均质化效果和通过交换上层部的好氧环境与下层部的半厌氧环境而提高清除营养盐类的效率等改善多种水处理性能的效果。0004水道上、下层水流相互交流基本通过水道的上、下分流、抽水及迂回水道的运送等方法执行,但是这不仅需要复杂的附属装置及设备,而且需要用于抽水的动力,由此,开。

6、发了如图1及2所示的无动力上下交流形水道10,从而在没有单独的迂回水道或抽水单元的状态下也能够有效地交换水道10内的上层部水流及下层部水流。0005如图1及图2所示的现有的交流形水道10在水道10的内部设置有以轴为中心线扭曲成180度的板制的换水流板11,在维持水道10的总水流截面的状态下,相互交换水道10的上层水流与下层水流。发明内容0006如图1及2所示,适用换水流板11的现有的上下交流形水道10在比水道10的幅度大的板材上形成扭曲,然后精密地切断后正确地接合到水道10的内侧,因此具有不仅施工复杂,而且事实上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施工的问题点。0007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

7、提供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所述上下交流装置交换用于水处理的水道10的上层部的处理水流与下层部的处理水流,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对倾斜横截板21,分别从水道10的上部和下部倾斜地横向切断水道10,并以水道10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一对三角平板22A,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21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板21的上端。0008并且,提供用于水处理水道的上下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框架模块23,呈5面都开放的三角支柱状;三角平板22B及墙板24,粘贴在所述框架模块23的面。0009通过本发明,能够迅速且简单地对上下交流形水道进行施工,由此将无动力上下说明书CN102482857A2/3页4交。

8、流形水道适用于多种方式的水处理装置上,从而能够得到提高水处理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0010图1是现有的交流形水道的纵截面图。0011图2是现有的交流形水道的立体图。0012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0013图4是图3实施例的背面立体图。0014图5是图3实施例的部分切断立体图。0015图6是本发明的组装型实施例的立体图。0016图7是图6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0017图8是适用框架模块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安装状态立体图。0018图9是图8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0019图10是本发明的框架模块的部分切断立体图。0020图11是本发明的框架模块的板体结合方式的说明图。0021图12是本发明的框架模。

9、块的扩张及层叠方式的说明图。0022图中002310水道;11换水流板;21倾斜横截板;22三角平板;23框架模块FRAMEMODULE;24墙板。具体实施方式0024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0025首先,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代表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图3实施例的背面立体图,如图3及4所示,本发明包含一对倾斜横截板21,分别从水道10的上部和下部倾斜地横向切断水道10,并以水道10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一对三角平板22A,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21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21的上端。0026即,在平面设置有将水道10以对角线横向切断的上侧倾斜横截板21与下侧倾斜横截板21,下侧倾斜。

10、横截板21的下端设在水道10的底面,上侧倾斜横截板21的上端位于水道10的上端部,上侧倾斜横截板21的下端的中心部位于下侧倾斜横截板21的上端的中心部,将形状相同的一对板体叠加成“X”字形。0027并且,朝水平方向连接上侧的倾斜横截板21的下端与下侧的倾斜横截板21的上端的一对三角平板22A各为等边三角形结构,长度相同的两个边分别接合在上侧倾斜横截板21的下端和下侧倾斜横截板21的上端,剩下的一个边横向切断水道10而以上、下倾斜横截板21的交点为中心相互对称。0028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构造的本发明的上下交流装置,如图5所示,在处理水经由水道10的过程中,相互交换上侧的水流与下侧的水流。0029。

11、图6及7是示出不用混凝土构成倾斜横截板21及三角平板22A,而是由钢铁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的板体构成的成品制成而组装在水道10的实施例,如图6及7所示,只用两种部件就能够迅速地进行组装。0030即,不仅能够以将形状相同的倾斜横截板21翻过来的方式安装上侧及下侧倾斜说明书CN102482857A3/3页5横截板21,而且以将相同的部件翻过来的方式将三角平板22A适用在水道10的上流侧及下流测。0031另外,图8至图12作为通过三角支柱形状的框架模块21、粘贴在所述框架模块23的三角平板22B及墙板24构成上下交流装置的实施例,通过只将形状相同的框架模块23进行排列及叠层的简单的工程,也能够迅速地施。

12、工为结构坚固的上下交流装置。0032即,如图8及9所示,组合四个5面都开放的三角支柱形状的框架模块23,在框架模块23的上面或侧面选择性地粘贴三角平板22B或墙板24,从而构成与图3至图7实施例的倾斜横截板21及三角平板22A相同的水利设施。0033适用在图示实施例的框架模块23,如图10所示,呈正三角支柱形状,如图11所示,能够将形状相同的矩形墙板24粘贴在侧方的三面,能够将正三角形形状的三角平板22B粘贴在上面及下面,从而使相同的框架模块23旋转、排列及叠层,因此如图8所示,能够迅速且坚固地施工上下交流装置。0034如上所述的三角支柱形框架模块23不仅能够迅速地进行单纯的施工,而且如图12。

13、所示,将多个框架模块23组合后也能够适用在大型水道10,在以往的一般水道适用本发明的框架模块23,从而能够将一般水道改为上下交流形水道10而运用。说明书CN102482857A1/9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82857A2/9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82857A3/9页8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82857A4/9页9图7说明书附图CN102482857A5/9页10图8说明书附图CN102482857A106/9页11图9说明书附图CN102482857A117/9页12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482857A128/9页13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482857A139/9页14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482857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