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24659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9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8302.2

申请日:

2009.06.15

公开号:

CN101586342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范洁玉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

IPC分类号:

E02D23/00

主分类号:

E02D23/00

申请人: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祚森; 耿新林; 曲俐俐; 张宝昌

地址:

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南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进行顶升,其工艺过程为: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就位;千斤顶初步加压;千斤顶继续加压使沉箱离开台座地坪;沉箱运移横移车就位;千斤顶卸压,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撤出千斤顶坑。本发明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进行顶升,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千斤顶就位所需滑道和固定钢垫板及其调整的繁琐工序;不需要机械配合,人工就位,减少因流水作业、交叉作业对起重设备的大量需求;灵活、快捷,满足高强度施工的要求;降低劳动强度,保证设备、人员安全;由于可方便移动,有效地解决了没有起重设备地方的沉箱顶升出运难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进行顶升,其工艺过程如下:
(1)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就位
根据顶升位置及千斤顶在水平移动车上的位置,确定水平移动车的位置,就位;连接油泵和千斤顶;
(2)千斤顶初步加压
开启油泵,千斤顶活塞上升,接触到沉箱顶升部位后,继续加压,弹簧压缩钢垫板下降,直至与千斤顶基础地坪密切接触;
(3)千斤顶继续加压使沉箱离开台座地坪;
千斤顶继续加压,千斤顶活塞杆伸长,沉箱升高,沉箱离开台座地坪;
(4)沉箱运移横移车就位;
(5)千斤顶卸压,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撤出千斤顶坑。
开启油泵卸压,千斤顶活塞回落,千斤顶卸压,沉箱坐落运移横移车上;继续卸压,弹簧伸长,带动千斤顶和钢垫板上升,钢垫板离开地面,千斤顶活塞杆继续回收,至初始状态,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用人力水平撤出千斤顶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水平移动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滚轮,车体上设置有钢垫板和多个弹簧系统,钢垫板上固定安放有千斤顶,弹簧系统的一端固装在车体的上部,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钢垫板螺母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系统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弹簧,外套筒固装在车体上,并与车体连为一体,内套筒穿过弹簧并与弹簧一起套装在外套筒内,且内套筒可在外套筒内上下升降。

说明书

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箱顶升出运过程中沉箱顶升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沉箱采用千斤顶顶升工艺。
背景技术
在大型沉箱出运过程中,例如,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该项目为国内外最大的航道整治工程,在宽阔的入海口河道内设置2条导流堤,将航道内流量进行调整,实现长江口航道水深加大,淤积减少的目的。堤身设计半圆形沉箱,共6种规格511个,单个重量840-1300t。沉箱预制场设在上海市横沙东滩,台座顶标高高出地坪728mm,呈“非”字形排列,中间为纵移区。沉箱出运过程:台座区顶升,沉箱上横移车→纵移区顶升沉箱,撤出横移车,沉箱上纵移车→溜放区顶升沉箱,纵移车撤出,沉箱上斜架车→重载斜架车沿坡道下滑→沉箱起浮拖运。沉箱出运强度最大为6个/天,一个沉箱要经过3次顶升,每次用4套500t千斤顶系统,每套(包括千斤顶、必要的钢盖板等)自重超过1t,若它的移动、就位按常规做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沉箱在顶升出运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进行顶升,其工艺过程如下:
(1)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就位
根据顶升位置及千斤顶在水平移动车上的位置,确定水平移动车的位置,就位;连接油泵和千斤顶;
(2)千斤顶初步加压
开启油泵,千斤顶活塞上升,接触到沉箱顶升部位后,继续加压,弹簧压缩钢垫板下降,直至与千斤顶基础地坪密切接触;
(3)千斤顶继续加压使沉箱离开台座地坪
千斤顶继续加压,千斤顶活塞杆伸长,沉箱升高,沉箱离开台座地坪;
(4)沉箱运移横移车就位
(5)千斤顶卸压,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撤出千斤顶坑
开启油泵卸压,千斤顶活塞回落,千斤顶卸压,沉箱坐落运移横移车上;继续卸压,弹簧伸长,带动千斤顶和钢垫板上升,钢垫板离开地面,千斤顶活塞杆继续回收,至初始状态,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用人力水平撤出千斤顶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进行顶升,同传统工艺比,1、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千斤顶就位所需滑道和固定钢垫板及其调整的繁琐工序;2、不需要机械配合,人工就位,减少因流水作业、交叉作业对起重设备的大量需求;3、灵活、快捷,满足高强度施工的要求;4、降低劳动强度,保证设备、人员安全;5、设计构思巧妙,有效地利用了虎克定律,且可以利用螺母和连接杆进行调节钢垫板与地坪的高度,以适应弹簧的疲劳和地坪的凹凸不平;6、由于可方便移动,有利于千斤顶的集中存放和保养,且有效地解决了没有起重设备地方的沉箱顶升出运难题。
说明书附图
附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
附图2-7为本发明顶升工艺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种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进行顶升,所述的千斤顶水平移动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滚轮,车体上设置有钢垫板和多个弹簧系统,钢垫板上固定安放有千斤顶,弹簧系统的一端固装在车体的上部,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钢垫板的螺母相连接。弹簧系统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弹簧,外套筒固装在车体上,并与车体连为一体,内套筒穿过弹簧并与弹簧一起套装在外套筒内,且内套筒可在外套筒内上下升降。
其具体顶升工艺如下:
(1)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就位
考根据顶升位置及千斤顶在水平移动车上的位置,确定水平移动车位置,人力推拉,就位,用高压油管连接油泵和千斤顶。
(2)千斤顶初步加压
开启油泵,千斤顶活塞上升,接触到沉箱顶升部位后,继续加压,弹簧压缩钢垫板下降,直至与千斤顶基础地坪密切接触。
(3)千斤顶继续加压使沉箱离开台座地坪
千斤顶继续加压,增加的顶升力由钢垫板传递给千斤顶基础;千斤顶活塞杆伸长,沉箱升高,沉箱离开台座地坪150mm后停止。
(4)沉箱运移横移车就位
盖板顶升车拆除沟盖板后,沉箱运移横移车就位。
(5)千斤顶卸压,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撤出千斤顶坑
开启油泵卸压,千斤顶活塞回落,千斤顶卸压,沉箱坐落运移横移车上,横移车承担沉箱重量;继续卸压,钢垫板连同千斤顶随千斤顶活塞的回落而上升(弹簧的弹性伸长),离开地面40mm后,钢垫板不再上升;千斤顶活塞杆继续回收,至初始状态,停机;拆除油泵连接油管,人力将千斤顶水平移动车拉出千斤顶坑,准备下一个沉箱的顶升。

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箱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顶升工艺,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进行顶升,其工艺过程为: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就位;千斤顶初步加压;千斤顶继续加压使沉箱离开台座地坪;沉箱运移横移车就位;千斤顶卸压,水平移动车载千斤顶撤出千斤顶坑。本发明采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进行顶升,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千斤顶就位所需滑道和固定钢垫板及其调整的繁琐工序;不需要机械配合,人工就位,减少因流水作业、交叉作业对起重设备的大量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