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24543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0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5509.9

申请日:

1994.09.07

公开号:

CN1114376A

公开日:

1996.01.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申请日:1994.9.7公告日:1997.3.26|||地址不详通知收件人:张国梁文件名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地址不详通知收件人:张国梁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2

主分类号:

E02D29/02

申请人:

张国梁;

发明人:

张国梁

地址:

100091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功德寺4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该墙由多个桩构成,桩身上带有侧向凸起部,每个桩上的凸起部与相邻桩上的相应凸起部连通。上述方法包括形成多个桩孔,在桩孔孔壁上形成桩凸起部孔穴,使其中一个桩上的凸起部孔穴与相邻桩上的凸起部孔穴相连通,浇注混凝土。本发明的连续墙的优点是整体性好,承载力高,施工简便,造价低,易于广泛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下连续墙,它包括多个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桩的桩身 上形成有沿侧向的凸起部,每个桩的凸起部与相邻桩上的相应的凸 起部成整体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桩的顶部通 过连梁连接起来,在连梁弯曲部设有加劲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桩呈如 下布置结构,其中一部分桩排成一排,剩余的桩位于上述成排桩的旁 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上述位于成排桩旁 侧的桩通过其上的凸起部与成排桩中的两个相邻的桩上的相应凸起 部成整体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于上述位于成排桩 旁侧的桩通过其上的凸起部与成排桩中的一个相邻的桩上的相应凸 起部成整体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于上 述桩身上的凸起部为分支。
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于上 述桩身上的凸起部为水平方向延伸的承力盘。
8: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在 相邻桩之间固定有斜向锚杆。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于上述锚杆为带有 多个承力盘和分支的锚桩。
10: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于该 连续墙还设有防水层,它位于成排桩的侧边。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构成墙的桩体材 料为灰土、工业废碴、粉煤灰或沥青和水泥的混合体。 1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形成多 个桩孔,在桩孔孔壁上形成桩凸起部孔穴,使相邻桩中待连接的相应 的凸起部孔穴连通,向桩孔中注入桩体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桩凸起部的 孔穴是通过对桩孔壁土体挤压形成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桩凸起的孔 穴是通过切削桩孔壁土体形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形成的多个 桩孔同时灌注混凝土。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形成的成排 桩墙侧面上沿斜向设置锚杆,该锚杆底部埋入土体中,其顶部固定在 成排桩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形成的成排 桩墙的侧边形成防水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锚杆上形成 分支和承力盘。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水层由多 个相互紧靠的旋喷桩、水泥拌合桩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桩体材料为混凝 土。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桩体材料为灰土、 粉煤灰、工业废碴或沥青与水泥的混合体。

说明书


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该连续墙可用来护坡,挡土或挡水。

    已有的连续墙包括由并排的桩组成的形式以及实体的板墙形式,对于前者,整体性差,并且也造成材料的浪费,对于后者,要求技术水平高,施工设备大,施工泥浆污染大,不易在施工中广泛采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地下连续墙,该连续墙不仅具有较高的抗荷载能力,整体性好而且材料用量少,施工成本低。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方便可靠地形成该连续墙。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通过下述结构的连续墙达到的,该连续墙包括多个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桩的桩身上形成有沿侧向的凸起部,每个桩的凸起部与相邻桩上的相应的凸起部成整体连接。

    上述每个桩的顶部通过连梁连接起来。

    在连梁弯曲部设有加劲梁。

    上述多个桩呈如下布置结构,其中一部分桩排成一排,剩余的桩位于上述成排桩的旁侧。

    上述位于成排桩旁侧的桩通过其上的凸起部与成排桩中的两个相邻的桩上的相应凸起部成整体连接。

    上述位于成排桩旁侧的桩通过其上的凸起部与成排桩中的一个相邻的桩上的相应凸起部成整体连接。

    上述桩身上的凸起部为分支。

    另外上述桩身上的凸起部也可为水平方向延伸的承力盘。

    在相邻桩之问固定有斜向锚杆。

    上述锚杆为带有多个承力盘和分支的锚桩。

    上述连续墙还设有防水层,它位于成排桩的侧边。

    上述构成墙桩体材料为灰土、工业废碴、粉煤灰或沥青与水泥的混合体。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方法来实现的,该方法为上述结构的连续墙的专用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形成多个桩孔,在桩孔孔壁上形成桩凸起部孔穴,使相邻桩中待连接的相应的凸起部孔穴连通,向桩孔注入混凝土。

    上述桩凸起部的孔穴是通过对桩孔壁土体挤压形成的。

    上述桩凸起部的孔穴也可通过切削桩孔壁土体来形成。

    对于所形成的多个桩孔最好同时灌注混凝土。

    在所形成的成排桩墙侧面上沿斜向设置锚杆,该锚杆底部埋入土体中,其顶部固定在成排桩上。

    在所形成的成排桩墙的侧边形成防水层。

    在上述锚杆上形成分支和承力盘。

    上述防水层由多个相互紧靠的喷旋桩,水泥拌合桩形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整体性好,抗弯强度大,施工简便,节约材料,造价低,对周围环境污染小,易于广泛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包括护坡桩墙防水桩墙;

    图2为沿图1中1-1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护坡桩墙带有三角形结构;

    图4为沿图3中2-2线的剖面图;

    图5为沿图1中4-4线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护坡桩墙带有T形结构和锚杆;

    图7为沿图6中3-3线的剖面图。

    图1所示的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它用作建筑物基坑4的护坡桩墙,该墙包括沿基坑4四周布置的成排的多个桩2,如图2和5所示,沿该桩2的桩身上下带有分支8和承力盘9,分支8呈树叉形状,当然该分支外形也可呈沿水平向对称的三角形,相邻桩上的承力盘9相互连在一起成为整体,相邻桩上的分支8也可对应相互成整体连接(如图5未示出),桩2的顶部连有连梁1。护坡桩2墙外侧还可设有防水墙,它由相互紧靠的旋喷桩3构成(图1)图中仅示出一侧有防水墙。在施工时,首先形成多个桩身孔,之后形成其上的分支8和承力盘9孔穴,使相邻桩2上的桩分支8或承力盘9相互连通,当然各桩孔中可采用护壁液护壁,最后同时向各桩孔中放置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此后在四周桩顶形成混凝土连梁1,在四个角部形成加劲梁12,该加劲梁12可连于角部桩2之间或连梁1上。

    图3和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连续墙与图1类似,不同点在于桩墙外侧的防水层(图1)为稳定桩5(图4)所取代,在图4中仅在基坑4的一侧示出上述稳定桩5,其余三侧均可带有上述稳定桩5。上述稳定桩5位于桩排墙中两邻桩2的外侧中间位置,该桩5可通过承力盘9与桩2中相应的承力盘9相连,当然桩5的分支8也可与桩2相应的分支8相连(图中未示出)。桩5顶部与两相邻桩2顶部通过连梁1相连。在该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图1中所示的加劲梁12。

    图6和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该连续墙与图1的不同是取消了防水层,而增设了稳定桩6和锚桩7,上述稳定桩6位于桩排墙外侧,它仅与一个相邻桩2连接并且连接线与桩排桩相垂直,稳定桩6通过承力盘9,连梁或分支8与桩2相连,在连续墙内侧两相邻桩2之间沿斜向形成锚桩7,该锚桩7上可设置承力盘10和分支11,其形式与图1桩2的分支与承力盘相同。当然可设置多个锚桩7,该多个锚桩7也可通过其顶部连梁、承力盘、分支连为一体,在图6所示的连续墙中也可设置图1所示的加劲梁12。

    

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该墙由多个桩构成,桩身上带有侧向凸起部,每个桩上的凸起部与相邻桩上的相应凸起部连通。上述方法包括形成多个桩孔,在桩孔孔壁上形成桩凸起部孔穴,使其中一个桩上的凸起部孔穴与相邻桩上的凸起部孔穴相连通,浇注混凝土。本发明的连续墙的优点是整体性好,承载力高,施工简便,造价低,易于广泛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