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筋式承台连接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24517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06189.5

申请日:

1995.05.17

公开号:

CN1113282A

公开日:

1995.12.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6.1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7/00

主分类号:

E02D37/00

申请人:

广州市鲁班建筑防水补强专业公司;

发明人:

黄小许; 李国雄

地址:

510080广东省广州市东华路光东前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德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锚筋式承台连接方法,涉及建筑物基础加固。该方法是在原基础(原承台)侧面用胶粘剂锚固纵向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设置锚筋式承台连接原基础(原承台)与托换桩。该方法和优点是施工不影响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质量易保证,工程造价低,适用范围广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锚筋式承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胶粘剂锚固纵向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于原基础(原承台)侧面,设置锚筋式承台连接原基础(原承台)与托换桩。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基础地加固。

    为控制已建建筑物的桩基础或独立基础产生过大的沉降,常采用桩式托换方式对基础进行加固。在桩式托换中,需要采用某种连接方法把原结构和托换桩连接起来,使部分结构荷载可靠地传递到托换桩上。目前较通用的连接方法是包柱式承台连接方法和托底式承台连接方法。包柱式承台连接方法是在原基础(原承台)上浇制一个包裹柱子并延伸至托换桩顶部的新承台,使部分结构荷载通过新承台传递到托换桩上,该方法耗用材料多,且只限于原基础(原承台)距地面高度足够的情况。托底式承台连接方法是在原基础(原承台)底面以下浇制一个紧贴原基础(原承台)底部且延伸至托换桩顶部的新承台,使部分结构荷载通过新承台传递至托换桩上,该方法开挖深度大、施工不安全、质量难保证、工程造价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桩式托换提供一种施工安全、节省材料、质量易于保证、适用范围广的承台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在原基础(原承台)侧面用胶粘剂锚固纵向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设置锚筋式承台联接原基础(原承台)与托换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施工期间不影响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质量易保证,工程造价低,适用范围广泛。

    下面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实施的工序。

    附图1结构原理图。

    附图2附图1的K向视图。

    图中:柱1,原基础(原承台)2,原桩3,托换桩4,混凝土5,纵向受力钢筋6,构造钢筋7,分布钢筋8,新旧砼界面9。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全部结构荷载通过柱1作用于原基础2,其中部分荷载通过纵向受力钢筋6的受拉作用,新旧砼界面9的受压作用和受剪作用传递到新承台(锚筋式承台),纵向受力钢筋6既起受弯主筋的作用,又起抑制新旧砼界面9开裂的作用,保证新旧砼界面的连续性,从而锚筋式承台能承受并抵抗因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弯矩,剪刀和冲切力,并将荷载传递到托换桩4上。

    本发明的实施工序如下:先开挖原基础侧面土方,凿除托换桩4桩头,钻锚固孔,埋设及锚固纵向受力钢筋6和构造钢筋7,凿毛砼界面9,绑扎分布钢筋8,砼界面9批水泥浆,浇捣砼、养护。

    在实际施工中,原基础可以分阶或不分阶;原桩和托换桩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桩(若原基础为独立基础则无原桩);锚筋式承台可以两端都与原基础连接,但在这种情况下,锚固纵向受力钢筋应置于上部,锚固构造钢筋应置于下部。

锚筋式承台连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锚筋式承台连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锚筋式承台连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锚筋式承台连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筋式承台连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锚筋式承台连接方法,涉及建筑物基础加固。该方法是在原基础(原承台)侧面用胶粘剂锚固纵向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设置锚筋式承台连接原基础(原承台)与托换桩。该方法和优点是施工不影响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质量易保证,工程造价低,适用范围广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