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制作超大口径共同沟管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口径共同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现场制作超大口径共同沟管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管廊均为现场浇注而成,管廊为长方体结构,长方管廊体壁内嵌装有钢筋骨架,由于要承受较大的外压荷载,管廊的廊体壁较厚。管廊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将燃气管道、给水管道、排水管道、中水管道、供热管道以及通信电缆等汇聚起来;其优点为:一次开挖,集中施工,避免了同一路段重复开挖。管廊的主要施工制作步骤包括:开槽、支护、降水、钢筋绑扎、支模、浇注混凝土、养护、拆模、回填。该种方法的制作工艺步骤较为复杂,而且成型时间较长,钢筋用量巨大、钢材浪费现象严重,施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成型时间较短,设备投资少的现场制作超大口径共同沟管廊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现场制作超大口径共同沟管廊制作方法,其中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预先设计的尺寸将承口钢板以及插口钢板焊接成承口圈以及插口圈,并在涨圆机上涨圆,使其椭圆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将制作完成的承口圈以及插口圈运到施工现场附近的现场制作场地;(2).将承口圈及插口圈用纵向钢筋或钢筋骨架焊接连接;(3).将底模放到现场制作场地的工作平台上,并将内模安装到底模上;(4).将焊接好的承口圈以及插口圈放入安装好的底模上面以及内模外面的指定位置;(5).将外模安装在钢制承插口以及纵向钢筋或钢筋骨架外部,并且在紧靠外模内壁纵向预埋2~4条钢带,钢带厚度3mm,宽度50mm延外模360度均布;(6).用商品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浇注在安装好的模具之间,并且混凝土每浇注1m高度必须充分震动后方可继续浇注,使混凝土中的气泡排出达到混凝土充分密实的程度;(7).浇注完混凝土后进行养护,养护可采用小型移动锅炉蒸汽养护、自然养护、浇水养护;(8).待混凝土达到预先设计的拆模强度即可拆模、拔模,之后进行继续养护;(9).待混凝土达到指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0%,即可进行预应力钢绞线或预应力钢丝的缠绕,预应力钢丝直径为4-7mm、钢绞线直径为7-17mm,缠丝前在预埋钢带上各焊接一条长、宽、高相等的钢带,该钢带与预埋钢带不同之处为该钢带上预留有特定孔径、特定间距的圆孔,缠丝时,先将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安装在底模或其它平台上,用钢绞线穿过钢带上的预留孔在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外壁的缠丝位置同径缠绕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外壁一周,然后将会合的钢绞线两端交叉并分别固装在带有锚具的千斤顶的两端,利用千斤顶将交叉的钢绞线同径拉伸至达到预先设计的应力值后,用锚具固定钢绞线的交叉点,完成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的一圈钢绞线缠丝,之后,在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外壁依据设定的螺距,循环上述缠丝操作,即完成整个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的钢绞线缠丝;(10).缠丝完成后,采用手动喷浆机在外壁喷射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或纤维水泥砂浆保护层或其它聚合物保护层后继续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吊装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现场制作超大口径共同沟管廊制作方法采用钢绞线作为预应力的载体,原材料来源广泛,使用方便,而且预应力的采用有效的利用了钢材抗拉的性能,大大节省了钢材的使用,现浇管廊采用的钢筋抗拉等级一般为550MPa以内,而该产品采用的钢材抗拉等级均在1570MPa以上,使该产品钢材含量少,材料成本低。
2.本现场制作超大口径共同沟管廊制作方法在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缠丝步骤中,是先将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安装在支架上,用钢绞线在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外壁的缠丝位置同径缠绕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外壁一周,然后将会合的钢绞线两端交叉并分别固装在带有卡具的千斤顶的两端,利用千斤顶将交叉的钢绞线同径拉伸至预定的伸长度,用锚固块固定钢绞线的交叉点,完成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的一个钢绞线缠丝;之后,在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外壁依据设定的螺距循环上述缠丝操作,即完成整个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的钢绞线缠丝,该方法能够省去庞大的缠丝设备,降低了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管的设备投入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制作周期短、成本低。
3.本现场制作超大口径共同沟管廊制作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安装时挖掘的土方量少、占地面积小、回填快,安装总体费用大幅度降低。
4.本现场制作超大口径共同沟管廊制作方法制作的产品主要在安装现场制作,减少了工厂化生产的运费,一般节省的费用占总货款的10-15%,费用节省总额巨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现场制作超大口径共同沟管廊制作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预先设计地尺寸将承口钢板以及插口钢板焊接成承口圈以及插口圈,并在涨圆机上涨圆,使其椭圆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将制作完成的承口圈以及插口圈运到施工现场附近的现场制作场地。(2)、将承口圈及插口圈用纵向钢筋或钢筋骨架焊接连接。(3)、将底模放到现场制作场地的工作平台上,并将内模安装到底模上。(4)、将焊接好的承口圈插口圈放入安装好的底模上面、内模外面的指定位置。(5)、将外模安装在钢制承插口以及纵筋或钢筋骨架外部,并且在紧靠外模内壁纵向预埋2-4条钢带,钢带厚度3mm,宽度50mm延外模360度均布。(6)、用商品混凝土(普通高强度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浇注在安装好的模具之间,并且混凝土每浇注1m高度必须充分震动后方可继续浇注,使混凝土中的气泡排出达到混凝土充分密实的程度。(7)、浇注完混凝土后进行养护,养护可采用小型移动锅炉蒸汽养护、自然养护、浇水养护等多种形式。(8)、待混凝土达到预先设计的拆模强度即可拆模、拔模(该过程可用汽车吊、额定荷载的龙门架或履带吊等多种吊运工具),之后进行继续养护。(9)、待混凝土达到指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0%),即可进行预应力钢绞线(或预应力钢丝)的缠绕,预应力钢丝直径为4-7mm、钢绞线直径为7-17mm,缠丝前在预埋钢带上各焊接一条长、宽、高相等的钢带,该钢带与预埋钢带不同之处为该钢带上预留有特定孔径、特定间距的圆孔。缠丝时,先将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安装在底模或其它平台上,用钢绞线穿过钢带上的预留孔在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外壁的缠丝位置同径缠绕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外壁一周,然后将会合的钢绞线两端交叉并分别固装在带有锚具的千斤顶的两端,利用千斤顶将交叉的钢绞线同径拉伸至达到预先设计的应力值后,用锚具固定钢绞线的交叉点,完成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的一圈钢绞线缠丝,之后,在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外壁依据设定的螺距(覆土越深螺距越小,覆土越浅螺距越大)循环上述缠丝操作,即完成整个外圆内方或外圆内圆形廊体的钢绞线缠丝。(10)、缠丝完成后,采用手动喷浆机在外壁喷射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或纤维水泥砂浆保护层或其它聚合物保护层后继续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吊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