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14114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9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05828.4

申请日:

2007.02.19

公开号:

CN101384217A

公开日:

2009.03.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151

主分类号:

A61B5/151

申请人:

旭石墨尼龙株式会社

发明人:

兵江智幸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6.2.20 JP 042340/200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雒运朴;李 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在破坏柳叶刀主体和罩部之间的弱化部分(22)时,穿刺元件的前端部难以弯曲的柳叶刀。该柳叶刀(100)的构成包括:柳叶刀主体(102),从其前端部突出有穿刺元件的前端部;罩部(104),其在使用前将突出的穿刺元件的前端部收容并保护,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112)和罩部的后端部(110)以大致邻接的状态经由弱化部分(114)一体地结合,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120)及与其相对置的、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122)中的一个端面具有突起部(126),该突起部的顶部(128)规定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假想平面(132),另一个端面规定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平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柳叶刀,其构成包括:柳叶刀主体,从其前端部突出有穿刺元件的前端部;罩部,其在使用前将突出的穿刺元件的前端部收容并保护,该柳叶刀的特征在于,
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以大致邻接的状态经由弱化部分一体地结合,
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及与其相对置的、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中的一个端面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的顶部规定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假想平面,
另一个端面规定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平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处于邻接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规定假想平面的顶部与相对置的端面结合而成为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弱化部分具有穿刺元件的直径的五倍以内的长度,但并不为零,上述“一个端面的假想平面”和上述“另一个端面的平面”隔开相当于弱化部分的长度的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规定假想平面的顶部从相对置的端面离开。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规定假想平面,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规定平面。

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规定平面,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规定假想平面。

8.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规定假想平面,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规定假想平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突起部为凸棱状的形态。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突起部是如下形态,即多个凸棱平行地排列,且由相对于这些凸棱正交的一根凸棱形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穿刺元件的直径为0.4mm以下。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柳叶刀通过镶嵌有穿刺元件的树脂的镶嵌成型制造而成。

说明书

柳叶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采取少量血液时使用的柳叶刀(lancet,采血针),具体而言,涉及一次性的柳叶刀、即所谓的可任意使用的柳叶刀。
背景技术
作为采血用的柳叶刀,使用的是例如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61697号公报所公开的柳叶刀。具体而言,使用的是在图1中立体图,图2中侧视图来示意性地示出的类型的柳叶刀。该柳叶刀10由柳叶刀主体12以及罩部14构成,作为穿刺元件16的针的前端部18从柳叶刀主体12的前端部突出。另外,在柳叶刀的使用前的状态下,突出的穿刺部件16的前端部18以埋设于构成罩部14的树脂内的方式被密封,从而被与柳叶刀的周围环境隔离。在柳叶刀使用前的状态下,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20和罩部14的后侧经弱化部分22一体地结合。
在准备使用这种柳叶刀准备穿刺时,需要使穿刺元件16的前端部18露出。因此,绕穿刺元件16(严格地说,穿刺元件的长度方向轴24)周围相互向相反方向扭转(或旋拧)柳叶刀主体12和罩部14,来破坏由树脂构成的弱化部分22,之后,将柳叶刀主体12从罩部14分离开,由此使穿刺元件16的前端部18从柳叶刀主体12的前端部20露出。
在穿刺时,使用注射器发射如上所述地前端部18露出的状态下的柳叶刀主体14,并使前端部18穿刺皮肤等的规定部位,从而刺伤皮肤而出血。
在进行这样的穿刺时,由于针将刺破皮肤,因此被采血者会感觉到疼痛。为了多少缓解这种疼痛,尝试着使用更细的针,现在,作为最细的针,使用的是直径0.2mm(33规格(gauge))的不锈钢制的针。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61697号公报
在使用作为穿刺元件采用如此细针的柳叶刀时,在如上所述地进行扭转来破坏弱化部分的情况下,很难在穿刺元件的周围向相互相反方向正确地扭转柳叶刀主体12和罩部14。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穿刺元件的前端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与穿刺元件的剩余部分的延伸方向不一致,在柳叶刀主体的端部附近穿刺元件的前端部很容易弯曲。
这时,即便利用注射器使柳叶刀主体向穿刺元件的上述剩余部分的延伸方向发射,也由于穿刺元件的前端部已弯曲,因此,相对固定的穿刺部位,并不形成垂直或接近垂直的角度,而是在相当倾斜的方向上对准穿刺部位,之后穿刺元件的前端部强行贯入穿刺部位内并进行穿刺。在这种倾斜方向的穿刺中,不管柳叶刀主体相对于穿刺部位垂直或接近垂直的角度移动,也由于穿刺元件的前端部已倾斜地弯曲,因此,不管是否使用细针作为穿刺元件,在向穿刺元件的穿刺部位贯入/穿刺以及之后的拔出时,皮肤的阻力都会很大,其结果,与使用穿刺元件的前端部未弯曲的柳叶刀的、垂直或接近垂直方向的穿刺相比,会使使用者感觉到更加疼痛。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破坏柳叶刀主体12和罩部14之间的弱化部分22时,穿刺元件的前端部18难于弯曲的柳叶刀。
上述课题可通过如下一种柳叶刀而得到解决,该柳叶刀的构成包括:柳叶刀主体,从其前端部突出有穿刺元件的前端部;罩部,其在使用前将突出的穿刺元件的前端部收容并保护,其中,
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以大致邻接的状态经由弱化部分一体地结合,
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及与其相对置的、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中的一个端面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的顶部规定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假想平面,
另一个端面规定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平面。
另外,本发明的柳叶刀中,弱化部分位于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之间,其将存在于此的穿刺元件的一部分包围。在本发明的柳叶刀中,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所规定的平面或假想平面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柳叶刀主体和穿刺元件之间的这种位置关系,可通过如下方法而很容易实现,例如,本发明的柳叶刀通过成型方法,优选为通过在将穿刺元件预先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成型的镶嵌成型法来制造,但只要是能够确保这样的关系,则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制造方法。
对于本发明的柳叶刀而言,在使柳叶刀主体相对于罩部向相互相反方向扭转并旋转时,即便该假想平面与该平面并未以相互平行的状态旋转而是相互产生倾斜,也由于能够确保该假想平面和该平面以实质上相互接触的状态绕穿刺元件的轴旋转且实质上滑动(因此,不会从接触状态进一步倾斜),因此,能够尽可能地防止穿刺元件的前端部在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处弯曲。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穿刺元件非常细的柳叶刀中。具体而言,对于具有如下针的柳叶刀而言非常有用,即用作穿刺元件的针的直径(并非前端部,而实质上是圆柱状的部分的直径)为0.4mm以下,特别是0.25mm以下,例如34规格(直径0.18mm)以内的针。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柳叶刀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柳叶刀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柳叶刀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图3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的近前侧的一半切除后的样子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柳叶刀中的弱化部分破坏,而使柳叶刀主体和罩部分离的样子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是从与图5正好相反方向看时的、与图5同样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A)是本发明的柳叶刀的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主视图,另外,图7(B)是其示意性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柳叶刀的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的其他方式的示意性主视图。
符号说明: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以下的元件:
10...柳叶刀;12...柳叶刀主体;14...罩部;20...前端部;22...弱化部分;24...穿刺元件的长度方向轴;100...柳叶刀;102...柳叶刀主体;104...罩部;106...穿刺元件;100...前端部;110...后端部;112...前端部;114...弱化部分;120...端面;122...端面;124...基部;126...突起部;128...顶部;130...连结部分;132...假想平面;140、142、146、148、150、152、154...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柳叶刀的一个方式中,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为邻接状态(因此,弱化部分的长度实际上为零的状态),并且,这些端面所规定的假想平面以及端面在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即相对于穿刺方向实质上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该方式中,在穿刺元件的周围向相反方向扭转柳叶刀主体和罩部时,实质上能够确保如下两个方面,即:“一个端面的上述假想平面”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以及上述“另一个端面的平面”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其结果,上述“一个端面的上述假想平面”和上述“另一个端面的平面”实质上维持面接触状态,而且柳叶刀主体和罩部向相反方向旋转。由此,为了准备穿刺,只要绕柳叶刀的长度方向周围向相反方向扭转(旋扭)柳叶刀主体和罩部,而不必细心的注意它们的位置关系,就能够实质上确保在穿刺元件的轴的周围向相反方向扭转柳叶刀主体以及罩部。
在允许穿刺元件多少有些弯曲的情况下,将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一体地结合的弱化部分,可以沿穿刺元件的长度方向具有实质上的长度,其结果,上述“一个端面的假想平面”和上述“另一个端面的平面”隔开相当于该长度的距离。这里,弱化部分的“长度”是指上述“一个端面的假想平面”和上述“另一个端面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该长度,能够根据所容许的弯曲而适当地选择,但通常是穿刺元件的直径(穿刺元件的实质上圆柱状的部分的直径)的五倍为止的长度,优选为直径的四倍为止的长度,例如直径的三倍或二倍的长度,更优选的是直径的一倍(等倍)为止的长度,例如等倍或0.5倍的长度,这时,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并未处于严密地邻接状态,但在穿刺元件的周围向相反方向扭转柳叶刀主体和罩部时,上述“一个端面的上述假想平面”和上述“另一个端面的平面”(即便它们未处于平行状态而是倾斜的)能够维持近似于面接触状态的状态,因此穿刺元件的前端部并不会以较大的角度弯曲。
为了便于理解,由于上述“另一个端面的平面”能够以倾斜某种程度的角度的状态相对于上述“一个端面的假想平面”扭转,因此,穿刺元件的前端部最大有可能弯曲该倾斜角度。实际上,例如由不锈钢那样的金属做成的穿刺元件具有弹性,因此即便发生弯曲通常弯曲的角度也不会像最大的角度那么大。
另外,邻接状态是弱化部分的长度为直径的0倍、且“一个端面的上述假想平面”和上述“另一个端面的平面”邻接的状态,实际上,规定假想平面的顶部与另一个端面的平面接触,它们相互连结,即一体地结合。该连结部分虽然为线状或细长的面状,但与弱化部分一样,通过旋扭柳叶刀主体和罩部就能够很容易地破坏。该连结部分具有厚度(连结部分在穿刺方向的大小或长度)时,降低了破坏的容易度。该方式相当于上述的弱化部分实际上具有长度的方式。另外,在邻接状态的方式中,弱化部分和连结部分也可以一体地结合(参照后述图3所示的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如上所述,使用“大致邻接状态”的用语,其意思包含弱化部分没有长度(因此,为直径的0倍)的情况以及具有穿刺元件的直径的五倍为止的长度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另外,对于这时的端面间的状态,或端面所规定的平面和假想平面之间的状态,使用的是“大致面接触状态”的用语,其意思包含面接触状态以及与面接触状态近似的状态。另外,对于后者的与面接触状态近似的状态,限定为弱化部分的长度比穿刺元件的直径的五倍要小,且具有上述的各种长度的任意一种的情况下,“大致面接触状态”作为包含弱化部分没有长度的情况以及如上述的具有较短长度的情况这两种情况的意思而使用。
在本发明的柳叶刀中,规定假想平面的端面,可以是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以及与之相对置的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的任意一方。即,可以是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规定假想平面,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规定平面的方式,也可以是柳叶刀的前端部的端面规定平面,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规定假想平面的方式(后述的图3所示的方式)。另外,在本发明的柳叶刀的其他方式中,作为能够确保大致面接触状态的条件,上述“另一个端面”也可以与上述“一个端面”同样规定假想平面。
在本发明的柳叶刀中,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以及/或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具有朝向相对置的另一个端面突出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顶部规定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假想平面。即,这种端面通常由突起部以及未含有突起部的平坦部分(通常,突起部突出的根部)构成,在本说明书中,将后者的部分也称为“端面的基部”。在一个方式中,端面也可以是其整体由突起部所占据(即,端面没有平坦部分),在其他方式中,也可以例如平坦的基部和突起部构成。另外,这种突起部的最高部分为顶部。
另外,“假想平面”是指并不是实际上存在的平面,而是与突起的顶部接触并置于其上(或包含顶部)的单一的假想平面。在数学上,通过特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就能够规定包含这些点的一个平面。因此,在本发明的柳叶刀中,由突起部的至少三个顶部所规定的假想平面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另外,规定假想平面的顶部的个数越多,在相反方向上扭转柳叶刀主体和罩部时,越容易确保上述“一个端面的假想平面”和上述“另一个端面的平面”之间的大致面接触状态。
在端面规定假想平面时,利用端面所具有的突起部,使作为至少三个点,优选为更多的点的顶部实质上位于相同的高度。另外,“相同高度”是指,突起部的顶部位于与穿刺元件垂直的同一平面上。当然,这里所说的顶部,在端部具有不同高度的顶部的情况下,是指位于最高位置的顶部,这种具有最高高度的顶部至少需要三个。另外,顶部为线状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作为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直线顶部实际上位于同一高度。在顶部为面状的情况下,理想的是能够用一个面来规定假想平面,但优选的是较细小的面状,因此优选的是至少两个较细小的面状的顶部实际上位于同一高度。
突起部可以具有任意一种适当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在端面上突出的针状、杆状、半球状、锥状、高台状、凸棱状或壁状(直线,折线状、曲线状(例如波浪状、涡卷状、圆周状等)的壁)的突起部,另外,也可以是这些种类的组合。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处于邻接状态下时(弱化部分的长度为零时),需要突起部与弱化部分同样能够破坏,因此,其顶部的面积优选为较窄,例如,顶部为点状或小圆状或其他的较小的三角形状、矩形状、或多边形状、线状或宽度较窄的带状(绳状或非常细长的长方形)等。另外,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在处于大致相邻状态时(但,它们并未接触,或弱化部分的长度不为零时),无需考虑破坏。
突起部优选的是形成为具有突起部的端面规定了在其周围敞开的空间(换言之,规定封闭的空间并不优选),另外,特别优选的是形成为规定从端面的中央朝向外侧不变窄的空间。在这种方式中,如后所述,在通过使用树脂的镶嵌成型等成型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柳叶刀时,在脱模方面特别方便。然而,由于树脂具有弹性,因此也可以设置规定朝向外侧变窄的方式敞开的空间的突起部。另外,这里,“敞开”以及“封闭”等用语是针对相对于穿刺元件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而使用的。
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突起部为凸棱状。这时,优选为,凸棱的顶部沿凸棱的长度方向实际上以线状或细长面状地存在。凸棱作为整体可以是直线状或曲线状,另外,也可以是这些的组合。例如,可以是曲线状的凸棱并排的,也可以是直线状的凸棱并排,或交叉排列的。突起部,例如也可以是由多个平行的凸棱和与这些凸棱垂直(或倾斜)交叉的一根凸棱形成的格子状。在其他方式中,突起部可以是由多个凸棱形成,且该多个凸棱以包围穿刺元件的圆柱或圆锥台状部(高度以及直径较小)为中心放射状地伸长。
本发明的柳叶刀优选为,通过除了穿刺元件外使用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硅胶等树脂)来成型,特别是注塑成型,尤其是将穿刺元件插入于模具内的镶嵌成型的方式来制造。作为穿刺元件,可以使用不锈钢制的针,在本发明的柳叶刀的制造中,可以使用特别细的、例如33gauge的针、34gauge的针。若考虑成型时的脱模,则本发明的柳叶刀优选具有如下形态的突起部,即:在柳叶刀的周围很容易将形成规定假想平面的突起部的模具部分拔出的形态,例如凸棱状的形态。具体而言,直线状的凸棱交叉,优选为正交的形态,或平行地排列的状态。或优选为,将这些形态组合的状态(例如,存在相对于平行地排列的凸棱垂直交叉的凸棱的状态)。与假想平面相对置的端面的面,可以是平面状,也可以与像那样的假想平面一样具有突起部。
在图3中用立体图表示本发明的柳叶刀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4中示意性地表示将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的近前的一半部分切除后的状态。本发明的柳叶刀100由柳叶刀主体102以及罩部104构成。穿刺元件106跨越柳叶刀主体102以及罩部104而包含在它们内部的大体中央部中,其前端部108收容在罩部104内。
在图示的方式中,在罩部104的后端部110和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112处于以实质上邻接的状态,经由弱化部分114一体地结合的状态。在进行穿刺准备时,通过在穿刺元件106的周围向相对相反方向扭转柳叶刀主体102和罩部104来破坏弱化部分114,从而将柳叶刀主体102和罩部104分开,之后通过沿着穿刺元件106的延伸方向使它们相互远离,来使穿刺元件的前端部108露出(参照图5及图6)。
另外,如后所述,在图示的方式中,柳叶刀主体102和罩部104处于邻接状态,对规定假想平面的突起部的顶部128与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112所规定的平面120接触并结合,而形成连结部分130。因此,在破坏弱化部分114时,连结部分130也被破坏。
通过本说明书,用作表示方向的用语“前”以及“后”是以在穿刺时柳叶刀移动的方向为基准。因此,直到柳叶刀100所露出的穿刺元件的前端部108穿刺规定的部位为止,柳叶刀100向“前”方向移动,穿刺后向“后”方向移动(参照图4的箭头)。
在图5以及图6中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如上述的穿刺元件的前端部108露出的状态。图5是以与图4相同朝向描绘的图,图6是对从与图5正好相反的方向看到的样子进行描绘的图。从这些图中可以容易地理解,在图示的方式中,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112的端面120和罩部104的后端部110的端面122相互对置,且端面120为平面。
端面122具有从基部124突出的突起部126,突起部在其前端上规定顶部128。在图示的方式中,突起部由三个平行地并列的直线状的凸棱以及与这些凸棱垂直地交叉的一个凸棱构成。与凸棱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各凸棱与三角屋顶的形态或将三棱柱放平的形态相对应。
在图示的方式中,形成各凸棱的一边(规定屋顶的最高部分的边)规定突起部的直线状的顶部,这些顶部规定假想平面。换言之,假想平面上具有这些边的全部。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112和罩部104的后端面110处于邻接状态,因此,这样的假想平面实质上是与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112的端面120以邻接状态接触的平面,这样的假想平面与端面120实质上相同(或实质上与端面120一致)。
在本发明的柳叶刀中,如上述的顶部128与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112的端面120一体地结合,由此,在柳叶刀主体102和罩部104之间形成有连结部分130。在图示方式的柳叶刀中,从图1能够理解到,弱化部分114和连结部分130为一体。对于这样的连结部分130而言,在形成柳叶刀时,只要准备模具以便能够得到顶部128与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112的端面120正好线状地结合的状态的柳叶刀即可。在其他方式中,这种线状的结合也可以是非常细长的面状的结合。
因此,在假想平面以及端面120的双方与穿刺元件106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情况下,即便绕柳叶刀的长度方向周围向相反方向扭转柳叶刀主体102和罩部104,也由于在端面120之上假想平面以与其接触的状态旋转,因此柳叶刀主体以及罩部104相对于穿刺元件106的角度保持直角实质上不发生变化。其结果,在破坏弱化部分114时,实质上并未作用有使穿刺元件的前端部108弯曲的力,因此能够避免穿刺元件的前端部108以弯曲的状态从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120露出。
在图7(A)中示意性地表示朝向穿刺方向看图3~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罩部104(弱化部分在破坏后从柳叶刀主体分离后的状态)时的主视图,另外在图7(B)中示意性地表示从穿刺方向的侧方看时的侧视图。
从图7(A)能够理解到,罩部104的后端部的端面122由基部124以及从基部突出的突起部126构成。而且,突起部126的最高部分规定顶部128。图示的突起部由平行地并列的三根凸棱和与它们垂直地交叉的一根凸棱构成,这些凸棱的直线状的顶部规定假想平面,该假想平面以包含这些顶部的方式延伸。另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凸棱的中央部的直线相当于突起部126的顶部128。
在图7(B)中用虚线表示假想平面。另外,由于假想平面是包含顶部128的面因此实质上不具有厚度,但为了便于理解,用粗的虚线表示。在图3~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柳叶刀中,由于柳叶刀主体102和罩部104处于邻接状态,因此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112的端面所规定的平面120与假想平面132重合。
另外,如图7(A)所示,罩部104的后端部110的端面122还具有包围穿刺元件106的一部分的弱化部分114。在图示的方式中,弱化部分114和突起部126虽然连结,但并没必要一定连结。
在图8中,表示突起部可能的各种方式的其他例子。任意一种图中,突起部都是直线状的凸棱的组合,与图7(A)同样,为朝向穿刺方向看罩部104时的示意性主视图。
在图8所示的方式中,是直线状凸棱140以及142在包围穿刺元件106并位于中央的弱化部分114处垂直地交叉的方式。在图8(B)所示的方式中,是一根凸棱与平行地延伸的两根凸棱正交的方式,即,将图3的柳叶刀中的三根凸棱中的中央的凸棱省略掉的方式。在该方式中,弱化部分114与作为突起部的凸棱144一体化,在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在概念上,可以这样考虑,即穿刺元件106的周边部相当于弱化部分114。因此,在图8(B)所示的方式中,也并存有突起部和弱化部分,该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在图8(C)所示的方式中,作为突起部的凸棱146、148、150在纵向上平行地并列有三根。与如图8(B)中所示的方式同样,在该方式中,弱化部分114和突起部也为一体,没有明确的划分。在图8(D)所示的方式中,作为突起部的凸棱152以及154在纵向上平行地并列有两根,与图8(C)所示的方式中的省略掉中央的凸棱的方式相对应。其中,单独的圆锥台形状的弱化部分114包围穿刺元件106的一部分。
在图3~6所示的方式中,柳叶刀主体和罩部处于邻接状态,但在本发明的柳叶刀的其他方式中,柳叶刀主体和罩部也可以处于大致邻接状态。这时,突起部的顶部128从柳叶刀主体102的前端部的端面所规定的平面120离开。然而,在该离开的距离很小的情况下,当扭转柳叶刀主体和罩部时,假想平面相对于平面120不会有较大的倾斜,因此,在罩部104内穿刺元件的前端部108的延伸方向和柳叶刀主体104内的穿刺元件的剩余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间偏差的程度并不是很大,其结果,即便前端部108在柳叶刀主体的端部弯曲,其弯曲程度也不会很大。
在本发明的柳叶刀的其他方式中,与图3~6所示的方式相对照地,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规定假想平面,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规定平面。这时,只不过是简单地替换假想平面和平面之间的关系,且可清楚地知道,能够获得与上述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的说明同样的效果。
在其他方式中,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以及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的双方规定假想平面。从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中,假想平面实质上发挥与平面发挥相同的功能,而且也可以破坏柳叶刀主体和罩部之间的结合。因此,可知:即便在两方的端面都规定假想平面的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一个端面规定假想平面的方式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柳叶刀中,主要的特征在于,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和罩部的后端部在大致邻接的状态下经由弱化部分一体地结合,以及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及与其相对置的罩部的后端部的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规定上述的假想平面,剩余的端面(存在的情况下)规定相对于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平面。除了这种特征之外,本发明的柳叶刀还可以具有以往的公知的柳叶刀所具有的特征。
例如,罩部还可以具有空间部200,该空间部在柳叶刀使用后,与穿刺元件的前端部突出的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紧密嵌合,而收容穿刺元件的前端部。由此,在柳叶刀的使用后,能够实质地将穿刺元件的前端部隔离开。这种嵌合优选为过盈配合或卡扣连结。
另外,这样的空间部200优选具有将柳叶刀主体前端部插入到空间部内的开口端部202以及与其相对置的闭口端部204。这时,优选为,穿刺元件的前端部的至少最前端部扎入到构成闭口端部的壁中。通过如此地设置闭口端部204,可以将使用后的穿刺元件的前端部完全隔离开。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柳叶刀以及其制造方法,除了上述的本发明所特有的技术事项之外,也适用关于以往的柳叶刀的技术事项以及这种柳叶刀的制造方法的技术事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柳叶刀中,能够提供如下柳叶刀,即在使穿刺元件的前端部露出时,抑制其在柳叶刀主体的端部处弯曲,因此可以进一步缓解穿刺时所感受到的疼痛。
另外,本申请基于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6-042340号(申请日:2006年2月20日,发明名称:柳叶刀)主张优先权,该申请中所记载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引入于本说明书公开内容中。

柳叶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柳叶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柳叶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叶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叶刀.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在破坏柳叶刀主体和罩部之间的弱化部分(22)时,穿刺元件的前端部难以弯曲的柳叶刀。该柳叶刀(100)的构成包括:柳叶刀主体(102),从其前端部突出有穿刺元件的前端部;罩部(104),其在使用前将突出的穿刺元件的前端部收容并保护,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112)和罩部的后端部(110)以大致邻接的状态经由弱化部分(114)一体地结合,柳叶刀主体的前端部的端面(120)及与其相对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