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1359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3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8414.0

申请日:

2009.03.27

公开号:

CN101514567A

公开日:

2009.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B 1/346申请公布日:20090826|||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346; E04H9/02

主分类号:

E04B1/346

申请人:

蒋宝泰; 蒋佩和; 蒋佩文

发明人:

蒋宝泰; 蒋佩和; 蒋佩文

地址:

200110上海市闵行区莘朱路879弄141号2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 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基座的旋转支承座位于平稳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座的凹陷内,且旋转支承座底部与凹陷底部轴接,万向转动部件设置在凹陷/旋转支承座中并抵靠旋转支承座/凹陷,旋转驱动装置分别与旋转支承座和固定座固定,建筑物主体固定在旋转支承座上,较佳地,基座为钢架结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齿条条带、齿轮、驱动部件和弹性部件,旋转支承座中设置有管线安置通道、平衡装置和阻挡部件,固定座上设置有阻挡部件和弹性支撑固定部件,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新颖、能有效防震,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且可跟随阳光转动,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包括基座和建筑物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旋转驱动装置和万向转动部件,所述基座包括旋转支承座和平稳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凹陷,所述旋转支承座位于所述凹陷内,且所述旋转支承座底部与所述凹陷底部轴接,所述万向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凹陷/旋转支承座中并抵靠所述旋转支承座/凹陷,所述旋转驱动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旋转支承座侧面和所述固定座固定,从而驱动所述旋转支承座相对于所述凹陷绕轴旋转,所述建筑物主体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承座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齿条条带、齿轮、驱动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齿轮可转动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中,所述驱动部件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并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条带,所述齿条条带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承座侧面,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齿轮为弧形齿轮,所述齿条条带为弧形齿条条带,所述凹陷是半球形凹陷,所述旋转支承座为半球形旋转支承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承座底部具有凸轴,所述凹陷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凹部,所述凸轴位于所述凹部中,所述凸台支承所述旋转支承座,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滚珠,所述凸台通过所述滚珠支承所述旋转支承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承座中设置有管线安置通道,所述管线安置通道连通所述凹陷底部和所述建筑物主体,在所述旋转支承座底部且在所述管线安置通道周围设置有蓄水池。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承座中设置有四个水平连杆,各个水平连杆成十字形设置,各所述水平连杆分别套接至少一平衡重块和固定液压器,所述平衡重块与所述液压器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一金属圈和至少两第一金属条,所述第一金属条弯曲成半圆形,所述至少两第一金属条在中部位置相互交叉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第一金属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圈上,所述旋转支承座包括第二金属板、第二金属圈、至少一承载金属条和至少两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二金属条弯曲成半圆形,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在中部位置相互交叉,所述第二金属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上,所述第二金属板包覆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并分别与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和所述第二金属圈固定,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第二金属板和所述第一金属条上,所述万向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条中并抵靠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板轴接,所述承载金属条两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上,所述建筑物主体固定在所述承载金属条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条包括两金属条,两所述金属条中部位置相互交叉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金属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圈上,所述万向转动部件设置在两所述金属条之间,所述第二金属板包括底部金属板和侧面金属板,所述底部金属板固定在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的中部并与所述第一金属板轴接,所述侧面金属板固定在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上,所述万向转动部件抵靠所述侧面金属板,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和所述第一金属条上。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加强筋和至少一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两所述第一金属条之间并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一金属条,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两所述第二金属条之间并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二金属条,所述旋转支承座还包括至少一支撑金属条,所述支持金属条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条和所述承载金属条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阻挡部件,两所述阻挡部件位于所述旋转支承座侧面与所述凹陷侧面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旋转支承座侧面与所述凹陷侧面固定,两所述阻挡部件相互抵靠从而阻止所述旋转支承座相对于所述凹陷旋转。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弹性支撑固定部件,所述弹性支撑固定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外表面上。

说明书

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防震建筑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
背景技术
古往今来,地震一直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的倒塌,使无数生命财产遭受灭顶之灾。为了在地震中防灾减灾,国家对建筑物要求应能抵抗七级地震。而目前的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主要是在大地中打地基,然后在地基上建造各种建筑物,因此建筑物是通过地基固定在土地中的,建筑物与地基及土地之间是刚性连接。到目前为止,建筑物的抗震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的柱和梁中加大钢筋用量或其它办法,这种抗震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并没有改变建筑物与土地刚性连接这种状态,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容易倒塌,地震之所以会给建筑物造成极大的破坏,关键在于地震的晃动通过地基的刚性连接直接传递给建筑物,使建筑物四壁分裂而倒塌。
另外,由于太阳东升西落,在太阳可见的时间内,目前的固定的建筑物只有一段时间可以照射到阳光,而无法在太阳可见的时间内一直照射到阳光,从而无法享受到温暖的太阳光,也不利于清洗衣物的晾晒,并且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热水器等也不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该防震建筑物设计巧妙、结构新颖、能有效防震,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且可跟随阳光转动,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包括基座和建筑物主体,其特点是,还包括至少一旋转驱动和万向转动部件装置,所述基座包括旋转支承座和平稳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凹陷,所述旋转支承座位于所述凹陷内,且所述旋转支承座底部与所述凹陷底部轴接,所述万向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凹陷/旋转支承座中并抵靠所述旋转支承座/凹陷,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旋转支承座侧面和所述固定座固定,从而驱动所述旋转支承座相对于所述凹陷绕轴旋转,所述建筑物主体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承座上。
较佳地,所述万向转动部件是360°转动轮。
较佳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齿条条带、齿轮、驱动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齿轮可转动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中,所述驱动部件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并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条带,所述齿条条带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承座侧面,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更佳地,所述齿条条带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承座侧面,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凹陷侧面顶部。
更佳地,所述齿轮为弧形齿轮,所述齿条条带为弧形齿条条带。
较佳地,所述凹陷是半球形凹陷,所述旋转支承座为半球形旋转支承座。
较佳地,所述旋转支承座底部具有凸轴,所述凹陷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凹部,所述凸轴位于所述凹部中,所述凸台支承所述旋转支承座。
更佳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滚珠,所述凸台通过所述滚珠支承所述旋转支承座。
较佳地,所述旋转支承座中设置有管线安置通道,所述管线安置通道连通所述凹陷底部和所述建筑物主体,在所述旋转支承座底部且在所述管线安置通道周围设置有蓄水池。
较佳地,所述旋转支承座中设置有四水平连杆,四所述水平连杆成十字形设置,各所述水平连杆分别套接至少一平衡重块和固定液压器,所述平衡重块与所述液压器连接。
更佳地,所述平衡重块是生铁饼块。
较佳地,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一金属圈和至少两第一金属条,所述第一金属条弯曲成半圆形,两所述第一金属条在中部位置相互交叉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两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四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圈上,所述旋转支承座包括第二金属板、第二金属圈、至少一承载金属条和至少两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二金属条弯曲成半圆形,两所述第二金属条在中部位置相互交叉,所述第二金属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上,所述第二金属板包覆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并分别与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和所述第二金属圈固定,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和所述第一金属条上,所述万向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条中并抵靠所述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板轴接,所述承载金属条两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上,所述建筑物主体固定在所述承载金属条上。
更佳地,所述第一金属条包括两金属条,两所述金属条中部位置相互交叉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金属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圈上,所述万向转动部件设置在两所述金属条之间。
更佳地,所述第二金属板包括底部金属板和侧面金属板,所述底部金属板固定在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的中部并与所述第一金属板轴接,所述侧面金属板固定在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上,所述万向转动部件抵靠所述侧面金属板,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和所述第一金属条上。
更佳地,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加强筋和至少一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两所述第一金属条之间并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一金属条,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两所述第二金属条之间并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二金属条。
更佳地,所述旋转支承座还包括至少一支撑金属条,所述支持金属条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条和所述承载金属条上。
较佳地,还包括两阻挡部件,两所述阻挡部件位于所述旋转支承座侧面与所述凹陷侧面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旋转支承座侧面与所述凹陷侧面固定,两所述阻挡部件相互抵靠用于阻止所述旋转支承座相对于所述凹陷旋转。
更佳地,所述阻挡部件是障碍角铁。
较佳地,还包括至少一弹性支撑固定部件,所述弹性支撑固定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外表面上。
更佳地,所述弹性支撑固定部件是弹簧固定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发明通过万向转动部件使得在地震发生时固定座可以相对于所述旋转支承座晃动,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主体带来的影响,使得位于所述旋转支承座上的建筑物稳固,不会四壁分裂而倒塌,能有效防震,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可以使旋转支承座在固定座中相对于固定座转动,从而使得位于所述旋转支承座上的建筑物在太阳可见的时间内一直跟随太阳,一直照射到阳光,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设计巧妙,结构新颖;
2.本发明的旋转支承座底部合理巧妙地设计有蓄水池,一方面提供建筑物主体内的生活用水,另一方面用于加重旋转支承座底部重量,使得本发明更加的稳固,从而更好地防震;
3.本发明的旋转支承座中还设计有管线安置通道,用于安置水管、电线、煤气管道等,方便建筑物主体内引线;
4.本发明的旋转支承座和凹陷侧面上均设置了阻挡部件,通过这两个阻挡部件,使得旋转支承座相对固定座沿每个方向最多只能旋转360°,就得反方向旋转,从而避免管线安置通道中各种线路产生缠绕;
5.本发明的旋转支承座设计有平衡重块和液压器,通过在四个方向上分别由液压器向外推动或向内缩回平衡重块,来调节建筑物主体的平衡,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建筑物主体的倒塌,设计巧妙,结构新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固定座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旋转驱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旋转支承座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安装有平衡重块的旋转支承座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旋转支承座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5所示,本发明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包括基座和建筑物主体,还包括至少一旋转驱动装置和万向转动部件1,所述基座包括旋转支承座2和平稳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具有凹陷31,所述旋转支承座2位于所述凹陷31内,且所述旋转支承座2底部与所述凹陷31底部轴接,所述万向转动部件1设置在所述凹陷31/旋转支承座2中并抵靠所述旋转支承座2/凹陷31,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旋转支承座2侧面和所述固定座3固定,从而驱动所述旋转支承座2相对于所述凹陷31绕轴旋转,所述建筑物主体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承座2上。万向转动部件1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建筑设计师所设计的建筑面积而定,也就是旋转支承座2的上表面的大小而定,旋转驱动装置可以安装适当个数,以实现平稳旋转。旋转支承座2的上表面用于承载建筑物主体,其是建筑物主体的第一层水泥地板的基础,其强度设计,要保证能承受上部建筑物主体的重量。
较佳地,所述万向转动部件1是360°转动轮。
较佳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齿条条带11、齿轮12、驱动部件13和弹性部件14,所述齿轮12可转动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14中,所述驱动部件13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14上并连接所述齿轮12,所述齿轮12啮合所述齿条条带11,所述齿条条带11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承座2侧面,所述弹性部件14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上。弹性部件14用于使齿条条带11和齿轮12紧密啮合,即使在地震发生时,也同样紧密啮合。
更佳地,所述齿轮12为弧形齿轮,所述齿条条带11为弧形齿条条带。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陷31是半球形凹陷,所述旋转支承座2为半球形旋转支承座,所述驱动部件13是马达,所述齿轮12为内凹的半月形齿轮,所述齿条条带11为外凸的半月形齿条条带,所述齿条条带11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承座2侧面,所述弹性部件14固定在所述凹陷31侧面顶部。半月形齿轮的长度选为20cm,以较好地啮合所述齿条条带11,在地震发生时弹性部件14有弹性可适应地震的晃动,20公分半月形齿轮在地震时不会脱离齿条,可按东,南,西,北各安装一只,可以只有其中一只装有马达,马达启动后旋转支承座2旋转,半月形齿轮的长度当然也可选其它合适长度。
较佳地,所述旋转支承座2底部具有凸轴21,所述凹陷31底部设置有凸台32,所述凸台32具有凹部33,所述凸轴21位于所述凹部33中,所述凸台32支承所述旋转支承座2。旋转支承座2底部尤如碗底,这样,它不妨碍地震产生时产生的晃动,又能更好的复位,最好比凹部33直径最少小20-30cm,容易晃动。
更佳地,所述凸台32上设置有环形槽34,所述环形槽34内设置有滚珠35,所述凸台32通过所述滚珠35支承所述旋转支承座2。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34为钢槽。直径为1.5-2.0米,滚珠35为钢球。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承座2中设置有管线安置通道22,所述管线安置通道22连通所述凹陷31底部和所述建筑物主体,在所述旋转支承座2底部且在所述管线安置通道22周围设置有蓄水池23。管线安置通道22用于安置水管、电线、煤气管道等,方便建筑物主体内引线;蓄水池23一方面提供建筑物主体内的生活用水,另一方面用于加重旋转支承座2底部重量,使得本发明更加的稳固,从而更好地防震。
较佳地,所述旋转支承座2中设置有四水平连杆24,四所述水平连杆24成十字形设置,各所述水平连杆24分别套接至少一平衡重块25和固定液压器(未示出),所述平衡重块25与所述液压器连接。
更佳地,所述平衡重块25是生铁饼块。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各所述水平连杆24分别套接一生铁饼块,各所述水平连杆24分别固定在所述管线安置通道22和所述旋转支承座2侧面上。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尽量保持东西尽量缩小重量差距,南北也是。重量差越小越好,如果实在无办法达到平衡,可以通过上述的生铁饼块和液压器来调节。
较佳地,所述固定座3包括第一金属板(未示出)、第一金属圈36和至少两第一金属条37,所述第一金属条37弯曲成半圆形,所述至少两第一金属条37在中部位置相互交叉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第一金属条3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圈36上,所述旋转支承座2包括第二金属板4、第二金属圈26、至少一承载金属条27和至少两第二金属条28,所述第二金属条28弯曲成半圆形,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28在中部位置相互交叉,所述第二金属条2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26上,所述第二金属板4包覆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27并分别与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28和所述第二金属圈26固定,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26/第二金属板4和所述第一金属条37上,所述万向转动部件1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条27中并抵靠所述第二金属板4,所述第二金属板4与所述第一金属板轴接,所述承载金属条27两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26上,所述建筑物主体固定在所述承载金属条27上。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金属均采用钢材料。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坚硬材料,以提供稳固的支撑作用。此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钢圈26和所述第一钢条37分别固定,所述360°转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条27中并抵靠所述第二金属板4。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具体实施例中,齿条条带11固定在第二钢圈26上,所述弹性部件14固定在所述第一钢条37端部上。为了保证地震发生时产生晃动时上边的建筑物主体不会碰到固定座3,旋转支承座2要比固定座3高20cm-30cm,此时,弹性部件14可以较长,从而使得齿轮12啮合处于高位的第二钢圈26,当然,旋转支承座2可以更高,此时,齿条条带11需要往下安装,比如安装在第二钢圈26下20-30cm,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条28上,齿条条带11可以焊接或螺丝结合于第三钢圈上组成环绕旋转支承座2一圈,与第一钢条37上的半月形齿轮相结合,电动机启动后可使旋转支承座2、连旋转支承座2上的建筑物主体一起旋转。齿条条带11太长时可以根据直径,及圆周的尺寸分段制造然后焊接或螺丝固定于对应齿轮的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条37包括两金属条51,两所述金属条51中部位置相互交叉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金属条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图36上,所述万向转动部件1设置在两所述金属条51之间。
更佳地,所述第二金属板4包括底部金属板41和侧面金属板42,所述底部金属板41固定在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28的中部并与所述第一金属板轴接,所述侧面金属板42固定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28,所述万向转动部件1抵靠所述侧面金属板42,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圈26和所述第一金属条37上。将第二金属板4完全包覆所述至少两第二金属条28变成部分包覆,从而节省钢材,降低成本。.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齿条条带11固定在侧面金属板42上,所述弹性部件14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条37上,所述360°转动轮抵靠所述侧面金属板42。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使固定座3结构组合坐地稳键,底部直径1.5-2.0米,底部落在水泥地部位,必装有大于2.5米钢板于水泥地面以保证水泥地承受得住建筑物的重大吨位的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加强筋38和至少一第二加强筋(未示出),所述第一加强筋38位于两所述第一金属条37之间并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一金属条37,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两所述第二金属条28之间并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二金属条28。第一加强筋38和第二加强筋用于增强固定座3和旋转支承座2的承重能力。也可以不用加强筋,而采用多个钢圈,同样达到加固本发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承座2还包括至少一支撑金属条29,所述支持金属条29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条28和所述承载金属条27上。
较佳地,还包括两阻挡部件39,两所述阻挡部件39位于所述旋转支承座2侧面与所述凹陷31侧面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旋转支承座2侧面与所述凹陷31侧面固定,两所述阻挡部件39相互抵靠用于阻止所述旋转支承座2相对于所述凹陷31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件39是障碍角铁。障碍角铁阻止最大转动限度360°以内,一旦转了360°,马达就会向反方向转动使建筑物主体逆方向转动,从而避免管线安置通道引进的水、电、燃气的软管产生缠绕。
较佳地,还包括至少一弹性支撑固定部件40,所述弹性支撑固定部件40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的外表面上,另一端用于固定在所述地面上。例如固定在水泥地面上设置的环中。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固定部件40是弹簧固定器。
需要注意地是,为预防地震发生时家具的移动,建筑物内大型家具最好固定在地板上。在地面钢架上边建筑师设计留有围墙部位必须有加强钢材,有立标部位焊接钢筋网,以使水泥柱有立足之地。
使用时,通过本发明的电机驱动齿轮,使旋转支承座在固定座中相对于固定座转动,从而使得位于所述旋转支承座上的建筑物在太阳可见的时间内一直跟随太阳,一直照射到阳光,而当地震发生时,固定座晃动时,由于万向转动部件的存在,固定座可以相对于所述旋转支承座晃动,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主体带来的影响,使得位于所述旋转支承座上的建筑物稳固,避免建筑物主体产生剧烈晃动及四壁分裂而倒塌,能有效防震,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设计巧妙、结构新颖、能有效防震,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且可跟随阳光转动,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跟随阳光转动的防震建筑物,其基座的旋转支承座位于平稳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座的凹陷内,且旋转支承座底部与凹陷底部轴接,万向转动部件设置在凹陷/旋转支承座中并抵靠旋转支承座/凹陷,旋转驱动装置分别与旋转支承座和固定座固定,建筑物主体固定在旋转支承座上,较佳地,基座为钢架结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齿条条带、齿轮、驱动部件和弹性部件,旋转支承座中设置有管线安置通道、平衡装置和阻挡部件,固定座上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