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21129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8247.3

申请日:

2009.02.04

公开号:

CN101503888A

公开日:

2009.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26124 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变更后权利人:226124 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变更事项:共同申请人变更后权利人:康诺克(上海)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00603|||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B 1/0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山姆·西格曼 侯海泉 董年才 张军变更后:山姆·赛格曼 侯海泉 董年才 张军|||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04; E04B5/38

主分类号:

E04B1/04

申请人: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山姆·西格曼; 侯海泉; 董年才; 张 军

地址:

226124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建林;许婉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和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预制叠合板位于剪力墙的内侧,叠合板现浇层位于预制叠合板上部,在预制叠合板和叠合板现浇层内分别设置有一排拉筋,所述拉筋在节点处弯折90°后进入剪力墙的原有两竖直钢筋之间,在剪力墙内节点以上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在节点上部剪力墙内两侧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所述预留插筋置于注浆管内,在预制叠合板与剪力墙相接一侧下端设置有一排角钢,角钢处焊接有栓钉。本发明使剪力墙与预制叠合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能够承受与传递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外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同时这种节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和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板(2)位于剪力墙(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叠合板现浇层(3)位于预制叠合板(2)上部,在预制叠合板(2)和叠合板现浇层(3)内分别设置有一排拉筋(5),所述拉筋(5)在节点处弯折90°后进入剪力墙的原有两竖直钢筋之间,在剪力墙(1)内节点以上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7),在节点上部剪力墙内两侧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6),所述预留插筋置于注浆管内,叠合板现浇层(3)内的钢筋与预制叠合板(2)内的钢筋(4)为一整体,在剪力墙位于节点上部设置有一折线形缝隙(11),缝隙两端由弹性密封胶密封,在预制叠合板(2)与剪力墙(1)相接一侧下端设置有一排角钢(9),角钢(9)处焊接有栓钉(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5)在剪力墙内的垂直长度为250mm,所述拉筋(5)在预制叠合板(2)内的长度为5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5)规格为12,间距为30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6)规格为DN5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1)位于节点上方500mm,所述剪力墙(1)内一侧预留插筋(7)延伸至缝隙(11)以上600mm,另一侧预留插筋(7)延伸至缝隙(11)以上1000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9)距剪力墙(1)内侧边缘为25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9)规格为160*160*12mm,每块长200mm,每块间距为1000mm。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叠合板(2)厚度为100mm。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1)孔高为5mm,垂直折线部分高度为50mm。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栓钉(10)在角钢(9)的两角边各设置两个,并分别伸入剪力墙(1)与预制叠合板(2)内。

说明书

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成的墙体。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抗侧移刚度很大,它主要用来抵抗水平作用和承担竖向作用;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屋分隔构件。剪力墙结构可建得很高,主要用于12-30层的住宅建设。剪力墙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墙板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作为建筑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因为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所以剪力墙较之其他结构形式而言,更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水平剪力,抵抗破坏的能力更强,抗震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居住也很舒适。在剪力墙与板连接处,需要使剪力墙与板成为整体,使剪力墙保持连续,在地震力等外力的作用下,能够传递竖向反力与水平剪力,保证建筑物安全。目前,剪力墙与板的连接节点有很多种,专利号为CN97248704.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空心板与混凝土剪力墙及梁的连接节点,由混凝土剪力墙、先张预应力空心板、锚固筋组成,其特征是:在空心板端的孔洞位置开设键槽,槽内放置钢筋,钢筋伸入每层剪力墙体与墙体中钢筋锚固,满足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键槽内的混凝土与剪力墙混凝土同时浇筑,使板墙或梁节点成为整体。该节点连接,可使剪力墙保持连续,在地震力的作用下,传递竖向反力并避免空心板塌落;作为水平隔板的空心板传递水平剪力,适用于多层及高层住宅建筑。但这种结构复杂,施工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可使剪力墙与板成为整体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和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板位于剪力墙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叠合板现浇层位于预制叠合板上部,在预制叠合板和叠合板现浇层内分别设置有一排拉筋,所述拉筋在节点处弯折90°后进入剪力墙的原有两竖直钢筋之间,在剪力墙内节点以上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在节点上部剪力墙内两侧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所述预留插筋置于注浆管内,叠合板现浇层内的钢筋与预制叠合板内的钢筋为一整体,在剪力墙位于节点上部设置有一折线形缝隙,缝隙两端由弹性密封胶密封,在预制叠合板与剪力墙相接一侧下端设置有一排角钢,角钢处焊接有栓钉。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在节点处设置有预留插筋和拉筋,并通过制作的注浆管现场浇注叠合板现浇层,所以使剪力墙与预制叠合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能够承受与传递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外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同时这种节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中各标记所表示的结构名称为:
1.剪力墙
2.预制叠合板
3.叠合板现浇层
4.钢筋
5.拉筋
6.注浆管
7.预留预留插筋
8.弹性密封胶
9.角钢
10.栓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一种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和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板2位于剪力墙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叠合板现浇层3位于预制叠合板2上部,在预制叠合板2和叠合板现浇层3内分别设置有一排拉筋5,所述拉筋5在节点处弯折90°后进入剪力墙的原有两竖直钢筋之间,在剪力墙1内节点以上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7,在节点上部剪力墙内两侧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6,所述预留插筋置于注浆管内,叠合板现浇层3内的钢筋与预制叠合板2内的钢筋4为一整体,在剪力墙位于节点上部设置有一折线形缝隙11,缝隙两端由弹性密封胶8密封,在预制叠合板2与剪力墙1相接一侧下端设置有一排角钢9,角钢9处焊接有栓钉10。
所述拉筋5在剪力墙内的垂直长度为250mm。
所述拉筋5在预制叠合板2内的长度为500mm。
所述拉筋5的规格为,间距为300mm。
所述注浆管规格为DN50。
所述缝隙11位于节点上方500mm,所述剪力墙1内一侧预留插筋7延伸至缝隙11以上600mm,另一侧预留插筋7延伸至缝隙11以上1000mm。
所述角钢9距剪力墙1内侧边缘为25mm。
所述角钢9规格为160*160*12mm,每块长200mm,每块间距为1000mm。
所述预制叠合板2厚度为100mm。
所述缝隙11高为5mm,垂直折线部分高度为50mm。
所述栓钉10在角钢9的两角边各设置两个,并分别伸入剪力墙1与预制叠合板2内。
预制叠合板2内的钢筋4包括波浪形钢筋,且波距为400m。
本发明的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为:
1.在剪力墙1的节点上部开两排注浆孔,放入注浆管6;
2.将预留插筋5锚入剪力墙1的节点以下,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保留在注浆管内一段,长度与注浆管直管段长度相同;
3.制作预制叠合板2时预制钢筋叠合板现浇层3内的钢筋;
4.将预留插筋5与预制叠合板2及叠合板现浇层3内的钢筋相固接或焊接;
5.从注浆管6以50MPa的压力注入水泥砂浆,形成叠合板现浇层3。
6.叠合板现浇层经过养护后成型。

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和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预制叠合板位于剪力墙的内侧,叠合板现浇层位于预制叠合板上部,在预制叠合板和叠合板现浇层内分别设置有一排拉筋,所述拉筋在节点处弯折90后进入剪力墙的原有两竖直钢筋之间,在剪力墙内节点以上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在节点上部剪力墙内两侧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所述预留插筋置于注浆管内,在预制叠合板与剪力墙相接一侧下端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