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吸收性物品的吸收芯件。吸收芯件在长度(Y)、宽度(X)和厚度(Z)方向上延伸。吸收芯件包括上吸收芯件和下吸收芯件。至少在其一个区域中所述上芯件在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大于下吸收芯件的延伸范围;
至少在所述区域中,采集层在厚度(Z)方向上位于所述上吸收芯件与所述下吸收芯件之间,至少在所述区域中所述采集层在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小于上芯件的延伸范围。上吸收芯件包括位于至少所述区域中的开口,使得上吸收芯件上的开口覆盖采集层和下吸收芯件。
上芯件包括折叠指示线,它们具有基本上在长度方向(Y)上最大延伸范围并在芯件的宽度方向(X)上位于开口与上芯件的边缘之间。
这种吸收芯件的结构使其在沿宽度(X)方向承受压缩时具有“双碗”形状。双碗形状至少出现在所述区域中。双碗形状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接收、分配和存储大量身体废物。
上芯件上的开口在宽度(X)方向上位于上芯件的中央。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芯件还可以包括至少位于上吸收芯件中的开口下面的弹性成形元件。成形元件优选位于采集层与下吸收芯件之间。在至少所述区域中,成形元件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小于上吸收芯件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以及下吸收芯件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
在宽度(X)方向上向芯件施加压力促使其具有双碗形状——由上芯件的弯曲限定的第一碗(A)和包含在第一碗(A)内并由上芯件中的开口限定的第二更小的碗(B)。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本发明的吸收芯件的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在长度(Y)、宽度(X)和厚度(Z)方向上延伸。吸收性物品通常包括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和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液体可渗透的顶片和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至少在宽度(X)方向上延伸超过吸收芯件并在吸收芯件外部的区域上相互接合以形成边缘接缝。
吸收性物品另外可以包括两个弹性件,每个弹性件具有在物品的长度(Y)方向上的主延伸范围和在物品的宽度(X)方向上的次延伸范围。每个弹性件沿上吸收芯件的一个纵向边缘延伸,使得——沿弹性件在长度(Y)方向上的延伸范围的主要部分——弹性件在宽度(X)方向上既覆盖上吸收芯件也覆盖边缘接缝。
弹性件沿基本上弹性件在长度(Y)方向上的整个延伸范围在宽度(X)方向上既覆盖上吸收芯件也覆盖边缘接缝。弹性件优选位于上芯件的面向穿用者的一侧上。弹性件在宽度(X)方向上基本上相同程度地覆盖上吸收芯件和边缘接缝。
定义
在提及本发明的组成部分时采用的术语“上”被用于描述使用时靠近穿用者身体的组成部分。同样,在提及本发明的组成部分时采用的术语“下”被用于描述使用时更远离穿用者身体的组成部分。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一次性”被用于描述不会得到清洗或再次使用而是在使用之后被丢弃的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用于吸收性物品100的吸收芯件10。吸收芯件10是吸收性物品100的组成部分,其接收和容纳大多液体和其他身体渗出物并且可以是任何常规类型的。因而,其通常包括吸收材料。常见的吸收材料的实例是纤维素绒毛浆、薄纸(tissue)层、高吸收性聚合物(被称为超吸收性聚合物,SAP)、吸收性泡沫材料、吸收性无纺材料等等。通常在吸收主体中将纤维素绒毛浆和超吸收性材料结合。还常见的是使吸收芯件包括在液体接收能力、液体分配能力和存储能力方面具有不同特性的不同材料层。在例如婴儿尿布和失禁防护用品中常见的薄吸收芯件经常包括纤维素绒毛浆和超吸收性材料的压缩混合或层压结构。吸收芯件10的尺寸和吸收能力可以变化以适应不同用途,例如用于婴儿或用于失禁成年人。
吸收芯件10在长度(Y)、宽度(X)和厚度(Z)方向上延伸,如图4所示。通常,吸收芯件10的总长度在平展开状态下测量为120mm-800mm之间,总宽度在40mm-250mm之间,总厚度在3mm-25mm之间。
吸收芯件10具有包括两个芯件的层结构——位于吸收芯件10的面向穿用者一侧上的上吸收芯件20和位于吸收芯件10的面向外衣一侧上的下吸收芯件30。上和下吸收芯件20,30是独立的实体,也就是它们分别得到制造并在之后上下布置。本发明不包括其中某些区域或面积可以被认为是“上”或“下”的一体吸收芯件10。上和下芯件20,30可以在X-Y平面上独立地具有任何形状,例如椭圆形、矩形或沙漏形。每个芯件优选在Z方向上的厚度从芯件中间向边缘渐缩。上芯件20和下芯件30中的每个的Z方向上的最大厚度适于在2mm-20mm之间。上和下芯件20,30通常包括上述吸收材料,这些材料在上和下芯件中可以相同或不同。然而,下芯件30通常比上芯件20具有更高的吸收能力,这一点例如通过采用更多的超吸收性聚合物或更多的纤维素绒毛浆来实现。
在芯件10的长度上的至少区域50中,上芯件20在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比下吸收芯件30的延伸范围更大。适当地,上吸收芯件20的宽度在任何给定点是下吸收芯件30的1.2-3倍,优选是1.2-2.5倍,最优选是下吸收芯件30的宽度的1.2-2.0倍。图1中所示的吸收芯件10表示上芯件20在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在整个芯件10的长度上比下芯件30的延伸范围更大——这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实际上,上芯件20甚至可以X和Y方向上都具有比下芯件30更大的延伸范围(还在图1中示出)。然而,获得所需碗形所必需的是—在芯件10的长度的至少区域50中—上芯件20在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比下吸收芯件30的延伸范围更大。
上述区域50限定了主要在长度方向(Y)上延伸的面积,当压力施加在上吸收芯件20的纵向边缘上时在所述面积上形成所需的双碗形状。区域50可以在Y方向芯件1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然而,区域50可以仅在长度方向(Y)芯件10的延伸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芯件10在Y方向上的延伸范围的10%-80%之间、优选15%-70%之间、更优选20%-50%之间)上延伸。优选地,区域50关于在宽度(X)方向上延伸的线居中,所述线位于芯件10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处。
采集层40在厚度(Z)方向上位于所述上吸收芯件20与所述下吸收芯件30之间。采集层40用于快速接收液体以暂时保持并将其均匀分配到上和下吸收芯件20,30。因而,其通常不包括任何上述超吸收性材料,而是适当地包括纤维材料,例如合成纤维。
采集层40位于至少所述区域50中,并且可以沿芯件10的整个长度定位。至少在区域50中,采集层40在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小于上芯件20的延伸范围。如图1所示,采集层40在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在采集层40的整个长度上小于上芯件20的延伸范围。采集层40可以在X-Y平面上具有任何形状,例如椭圆形、矩形或沙漏形。其优选在Z方向上具有沿整个层相等的厚度。采集层40在Z方向上的厚度优选在0.5mm-7mm之间。
上吸收芯件20包括开口21,如图1-8所示。开口21延伸穿过上吸收芯件20的整个厚度,从一面到另一面(参见图4)。可以作为上芯件20的制造过程(例如上芯件20的冲压或压出)的一部分引进开口21或使开口21作为空气成网过程的一部分形成在模具中。开口21位于至少区域50上,使得上吸收芯件20中的开口21至少覆盖采集层40和下吸收芯件30。开口21应该在X-Y平面上具有小于下吸收芯件30的表面面积,并优选在X和Y方向上都具有小于下吸收芯件30的延伸范围。
为了有助于第一碗(A)的形成,上芯件20包括折叠指示线22,其基本上在长度方向(Y)上具有最大延伸范围并在芯件10的宽度方向(X)上至少位于开口21与上芯件20的边缘之间。这些折叠指示线22在上芯件20上提供额外的柔性(参见图3和8)。
折叠指示线22通常在吸收芯件10的长度(Y)方向上具有它们的主延伸范围。上芯件20优选包括至少两个折叠指示线22,开口21的每侧一个,尽管如此可以包括更多的折叠指示线22以提供甚至更大的柔性。折叠指示线22在图1中被示为完全穿过上芯件20的厚度延伸的切割线,然而还可以采用不完全穿过上芯件20延伸的压缩线或切割线作为折叠指示线22。另外,包括压缩空气成网材料的吸收芯件可以具有气流成网在所述折叠指示线22处的更低的材料密度,其在压缩时变得几乎不可见。折叠指示线22可以在两个以上的位置延伸到上吸收芯件20的边缘,使得上吸收芯件20被分成可以相对移动的两个或更多个独立部分。如图1所示,折叠指示线22可以具有大体上弯曲的形状,并在吸收芯件10的区域50处更接近芯件10的对称轴线。
尽管不是必须,但在图2,3,6,7和8中可见有利的是下吸收芯件30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与宽度(X)方向上折叠指示线22之间的距离相近或相同。此外,有利的是折叠指示线22(当从产品面向穿用者一侧看时)沿折叠指示线长度位于下吸收芯件30的侧边缘上方。在这两种情况下,折叠指示线22和下吸收芯件30可以配合达到最好的成形效果。
当在宽度(X)方向上得到压缩时,所述吸收芯件10的结构由此提供特定的双碗形状,尤其在区域50上。第一碗(A)由上芯件20的弯曲限定,并且包含在第一碗(A)内的第二更小的碗(B)由上芯件20上的开口限定(参见图3和8)。该双碗形状对快速且高效地接收、分配和存储大量身体废物尤其有效。吸收芯件10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覆盖使双碗形式的位置、深度和形成可以得到精密控制,并确保其以预定方式形成。
芯件10的区域50可以被看作芯件10的这样的面积,在该面积上至少:
-上芯件20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大于下吸收芯件30的延伸范围;
-采集层40位于上吸收芯件20与下吸收芯件30之间;
-采集层40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小于上芯件20的延伸范围;以及
-至少部分地定位有开口21。
满足这些要求使芯件10在所述区域50上具有所需的双碗形状。
因为人体是对称的,吸收芯件适当地在宽度(X)方向上对称,也就是其具有平行于长度(Y)方向穿过其中心延伸的对称轴线。吸收芯件20,30、采集层40、折叠指示线22和开口21相对于该对称轴线对称布置。
为了有助于防止吸收芯件10的三维结构受压下在宽度方向上皱缩,根据本发明的吸收芯件10另外可以包括至少位于上吸收芯件20中的开口21下方的弹性成形元件60。成形元件60优选位于采集层40与下吸收芯件30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其不会受到穿用者注意并将比其位于其他位置(图2)提供更好的成形效果。为了在芯件10上保持所需形状,成形元件60适当地根据下文所述的方法测量在25N侧向压缩下具有在13mm-20mm之间,优选在14mm-19mm之间,最优选在15.5mm-18mm之间的宽度。具有高刚度的成形元件60将使使用者感觉不舒服。硬的成形元件60也将使吸收性物品100对尿具有相对平直的冲击面。
在特定实施方式中,成形元件60具有如图5所示的特定形状。其具有四个腿61:在长度(Y)方向上向前延伸的两个前腿61a和在长度(Y)方向上向后延伸的两个后腿61b。其在中间具有变窄的腰部62和孔63。最窄的部分62应该位于裆部区域的筋(tendons)之间,在那里穿用者腿部之间的距离最小。前腿61a用于在芯件10的前部保持吸收芯件10的形状,而后腿61b在芯件10的后部具有相同功能。腿61a,61b还用于保持芯件10相对于穿用者身体处于最佳位置,即使穿用者在移动时。具体地,前腿61a有助于防止物品100在穿用者腿之间向后移动。孔63应该覆盖上芯件20上的开口21以使液体穿过转到下芯件30。孔63还在横向方向上提供了一定的柔性,这一点可以通过改变孔63的尺寸和形状来调节。
在上述区域50上,成形元件60优选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小于上吸收芯件20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和下吸收芯件30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参见图2)。由于成形元件60通常是液体不可透过的,因此这种结构使液体在宽度(X)方向上绕成形元件60的边缘流动,这样通过至少在宽度(X)方向上分配液体而充分利用上和下吸收芯件20,30。另外,成形元件60在长度(Y)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可以小于上和下吸收芯件20,30在该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因而促进液体流向芯件10的端部。成形元件60在所述区域50中在宽度(X)方向上的延伸范围通常在其最窄处应该不大于40mm,优选不大于32mm。
成形元件60适当地由非吸收材料制成,使得其物理和机械特性基本上不受液体的影响。如上所述,其还应该具有所需的刚度特性。因此,用于成形元件60的适当材料是塑料膜、多孔塑料膜和加强薄纸(tissue)或加强无纺材料。这些材料以层压件形式的组合也是可行的。
所有层(上芯件20、采集层40、下芯件30和可选择的成形元件60的芯件10)适当地基本上在它们的整个重叠区域上保持接触。它们优选在它们的重叠区域通过本领域已知的适当方式(例如胶合、热熔接或超声波熔接)相互接合。粘合剂结合可以是例如图案结合或螺旋结合。因此,当芯件在宽度(X)方向上压缩时,上芯件20、采集层40、下芯件30和可选择的成形元件60通常作为单个单元一起挠曲或弯曲。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在此所述的吸收芯件10的吸收性物品100(在图6-8中示出)。吸收性物品100是一次性的,其不被用于再次使用而是在污染之后被丢弃。图6表示轻的(light)失禁防护用品,尽管如此本发明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吸收性物品例如尿布、卫生巾和裤衬垫。吸收性物品100具有使用时被用于覆盖使用者的阴部隆起并面向使用者腹部的前部110、使用时被用于覆盖使用者的臀部并面向他们的背部的后部120、和在物品100的长度方向(Y)上位于所述前部和后部110,120之间的裆部130。
以与吸收芯件10相同的方式,吸收性物品100在长度(Y)、宽度(X)和厚度(Z)方向上延伸。其可以包括液体可渗透的顶片101、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102,然而已知的物品也可仅包括这些组成部分中的一个,或者其中吸收芯件10被封装在单个片内。
物品100的顶片101是在物品使用时接触穿用者身体的层。因而,其应该是对皮肤保持柔软、非刺激和舒适,并且体液应该能够无阻碍地穿过它。顶片101可以由无纺材料例如纺粘、熔喷、粗梳、水刺、湿法成网等材料组成。适合的无纺材料可以由诸如木浆或棉纤维的天然纤维,诸如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纤维胶等人造纤维,或天然和人造纤维的混合物构成。顶片101还可以由短麻纤维构成,其可以以结合图案相互结合,如在EP-A-1 035 818中公开的那样。适用于顶片的材料的其他实例为多孔泡沫、有孔塑料膜等。顶片101在吸收性物品100的不同部分中还可以是不同的。
物品100的底片102是在物品使用时离穿用者身体最远的层。为了保护穿用者的外衣不被弄脏,这一层应该是液体不可渗透的,但要求是透气的以使空气和蒸气可以进入和离开物品,从而降低尿布上产生的暖湿条件。通常,底片102是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例如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膜的薄塑料膜、涂有液体不可渗透材料的无纺材料、抵制液体渗入的疏水无纺材料或包括塑料膜和无纺材料的层压件。透气的底片材料的实例是多孔的聚合物膜、纺粘和熔喷层构成的无纺层压件、以及多孔的聚合物膜和无纺材料构成的层压件。底片102在吸收性物品100的不同部分可以是不同的。通过采用织物底片来获得吸收性物品的改进外观。
顶片101和底片102通常在物品的平面上具有类似的延伸范围,而吸收芯件10具有略微更小的延伸范围。顶片101和底片102绕吸收芯件10的周边相互接合,使得芯件10封装在由顶片101和底片102形成的封套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体可渗透的顶片101和液体不可渗透的底片102至少在宽度(X)方向上延伸超过吸收芯件10并在吸收芯件10外部的区域上相互接合以形成边缘接缝104。顶片101和底片102通过本领域中常见的任何方式例如超声波熔接、热熔接或胶合相互接合,并接合至芯件10上。通常,顶片101甚至在开口21内与上吸收芯件20接合,使得其与采集层40形成接触(如图7所示)。这样为吸收性物品100提供了整体外观和功能。
吸收芯件10在吸收性物品100中定位成使得在正确位置形成碗A和B——物品100距前边缘(也就是距使用中最接近穿用者腹部的那一边缘)大致三分之一长度处。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00可以包括两个弹性件103(图6和7)。每个弹性件103在物品100的长度(Y)方向上具有主延伸范围并在物品100的宽度(X)方向上具有次延伸范围。每个弹性件103沿上吸收芯件20的一个纵向边缘22延伸,使得——沿弹性件103在长度(Y)方向上的延伸范围的主要部分——弹性件103在宽度(X)方向上既覆盖在上吸收芯件20的一部分也覆盖边缘接缝104的一部分上。“主要部分”意思是弹性件103在长度(Y)方向上的它们至少一半延伸范围(例如优选它们在长度(Y)方向上的延伸范围的至少70%或至少80%)上在宽度(X)方向上既覆盖在上吸收芯件20上也覆盖边缘接缝104上。弹性件103甚至可以沿基本上它们在长度(Y)方向上的整个延伸范围在宽度(X)方向上既覆盖上吸收芯件20的一部分也覆盖边缘接缝104的一部分。在平伸长状态下测定的弹性件103通常在长度(Y)方向上的延伸范围在1cm-30cm之间,优选在5cm-20cm之间,更优选在8cm-18cm之间,最优选在10cm-15cm之间。适当地,弹性件103在宽度(X)方向上靠近开口21定位并在物品的长度(Y)方向上具有至少等于开口21的延伸范围。为了能够既覆盖吸收芯件10的一部分也覆盖边缘接缝104的一部分,弹性件103在平直未拉伸状态下测量时也应该具有一定宽度,例如在5mm-50mm之间,优选在8mm-25mm之间。弹性件至少在宽度(X)方向上并优选在所有方向(X,Y和Z)上是一体的;也就是它们不应该包括这样的多个弹性元件:这些弹性元件中的一些覆盖吸收芯件10且这些弹性元件中的一些覆盖边缘接缝104。
现有技术的物品中的弹性件通常仅定位在边缘接缝内。因为边缘接缝通常具有高度柔性,因此这种弹性件的布置对吸收芯件的形状影响有限,并且仅通过弹性件拉紧边缘接缝。因而常见的是吸收芯件保持相对平直,并且仅通过边缘接缝向物品提供碗形。然而在本发明中,弹性件103覆盖(并接合到)吸收芯件的一部分和边缘接缝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这些组成部分都受到弹性件的影响。因此,吸收芯件10也具有有利的双碗形,从而提高了吸收性物品100(参见图8)的液体处理性能。
为了获得最佳成形效果,弹性件103位于吸收芯件10面向穿用者的一侧上。弹性件103可以在宽度(X)方向上基本上相同程度地(也就是50/50重叠)覆盖吸收芯件10的一部分和边缘接缝104的一部分,尽管如此在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上重叠可以是60∶40甚至70∶30。优选地,弹性件103覆盖吸收芯件10大于它们覆盖边缘接缝。然而,弹性件103甚至可以在物品的每个侧边缘上覆盖整个边缘接缝104。
用于刚度测定的方法
本发明中的“刚度”被测定为物品在25N的侧向压缩下的宽度。LIoydInstruments LRX装置(在图9中总体由200表示)与运行Nexygen Ondio数据采集软件的计算机210相连。
吸收性物品100在20-23°和大约50%RH下存储24小时。利用软的标记记录笔在吸收性物品100的顶片101上标出物品的纵向中心线,要小心不破坏吸收性物品。在芯件10距芯件前边缘三分之一长度的距离处沿该纵向中心线做出标记。
所述装置包括被布置成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固定在竖直平面上使得物品100的一个长边缘(侧边缘)面向上的夹具201。夹具的夹爪具有产品标记TG26,并且在物品的纵向(长度)方向上长10cm。
物品100如图9所示被夹紧在夹具201上,使得夹具夹爪的边缘沿物品的纵向中心线定位,并且位于芯件长度1/3处的标记居中置于夹具上(也就是使得夹爪在标记周围沿纵向中心线在任意方向上延伸5cm)。夹爪在1kN的压力下绕物品闭合。
脚202竖直布置在夹具上方。脚202是布置在水平平面上的矩形金属块,其长3.5cm(在与夹具夹爪的延伸范围相同的方向上)并且宽4.8cm。脚202的中心和夹具201上下竖直对准,并分开足够的距离以使脚202与吸收性物品100之间不会形成任何接触。该装置被布置成使得脚202以预编程速率(在本申请中采用100mm/分)竖直向下移动。
计算机210被布置成采集有关脚202施加的向下压力和脚202与夹具201之间的距离的数据。在本发明中关心的是25N压力下脚202与夹具201的夹爪(也就是物品100的纵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距离从脚202的下表面到夹具201的上表面测量。
图10是对于多个吸收性物品A-E而言在加载过程中的负荷(N)相对于裆部宽度/2(单位mm)的曲线图。产品A,D和E具有超过15mm的厚度,而产品B(w)、B(wo)、C和F具有15mm以下的厚度。产品B以具有(w)和不具有(wo)成形元件进行测试。
当产品利用大约10N的力得到侧向压缩时,具有成形元件的产品具有更大的耐压缩性,并且保持它们的裆部宽度比不具有成形元件的产品更大。在15N以上,在具有和不具有成形元件之间就保持裆部宽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在液体到达产品时获得对液体而言更宽和更平的冲击面。
在图10中还可以看到薄产品(B(wo),C和F)在17N以上的压力下比相应的厚产品(A,D,E)具有更低的残留裆部宽度。
当测量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时,利用尺寸40×100mm的矩形厚度规。脚在物品上施加0.1kPa的力。
测量两个吸收性物品的厚度,平均值代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物品在测量之前必须在20-23℃和大约50%RH下存储24小时。重要的是在测量其厚度之前每个物品被拉平,这一点可以通过紧固拉伸物品来实现。
厚度规的矩形脚的中心定位在纵向中心线上方一定距离处,该距离是芯件距芯件前边缘三分之一长度(也就是在物品上与测量物品刚度时定位夹爪中心相同的纵向位置)。脚的更长边(100m)平行于待测量的物品的纵向中心线布置。脚小心下降在吸收性物品上并在施加0.1kPa的压力5秒钟之后在厚度规上读出厚度。
已经参照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多种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应该被认为是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来自不同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按照需要得到组合。本发明的范围被认为是限定在附加权利要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