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贴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医疗用贴布,尤指一种可隔绝伤口且避免与伤口接触、确保伤口部位空气流通的贴布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人于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皮肤擦伤、刺伤或割伤等伤口,对于这些伤口若不立即加以处理,则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而更加恶化,因此通常较常见的处理方式多会将伤口适当消毒,并涂上药膏(如:青霉素等油性阻绝药物),此时,若不加以适当隔离,则该药膏容易于伤口活动时与衣物或外部异物接触而造成对外沾染或伤口沾黏,进而产生伤口发炎或伤部扩大之情形;因此,上述于伤口消毒并涂上药膏处理后,有以纱布覆盖于伤口上,再以胶带(或绷带)固定该覆盖的纱布,以防止外部异物或细菌直接与伤口接触而造成感染,亦可避免药膏对外沾染产生脏污;另有于伤口消毒与涂布药膏后,以一简易的伤口贴布(如:OK绷)贴盖于伤口上,亦可达到防止对内感染与对外沾染的基本功效。
其实,通常正常健康的人体本身即具有自疗免疫力,对于一般的伤口皆有自我修补恢复之能力,因此,当伤口之血液(血小板)凝固后,即具有基本的细菌隔离效果,此时仅需注意避免外物碰触以破坏伤口,且防止水份、灰尘(或细小异物)的沾黏感染,再使伤口部位保持空气流通与干燥,即可使伤口逐渐痊愈;然而,上述常见的无论是以伤口贴布(OK绷)或以纱布覆盖再以胶带(或绷带)固定的方式,其皆是直接覆盖于伤口上,不但会与伤口产生大量的接触与摩擦,造成伤部的扩大,且会使伤口部位的空气无法流通,难以保持干燥,致使潮湿的伤口部位更容易感染细菌而发炎,影响伤口的痊愈时程。
有鉴于常见的伤口隔离方式及其装置有上述缺点,发明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发明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贴布,其能确保伤口与外部的隔绝,有效避免伤口因摩擦而扩大伤部,防止细菌感染,且确保伤口部位空气流通并维持干燥状态,以增进伤口的复原速度与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疗用贴布,包括:一片状隔离层,覆盖于伤口上方;至少一支撑组件,与该隔离层相结合,且由该支撑组件支撑该隔离层,以使该隔离层保持与伤口不接触的位置;二黏贴组件,分别结合于该支撑组件、隔离层至少其中之一的二端部,以利于将该隔离层定位于伤口周侧。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隔离层完整包覆于所述支撑组件外周侧。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支撑组件为具有可塑性的长条体,且于二旁侧分别设有至少一可弯折的第一凹痕,藉由该第一凹痕以界定出该支撑组件中段的一支撑部,以及该支撑部二侧的端部。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支撑组件于二第一凹痕旁侧另分别设有一可弯折的第二凹痕,以于该第一、二凹痕之间形成一弯折部。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隔离层上设有复数个透气孔。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黏贴组件由一黏贴件及一离形件所相互结合而成,且该黏贴件以一侧结合于该支撑组件、隔离层至少其中之一,而该离形件结合于该黏贴件另一侧。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支撑组件由复数个排列结合于隔离层上的长条形支持条所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贴布,其在不与伤口接触的状态下,确保伤口与外部的隔绝,以有效避免伤口因摩擦而扩大伤部,且防止细菌感染。此外,本发明的医疗用贴布可确保伤口部位空气流通并维持干燥状态,以增进伤口之的复原速度与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弯折后待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合于伤口部位的相关位置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应用情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10为支撑组件 101为支持条
11为支撑部 12为端部
13为弯折部 131为第一凹痕
132为第二凹痕 2为黏贴组件
21、201为黏贴件 22为离形件
3、30、31为隔离层 311为透气孔
4为防水覆盖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明显可看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主要包括:支撑组件1、黏贴组件2及隔离层3等部分,其中该支撑组件1为具有可塑性的长条体,其于中段二旁侧表面分别设有一凹陷的第一凹痕131,于该二第一凹痕131旁侧另设有一凹陷的第二凹痕132,使该第一凹痕131、第二凹痕132之间得以形成一弯折部13,同时,藉由该弯折部13可将该支撑组件1分隔为一中段的支撑部11,以及该弯折部13二旁外侧的端部12。隔离层3是一薄片状体,其可结合于由复数个长条形支持条101所构成的支撑组件1的一表侧(各支撑组件1等距均匀排列),而该黏贴组件2则由一黏贴件21及一离形件22所相互结合而成,该黏贴件21之一侧结合于该支撑组件1另一表侧(与隔离层3结合的反侧)的二端部12部位(亦可同时结合于隔离层3之二旁侧),而该离形件22则结合于该黏贴件21另一侧(如图1、图2所示)。
使用时,操作者可施力弯折该第一凹痕131、第二凹痕132,使该弯折部13可向黏贴组件2的反侧斜翘,并支撑该支撑部11(如图3所示),然后,撕离该离形件22,以该裸露的黏贴件21黏贴于伤口周侧,可使该隔离层3覆盖定位于伤口上方,且该支撑组件1的支撑部11恰可支撑该部位的隔离层3与伤口之间得以保持一适当距离(如图4所示),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避免该隔离层3与伤口摩擦而造成伤部扩大以及沾染情形,同时亦可保持伤口部位之空气流通;而上述结构于实际应用时,更可于该隔离层3(各支撑组件1)上方覆盖一大面积且透气的防水覆盖组件4,藉以有效防止水份及灰尘、异物侵入,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求与便利性。
请参阅图6,可知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构造主要以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构造为基础,具有相同的支撑组件1及黏贴组件2等基本结构,其差异仅在于:该第二实施例具有一隔离层30,该隔离层30包覆于各支撑组件l外周侧,以对各支撑组件l形成更完整的保护,同时,亦可达到相同的伤口保护功效。
请参阅图7,可知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构造主要以前述第一实施例(亦可为第二实施例)的构造为基础,具有相同的支撑组件1及黏贴组件2等基本结构,其差异仅在于:该第三实施例具有一隔离层31,该隔离层31可设于支撑组件l之一表侧(如第一实施例)或包覆于各支撑组件1外周侧(如第二实施例),且于该隔离层31上设有复数个透气孔311,以具有较佳之透气效果。
请参阅图8,可知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构造主要包括:支撑组件10、黏贴件201及隔离层3等部分,其中该支撑组件10为具有可塑性的长条体,其于中段二旁侧表面分别设有一凹陷的凹痕,藉由该凹痕可将该支撑组件10分隔为一中段的支撑部11及其二旁侧的端部12,隔离层3是一薄片状体,其可结合于各支撑组件10之至少一表侧,而该黏贴件201则结合于支撑组件10之二端部12,且相较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黏贴件21具有较高厚度。
使用时,操作者可施力弯折该支撑组件10之凹痕,使其支撑部11与端部12之间形成一弯折角度,然后以该黏贴件201直接黏贴于伤口周侧,可使该隔离层3覆盖定位于伤口上方,利用该黏贴件201的厚度配合支撑组件10的弯折,可使该支撑部11恰可支撑该部位之的隔离层3与伤口之间得以保持一适当距离,藉此以达到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保护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医疗用贴布确可达到有效隔离伤口、避免伤口摩擦沾黏且确保空气流通之功效。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与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