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牵引的细长型交通障碍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牵引的细长型交通障碍物,其包括多个刚性、带有两个端部的细长型交通障碍物模块,在由牵引车对细长型交通障碍物进行重新定位期间,所述多个细长型交通障碍物模块在其端部处连接并结合有控制交通障碍物模块之间的相对运动的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交通障碍物包括以端到端的关系枢转连接的多个障碍物段。同样已知的是结合有便携式交通障碍物地面接合轮,从而便于通过牵引车牵引交通障碍物。
1991年4月16日公开的美国专利No.5,007,763披露了一种装置,其中交通障碍物部分包括居中设置、嵌入式的运送器。该运送器包括流体驱动油缸,该流体驱动油缸连接到承载位于该油缸下方的轮的轴。当轮处于收回位置时,障碍物部分置于地面上,而当轮伸出时该障碍物部分完全支承在轮上。这些障碍物部分枢转地连接并且当需要改变时,例如通过牵引车或其它车辆牵拉,能够将障碍物段从一个施工现场移动到另一个施工现场。每个轮轴和轮能够转向除垂直于障碍物部分的纵向延伸之外的位置,从而一些障碍物部分能够被横向移动到处于非同一直线的位置。
1987年5月19日公开的美国专利No.4,666,332披露了一种能够根据改变需求而重新定位交通障碍物单元的交通障碍物运送器或推进器。该运送器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端板的支承框架,两个基本上对齐的障碍物段的相邻端支承在该支承框架上。该框架承载液压缸,该液压缸升高和降低安装在框架下方的轮轴上的支承轮。所述轮在上位置和下位置之间移动,该上位置位于支承框架的下端之上同时障碍物段支承在地面上,而在下位置中障碍物段被升高到地面以上。在轮的后者位置中,障碍物部分能够从一个位置牵引到另一位置。通过联接连杆机构而与每个运送器的轮一起使用转向机构,以对障碍物段进行转向,所述联接连杆机构连接到安装在从牵引杆向上延伸的牵引车支承体上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同时也建议转向机构的转向臂能够单独地操作,如在牵引过程中依靠单独的液压缸或通过齿条和齿轮为障碍物部分提供期望的方向。
2002年11月26日公开的美国专利No.6,485,224披露了一种在相邻障碍物模块的间隔开的端部之间具有门的交通障碍物。可移除盖侧板以将门互连到相邻障碍物模块的枢转销连杆。
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在牵引操作期间对牵引的互连模块或部分保持适当的控制。由美国专利4,666,332和5,007,763作为示例的现有技术在牵引期间导致牵引的交通障碍物的段的“偏移(wander)”。另外,现有技术的细长型交通障碍物在受到撞击例如车辆从后方或侧向撞击该细长型交通障碍物时经受弯曲和移位,该现有技术的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结合有由枢转联接机构连接的多个部分和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牵引的、铰接的、细长型的交通障碍物,其结构特征在于:在牵引期间改进控制并使其障碍物模块的“偏移”最小化,并且不仅在牵引期间而且在已经重新定位之后加强和稳定细长型交通障碍物。
本发明的细长型交通障碍物包括多个刚性的、细长型、带有两个端部的交通障碍物模块。
在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之间设置连接器,以提供它们之间的铰接互连。
限制结构布置在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之间并可与连接器和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共同操作以限制它们之间的铰接并抵抗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弯曲。
每个交通障碍物模块包括彼此间隔开并定位在交通障碍物模块端部的内侧的两个轮组件。每个轮组件包括轮支承件和由该轮支承件支承地多个轮。
参考下列的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优势和目的将会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构造的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透视图,所述交通障碍物的一端通过其一端处的牵引车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在另一端处连接到拖车;
图2是图示了在牵引过程中连接在一起的牵引车和交通障碍物模块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图示了在通过枢转销连接到相关的交通障碍物模块前端连接之前的牵引杆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在牵引车和前部交通障碍物模块之间延伸并连接到它们的牵引杆的俯视平面图;
图5是后部交通障碍物模块和通过连杆连接到该障碍物模块的拖车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6A是图示了最后部的交通障碍物模块和拖拽支架以及用于提供它们之间的互连的连接结构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6B是图示了在牵引过程中与最后部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互连时拖车前部的假设的交替位置的俯视平面图;
图7是图示了两个相邻交通障碍物模块的相对端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将一个模块的一部分切开并将枢转盖移除以图示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内部结构;
图8是图示了两个相邻交通障碍物模块的相对端的俯视平面图,其中将盖板移除以显示可拆卸地连接到交通障碍物模块的端部之间的枢转连接器的枢转限制元件;
图9是两个相邻交通障碍物模块在通过枢转销连接之前以及在安装枢转限制元件之前的分解图;
图10是图示了枢转限制元件的俯视平面图,所述枢转限制元件能够与相邻交通障碍物模块的端部接合以限制它们之间的枢转,所述模块显示在可选择的位置上;
图11是枢转限制元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12和图13是应用于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轮组件的透视图,在这些图中所述轮相对于彼此成九十度定向;
图14是在图12所示方向上的轮组件和相关杠杆的俯视平面图;
图15是沿图14的线15-15截取的处于升高状态的轮组件的剖面图,其图示了结合在轮组件内的起重器的操作;
图16是类似于图17视图,但是其图示了处于降低状态的轮;
图17是图示支承该轮的摇杆臂的枢转运动的剖面图;
图18是轮支承件的替换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9是轮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0是图示了图19的实施例的轮支承结构的细节的仰视透视图;
图21是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
图22是类似于图19的视图,其显示了在不同方向上转动的轮;
图23是类似于图20的视图,其显示了在不同方向上转动的轮;以及
图24是类似于图21的视图,其显示了在不同方向上转动的轮。
【具体实施方式】
提交的美国共同在审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重新定位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系统,其中牵引车连接到交通障碍物的第一端或附近。当交通障碍物与支承面接合以在支承面上重新定位细长型交通障碍物时,牵引车可操作以将牵拉力施加在牵引细长型交通障碍物上来牵拉细长型交通障碍物。
在所述系统中,拖拽体连接到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另一端或附近。所述拖拽体可操作以将与由牵引车施加在细长型交通障碍物上的牵拉力相对的拖拽力施加在细长型交通障碍物上,从而抵抗细长型交通障碍物在重新定位期间的“偏移”和弯曲。
图1-6B显示了细长型交通障碍物10,该细长型交通障碍物10通过牵引车12从其前端牵拉或牵引。拖车14布置在细长型交通障碍物10的尾端,牵引车12和拖拉车14对细长型交通障碍物10施加如箭头指示的相对力。当然,牵引车施加的力大于拖车施加的力,从而细长型交通障碍物10能够如图1所示地被向左牵引。
牵引杆16附接到拖车并从其侧向突出,牵引车12布置在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旁边。牵引杆16的末端通过枢转销18连接到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前端,该枢转销18穿过在从前端板22突出的支架20中以及在牵引杆16末端中的对准开口。牵引杆16是伸缩结构从而其长度可如图3所示地改变,利用锁销24可确保牵引杆为理想的长度。
拖拽支架26(参见图5-6B)附接到拖车14。槽状构件的连接杆28的一端通过连接销30牢固地连接到拖拽支架。枢转销32穿过位于连接杆28的另一端处的开口,所述开口与从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后端板36向外突出的后部支架34中的开口对准。
与已描述的实施例具有相同的结构,细长型交通障碍物10包括多个刚性、细长型、带有两个端部的交通障碍物模块40。为了简单起见,图1仅显示了两个这样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超过两个交通障碍物模块可结合于该细长型交通障碍物。
每个交通障碍物模块40包括适当地由钢制成的内部框架42,该内部框架42刚性地固定多个细长型槽道40,该细长型槽道40同样优选的但不是必须由钢制成并且连接到框架且在每个模块的前板22和后端板36之间延伸。所述端板同样适宜但不是必须由钢形成。
在公开的实施例中,由于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之间的枢转连接而使它们之间存在铰接互连。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以前端板和后端板相对的位置设置并在它们之间限定一间隙。在重叠支架20、34中的开口是对准的。例如如图7所示,穿过该对准开口的枢转销18在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之间提供枢转互连。一旦完成所述枢转互连,优选的使用盖50覆盖和保护枢转连接结构。为此目的可以使用销52。
限制结构设置在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之间的间隙内,并可与枢转连接结构和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共同操作以限制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之间的铰接移动并抵抗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一部分发生显著的弯曲,该细长型交通障碍物包括枢转连接的相邻交通障碍物模块。
更具体而言,限制结构为带有两个端部的枢转限制元件54的形式,该限制元件54是整体构造。所述枢转限制元件54包括稳定套筒56,该稳定套筒56沿着枢转限制元件的其余部分限定了通孔58。枢转限制元件54可容易地拆除或安装。安装时仅需要将枢转限制元件安置在一对重叠支架上,从而通孔58与上述支架中的开口以及从端板22、36突出的其它支架中的开口对准。然后,枢转销18插入所有的开口和通孔58。
枢转限制元件54沿相对的方向从枢转销向外突出并位于相邻的障碍物模块的端板22、36之间的间隙内。如图10所示,当用所述模块绕枢转销枢转时,枢转限制元件与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的相对端板接合。这表明为了加强细长型交通障碍物所采取的便利和有效的方法提供了上面所提出的优点,包括在牵引期间完全或基本消除偏移。枢转限制元件可布置在细长型交通障碍物的所有相邻的交通障碍物模块之间。
每个交通障碍物模块40包括两个轮组件60,其细节如图12-17所示。每个交通障碍物模块40的两个轮组件均彼此间隔开并在其端部内侧间隔开。所述轮组件通过任何适当类型的机械扣件固定到交通障碍物模块的内部框架。每个轮组件60包括外罩62和可通过舵杆66相对于外罩旋转的内罩64。内罩64包括下伸缩构件68,其可通过螺旋起重器70实现升高和降低(参见图15、16)。伸缩构件68与内罩64的其余部分旋转以改变在摇臂轮支承件72上的轮70的方向,该摇臂轮支承件72设置在伸缩构件68的下端。
两个平行轮轴74从摇臂轮支承件72的两侧突出。在图示的布置中,存在前、后轮组70。每个轮组包括四个轮子,伸缩构件68的一侧各有两个。结合有两个轮组件的这样的布置将模块重量基本分配到每个轮组件的地面。此外,两个轮组件能够更好地控制模块运动。摇臂轮支承件72允许所述轮对不规则地形的迅速调节。
如上所述,舵杆66用于使轮70转向。一根或两根舵杆可被锁定在适当位置,从而与其相关联的轮在相关联的交通障碍物模块的纵向轴线方向上定向。图7显示了舵杆,该舵杆被定位在突出部76的凹口中以锁定该舵杆来防止其侧向移动。
图18图示了可替代的轮组件79,其与轮组件6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包括一对环形地面接合带78,该带78绕前、后轮组延伸并在前、后轮组之间延伸。
现在参照图19-24,图示了另一轮组件的实施例,即轮组件80。轮组件80公开了包括旋转安装在枢转螺栓84上的两个套筒82的轮支承件,枢转螺栓84在支承板86和底板88之间延伸。
轮轴90从每个套筒82的相对侧突出,轮70位于每个轮轴的端部。带有两个端部的驱动板92位于底板88上方,该驱动板固定到可由舵杆66旋转的可旋转驱动轴94。驱动板92通过机械扣件枢转连接到突出部96,该突出部96固定到套筒82中的每一个上。
由舵杆66带动驱动轴94和驱动板92旋转将引起轮70的重新定位从而使轮组件和与其相关联的交通模块转向。在该实施例中,没有起重器并且轮保持在与地面接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