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的药用用途及其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的用途及其新制剂。
背景技术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cancer)。
随着对肿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更由于肿瘤局部治疗方法的停滞不前,恶性肿瘤逐渐地被看成为一种全身性疾病。由此而来,肿瘤治疗观念便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肿瘤综合治疗观应运而生。纵观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与衍变,不难看出,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三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从治疗效应看,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都为局部治疗的方法。因此,肿瘤外科学家和放射肿瘤学家对肿瘤概念结构认识极为相似,两者都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在局部,侵犯周围组织、经淋巴管、血管或通过自然腔隙转移他处。这样,治疗的重点自然放在局部上,也即是控制局部生长和局部扩散特别是淋巴结的转移上。药物治疗属于全身效应的方法。因此肿瘤化学治疗专家除了重视局部肿瘤外,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上。他们对于肿瘤治疗的观点为细胞指数杀灭的观点,故强调了多疗程、足剂量的用药方法,以期能彻底杀灭绝大部分的肿瘤细胞。
肿瘤治疗历经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近年,众多学者又提出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所谓肿瘤综合治疗是指: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可以说,肿瘤治疗学研究显示出多学科的合作与补充,肿瘤的治疗也已进入综合治疗的时代。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根本思想是系统论中各组分相加的和大于各组分的代数和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组分,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依照不同病例特点,进行有机组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人们在综合治疗癌瘤时,大多先切除原发病灶,再辅以化疗,这不仅有利于病情分期,同时又可防止那些对化疗不敏感肿瘤手术切除的时机。但对睾丸、肛门、喉咽等部位的肿瘤,人们尝试做过术前化疗,显示出化疗的效果。辅助化疗是指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疗后,针对微转移癌灶,为防止复发转移而进行的化疗。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是一种放射增敏剂,正处于三期临床研究中,该药注射使用后使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提高,照射低剂量可以达到高剂量的效果,而机体的各项机能不会下降过多,所以该药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我们在新药研究过程中,意外发现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并不仅仅是放射剂的增敏剂,而且对肿瘤细胞具有杀灭作用,通过给药后,可以很好的杀灭肿瘤细胞。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在制备杀灭肿瘤细胞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为注射制剂,包括水针剂、输液剂、粉针剂或冻干粉针剂。
所述药物为喷雾剂。
所述药物为口服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上述制剂为单位剂量的药物制剂,其中单位剂量为50-2000mg,其中优选单位剂量为100-1000mg。
其中所述的肿瘤为恶性肿瘤。
其中所述的药物为单位剂量的缓释制剂。
其中单位剂量为50-2000mg。
其中单位剂量为100-1000mg。
其中优选制剂为缓释片剂、缓释胶囊剂、缓释颗粒剂或缓释微丸剂。
其中缓释制剂中药用辅料包括阻滞剂。
其中缓释制剂中药用辅料阻滞剂与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的重量比为0.1-10∶1。
其中阻滞剂为为氢化植物油、蜂蜡、合成蜡、聚维酮K30、硬脂酸、巴西棕榈蜡、甘油硬脂酸酯、丙二醇-硬脂酸酯、十八烷醇、硬脂酸丁酯一种或几种。
药理实验
实验动物:C57BL/6纯系小鼠,雌性(18-22g)。
实验材料:S180细胞株。
实验药物:药物1: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
药物2: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合成蜡重量比为1∶0.1,制备成缓释胶囊,其余辅料为常规药用辅料。
药物3: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氢化植物油、蜂蜡重量比为1∶0.5,制备成缓释胶囊,其余辅料为常规药用辅料。
药物4: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聚维酮K30重量比为1∶1,制备成缓释胶囊,其余辅料为常规药用辅料。
药物5: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丙二醇-硬脂酸酯、十八烷醇、硬脂酸丁酯重量比为1∶10,制备成缓释胶囊,其余辅料为常规药用辅料。
实验方法:荷瘤鼠模型制备取对数生长期的S180细胞,调成细胞浓度为2×10
9/L的细胞悬液,无菌条件下接种于C57BL/6纯系小鼠的左前肢腋下皮下,0.2ml/只,待成瘤后(肿瘤大于1mm×1mm),开始分组治疗,连续灌胃给药12天,每天1次,给药剂量相等,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小鼠于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处死。剥离瘤体,称量瘤体湿重,计算抑瘤率。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药物对荷瘤小鼠S180肉瘤的影响
组别 瘤体重量 g 抑瘤率 %
空白组 1.77±0.49
药物1 0.51±0.17** 71.2
药物2 0.48±0.14** 72.9
药物3 0.48±0.15** 72.9
药物4 0.53±0.13** 70.0
药物5 0.50±0.16** 71.8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
实验结论: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实施例
实施例1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在制备杀灭肿瘤细胞药物中的应用。
实施例2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在制备杀灭肿瘤细胞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注射制剂。
实施例3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在制备杀灭肿瘤细胞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注射水针剂、输液剂、粉针剂或冻干粉针剂。
实施例4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在制备杀灭肿瘤细胞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口服制剂。
实施例5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在制备杀灭肿瘤细胞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喷雾剂,按照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制备。
上述药物为单位剂量的药物,其中单位剂量为50-2000mg,其中优选单位剂量为100-1000mg。
实施例6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聚维酮K30、硬脂酸、巴西棕榈蜡重量比为1∶0.1,制备成缓释胶囊,其余辅料为常规药用辅料,按照缓释胶囊常规制备方法制备。
实施例7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甘油硬脂酸酯重量比为1∶1,制备成缓释颗粒剂,其余辅料为常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制备。
实施例8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硬脂酸丁酯重量比为1∶0.7,制备成缓释丸剂,其余辅料为常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缓释丸剂的制备方法制备。
实施例9
N-(-二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与氢化植物油重量比为1∶0.4,制备成缓释片剂,其余辅料为常规药用辅料,按照常规缓释片剂的制备方法制备。
上述实施例为单位剂量的缓释制剂,其中单位剂量为50-2000mg。其中单位剂量为100-10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