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2040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53288.5

申请日:

2013.12.31

公开号:

CN104749660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2B 1/10申请公布日:20150701|||公开

IPC分类号:

G02B1/10(2015.01)I; G02C7/10

主分类号:

G02B1/10

申请人:

上海希尔康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言

地址:

201400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新沪杭公路11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3

代理人:

陈贞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眼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采用真空镀膜机对镜片基体进行真空镀膜,镀膜前,对真空镀膜机进行抽真空,抽真空时间为8分钟-12分钟,并保持镀膜温度在55℃-65℃之间;对镜片基体由内到外依次镀膜如下:第一层为氧化硅层、第二层为氧化钛层、第三层为氧化硅层、第四层为氧化钛层、第五层为ITO层、第六层为氧化硅层、第七层为氧化铝层;镀膜完成后,制成蓝光膜镜片。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基本衰减蓝光的透射,防止蓝光对人体及眼睛的危害。

权利要求书

1.  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镀膜机对镜片基体进行真空镀膜,镀膜前,对真空镀膜机进行抽真空,抽真空时间为8分钟-12分钟,并保持镀膜温度在55℃-65℃之间;对镜片基体由内到外依次镀膜如下:
第一层为氧化硅层、第二层为氧化钛层、第三层为氧化硅层、第四层为氧化钛层、第五层为ITO层、第六层为氧化硅层、第七层为氧化铝层;
镀膜完成后,制成蓝光膜镜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从对真空镀膜机进行抽真空到镀膜完成,控制在35分钟-40分钟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为氧化硅层的厚度为155纳米-165纳米;
第二层为氧化钛层的厚度为170纳米-180纳米;
第三层为氧化硅层的厚度为25纳米-35纳米;
第四层为氧化钛层的厚度为55纳米-65纳米;
第五层为ITO层的厚度为3.5纳米-4.5纳米;
第六层为氧化硅层的厚度为70纳米-80纳米;
第七层为氧化铝层的厚度为30纳米-40纳米。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层ITO层和所述第六层氧化硅层之间还镀有一层氟化物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层的厚度为12纳米-18纳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基体采用一非球面镜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述镜片基体的上表面的弧面为中心95弯-105弯到端部100弯-200弯圆滑弯曲的非球面;
所述镜片基体的下表面的弧面为中心590弯-610弯到端部450弯-550弯圆滑弯曲的非球面。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基体的厚度为1.3mm-2.0mm。

说明书

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如电视、电脑及LED灯等都存在蓝光,蓝光是可见光的组成部分。自然界本身没有单独的白光,蓝光与绿光、黄光组合后呈现出白光。绿光与黄光能量小,对眼睛刺激小,蓝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从而引起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尤其是对光最敏感的黄斑区域,伤害更大,导致老年黄斑变性发病率增加。
另外,眼镜是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而制作的简单光学器件,由镜片和镜架组成。矫正视力用的眼镜有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老花眼镜以及散光眼镜四种。现在的眼镜,通常没有抗蓝光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镀膜机对镜片基体进行真空镀膜,镀膜前,对真空镀膜机进行抽真空,抽真空时间为8分钟-12分钟,并保持镀膜温度在55℃-65℃之间;对镜片基体由内到外依次镀膜如下:
第一层为氧化硅层、第二层为氧化钛层、第三层为氧化硅层、第四层为氧化钛层、第五层为ITO层、第六层为氧化硅层、第七层为氧化铝层;
镀膜完成后,制成蓝光膜镜片。
本发明采用真空镀膜的方式对镜片基体进行七层镀膜,特别采用氧化钛层代替了传统的氧化锆层,由于氧化钛层的抗UV比氧化锆强,对光电折射 也更强,因此能基本衰减蓝光的透射,防止蓝光对人体及眼睛的危害。
另外,本发明在第六层氧化硅层外还增设了一层氧化铝层,可大大增强对光的反射能力。
从对真空镀膜机进行抽真空到镀膜完成,控制在35分钟-40分钟之间。
所述第一层为氧化硅层的厚度为155纳米-165纳米,优选为160纳米;
第二层为氧化钛层的厚度为170纳米-180纳米,优选为175纳米;
第三层为氧化硅层的厚度为25纳米-35纳米,优选为30纳米;
第四层为氧化钛层的厚度为55纳米-65纳米,优选为61纳米;
第五层为ITO层的厚度为3.5纳米-4.5纳米,优选为4纳米;
第六层为氧化硅层的厚度为70纳米-80纳米,优选为75纳米;
第七层为氧化铝层的厚度为30纳米-40纳米,优选为35纳米。
在所述第五层ITO层和所述第六层氧化硅层之间还镀有一层氟化物层,以便实现镜片的抗污性能。所述氟化物层的厚度为12纳米-18纳米,优选为15纳米。
所述镜片基体采用一非球面镜片。本发明的镜片基体采用非球面镜片,将镜片边缘像差减到最低,宽阔了视野。另外,非球面镜片的基弯更平、重量更轻,外观更为自然、美观。在屈光度高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眼睛的变形,对于视力度高的使用者,更为适合。
所述镜片基体的上表面的弧面为中心95弯-105弯到端部100弯-200弯圆滑弯曲的非球面;优选上表面的弧面为中心100弯到端部150弯圆滑弯曲的非球面。
所述镜片基体的下表面的弧面为中心590弯-610弯到端部450弯-550弯圆滑弯曲的非球面;优选下表面的弧面为中心600弯到端部500弯圆滑弯曲的非球面。
所述镜片基体的厚度为1.3mm-2.0mm。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基本衰减蓝光的透射,防止蓝光对人体及眼睛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成的蓝光膜镜片的膜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采用真空镀膜机对镜片基体9进行真空镀膜,本发明的镜片基体9选择非球面镜片。镜片基体9的上表面的弧面为中心100弯到端部150弯圆滑弯曲的非球面。镜片基体9的下表面的弧面为中心600弯到端部500弯圆滑弯曲的非球面。镜片基体的厚度为1.3mm-2.0mm。
镀膜前,对真空镀膜机进行抽真空,抽真空时间为10分钟,并保持镀膜温度在60℃之间。对镜片基体9由内到外依次镀膜如下:
第一层为氧化硅层1、第二层为氧化钛层2、第三层为氧化硅层3、第四层为氧化钛层4、第五层为ITO层5、第六层为氟化物层6、第七层为氧化硅层7、第八层为氧化铝层8。镀膜完成后,制成蓝光膜镜片。
从对真空镀膜机进行抽真空到镀膜完成,控制在35分钟-40分钟之间。
氧化硅层1的厚度为155纳米-165纳米,优选为160纳米。
氧化钛层2的厚度为170纳米-180纳米,优选为175纳米。
氧化硅层3的厚度为25纳米-35纳米,优选为30纳米。
氧化钛层4的厚度为55纳米-65纳米,优选为61纳米。
ITO层5的厚度为3.5纳米-4.5纳米,优选为4纳米。
氟化物层6的厚度为12纳米-18纳米,优选为15纳米。
氧化硅层7的厚度为70纳米-80纳米,优选为75纳米。
氧化铝层8的厚度为30纳米-40纳米,优选为35纳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眼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蓝光膜树脂镜片的制作工艺,采用真空镀膜机对镜片基体进行真空镀膜,镀膜前,对真空镀膜机进行抽真空,抽真空时间为8分钟-12分钟,并保持镀膜温度在55-65之间;对镜片基体由内到外依次镀膜如下:第一层为氧化硅层、第二层为氧化钛层、第三层为氧化硅层、第四层为氧化钛层、第五层为ITO层、第六层为氧化硅层、第七层为氧化铝层;镀膜完成后,制成蓝光膜镜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